爱盲论坛

标题: 什么叫烧山火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7-23 17:47
标题: 什么叫烧山火手法
:“西北针王”郑魁山根据几代人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疗效显著的针灸手法与配穴,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传秘方
作者/郑魁山

家传秘方,是根据我家几代人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疗效显著的针灸手法与配穴,现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一、发散风寒方

风池、大椎、风门、后溪。

手法:风池、大椎、风门用烧山火法,不留针;后溪用烧山火法,留针20~30分钟;使其产生热感发汗,以发散风寒,解表宣肺。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

发散风寒取风池,大椎风门与后溪。
四穴皆用烧山火,遍体发热汗淋漓。

二、透表肃肺方

大椎、陶道、肺俞、合谷、列缺。

手法:大椎、陶道、肺俞用鼠爪刺法,出血;合谷、列缺用透天凉法,使其产生凉感出汗;以疏散风热,透表肃肺。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透表肃肺取肺俞,大椎陶道挑血出,
合谷列缺齐双用,透天凉法高热除。

三、祛风活络方

风池、地仓、人中、下关、四白、合谷。

手法:患病在3天以内者,针双风池,用烧山火法,使热感传到前额,出汗,不留针;人中向鼻中隔斜刺,以有泪为度;针健侧地仓沿皮透颊车;下关、四白、合谷用温散法,使其有温热感,留针15~20分钟,以祛风散寒,疏经活络;患病4天以后者,取以上穴位,用同样手法,针患侧,留针5~10分钟,以通调气血,温润经筋。

主治:面瘫,口眼?斜。

祛风活络取风池,人中地仓下关施,
四白合谷烧山火,纠正口?莫延迟。

四、祛风开窍方

人中、承浆、百会、十宣。

手法:人中向鼻中隔斜刺,以有泪为度,承浆沿皮向下斜刺,百会向后沿皮斜刺,留针10~20分钟。十宣点刺出血,以祛风开窍,苏脑醒神。

主治:中风昏迷,痰迷心窍,小儿惊风。

祛风开窍取人中,以泪为度人苏醒,
承浆百会十宣刺,中风昏厥有奇功。

五、祛风化湿方


梁丘、膝眼、阳陵泉、足三里。

手法:内膝眼向梁丘斜刺,外膝眼向血海斜刺,梁丘、阳陵泉、足三里用烧山火法,使膝关节和下肢有热感,留针20~30分钟,以祛风化湿,散寒止痛,通利关节。

主治:风寒湿痹,膝关节肿痛。

祛风化湿阳陵泉,梁丘膝眼足三里,
痛痹施以烧山火,通关利节愈有期。


六、导痰开窍方

旁廉泉、天突。

手法:旁廉泉用导痰法。以左手拇食二指紧切左右旁廉泉,候至患者作呕吐,用指切速刺法点刺左右旁廉泉,欲使其激起内脏反射,上涌作呕,即可将顽痰呕出,如不能呕出,再以左手拇食捏紧双侧旁廉泉,中指抠天突穴,即可将顽痰呕出。

主治:中风闭证,小儿惊厥,麻疹出而复回,痰阻咽喉,不能吐出与咽下的险证。

导痰开窍旁廉泉,捏紧速刺莫迟延,
若是顽痰呕不出,急抠天突见奇功。

七、通结催吐方

中脘、幽门、内关。

手法:中脘用催吐法。以左手中指紧按中脘穴,其他四指排开,按在左右两侧,让患者吞鼓腹中,右手持针向上刺,和左手压按同时努力,随其呼吸向胸部反复推按、提插几次,使针感向上传导,使其气上攻,激起内脏反射,上涌作呕,促其呕吐,迅速将针拔出。如仍不能呕吐,可用左手食中二指压按左右幽门穴,其他手指按在左右两侧,随其呼吸向胸部反复压按几次,候患者作区时,点刺幽门穴,即可促其呕吐。

