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铁鞭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成推拿

[复制链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81#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81楼 铁鞭01说:
11.5.10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是一种以大便次数增多、形状异常、便下稀薄, 或带有不消化食物及黏液为特征的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本病夏秋两季多见。3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
11.5.10.1        病因病理
泄泻之本在脾胃。外感六淫(寒、湿、暑、热等邪),或 内伤乳食,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水谷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 致泄泻。
.586 •
大成推拿术
久病大病后,或素体脾胃虚弱、导致脾丨1丨功丨丨1:吣丨I1.丨.II', "I
发生泄泻。
11. 5.10.2 临床表现
(1)伤食型
腹痛胀满,痛则欲泻,泻后痛减,泻下量多,舣腐秽以, 伴有不消化食物、呕吐酸馊、口臭嗳酸、口渴纳少,
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2)寒湿泻
大便清稀、多沫,肠鸣腹痛,小便清长,面色淡白,M + M,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
(3)湿热泻
迫,泻下稀薄或黏滞,色黄而臭,身微发热, li'W.丨IWi, )li M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指纹紫红。
(4)脾虛烟
久用不愈,成吋和时ih,或食后作泻,泻下完谷不化,纳 少神疲,ini'奴肿淡,舌淡苔白,指纹淡红。
11.5.10.3治疗方法
治以健脾调中,化湿止泻。
(1)处方一
①伤食泻:清补脾经150次,推大肠100次,清胃经150 次,运板门200次,运八卦100次,揉中脘200次,分推腹阴 阳100次,按揉足三里100次。
方义:本方以消食导滞、调中止泻为主。清补脾经、清胃 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运八卦、运 板门、分腹阴阳能宽胸理气,行滞消食;推大肠能理肠止泻。
②寒湿泻:推三关200次,揉外劳宫200次,补脾经150 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推大肠100次,掐揉 足三里50次。
方义:本方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为主。推三关、揉外匁 宫、补脾经能健脾温中散寒;掐揉足三里能和W消Itt!丨彳I人
中篇临床治疗篇
• 587 •
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能温阳理肠止泻。
③湿热泻:清补脾经150次,清胃经150次,推大肠200 次,清天河水100次,清小肠200次,推箕门150次,掐揉小 天心50次,掐揉足三里50次。
方义:本方以清热利湿为主。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脾胃 湿热;清天河水、掐揉小天心清热而不伤阴;掐揉足三里调中 健脾;清小肠配推箕门泌别清浊,利小便,实大便;推大肠能 清热利湿。
④脾虚泻:补脾经200次,推三关150次,运八卦100 次,运土入水100次,捏脊6次,推上七节骨200次,摩脐 100次,推大肠100次,掐揉足三里100次。
方义:本方以健脾益气、和中止泻为主。补脾经、推三 关、捏脊、摩胳能益气健脾,养胃和中;运土人水、推上七节 骨、推大肠能健脾温阳止泻;运内八卦宽中行气;掐揉足三里 能和中消食。
加减法:脾肾阳虚加揉二马200次,补肾经200次以温阳 补肾;若久泻不止加推按后承山以涩肠止泻。
(2)处方二
清补脾经200次,推大肠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揉 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利小肠100次。
方义:清补脾经、摩腹推大肠能健脾助运,行气止泻;推 上七节骨、揉龟尾可涩肠止泻;利小肠可利尿化湿,利小便, 实大便。
加减法:伤食者加揉中脘150次、揉四横纹100次,以消 食和中;寒湿者加推三关150次、4大手法各30次,以温阳 散寒;湿热者加退六腑150次、清大肠100次、推箕门200次 以清热利湿;脾虚者加揉脐100次、捏脊6次、推三关100 次,以健脾益气;肾虚者加揉二马200次、摩囟门3分钟,以 益肾补虚、固脱止泻。
.588 .
大成推拿术
11.5.10.4各家治法
(1)《厘正按摩要术》(清•张振均编)
分阴阳200次、推三关100次、退六腑100次、补脾经 200次、推心经80次、清肾水100次、掐左端正24次、推大 肠80次、揉外劳宫49次、运八卦100次、揉脐及龟尾200 次、掐承山30次、打马过天河80次、摇斗肘80次、属寒者 加黄蜂人洞24次;属热者加捞明月24次。
(2)《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王蕴华整理)
①风寒泻: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清补大肠,以清补脾 善后。
②湿热泻:平肝、清胃、清天河水、清小肠、运八卦,以 清补脾善后。
③伤食泻:清胃、清天河水,运八卦、清补大肠、清 小肠。
④脾虚泻:揉外劳宫、清补脾、清补大肠、平肝。
⑤脾肾阳虚泻:揉二人上马、揉外劳宫、清补脾、平肝。
⑥惊泻:平肝、清肺、清天河水、运八卦、掐揉五指节、 清补大肠。
(3)《小儿科推拿疗法简编》(孙重三陆永昌编)
①伤食泻:分阴阳、补脾、运八卦、推大肠、揉中脘、掐 揉足三里、推三关、退六腑、天门入虎口、揉脐、拿肚角、苍 龙摆尾。
②寒苒:多推三关、运八卦、补脾、推大肠、天门人虎 口、推上七节骨、揉脐及龟尾、分阴阳、退六腑、补肺经、补 肾水、掐足三里、按肩井。
③热泻:多退六腑、推脾、清肾水、推大肠、分阴阳、揉 脐及龟尾、苍龙摆尾、推三关、清心经、揉外劳宫、运八卦、 掐足三里、捞明月、分推腹阴阳。
④脾虚泻:推三关、补脾土、运八卦、运水人土、补肾 水、推上七节骨、揉脐及龟尾、掐足三里、推大肠、天门人虎
中篇临床治疗篇
• 589 •
口、揉中脘、按肩井。
盲人朋友副业兼职,按摩店拓客增收,免费旅游卡一元一张

你是否渴望能有一份不用投资、不需要专业技能,零基础,简单听话照做就能长久可做的事业?你想不想利用工作之余做一份兼职,提高自己现有的收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美好?你想不想在家利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赚钱?
开店的老板,你是否希望在现有的留存客户基础上,增加上门的客户量?你是否想过在不改变现有经营范围的同时,让你的经营利润翻倍增长?你是否想在经营店面的同时,还拥有源源不断的收益?