主治:食物中毒,食停胃脘,欲吐不出的险证。

通结催吐取中脘,吞鼓腹中幽门通,
内关提插施关闭,胃脘食物呕吐空。

八、泻热通便方

大肠俞、天枢、丰隆、足三里。

手法:大肠俞用凉泻法,使凉感传到腹部及下肢,不留针;天枢、丰隆、足三里用凉泻法,使凉感传到腹部及下肢留针20~30分钟,以泻胃肠积热,通便止痛。

主治:胃肠实热,大便秘结。

泻热通便大肠俞,天枢丰隆足三里,
诸穴均施凉泻法,实热便秘即可除。

九、润肠通便方

天枢、支沟、上巨虚、三阴交、照海。

手法:天枢、支沟透间使、上巨虚用凉泻法,使腹部有凉感,三阴交、照海用补法,留针10~20分钟,以清热养阴,润肠通便。

主治:阴虚便秘,习惯性便秘。

润肠通便上巨虚,支沟照海与天枢,
三阴交穴明补泻,阴虚便秘即可除。

十、泻热祛毒方

大椎、身柱、灵台、筋缩、脊中、命门、腰阳关、腰俞、膻中、玉堂。

手法:以上穴位用鼠爪刺法出血(编写按:鼠爪刺法系指施针术后,皮肤表面留下似小鼠爪印的痕迹,故名鼠爪刺法。操作方法:施针时用五枚、三枚或七枚普通毫针,长1寸或1寸5分。将针柄缠在一起或术者右手拇、中、食指持拿五枚或七枚针进行点刺,或直接刺在肌肤的穴位上,或刺在病灶部位,刺后皮肤表面留下5或7个针印,似小鼠爪印一样),不留针先刺发病开始部位,后刺病的尾端,俗称“截头断尾”,然后刺合谷,内关用凉泻法,留针20分钟,使凉感向肩部传导,以泻热祛毒,止痛消肿。

主治:头项面部疖肿,带状疱疹。

泻热祛毒腰阳关,大椎灵台膻中间,
止痛消肿鼠爪刺,疮疖疱疹即可痊。

十一、活血通经方

气海、关元、气穴、合谷、三阴交。

手法:气海、关元、气穴用补法,合谷、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使上下肢和小腹,产生酸胀感,留针20~30分钟,以理气活血,通经止痛。

主治:经闭、月经不调。

活血通经三阴交,气海气穴关元窍,
合谷穴上分补泻,通调月经疗效高。

十二、舒肝理气方

膈俞、肝俞、膻中、期门、太冲。

手法:膈俞、肝俞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传到胸部,不留针;膻中、期门、太冲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传到腹部和下肢,留针20~30分钟,以舒肝解郁,理气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胸肋胀痛。

舒肝理气取肝俞,膈俞膻中期门通,
平补平泻太冲穴,胸肋胀痛有奇功。

十三、理气定喘方

膻中、百劳、大椎、定喘、列缺。

手法:膻中沿皮向下刺8分,百劳、大椎、定喘、列缺用金鸡啄米法,使其产生酸胀感,留针20~30分钟,以宣肺化痰,理气定喘。

主治:咳嗽哮喘,急慢性气管炎。

理气定喘针膻中,百劳大椎定喘灵,
宣肺化痰列缺穴,金鸡啄米喘咳平。

十四、疏经镇痛方

风池、百会、头维、太阳、合谷。

手法:风池用温通法,使温热感传到前额,不留针;其他各穴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以扶正祛邪,疏经镇痛。

主治:头晕、头胀和各种头痛。

疏经镇痛取百会,风池太阳及头维,
合谷穴中明补泻,头痛针效疾如飞。

十五、活血明目方

风池、内睛明、球后、攒竹、瞳子膠、肝俞、肾俞。

手法:风池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眼底,肝俞用平补平泻法,肾俞用补法,不留针,内睛明、球后用压针缓进法,攒竹、瞳子髎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眼内,留针20~30分钟,以平肝补肾,活血明目。

主治:青盲、暴盲、云雾移晴等眼病。

活血明目内睛明,风池球后瞳子膠,
攒竹肝俞肾俞穴,青盲暴盲疗效高。

十六、开窍聪耳方

风池、百会、翳风、头窍阴、听宫、支沟。

手法:风池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传到耳区,不留针:百会、翳风、头窍阴、听宫、支沟用平补平泻法,使耳区和上肢有酸胀感,留针20~30分钟,以疏经活络,开窍聪耳。

主治:耳鸣耳聋。

开窍聪耳头窍阴,风池百会与翳风,
听宫支沟明补泻,耳鸣耳聋有奇功。

十七、通鼻开窍方

风池、上星、上迎香、合谷、列缺。

手法:风池用烧山火法,使热感传到鼻腔或前额,不留针;上迎香点刺;上星、合谷、列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0~20分钟,以疏风活络,通利鼻窍。

主治:鼻渊,鼻塞流涕,不闻香臭。

通鼻开窍上迎香,风池上星合谷当,
列缺穴处明补泻,鼻塞鼻渊可安康。

十八、顺气降逆方

天突、膻中、冲门、内关、公孙。

手法:将针捋成弓形,弓背贴向喉咙,从天突向下压入1~1.5寸;膻中、冲门、内关、公孙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以顺气降逆,通利咽喉。

主治:逆气上冲,梅核气,咽喉异物感等。

顺气降逆针天突,膻中冲门公孙穴,
内关穴中明补泻,梅核逆气即可解。

十九、豁痰利咽方

风府、上廉泉、列缺、阳溪、三阴交、照海。


手法:风府向下颏斜刺5分深左右,上廉泉向上直刺1寸左右,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舌根和咽喉传导,不留针;列缺向上斜刺,阳溪向太渊透刺,用泻法,使针感向上下传导,三阴交、照海用热补法,使针感上下传导,留针10~20分钟,以豁痰化湿,开窍利咽。

主治:中风瘫痪,顺口流涎,吞咽困难,水粒不下。

豁痰利咽上廉泉,风府列缺阳溪边,
三阴交与照海补,吞咽饮食不再难。

二十、开窍解语方

哑门、金津、玉液、合谷。

手法:哑门向下颏斜刺,使针感传到舌根,不留针,金津、玉液用金钩钓鱼法,不留针,合谷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使针感向口腔传导,以疏通经络,开窍解语。

主治:中风失语,舌强不语,音哑等。

开窍解语针哑门,金津玉液钓鱼针,
合谷穴中平补泻,哑口不语效如神。

ニ十ー、温中散寒方

脾俞、胃俞、中脘、下脘、梁门、足三里。

手法:脾俞、胃俞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腹部,不留针;其他各穴用热补法,使腹部和下肢有热感,留针20~30分钟;以补益阳气、温中散寒。


主治:虚寒胃痛,消化不良等症。

温中散寒取中脘,下脘梁门足三里,
脾俞胃俞用热补,虚寒胃痛把身离。

二十二、温肾壮阳方

肾俞、关元俞、上髎、气海、关元、三阴交。

手法:肾俞、关元俞、上髎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腰骶和腹部,不留针;气海、关元、三阴交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腹部及下肢,留针10~20分钟,以温肾壮阳,固摄精关。

主治:阳痿、遗精、遗尿、腰膝酸软等虚寒证。

温肾壮阳关元俞,肾俞上髎三阴交,
气海关元用热补,遗精阳痿疗效高。

二十三、温经祛寒方

天枢、关元、气穴、三阴交、大敦。

手法:大敦灸20~30分钟;天枢、关元、气穴、三阴交用热补法,留针20~30分钟,使腹部及下肢有热感,以温经祛寒,理气止痛。

主治:寒滞厥阴,阴囊肿痛,疝气痛经等。

温经祛寒取关元,天枢气穴三阴交,
大敦艾灸二十壮,疝气痛经当时消。

二十四、温通经络方

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

手法: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依次从上往下用烧山火法,使热感传到肢末端,以温经活络,通调气血。

主治:瘫痪、痿躄、半身不遂等。

温通经络阳陵泉,肩髃曲池合谷连,
外关环跳三里穴,悬钟瘫痪即可安。

二十五、清心安神方

巨阙、内关、神门、丰隆、公孙。

手法:巨阙、神门用平补平泻法,内关、丰隆、公孙用凉泻法,使上下肢有凉感,留针20~30分钟,以祛痰降逆,清心安神。

主治:热犯心包,神昏谵语,喜笑若狂。

清心安神取内关,巨阙丰隆与神门,
公孙穴用凉泻法,神昏谵语即离身。

二十六、清心醒神方

内关、人中、合谷、丰隆。

手法:人中向鼻中隔斜刺,以有泪为度,内关、丰隆用凉泻法,使其产生凉感,合谷用怪蟒翻身法,以祛风豁痰,清心醒神。

主治:疯狂、癔病、脏躁症、精神病。

清心醒神取内关,怪蟒翻身合谷边,
人中丰隆凉泻法,疯狂脏躁即可安。

二十七、清肺止咳方

肺俞、大椎、尺泽、列缺、少商。

手法:少商点刺出血;大椎、肺俞用凉泻法,使凉感传到胸部,不留针;尺泽、列缺用凉泻法,使上肢有凉感,留针20~30分钟,以清热宣肺,豁痰止咳。

主治:风热犯肺,身热鼻煽,咳喘胸痛。

清肺止咳取肺俞,大椎尺泽列缺泻。
少商点刺几滴血,热咳痰喘即可解。

二十八、清热理中方

尺泽、委中、中脘、天枢、足三里。

手法:尺泽、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泻毒热,止吐止泻;中脘、天枢、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以疏导胃气。