隆重推荐能帮你赚钱的免费旅游卡,单卡价值4980元,这张小小的旅游卡,它很可能会改变您的命运,给您增加一个机会和额外的收入。
本卡为专业旅行社发行,整合了国内外优质旅游线路,持卡人可以超越跟团游的价格限制,仅需购卡便可免费享受40多条旅游线路。

本旅游卡多种赚钱途径,6大收益体系,绝对超出你的想象:
一、零售卖卡:目前旅游卡零售价格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每张从99元到599元不等,合伙人可自由定价。
二、批发给商家:批发价格在30元/张到299元/张不等,根据商家自由定价。
三、招募代理商:你直接招募的代理商,你可获得相应比例的招商奖金。
四、赚旅游佣金:游客通过你卖出去,或免费送出去的旅游卡,客户出行旅游,只要中途不离团,客户旅游结束后,最快当天你就能拿到相应比例的旅游佣金,后台可随时提现。
五、代理中高端纯玩旅游:中高端纯玩旅游线路,一个游客出行你也有两三百的收入。
六、代理企业旅游团:只要你有人脉,能组织,销售企业团游,人均利润在200左右。

盲人朋友创业,或增加副业,做兼职,按摩店拓客增收就靠这张小卡片。低成本,高收益,长期可做,零基础也能上手。
我们在全国的盲人朋友中招募100名合作伙伴。免收加盟费,500元购买500张旅游卡即可成为代理商,你卖卡的收入全部都归你自己所有。

给代理商提供的服务和支持:
1、市级以上的代理商,公司可给你颁发代理授权证书,方便你拓展市场。
2、所有成为代理商的伙伴,都将进入专属微信群,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和技巧。
3、每周都有内部培训,解读更多的赚钱方法。
4、通过电话或微信的方式,远程协助你沟通意向客户,帮助你成交。
5、提供相关的素材、文案和宣传模板。
6、今后即时和你共享最新的赚钱项目和机会。

考虑到盲人朋友的特殊情况,在此郑重承诺,给大家提供5个无风险保障:
保障1:你出15元快递费,我们免费赠送给你5张旅游卡,卡卖出去之后,你再购卡加盟成为代理商。
保障2:不想做代理的朋友,你也可以从我们这长期批发旅游卡,100元10张卡,免费包邮到家,随卖随拿无风险。
保障3:直接在我这加入的前20名500元成为代理商的伙伴,加盟后的3个月至6个月期间,你剩余卖不出去的卡,可无理由退卡、退款。
保障4:只要你有渠道卖卡,我就帮你一张代发。
保障5:代理商完成8组云南旅游预约出行,即可申请退还500元购卡费。

代理免费旅游卡,绝对是盲人朋友创业的最佳选择和机会!旅游行业正当风口,抓住这个风口,必定会改变你的命运和未来。
详情咨询,请直接联系:旅游卡项目对接负责人~朱总
手机:
18532658282
微信:
jz658282
加微信的人太多,加不上就直接打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82#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82楼 铁鞭01说:
11.5.11        痢疾
痢疾是以腹痛、泄泻、里急后重、便下赤白为主要症状的 一种病症。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肠道传
染病。
11. 5.11.1病因病理
本病多由于在夏秋季节,恣食生冷不洁食物,或外感湿热 疫毒,或外感风冷寒湿之邪,损伤脾胃,湿热邪毒蕴结于胃 肠,灼伤肠络,气血瘀滞而为痢疾。
11. 5.11. 2临床表现
(1)湿热痢(赤痢)
痢下赤白,红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烦渴引 饮,小便短赤,舌红唇干,苔黄腻,脉滑数,指纹深紫。
(2)寒湿痢(白痢)
痢下色白,腹痛肠鸣,里急后重,面白唇青,渴喜热饮, 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缓,指纹色红。
11. 5.11.3治疗方法
治以祛邪化湿,理中通滞。
(1)处方
①赤痢:分阴阳(多分阴)200次,退六腑150次,清心 经100次,推大肠150次,清天河水100次,掐揉小天心50 次,清肺经100次,清小肠100次,掐揉足三里50次,运内 八卦50次。
方义:本方以清热化湿、调中理血为主。分阴阳、退六 腑、清心经、清天河水、揉小天心能清热化湿、理血解毒;运 八卦、掐揉足三里能理气和中;退六腑配清肺经善治里急后 重;推大肠理肠止痢;清小肠利小便、祛湿邪。
②寒痢:分阴阳(多分阳)200次,补脾经100次,推三 关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一窝风100次,推大肠200 次,推上七节骨50次,运内八卦100次,掐揉足三里50次。
■ 590 ■
大成推拿术
方义:本方以温阳祛寒、健脾化湿为主。分阴阳、推三 关、揉外劳宫能温阳祛寒;推大肠、推上七节骨健脾温中;运 八卦、补脾经、掐揉足三里健脾和胃、调中行气;揉一窝风祛 寒止腹痛。
(2)处方二
推脾经100次,推大肠200次,摩腹3分钟,分手阴阳 200次,分腹阴阳300次,运内八卦100次。
方义:推脾经、推大肠、摩腹能调中行气;分手阴阳、分 腹阴阳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脾胃;运内八卦能行气和中。
加减法:赤痢加清胃经200次、清小肠150次、推下七节 骨100次、揉天枢100次,以清热解毒,化湿止痢;寒痢加推 三关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脐100次,以温阳行气化滞 止痢。
11.5.11.4各家治法
(1)《小儿推拿广义》(清•熊应雄编)
①夹热而痢:推三关、六腑,清心经,和阴阳,推大肠、 脾土、八卦、肾水,揉胳及龟尾。
②夹冷而痢:推三关、八卦、脾土、大肠,和阴阳,天门 人虎口,揉脐及龟尾。
(2)《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王蕴华整理)
①湿热痢:平肝、清胃、推八卦、清补大肠、清小肠。高 热加六腑;单见赤者加清天河水,单见白者加清补脾。
②疫毒痢:平肝、清胃、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补大肠、 清小肠。脱者加揉外劳宫、二人上马,清补脾、清补大肠。
③寒湿痢:揉外劳宫、清补脾、清补大肠。
④慢性痢疾:清补大肠独穴1小时得效。偏寒加揉外劳 宫、二人上马、清补脾;偏热加清天河水、清补脾、平肝。
⑤噤口痢:运板门、清胃、清天河水、清补脾、清补 大肠。
中篇临床治疗篇
.59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83#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83楼 铁鞭01说:
11.5.12        呕吐
呕吐是一种由于胃失和降,气随水谷上逆而引起的小儿常 见病症。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呕吐。呕吐亦为某些急性传染病和 急腹症的先兆症状,临床应注意鉴别。
11. 5.12.1病因病理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胃气虚弱,一旦感受外邪,暴饮伤 食,跌扑惊恐,脾胃蕴热,虚寒,均可使胃失和降,气随水谷 上逆导致呕吐。
11.5.12.2        临床表现
(1)外感呕吐
突然呕吐,可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流涕,鼻塞,咳 嗽,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2)伤食呕吐
呕吐频作,吐出物酸臭,夹有未消化食物,身微热、腹胀 不舒,便秘或泻下酸臭,苔厚腻,指纹暗滞。
(3)热吐
食人即吐,口渴喜饮,呕吐酸臭,身热烦躁,唇红舌干, 大便秽臭或闭结不通,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4)寒吐
食后一段时间呕吐,吐物不消化,酸臭味不大,面白神 疲,腹痛胸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唇舌色淡, 指纹淡红。
(5)虚火呕吐
时作干呕,潮热,口燥咽干,纳少,颧红盗汗,五心烦 热,便秘,舌尖少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6)惊恐呕吐
常于惊恐后呕吐,惊惕不安,睡卧不宁,哭闹肢颤,面色 青白,脉弦数,指纹青紫。
11.5.12.3治疗方法
治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592 •
大成推拿术
(1)处方一
①外感呕吐:推下天柱骨300次,揉中脘150次,横纹推 向板门50次,清补脾经100次,4大手法各30次。
方义:本方以祛邪解表、降逆止呕为主。推下天柱骨,横 纹推向板门,揉中脘可降逆止呕;清补脾经可调中理气;4大 手法可疏风解表。
加减法:外感风寒者加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50次, 以温阳散寒,祛风解表;风热者加揉大椎100次、清天河水 100次以清热解表。
②伤食呕吐:推下天柱骨300次,清补脾经150次、运内 八卦50次、运板门100次、清胃经100次、揉中脘100次、 分推腹阴阳100次、掐右端正3次。
方义:本方以消食导滞、和中降逆为主。清补脾经、清胃 可和胃利湿健脾;运内八卦、揉中脘、运板门可消食化滞、宽 胸理气;分腹阴阳、推下天柱骨、掐右端正可降逆止呕。
③热吐:清胃经200次,清补脾经150次,清天河水100 次,运内八卦50次,横纹推向板门50次,掐揉小天心50次, 掐揉足三里50次,推下天柱骨200次。
方义:本方以清热和中、降逆止呕为主。清胃、清天河 水、掐揉小天心能清热化浊;横纹推向板门、推下天柱骨可降 逆止呕;清补脾经、掐揉足三里可消食和中;运内八卦可宽胸 理气畅膈。
④寒吐:补脾经200次,推三关200次,补肾经100次, 推下天柱骨200次,运内八卦50次,捏脊5次,掐揉足三里 50次,揉外劳宫50次。
方义:本方以温中散寒,益脾安胃为主。补脾经、推三关 能温中散寒、益气和血、健脾补虚;补肾经、揉外劳宫能温补 命门之火;运内八卦能理气利膈;捏脊、掐揉足三里能健脾和 中;推下天柱骨能降逆止呕。
⑤虚火呕吐:清补脾经150次,揉二马200次,水底捞明
中篇临床治疗篇
.593 .
月30次,清天河水100次,推下天柱骨150次,横纹推向板 门100次,揉中脘100次。
方义:本方以滋阴清热、降逆止呕为主。揉二马、水底捞 明月、清天河水可滋阴清热;揉中脘、清补脾经可健脾调中, 消食理气;推下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可降逆止呕。
⑥惊恐呕吐:平肝经200次、清补脾经100次、捣小天心 300次、清心经100次、推下天柱骨150次、横纹推向板门50 次、清天河水100次。
方义:本方以平肝镇惊、安神止呕为主。平肝经、捣小天 心、清心经可平肝镇惊,宁心安神;推下天柱骨、横纹推向板 门可降逆止呕;清补脾经可调中理气;清天河水可清心除烦。
推下天柱骨200次,清补脾经200次,揉中脘200次,横 纹推向板门50次,运内八卦100次。
方义:清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能健脾和中,行气止 呕;推下天柱骨、横纹推向板门能降逆止呕。
加减法:风寒犯胃者,加掐风池6次以祛风散寒;风热犯 胃者,加揉大椎100次以清热解表;伤食者加揉板门150次, 推大肠100次以化食消导;胃寒者,加揉脐100次、推三关 100次以温阳散寒;胃热者加推脊柱100次、退六腑100次以 清泄胃热。
11. 5.12. 4各家治法
(1)《厘正按摩要术》(清•张振均编)
①热吐:分阴阳200次,推三关100次,退六腑100次, 推肺经100次,推脾经100次,运水入土 100次,运八卦100 次,赤凤摇头50次,掐十王24次,掐右端正24次,揉总筋 80次,摇斗肘80次。
②食吐:分阴阳200次,推三关100次,退六腑100次, 推脾经100次,运八卦80次,掐五指尖24次,掐右端正24 次,捞明月36次,打马过天河36次,摇斗肘50次。
.594 •
大成推拿术
③寒吐:分阴阳200次,推三关100次,退六腑100次, 推脾经100次,推肺经80次,运八卦100次,掐右端正36 次,黄蜂人洞24次,赤凤摇头24次,摇斗肘50次。
④虚吐:分阴阳200次,推三关100次,退六腑100次, 运八卦80次,推补脾经200次,掐右端正24次,运土人水80 次,赤凤摇头24次,推补大肠24次,摇斗肘50次,推补五 经80次。
(2)《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王蕴华整理)
①胃热呕吐:清胃、平肝、清天河水、运八卦。腹痛加运 板门;便秘加清大肠。
②胃寒呕吐:揉外劳宫、运板门、平肝、清胃、运八卦。 外中寒邪兼腹痛加揉一窝风;有形寒积加清大肠;寒伤脾胃加 清补脾。
③伤食呕吐:运板门、运八卦、清胃、清补脾。
④阴虚呕吐:揉二人上马、运板门、清胃、运八卦、清补 脾。生虚热者加清天河水。
⑤夹惊呕吐:平肝、清胃、运八卦、运板门、清天河水、 揉外劳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84#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84楼 铁鞭01说:
11.5.13        疳积
疳积是小儿内伤饮食日久而致脾胃虚损,运化失宜,消化 功能长期障碍,以致气液耗伤,肌肤失养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 患。疳积为疳证和积滞的合称,二者是同一病症的两种不同病 理阶段,积滞轻,府证重,疳证多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本病 为小儿常见病症,临床多见的厌食症属该病范畴。
11.5.13.1        病因病理
积滞多由于饮食不节,积而不化,损伤脾胃,气滞不行而 形成;推证多由于禀赋不足,或大病久病后,或积滞日久,脾 胃虚损,运化失权,脏腑失养,机体失荣所致。
11. 5.13.2 临床表现
(1)积滞
中篇临床治疗篇
.595 .
厌食神疲,腹胀痛拒按,面黄肌瘦,烦躁哭闹,大便不 调,可伴身热,舌红苔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2)疳症
肌肉消瘦,面色青黄,头大颈细,腹大坚硬,青筋暴露, 毛发枯黄,肌肤少荣,厌食神疲,大便臭秽,小便混浊,舌淡 少苔,脉细无力,指纹青紫。
11.5.13.3治疗方法
治以消食化积,健脾和中,补益气血。
(1)处方一
①积滞:补脾经150次,分手阴阳100次,运内八卦100 次,掐揉四横纹30次,揉中脘100次,运板门100次,按弦 走搓摩100次,揉足三里100次。
方义:本方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为主。补脾经、揉足三 里、揉中脘能健脾益气,消食和中;掐揉四横纹、按弦走搓摩 能理气破结,消积除烦;分阴阳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 运板门、运内八卦能调中行气、消导攻积。
加减法:夜间热者加清胃100次,清天河水100次,以清 热降火;夜眠不安者加掐揉小天心5次,掐揉五指节5次,以 镇静安神。
②推证:捏脊6次、补脾经200次、运内八卦100次,推 三关100次、分手阴阳100次,掐揉四横纹50次、运板门50 次、补肾经100次、揉外劳宫50次、揉足三里100次。
方义:本方以健脾助运,补益气血为主。补脾经、揉足三 里、推三关补脾益气和血;捏脊、掐揉四横纹能健脾胃,和气 血,消积滞;运板门、运内八卦能消食和中理气;分阴阳能调 阴阳,理气血,清虚热;补肾经配揉外劳宫能补命门之火。
(2)处方二
捏脊6次,掐揉四横纹50次,摩腹5分钟,分腹阴阳100 次,补脾经150次。
方义:捏脊、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消积滞;掐揉四
• 596 •
大成推拿术
横纹、分腹阴阳能消食助运,行气和中;摩腹能健脾和中,行
气消积。
加减法:积滞加按弦走搓摩150次;揉中脘100次以消食 化积;推症加按揉脾俞100次、按揉肾俞100次、揉脐150次 以补虚温中。
11. 5.13. 4各家治法
.(1)《小儿推拿直录》(清•钱杯村辑)
①府疾:推三关、六腑,推脾土,运八卦,推五经,推大 肠,推心经,清天河水,运水入土。
②诸积:推三关、六腑,补脾土,掐四横纹,补肾水,分 阴阳,推大肠,揉板门,运八卦,天门入虎口。发热腹痛者加 水底捞明月;大便秘结者,多推六腑、揉掐肾水、揉掐小横 纹;腹痛泄泻者,加掐一窝风、揉脐及龟尾。
(2)《小儿推拿图解》(栾长业、单永进编绘)
揉二马,补脾经,清肝经。腹胀加推四横纹;有痰加顺运 内八卦。
(3)《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王蕴华整理)
清补脾、清胃、平肝、运八卦、掐揉五指节。虚寒加揉外 劳宫;有热加清天河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85#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85楼 铁鞭01说:
11.5.14        腹痛
腹痛是小儿常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涉及范围较广。 这里所述的腹痛主要是指胃脘以下,脐周及小腹疼痛为主症的 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一类功能性腹痛。
11.5.14.1病因病理
由于小儿脾胃薄弱,经脉未充,易为内外诸因所扰。可因 外感寒邪,或内伤乳食,或内有积热,或蛔虫内扰等原因而引 起气机壅遏,经脉失调,气血失畅而发生腹痛。
11. 5.14. 2临床表现
(1)寒痛
腹痛暴急,多呈绞痛,常于受凉或食入生冷后发作,恶寒
中篇临床治疗篇
• 597 •
喜温,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大便清稀,小便清长,舌淡薄 白,脉沉紧,指纹红。
(2)伤食痛
食人即痛,腹痛胀满,厌食恶呕,大便酸臭,有不消化食 物,或便秘,矢气频作,臭味较大,哭闹烦躁,舌苔厚腻,脉 弦滑,指纹紫滞。
(3)虚寒痛
腹痛隐隐,时作时止,缠绵不愈,喜温喜按,面色萎黄, 神疲体瘦,四肢欠温,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软,指 纹淡。
(4)虫积痛
痛发突然,脐周痛甚,时作时止,有时可在腹部触及蠕动 的块状物,时隐时现,多有排虫或吐虫史,面黄肌瘦,嗜食异 物,夜间咬牙。
(5)热痛
痛来迅速,时痛时止,痛时拒按,面赤身热,便秘溲赤, 唇红烦渴,脉洪数,舌红、苔黄腻,指纹紫。
115.14.3治疗方法
治以调和中焦,疏畅气血。
(1)处方一
①寒痛:推三关200次,补脾经100次,天门入虎口        30 次,按脾俞50次,揉一窝风100次,揉足三里50次,拿肚角 3次,揉脐150次。
方义:本方主要以温中散寒止痛为主。推三关、揉胳能温 阳散寒;补脾经、按脾俞、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温中散寒; 揉一窝风、拿肚角专止腹痛;天门入虎口能顺气活血。
②伤食痛:清补脾经200次,分推腹阴阳100次,运内八 卦50次,运板门100次,揉中脘150次,拿肚角3次,揉一 窝风100次,揉足三里50次。
方义:本方以健脾和中、消食导滞为主。清补脾经、揉中
• 598 •
大成推拿术
脘、揉足三里健脾和中;运八卦、运板门、分推腹阴阳能消食 行气导滞;拿肚角、揉一窝风专止腹痛。
③虚寒痛:补脾经200次,推三关200次,揉外劳宫100 次,补肾经100次,揉足三里50次,揉脐200次,揉一窝风 100 次0
方义:本方以温补脾肾、益气止痛为主。补脾经、揉足三 里、补肾经、揉脐能温补脾肾;推三关、揉外劳宫温阳散寒; 揉一窝风散寒止腹痛。
④虫积痛:揉一窝风200次,揉外劳宫150次,推三关 100次,摩腹5分钟,揉脐100次,拿肚角5次,运内八卦 100 次0
方义:本方以温中行气、安蛔止痛为主。揉外劳宫、推三 关能温阳散寒,蛔虫遇温则伏;摩腹、运内八卦能和中行气; 揉脐能温中行气;揉一窝风、拿肚角专止腹痛。
⑤热痛:清补脾经100次,清胃300次,清天河水200 次,拿肚角5次,推下七节骨100次,运内八卦100次,拿后 承山5次,揉足三里100次。
方义:本方以清热导滞、调中止痛为主。清补脾经、清胃 能清脾胃蕴热;运内八卦、揉足三里能理气和中,消食化滞; 推下七节骨能消导攻下通便;拿后承山、拿肚角能通经络,止 腹痛;清天河水能清热泻火除烦。
清补脾经200次,摩腹5分钟,拿肚角5次,揉一窝风 200 次。
方义:清补脾经、摩腹能健脾和中,行气止痛;揉一窝 风、拿肚角专止腹痛。
加减法:寒者加揉外劳宫150次,推三关100次以温阳散 寒;热者加退六腑150次,推脊柱100次以清热导滞;食积者 加按弦走搓摩200次,揉中脘100次以消食导滞,理气和中; 虚寒者加揉胳150次,捏脊5次,揉关元100次以温补脾1Pf;
中篇临床治疗篇
• 599 .