主治:霍乱腹痛,上吐下泻。

清热理中足三里,尺泽委中血几滴,
中脘天枢理中气,霍乱吐泻效真奇。

二十九、清热解毒方

翳风、颊车、合谷、商阳、少商。

手法:商阳、少商点刺出血;翳风、颊车、合谷用凉泻法,使口腔与上肢有凉感,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痄腮温毒,口唇生疮,咽喉肿痛。

清热解毒针翳风,颊车合谷凉感生,
商阳少商几滴血,痄腮口疮见奇功。

三十、补中益气方

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

手法:中脘、天枢、气海用热补法,使腹部及会阴部有热感,足三里用热补法使下肢有热感。留针20~30分钟,以暖脾温中,益气涩肠。

主治:脘腹隐痛,消化不良,脾虚泄泻等。

补中益气足三里,中脘天枢气海居,
热补留针和气血,温脾暖腹最适宜。

三十ー、培元止泻方

中脘、天枢、气海、腰俞、会阳。

手法:中脘、天枢、气海用热补法,使腹部及肛门有热感,留针20~30分钟,出针后针腰俞、会阳,使热感传到小腹及肛门,以暖腹涩肠,培元止泻。

主治:脾肾虚损,久泻久痢,五更下泻。

培元止泻取会阳,中脘天枢气海当,
腰俞适以热补法,脾虚肾泻得安康。

三十二、升提举陷方

中脘、梁门、天枢、气海、足三里。

手法:中脘向下斜刺透下脘,梁门向下斜刺透关门,天枢向下斜刺透外陵,气海向下斜刺透关元,足三里用热补法,使腹部及下肢有热感,以温中暖腹,促使胃腑提升。

主治:中气下陷,下元不固,胃腑下垂。

升提举陷足三里,中脘梁门透关门,
天枢气海关元透,胃腑复位效如神。

三十三、养心定痛方

心俞、膻中、巨阙、内关。

手法:心俞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胸部,不留针;膻中、巨阙、内关用热补法,使胸腹部及上肢有热感,留针20~30分钟,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主治:心血虚损,脉律不整,心绞痛等。

养心安神取心俞,膻中巨阙内关补,
四穴如能明补泻,心痛胸闷即可除。

三十四、升提摄血方

隐白、行间、人中。

手法:隐白、行间向上斜刺,用补法,使针感向腹部传导,人中向鼻中隔斜刺,用补法,有泪为度,留针30~60分钟,以固气摄血,回阳救脱。

主治:血崩昏迷,月经过多等。

升提摄血配方好,隐白统血人中妙,
更有行间调肝血,血崩昏迷有奇效。

三十五、回阳固脱方

人中、神阙、关元、腰俞、会阳。

手法:人中向鼻中隔斜刺,有泪为度,神阙、关元隔盐灸20~30壮;腰俞、会阳向上斜刺,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腰部及腹部,留针10~20分钟,以培元醒神,回阳固脱。

主治:中风脱证,亡阴亡阳等一切险症。

回阳固脱灸神阙,关元腰俞与会阳,
人中穴中定要补,脱气脱血保安康。

三十六、消食导滞方

上脘、中脘、天枢、三关。

手法:上脘、中脘、天枢点刺;三关点刺出血或挤出黄水,以消食导滞,通调胃肠。

主治:小儿乳食积滞,吐乳吐食,消化不良。

消食导滞取上脘,中脘天枢一齐点,
三关纹上几滴血,乳食积滞便可痊。

三十七、消肿镇痛方

阿是、手小节。

手法:阿是(闪挫伤局部未破处)用围刺法,起针后针手小节,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3~5分钟行针1次,使针放散传导,同时让患者活动患处,以活血化瘀,疏经止痛。