虫积者加揉外劳宫200次,揉脐100次以温阳安蛔。
11.5.14. 4各家治法
(1)《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王蕴华整理)
①寒痛:揉一窝风、揉外劳宫、运板门、运八卦、清天河 水。如有形寒积可加清补大肠。
②热痛:平肝、清胃、清天河水、运板门。
③食积痛:平肝、清胃、清脾、运八卦、运板门、清 大肠。
④气郁痛:平肝、运八卦、推四横纹、运板门。
⑤疲血痛:推四横纹、揉外劳宫、运板门、清天河水。
⑥蛔虫痛:第1次:揉外劳宫、平肝;第2次:清胃、清
大肠。
⑦虚寒痛:揉外劳宫、清补脾、运板门、推四横纹。
(2)《小儿推拿》(金义成编)
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摩腹、揉脐、按膀胱经相应俞穴 (如肝、胆、脾、胃、肾俞等)、按揉足三里。寒者加推三关、 按一窝风、拿肚角;虚寒者加补脾胃、揉板门、揉中脘;热者 加退六腑、水底捞明月;食积者加淸脾经、清大肠、推胃脘、 分推腹阴阳;虫扰者加搓脐、推脐、揉天枢、拿肚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86#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86楼 铁鞭01说:
11.5.15        腹胀
腹胀是指腹部胀满,属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之一。因多伴随 于其他疾病,故应根据标本缓急加以治疗。
11.5.15.1        病因病理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如饮食不节或外感时邪皆能损 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失司,脾气不升,水谷滞留不降,清浊相 混,壅积不通,气机失畅,则发生腹胀。
11. 5.15. 2临床表现
(1)实胀
腹胀作痛,腹热拒按,恶心嗳腐,口热气粗,啼哭不宁, 睡卧不安,面黄唇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 600 •
大成推拿术
(2)虚胀
腹部作胀,喜温喜按,面黄肌瘦,肢冷不温,神疲懒言, 腹胀纳呆,便溏味腥,舌淡有齿痕,脉细弦,指纹淡青。 11.5.15.3治疗方法
治以健脾助运,理气消导。
处方
(1)实胀:清补脾经200次,推板门100次,运内八卦 100次,揉四横纹50次,平肝经150次,摩腹5分钟,按弦走 搓摩200次,清天河水100次。
方义:本方以理气消胀,消食导滞为主。清补脾经、推板 门、运内八卦能健脾行气,消食除胀;平肝经、摩腹、按弦走 搓摩能疏肝理气,和中消胀;揉四横纹能消导除胀;清天河水 能清内热,除烦躁。
加减法:热重者加退六腑200次以清热导滞;恶呕者加推 下天柱骨200次,以降逆止呕。
(2)虚胀:补脾经250次、推板门100次、运内八卦100 次、掐四横纹10次、揉二马100次、揉脐100次、揉足三里 100次、捏脊6次。
方义:本方以健脾益气,和中消胀为主。补脾经、揉足三 里、揉二马能健脾益气;推板门、运内八卦、掐四横纹能理气 和中、消积化食;揉脐、捏脊能健脾益气,温中补虚。
加减法:寒重者加推三关200次,以温阳散寒;腹胀有定 时者加分腹阴阳200次、分手阴阳200次,以调阴阳、理气 血、和脏腑。
11.5.15.4各家治法
(1)《齐鲁推拿医术》(孙承南主编)
①实胀:清补脾经、清胃经、平肝经、运内八卦、掐揉五 指节、清天河水。
②虚胀:揉二马、清胃经、揉外劳、清补脾经、平肝经。
③寒胀:补脾经、揉一窝风、揉外劳宫、逆运内八卦、掐
中篇临床治疗篇
• 601
四横纹、掐足三里。
④热胀:平肝经、清胃经、清天河水、清小肠、运八卦。
(2)《小儿推拿图解》(栾长业、单永进编绘)
推脾经、运内八卦、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摩胳、 按脾俞、按揉足三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87#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87楼 铁鞭01说:
11.5.16肠套叠
一段肠管套入与其连续的相邻近的肠管腔内,而造成的肠 腔梗阻称肠套叠。本病以痛、呕、胀、闭四大症状为表现特 征,是婴儿常见疾患。
11. 5.16.1 病因病理
肠为传化之腑,主泄而不藏,以通降下行为顺,滞塞上逆 为病。不论气、血、寒、热、湿、食、虫等任何病因而造成通 降功能失常,使肠道气血痞结,滞塞上逆即可发病。
11.5.16.2临床表现
阵发性腹痛,在脐周或右下腹突然剧烈作痛,婴幼儿则表 现为突发的大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下肢蜷缩、呕吐以初 病时为甚,腹胀且在右腹部或升横结肠处有肿块、大便不通。 11.5.16.3治疗方法
治以调理肠腑,通滞启闭。
(1)处方
摩腹5分钟,揉胳200次,揉中脘100次,分腹阴阳 200 次。
方义:本方主要在腹部运用轻柔的手法,按摩的强度以患 者易接受为原则,以调理肠腑,通滞启闭。
加减法:疼痛剧烈时,可加压相应的背俞穴,如脾俞、胃 俞、大肠俞以及足三里穴各5 ~ 10次,以缓急止痛。
对不能使套叠完全复位,或复位后发现肠坏死者,则应及 时行外科手术。
(2)处方二
①颠簸法:本法主要对较大小儿采用。使小儿俯卧取膝肘
• 602 •
大成推拿术
位,腹肌需放松,双手在患儿腹两侧,由上而下或左右震荡, 手法要轻快,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每次约5 ~ 10分钟,可反复 施术几次。
②生油疗法:发病早期(6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较佳者, 可用胃管抽空胃液后,经胃管注入100 ~ 150毫升生油,经2~3 小时后可再注入生油。
③灌肠疗法:在X线透视下做钡灌肠(注人压力不超过 130mmHg),将套人之肠管挤压出鞘部,使套叠复位。
11.        5.16. 4各家治法
(1)《小儿推拿》(金义成编)
摩腹、揉脐、揉天枢、拿肚角。
摩腹时当触及“腊肠型”肿块,将套人之肠管挤出鞘部 以开通闭塞。能在X线透视下做手法则更好。
(2)《小儿推拿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编)
摩腹、揉脐、揉天枢、分推腹阴阳、拿肚角、推下七
节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88#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88楼 铁鞭01说:
11.5.17        脱肛
脱肛指直肠外端翻脱于肛门之外,又称直肠脱垂,多为气 虚下陷,或湿热下注所致,为幼儿常见之继发症状。
11.5.17.1        病因病理
小儿先天不足或病后气虚,或泄利日久,致肺脾气虚,无 力升提,肛松肠滑而脱;胃肠积热,气滞不宣,致大便秘结, 便时努挣亦可迫直肠脱出。
11.        5.17.2临床表现
肛门直肠脱出不收,红肿刺痛作痒者属实热;精神萎靡、 体虚无力、不甚肿痛者属气虚。
11.        5.17.3治疗方法 治以调腑固脱。
(1)气虚脱肛:补脾经200次,补肺经100次,补大肠 200次。按揉百会5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推三关100次,
中篇临床治疗篇
• 603 •
揉龟尾50次,运内八卦100次。
方义:本方以补气升提固摄为主。补脾经、补大肠、补肺 经能补益脾肺,收摄固脱;推三关、揉百会、推上七节骨能温 阳举陷,升阳提气;揉龟尾调腑理肠;运内八卦能调中理气, 兼能防本方补益太过而壅滞气机。
(2)实热脱肛:清补脾经200次,清大肠150次,清小肠 100次,退六腑100次,运内八卦50次,摩腹5分钟,揉龟尾 50次,推七节骨100次。
方义:本方以清热利湿、调腑理肠为主。清大肠、清小 肠、退六腑能清热利湿,泻肠调腑;推七节骨、揉龟尾调中理 气,疏导中焦,理肠提肛;摩腹、运内八卦、清补脾经能健脾 和中,理气调腑。
11.5.17.4各家治法
(1)《小儿推拿》(金义成编)
揉关元,揉气海,揉天枢,揉龟尾。体弱气虚者加按揉百 会、补脾经、补肺经、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拿肩井; 大便秘结者加清脾胃、清大肠、摩腹、推下七节骨。
(2)《齐鲁推拿医术》(孙承南主编)
①中气下陷:揉二马、补脾经、清补大肠。
②胃肠积热:掐四横纹、清肺经、退六腑、清大肠、补肾 经、清天河水、按百会。
③脾虚夹滞: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运中腹部、揉脾 俞、揉胃俞、揉白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89#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89楼 铁鞭01说:
11.5.18        遗尿
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 的一种病症。俗称“尿床”。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脑髓未充, 智力未健,或正常排尿习惯未养成,或贪玩少睡,精神过度疲 劳,均能引起暂时遗尿,此不属病态。
11.5.18.1病因病理
由于小儿肾及膀胱气化功能未趋完善,容易因肾气不足,
• 604 •
大成推拿术
下元虚寒,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等,导致膀胱 功能失调,不能制约尿道而发生遗尿。
11.5.18. 2 临床表现
每晚睡中遗尿,醒后方觉,面色无华,精神萎靡,食欲不 振,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11.5.18.3治疗方法
治以补益脾肾,固涩缩泉。
(1)处方一
补脾经200次,推三关200次,补肺经100次,揉外劳宫 100次,揉二马200次,揉百会100次,补肾经200次。
方义:本方以健脾补气、培元固肾为主。补脾经、补肺经 能补脾益气;揉二马、补肾经能温补肾气,固涩下元;揉外劳 宫、揉百会能温经升阳;推三关能温阳益气。
加减法:大便溏者加推大肠150次,以温中涩肠;纳少腹 胀者加运八卦100次,以调中理气;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200 次,以固表敛汗。
补肾经200次,补脾经200次,重揉百会100次,揉脐 200次,揉关元100次,揉脾肾俞各100次,捣小天心200次, 揉三阴交50次,揉阴陵泉50次,擦八髎3分钟,捏脊5次, 揉龟尾50次。
方义:补肾经、揉关元、擦八髎、揉肾俞能补肾温下、固 摄缩泉;揉脾俞、补脾经、揉脐、捏脊能健脾益气、温中固 涩;揉三阴、揉阴陵泉能补益下元,专治遗尿;捣小天心、揉 百会能清脑醒神,可增强大脑中枢对排尿功能的控制;揉龟尾 能调腑司小便。
11.5.18.4各家治法
(1)《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王蕴华整理)
①虚证:揉外劳宫、揉二人上马、清补脾、补肾、运水 人土。
中篇临床治疗篇
• 605 .
②肝热:平肝、清天河水、清补脾、清小肠。
③疲劳生热:平肝、清天河水、清小肠、运水人土。
④遗尿久不愈:平肝、补肾、揉二人上马、运水人土、清 天河水。
(2)《小儿推拿》(金义成编)
揉丹田、关元、气海,揉龟尾,按揉三阴交。下元虚寒者 加补肾经、清小肠、揉肾俞、擦八髎;肺脾气虚者加按百会、 补脾经、补肺经、清小肠、揉中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0#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90楼 铁鞭01说:
11.5.19        癃闭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欲解不得,胀急难通为 “闭”,统称癃闭。又称尿闭、尿潴留。
11.5.19.1病因病理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元气衰微,气化失调,排尿无力;或 湿热下注,三焦气化不利等皆可引起癃闭。
11. 5.19. 2 临床表现
小腹作胀疼痛,有强烈尿意,而小便不得排出,或滴沥不 爽。气虚者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小便清白,舌淡、苔薄白, 脉细弱,指纹淡红;湿热者烦躁不安,尿时涩痛,小便短赤, 口渴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红。
11.5.19.3治疗方法
治以培补元气,或清热利湿,促进气化。
处方:点揉丹田100次,推箕门300次,清小肠200次, 揉二马200次。
方义:本方以补肾利尿为主。点揉丹田、揉二马能温阳补 肾,助三焦气化;清小肠、推箕门能开闭塞,利小便。
加减法:湿热者加退六腑200次、掐揉小天心50次以清 热利湿。
11. 5.19. 4各家治法
(1)《儿科推拿疗法简编》(孙重三、陆永昌编)
推箕门400次,按揉膀胱左揉300次,右揉300次。
• 606 •
大成推拿术
(2)《小儿推拿》(金义成编)
摩腹、揉关元、气海,拿膀胱,按三阴交。下焦湿热者加 清肾经、清小肠、按八髎、推膀胱;肾阳不足者加补脾经、清 补肾经、按肾俞、揉龟尾、擦八髎。
(3)《齐鲁推拿医术》(孙承南主编)
①气虚癃闭:补脾经、肾经,推三关。
②湿热癃闭:补肾经、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泻小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1#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91楼 铁鞭01说:
11.5.20        惊风
惊风又称“惊厥”,民间亦称“抽风”,是以痉挛抽搐, 神志不清为其特征的一种证候。在任何季节,很多疾病都可以 引起。一般以1 ~5岁婴幼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7岁以上则逐渐减少。其起病突然,来势凶险,变化迅速,往 往威胁小儿生命,为儿科危重急症之一。
11.5.20.1        病因病理
由于小儿气血未充,真阳不足,神气未实,故多种原因均 可引起惊风发生。如外感热邪,内蕴痰热及大病久病后,脾虚 肝旺,肝肾阴亏等,均可引起气机逆乱,心经受扰,清窍闭 塞;或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而发生惊风。根据病变性质不 同,病势急缓不同,虚实不同,可将惊风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 两大类。急惊风发病多暴急;慢惊风一般多由久病而来,也可 由急惊风转变而成。
11. 5. 20.2 临床表现
(1)急惊风
壮热面赤,气急鼻煽,神志昏迷,两目窜视,牙关紧闭, 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舌质青紫,脉弦紧,指纹青紫。
(2)慢惊风
面色苍白,嗜睡无神,两手握拳,抽搐无力,时作时止, 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纳少乏力,舌淡、薄白苔,脉沉细无 力,指纹淡青。
中篇临床治疗篇
• 607 •
11.5.20.3治疗方法
治以熄风镇惊安神。
(1)处方一
①急惊风:掐人中5次,掐十王5次,掐精宁3次,掐威 灵5次,拿委中5次,拿曲池5次,拿合谷5次,退六腑200 次,清肝经200次,掐揉五指节30次。
方义:本方以泄热息风、镇惊安神为主。掐人中、十王、 精宁、威灵,拿合谷、曲池、委中均有较好的急救作用,能泄 热息风,镇惊止抽;退六腑、清肝经、掐揉五指节能清热、息 风、安神。本方以急救为主,神清抽止后,要针对病本进行 治疗。
②慢惊风:推三关200次,掐揉五指节30次,清肝经100 次,运八卦50次,天门人虎口 100次,补脾经200次,补肾 经200次,揉二人上马200次。
方义:本方以温补脾胃,培元息风为主。补脾经、运八卦 能健运脾胃,扶后天之本;揉二人上马、补肾经能培补元气, 补先天之不足;推三关,天门入虎口能补益气血;掐揉五指 节、清肝经能镇肝息风,镇惊安神。
(2)处方二
掐人中5次,掐老龙5次,按揉百会30次,重捣小天心 200次,掐涌泉5次,平肝经200次,淸心经200次,掐十王 5次。
方义:掐人中、老龙、十王、涌泉、重捣小天心均为急救 之法,能镇惊安神,息风止抽;平肝经、清心经能清心安神, 疏肝息风;按揉百会能醒脑开窍。
加减法:急惊风加推脊柱200次,清大肠200次以清热泻 火•’慢惊风加补脾经200次,捏脊5次、按揉足三里100次, 揉关元100次,揉挤100次以健脾益气,培元固本。
11. 5.20.4各家治法
(1)《厘正按摩要术》(清•张振均编)
• 608 •
大成推拿术
①急惊风:掐揉合谷36次,掐揉中指巅24次,掐揉威灵 50次,分阴阳300次,推三关200次,退六腑200次,推肾水 100次,推天河水200次,推脾土补清各100次,推补肺经 200次,运五经20次,掐五指节26次,猿猴摘果20次,灸昆 仑3次,推三阳穴由上至下24次,揉内劳宫200次,运八卦 100 次。
②慢惊风:掐老龙3次,灸昆仑3壮,分阴阳200次,推 三关200次,推肺经200次,推肾水200次,补脾经200次, 掐五指节20次,运五经30次,运八卦100次,赤凤摇头20 次,二龙戏珠30次,天门人虎口 30次,推三阴穴由下往上24 次,揉小天心200次。