主治:闪挫跌打,筋肉损伤,无伤口、骨折者。

消肿镇痛阿是先,四周围刺活瘀血,
后针健侧手小节,挫伤肿痛即可解。

三十八、消坚散结方

阿是、人迎、天髎、曲池。

手法:阿是用围刺法和青龙摆尾法,徐徐拨动;人迎透扶突,曲池透臂臑,用提插平补平泻,使“气至病所”,以活血化瘀,散结消肿。

主治:瘿肿、瘰疬。

消坚散结取阿是,人迎天髎与曲池,
围刺提插平补泻,瘿肿瘰疬即可治。

三十九、排脓消肿方

阿是、大椎、合谷。

手法:阿是(囊肿顶端),用三棱针点刺,将胶状黏液或脓水挤净,使囊肿或脓肿消失,再用平补平泻法针大椎、合谷,可防复发。

主治:腱鞘囊肿,良性脓肿。

排脓消肿在顶端,阿是大椎合谷边,
若将黏液挤干净,腱鞘囊肿就可痊。


·你被坑了?把国人坑得一塌糊涂的这10种神药,不输权健,还天天广告!

·又—位不差钱的倒下了,居然死于.......

·不用怀疑,月经量决定女人的寿命!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彩云之南    时间: 2022-7-23 19:18
感谢,收藏了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洋溢之星    时间: 2022-7-23 22:17
感谢分享
作者: 湖北盲人按摩    时间: 2022-7-23 22:42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逍遥剑神    时间: 2022-7-23 23:13
好帖楼层总是不太高。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7-24 10:15
烧山火法,为针刺补法的综合应用。通过手法使阳气入内,可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现有温热感,所以称作“烧山火”。透天凉一法与烧山火相对,为针刺泻法的综合应用。通过手法使阴气向外,可使病人出现凉感,所以称“透天凉”。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素问·小针解篇》



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金针赋》



【烧山火】

操作方法: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

(1)进针时,医者重用指切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吸口呼,随其呼气时,将针刺入浅层(天部)得气。

(3)得气后,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

(4)再将针刺入中层(人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

(5)其后将针刺入深层(地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此时,如果针下产生热感,稍待片刻。

(6)随病人吸气时将针1次提到浅层,此为一度。如果针下未产生热感可随病人呼气时,再施前法,一般不过三度。

(7)手法操作完毕后,留针15~20分钟,待针下松弛时,侯病人吸气时将针快速拔出,急按针孔。



【透天凉】

操作方法: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

(1)在进针时,医者轻用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呼口吸,随其吸气将针刺入深层(地部)得气。

(3)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

(4)再将针提至中层(人部),轻插重提,连续6次(行六阴数)。

(5)再将针提至浅层(天部),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

此时,针下产生凉感,称为1度。如果针下未出现凉感,可将针1次下插至深部,再施前法。但一般不超过三度。凉感不论在地部、人部或天部出现,可停止手法操作。

(6)手法操作结束后,可随病人呼气将针缓慢拔出,不按针孔或者缓按针孔。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价值投资    时间: 2022-7-24 12:32
可以
来自 畅游助手
作者: 爆走的铁球    时间: 2022-7-24 16:49
多谢了,顶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五六八    时间: 2022-7-25 21:31
回复 1楼 竹林听雨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作者: 五六八    时间: 2022-7-25 21:31
回复 6楼 竹林听雨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作者: 神清气爽。    时间: 2022-7-26 01:39
留个脚印。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黑煤面子    时间: 2022-7-26 08:00
标题: 回6楼竹林听雨
这个东西可能用粗针,比如员利针操作可能有感觉,毫 针不明显。
作者: 幸福人生    时间: 2022-7-26 09:02
标题: 回6楼竹林听雨
学习了,谢谢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竹林听雨    时间: 2022-8-5 17:12
1.急性腰扭伤: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1次即愈!

2.失语: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偏头痛:颔厌透悬颅、悬厘。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一般1次愈。

4.急性心肌梗死: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1次即显效或痊愈。



5.落枕:后溪透劳宫。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日1次。3-5次即愈。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4-6次愈。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6次为1疗程。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呃逆: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一般1次愈。

13.鸡眼: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闭经: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针刺隐白。1-2次愈!

16.脱肛: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一般1次即痊愈。

17.强直性脊椎炎: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1次显效,1-5次痊愈。

18.癫闲: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轻者一般3-10次痊愈。重者加服中药。

19.喉风闭塞: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

20.胃痛: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21.螨虫特效方:刺血神阙穴周围加根治性拔罐,特效!

二、自然熏烤法(10则)

芝麻杆熏烤治风寒痹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浩瀚    时间: 2022-8-6 09:34
标题: 回14楼竹林听雨
收藏了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作者: 又到了    时间: 2022-8-6 11:22
谢谢了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www.aim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