(2)《小儿推拿》(金义成编)
掐天庭、掐人中、掐十王、掐老龙、掐端正、掐二人上 马、掐精宁、掐威灵、捣小天心、拿曲池、拿肩井、拿委中、 拿昆仑,用上法时,不一定全部都用,视患儿惊搐巳止即可。 急惊风者加清心经、清肺经、清肝经、推上三关、退下六腑、 大清天河水、按天突、推天柱、推脊柱、按丰隆;慢惊风加揉 百会、补脾胃、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中脘、摩腹、捏脊、按 揉足三里。
(3)《儿科推拿疗法简编》(孙重三陆永昌编)
①急惊风:掐中冲、掐人中、掐威灵、开天门、拿前后承 山、拿委中、掐少商、分阴阳、清天河、捞明月、推肺经、掐 五指节、运八卦、拿膝眼、猿猴摘果。
②慢惊风:推三关、掐五指节、运八卦、天门入虎口、推 运三阴交、分阴阳、掐小天心、拿膝眼、赤凤点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2#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92楼 铁鞭01说:
11.5.21        痿证
小儿痿证是指肢体筋脉驰缓,表现为抬举、握持、起坐行 走、蹲站等软弱无力,日久肢体瘫痪废用,甚至肌肉萎缩的一 种病症。该病范围较广,种类较多,临床常见病种有:小儿麻 痹后遗症、脑瘫(后期)、臂丛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进
中篇临床治疗篇
.609 •
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等。
11.5.21.1病因病理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筋脉未坚,脾 常不足,肾常亏虚,一旦调护失宜,或久病失养,则易外感六 淫。或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亏虚等,均可导致邪侵筋脉、脾 虚肌软、肾虚骨软、肝虚筋软而发生痿证。
11. 5. 21.2临床表现
(1)软瘫(神经外源受损诸症)
肌肉软弱无力,肌肉萎缩,甚至肢体畸形,智力正常,可 伴面色苍白、纳少气短,舌淡苔薄白,脉细软,指纹淡红。
(2)硬瘫(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诸症)
肢体强直,筋脉失柔,肌肉无力,运动受限,语言不利, 智力低下,晚期可见肌肉萎缩,可伴有抽搐频发、两目窜视、 角弓反张、烦躁易怒、嗜睡或不寐、大便干燥,舌青紫,脉 弦,指纹青紫。
11.5.21.3治疗方法
治以健脾益气,柔肝养肾,壮骨充肌。
(1)软瘫
捏脊6次,补脾经200次,推三关200次,摩腹5分钟, 揉脐1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揉百会100次,揉足三里50 次。同时在萎软肌肉局部施以滚、揉、掸、推、拿等手法10 分钟,结束前在各个病及关节施以7 ~ 10次被动活动。
方义:本方以健脾益气、强筋壮身为主。捏脊、补脾经、 摩腹、揉足三里能健脾益气,强身充肌;推三关、揉脐、揉百 会、推上七节骨能升阳补气,充肌温经;局部手法及被动活动 能活经通络,柔筋壮骨,充肌长劲。
(2)硬瘫
揉关元100次,揉丹田100次,揉脐100次,揉肾俞100 次,补肾经200次,揉二人上马200次,捏脊6次,平肝经 100次,揉肝俞100次,揉百会100次,揉小天心100次,同
.610 •
大成推拿术
时在废用的肌肉局部施以轻柔的滚、揉、掸、推等手法10分 钟,最后在各个僵直的关节施以10次被动活动。
方义:本方以养肾调肝益脑为主。补肾经、揉关元、揉丹 田、揉肾俞、揉二人上马能温阳补肾,填髓壮骨;捏脊、揉胳 能健脾益气,强身充肌;平肝经、揉肝俞能疏肝柔筋;揉百 会、揉小天心能益脑增聪;局部轻手法及被动活动能活血通 经,柔筋壮骨,助长肌力。
11.5.21.4各家治法
(1)《小儿推拿》(金义成编)
在软瘫部位相应施用滚法、擦法、拿法、摇法。取穴为: 瞳子髎、颊车、地仓、大椎、肩井、肩髁、曲池、阳池、合 谷、肝俞、肾俞、腰阳关、委中、承山、解溪、昆仑。
除上述方法外,还当注意施用健脾和胃之法。法用揉中 脘、摩腹、按揉脾胃俞、揉足三里。
(2)《儿科推拿疗法简编》(孙重三、陆永昌编)
①上肢不能抬举:掐臂耦、掐肩臑、掐肩井、推上肋 骨弓。
②肘关节不能伸屈:掐揉手三里、掐曲池、摇抖肘法。肘 不能屈曲的可加尺泽。
③手腕不能背屈和手指不能伸直:掐合谷、掐外关、掐支 沟,凤凰展翅法、飞经走气法。
④手腕、手指不能屈曲:掐间使、掐内关、掐灵道、掐神 门,摇抖肘法。
⑤足不能背屈:掐阳陵泉、掐阳辅、掐悬钟、掐足三里、 按膝法。
⑥足不能外转和伸展:掐阳辅、掐悬钟、掐阳陵泉、掐足 三里、拿昆仑,按膝法。足不能外转加摇踝关节(向外摇); 足不能伸展加掐商丘、掐太冲。
⑦足不能内转和屈曲:掐太溪、掐三阴交,拿委中、拿后 承山、按膝法,足不能内转加摇踝关节(向内摇),掐阳
中篇临床治疗篇
• 611 •
陵泉。
⑧髋关节不能前屈:按压伏兔、按揉阴市、按揉梁丘, 抖腿。
⑨内翻足:掐阳陵泉、掐悬钟、掐阳辅、掐三阴交、掐昆 仑、按揉环跳、摇踝关节(向外摇)、按膝法。
⑩外翻足:掐太溪、掐交信、掐三阴交、拿委中、拿承 山、摇踝关节(向内摇)、按膝法。
⑪外翻仰趾足:掐交信、掐三阴交、拿委中、拿承山、按 揉环跳、按膝法。
(3)《推拿学》(上海中医学院主编)
用成人推拿手法,主要在瘫痪部位治疗。
①面部:坐位。用推揉法自攒竹斜向瞳子髎、颊车、地仓 穴,往返操作5 ~6次。
②颈及上肢部:坐位。用推法自天柱至大椎、肩井等处往 返数次,再用推揉法施于肩关节周围,然后用推拿法从三角肌 部经肱三头肌、肱二头肌部至肘关节,向下沿前臂至腕部,往 返数次。
③腰及下肢部:俯卧位。用推法或滚法从腰部起,向下到 尾低部、臀部,循大腿后侧往下至足跟,往返数次,配合按肾 俞、腰阳关,拿委中。接着取仰卧位,用推揉法或滚法,从腹 股沟向下经股四头肌至小腿前外侧,往返数次,配合按伏兔、 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等穴。如踝关节有畸形者加摇 法,并在畸形部位做重点治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3#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93楼 铁鞭01说:
11.5.22        解颅
解颅是以囟门应合不合,反为宽大,头缝开解,头颅逐渐 增大,目珠下垂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亦称脑积水。多数患儿在 生后6个月以后出现明显症状。
11.5.22.1        病因病理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生后 久病体虚,致使脾肾俱虚,骨弱而脑髓不足,颅为之开解。
• 612 .
大成推拿术
11. 5. 22. 2 临床表现
头颅骨髄开裂,前囟扩大不能闭合,头额青筋暴露,目珠 下垂,面色少华,眼神呆滞,智力不聪。甚至颅骨过大,如成 人之头颅,但体瘦颈细,头大偏倒,无力支持,舌淡质嫩,脉 沉细弱,指纹淡。
11.5.22.3治疗方法
治以补肾充髓,益气养血。
补肾经200次,揉二人上马200次,补脾经200次,捏脊 6次,揉风池50次,轻摩囟门3分钟,揉关元100次,摩脐3
分钟。
方义:本方以补肾充髓、益气养血为主。补肾经、揉二人 上马、揉关元能补肾生髓;补脾经、摩脐、捏脊能温阳健脾、 补益气血;轻揉図门、揉风池能升阳益聪,促进脑积液回流。 11. 5. 22.4各家治法
(1)《小儿推拿图解》(栾长业、单永进编绘)
补肝经、推三关、补脾经、退六腑、揉二人上马。摇头哭 闹加揉鱼际交,揉一窝风,推小横纹;大便秘结加退六腑,清 大肠。
(2)《齐鲁推拿医术》(孙承南主编)
揉小天心,补肾经,揉二人上马,揉阳池,推板门,揉肾 顶,清天河水。如症状好转,囟门平坦,面色仍苍白,形体消 瘦者,加补脾经,推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4#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94楼 铁鞭01说:
11.5.23肌性斜颈
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挛缩性斜颈,俗称 “歪头”、“歪脖”。早期推拿治疗,疗效较佳。
11.5.23.1病因病理
本病与产伤,或胎位不正,或胎儿过大活动不利而造成血 瘀有关。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 血,形成血肿、硬化,形成挛缩而斜颈;或孕时胎位不正,或 胎儿过大,宫内活动不利,阻碍了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供,造
中篇临床治疗篇
• 613 .
成缺血性挛缩,形成斜颈。
11.        5. 23.2临床表现
生后马上或数日后发现患儿头向一侧偏斜,一侧颈部有菱 形肿块(部分患儿数月后可自行吸收),继而胸锁乳突肌挛 缩、僵硬,突出为索条状或卵圆状肿块,硬度大小不一,严重 者随年龄增大,可发生脸面、五官,甚至肩背不对称畸形。 11.5.23.3治疗方法
治以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1)以食、中指及拇指拿住患侧肌肉硬节处做捏揉法5        ~ 10分钟。
(2)以拇指或食中二指自患侧胸锁乳突肌起点至止点施 推揉法2〜3分钟。
(3)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 部渐渐向健侧肩部丨頃斜,称斜扳或扳拉被动活动法,反复操作
7        ~ 10次;然后用双手托住患儿头部向患侧转动,称转头被动 活动法。做5~7次。
方义:推揉及捏揉肌肉局部能舒筋活血,改善局部血供, 缓解肌肉痉挛;扳拉及转头被动活动能拉长伸展挛缩的肌肉, 有助于恢复肌肉弹性,改善和恢复颈部功能活动。
加减法:如患儿面部及肩部畸形明显者,加点按太阳、颊 车、人中、迎香、承泣、风池、肩、肩髁、天宗等穴5 ~ 10 次,以活血通络,改善局部畸形;如影响患侧上肢功能活动 者,加在患肢施以揉、拿、轻掸等法1~2分钟,同时点按肩 髁、肩髎、臂臑、天宗、曲池、尺泽、手三里、内关、外关、 合谷等穴3 ~5次,以加强患肢血供,促进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11.5.23.4各家治法
(1)《齐鲁推拿医术》(孙承南主编)
按揉、提拿、揉捏桥弓穴(即患侧胸锁乳突肌,以硬结 处为主),扳头(向健侧扳动)。
(2)《小儿推拿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编)
• 614 •
大成推拿术
①在患侧用拇或食、中、无名指做按揉法。
②提拿患侧胸锁乳突肌。
③将患儿头向健侧扳动或旋转,反复数次,用此法时宜由 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切不可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或用两拇 指分向理抹牵拉患处筋腱,逐渐拉长患处肌腱。
④仍在患侧用按揉法,以放松局部。
在临床中尚见有患儿斜颈,但功能正常,亦无局部痉挛肿 胀等现象,而有斜方肌较健侧松软的征象时,应注意按揉患侧 斜方肌,以提高该处肌肉的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5#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95楼 铁鞭01说:
11.5.24桡骨小头半脱位
本病与一般关节脱位不同,仅是桡骨小头离开正常位置, 并无关节囊破裂,为常见的肘关节损伤,一般多见于6岁以下 儿童。又称牵拉肘。
11.5.24.1        病因病理
多在小儿拉手游戏,家长给小儿穿衣,或领小儿走路时, 过度牵拉前臂而发生该病。由于小儿桡骨头和桡骨环状韧带发 育不全。桡骨小头比桡骨颈小,韧带与关节囊较松弛。在旋前 位用力牵拉前臂时,环状韧带在内负压的作用下,被滑人桡骨 头和肱骨小头之间,而阻碍其桡骨小头回复原位,而形成半脱 位状态。
11. 5. 24. 2临床表现
有牵拉前臂史。关节脱位后,小儿哭闹,局部压痛、肿胀 不明显,外形多正常,肘关节不能自由活动,屈伸受限,前臂 下垂,呈旋前位。
11.5.24.3治疗方法
治以复归其位。
医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患侧肘部,以拇指压在桡骨头处,另 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将前臂微微过伸和旋后,然后将患肘关节 屈曲,拇指用力向里按压桡骨小头,可感到或听到“咯噔” 一声,即可复位。
中篇临床治疗篇
.615 •
如果重复几次上述手法,仍未复位,或患肢前臂呈旋后 位,应在牵拉肘部的同时,将前臂旋前,然后屈曲肘关节,即 可复位。仍不复位,可反复几次牵伸、旋后、旋前、屈肘、按 压等动作,以达到复位的目的。
复位后,疼痛立即消失,功能活动很快恢复正常,一般不 需要固定。可嘱家长,回家温热外敷,同时注意避免过度牵拉 上肢,以防再次脱位。
11.5.24.4各家治法
《小儿推拿法》(上海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编)
医者一手捏住患肢肱骨下端,另一手捏住患肢腕关节上 方,使前臂伸直再屈曲(90°)后,再旋后,来回旋转前臂几 次,可复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6#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96楼 铁鞭01说:
11.5.25近视眼
近视眼是指远视力不好,近视正常。古人称为“能近怯 远证”,为屈光不正中最常见眼疾之一。该病有先天和后天 之分。
11.5.25.1        病因病理
先天近视乃遗传所致,即因先天禀赋不足,阴气有余而阳 气不足。后天近视多系幼年体弱,肾气不充,水不能制火,肝 火逆而上目所致;或因光照不足,卧而视字,雕镂细刻,使眼 疲曰久;或病后气血未复,竭视劳瞻而致近视怯远之证。
11.        5. 25. 2 临床表现
视力差,近视尚可,远视模糊,羞明怕光,头晕目胀,眉 弓痛楚不适,日久眼凹瞳突。
11.5.25.3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假性近视有明显疗效。治以滋肾养肝,调经 明目。
病儿取仰卧姿势,闭目揉天应穴(成人攒竹穴下0.3寸) 100次,指或鱼际揉眼眶周围各3分钟,揉睛明50次,揉太 阳50次,揉四白50次,分推坎宫50次,按揉眼球(隔上眼 睑揉之)10次,拿风池3次,按揉天柱骨50次,揉肝俞30
• 616 •
大成推拿术
次,揉肾俞30次,掐揉合谷10次,最后拇指点按球后穴(从 天应穴向球后方向点按)3次。
方义:本方以滋肾养肝,调经明目为主。揉肾俞、揉肝俞 能滋肾调肝;揉天应穴、揉睛明、揉四白、揉太阳、分推坎 宫、点按球后穴能调经明目;按揉天柱骨、拿风池、掐揉合谷 能调肝祛风,降火明目;揉眼眶周围专治眼疾,明目效果 较强。
11.        5. 25.4 各家治法
(1)《中医推拿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主编)
①取穴:主穴取天应(攒竹下3分,眶内骨膜间)及攒 竹;配穴:睛明、鱼腰、丝竹空、瞳子髎、四白。
②手法:按法。
③操作:病人取仰卧势,双目闭拢。医者用食指末端正面 先按主穴,再循序按配穴,按压力量要由轻至重,由重转轻, 食指不可屈曲摆动,做到内动外不动,即运用手臂力量,通过 食指刺激治疗穴位,用力必须均匀。单眼患者每次治疗时间约 为10~15分钟,双眼加倍。主穴治疗时间要长,约占1/2时 间,其余时间分别用于配穴。每次治疗后要叫病人闭目静卧 10分钟左右,能提高疗效。
(2)《齐鲁推拿医术》(孙承南主编)
摩挲益脑法,开窍通关法,揉拿风池,点风府,掐揉眼周 穴位,分肋推抹法,壮腰滚擦法。配穴:掐揉大鱼际、液门、 合谷、三阴交、阳陵泉。
主要参考书目 王雪苔主编《中国针灸大全》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标准针灸穴位图册》
陕西中医学院编《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
谢文志著《针灸探微》
戴俭国主编《推拿学》
肖淑春主编《现代针灸文献精萃》
杨甲三主编《针灸腧穴学》
中篇临床治疗篇
• 617 •
戴俭国主编《推拿论著选》(内部教材修订本)
毕永升主编《推拿医籍选》
《安徽省第1 ~5届推拿学术论文汇编》
《全国首届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内部资料)
臧福科主编《推拿基础学》(内部教材)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整理《刘寿山整骨经验》
天津市天津医院执笔《按摩》
董好魁著《脏腑经络按摩》
季根林主编《推拿简编》
安徽医学院附院运动医学科著《推拿疗法与医疗练功》
赵正山著《简易推拿疗法》
臧福科著《家庭自我保健实用按摩术》
孙树椿主编《中国骨伤科学•卷八•筋骨缝损伤》
俞大方等编《中医推拿学》
陈忠良主编《推拿治疗学》
李茂林主编《实用按摩推拿大全》
丛林盛等编《按摩治疗学》
清•熊应雄辑《小儿推拿广义》
孙重三陆永昌编《儿科推拿疗法简编》
王蕴华整理《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
金义成编《小儿推拿》
孙承南主编《齐鲁推拿医术》
上海中医药大学主编《推拿学》
栾长业单永进编绘《小儿推拿图解》
上海中医药学推拿教研室主编《小儿推拿学》
栾长业编《推拿疗法》
北京中医药学会主编《第十期全国正骨按摩学习班讲义》 臧福科等主编《中国推拿术》
• 620 •
大成推拿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7#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97楼 铁鞭01说:
12.1著名中医正骨教授刘寿山先生部分 讲课内容的整理——伤筋
臧福科
12.1.1脖项部伤筋
脖项骨3节,上节1.2寸,中节1.3寸,下节1.4寸,共 长3.9寸。每节有软骨1道,外有护项筋一边4道,枕骨后口 左右两道,寿台骨左右两道,背骨两道,左右共8道。背后有 大板筋两道,上通脑海,下通足跟,前项下窝有伸、屈筋4 道,后项窝内有后合筋4道,共18道。
如有闪扭,必伤其护项筋。项筋一伤,筋自僵硬,有不能 前垂或后仰,或左右转动之症。若睡眠时卧枕不合,亦能伤脖 项筋,筋自僵硬,不能扭转,扭转自痛。
望诊时,脖项必向健侧,不能向伤侧转之。检査之时,患 者正坐方凳上,医者在患者背侧,一手扶其头部,一手用巨、 食二指捋按之,哪道筋僵硬,即为患处。
[疗法]
坐位同上,用盖布盖住头部,直搭肩部。医者丁字步站 好。(如伤在左侧,右脚在前,如在右侧,左脚在前),双手 大指扣住枕骨后口,4指托住底颌,带住颧骨,双前臂压住两 肩,卧腕,用提端法提起,稍晃,提起,头要前垂,后仰,挪 正,伤在左侧,向左转之,医者右手托底颌,左手拇指按压住 伤处,医者枕骨压住患者枕骨,托底颌之手向后上仰之,同时 按伤处之大指,向下捋散其伤筋。再用归合法(患者头稍前 垂,医者在背后,双手插指,相对压挤脖项筋)。医者一手拿 其腕,一手拿其散,晃开拔直,伤臂高举,奔不伤之膀,肘要 下垂,用小鱼际压住肩井,拿腕之手向斜前方拔直,拿骱之手 转手用虎口(木穴),在肩井穴用散法(伤在哪侧,治疗哪 侧)。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21
12.1.2脖项骨挫伤
脖项骨挫伤有项骨小挫和项骨大挫之分。
项骨小挫:多由跌打、闪扭所致。若是闪、扭,亦可伤护 项筋(硬筋处),卧枕不和之落枕症,系属伤筋之一种。
项骨大挫:由高坠下,戳、蹉、跌伤,或压砸头部,可分 5种:前垂不起;后仰不能前垂;或左或右歪斜;脖项显短, 两肩端起。
检查之时,如有下垂,两肩端起,脖项显短,必伤项骨末 节;若后仰不能前垂,必有脖项中节向前凸错;若有前垂不 起,项骨中节必向后凸错;如有向左错之,头必向右歪斜;如 有向右错之,头必向左歪斜。
注意若属后仰不能前垂,或两肩端起之大挫,多压迫食 道、气管。食、水不能咽,呼吸困难,则属险症。
[疗法]
(1)项骨小挫或伤筋
可用前节的提端挪正捻捋之法治之。
(2)脖项大挫
①后仰不能前垂(当时昏迷,说话无声)
患者正坐発上,助手二人左右扶住(轻者一人),医者治 时一助手或左或右,在患者背后扶之。医者站在患者左(或 右)侧,一手扶其脑海,一手用虎口托住底颌,向后上方稍 用力提起,托底颌之手虎口迎住底颌,用巨、食二指慢慢向下 捋之,托脑海之手向上向前提之,挪正之时,一助手托底领, 医者将捋下之手倒至底颌再去助手之手。用大力向上拔直挪 正,头要向前稍垂,二次提端挪正,再用助手换医之手,一手 托底颌,一手扶脑海,向上提之不动,医者敷药固定。
②脖项骨下垂,两肩端起(即为脖项骨大挫)
用助手4人,将床搭在当中,将患者放在床榻仰卧,背部 横放一枕头,让患者头过榻边,托平不动,用5尺长搭布两条 搭在两肩,用二人各拿1条,左肩之搭布向右往左腋下带之,
• 622 .
大成推拿术
右肩之搭布向左腋下带之。再用二人扶住两肩,床之左(或 右)放一方凳,医者一手托底颌,一手手掌托住脑海,巨食 二指在脖项两侧,食指扣住所伤之骱,稍晃,向上拔直,拿搭 布之人,向下垂之,其浙作声,两肩已平,此骨愈合,愈合后 稍停,搭布撤掉,原拿搭布之人,一人站在患者头部,一人站 在腿部。肩部二人将病人轻轻扶起,头部之助手换医之手,一 手托脑海,一手扶底颌,腿部之人轻轻移动腿部,使患者离 床,稳坐于凳上,用药固定。
③前垂不能后仰
患者正坐,助手二人,在患者左右扶其两臂,医者在患者 背侧站立,双前臂压住患者两肩,双手卧腕竖起,双大指扣住 脑海,双食指扶住颧骨,双中指在颜面,余下四指托住底颌, 双前臂向下向后方压之,双手向前方推之,稍晃,随晃随提, 提起挪正,头要向后仰,二次挪正,用一助手一手扶脑海,一 手托底颌不动,医者换药包扎。
④头向左歪斜
头向左歪者,用助手二人,在患者左右,医者右前臂压住 右肩,左手在左边握腕,两手拿法同3;右前臂向右压之,顺 势手向左推之,稍晃,随晃随起,要挪正之时,左前臂亦压 之,挪正,再稍向右歪之,二次挪正,用助手一手扶脑海,一 手托底颌,挪正不动,敷药固定。
⑤头向右歪斜
若头向右歪斜者,医者仍用头向左歪斜之法,而方向相反 治之。
外敷接骨散,内服接骨紫金丹。
固定:绷带缠之,松紧适宜,捆绑3绕,十字搭背,带住 两肩(胸部为十字)。再用八字围脖(长1尺3寸,宽5.5 寸)之布一块,叠成双折,一面垫一薄层棉花,用纸叠大垫 两个,宽2寸左右,长2.5 ~ 2. 8寸,小牌子两个,长短与垫 平齐,宽5分,以八字形式放在棉花上,两垫在后脖项左右,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23 -
隔离1寸,八字形式摆好,两个牌子各离垫3寸,也要八字形 式摆好,用布盖上,白线连之,以脖项背侧取中向前围之,绷 带缠之。再用冲天木法,捆在外边。
冲天木2寸宽,长2尺5寸,厚1寸,头部横穿两眼,隔 5分,穿5尺长带。肩部横穿一眼,穿7尺长带,腰部横穿3 眼,亦隔1寸,穿8尺长带,头部两额角粘好消毒纱布。头部 用带子绕头前,扣在脑后;肩部带住两肩,扣在后边,腰部绕 脐,扣在后边腰部。
调养:睡眠时,撤板填平,只需仰卧,不能侧卧,枕头要 矮且平,次日起床,照旧将冲天木捆好,捆绑百日即可痊愈。 12.1.3胸前骨挫伤
胸前骨者,位于胸前之正中,由鸠、鸭、蔽、蔼、鹰、坎 6块骨头组成,一名龟子骨,俗称胸膛,今名胸骨。
如有跌打扑坠,必伤其骨,一经差挫,疼痛难忍,患者气 急咯血。如是凹挫,则患者佝偻难仰,低首不起;如是凸挫, 则患者只能挺胸坐立。
[疗法]
①凹折
患者正坐凳上,一助手在患者前面半蹲,用双手分别按其 两跨腋。医者立于患者背后,用双上臂架其两膀腋,双手扶在 受伤之处,成抱月势。医者之胸贴患者之背,再一手持消毒布 或毛巾。晃开,用提端法提起,同时拿毛巾之手急堵口鼻,稍 向后仰之,撤堵口鼻之手用双前臂在左右肋、向外后方撑之, 相对归挤之。使1次,复1次。再用双手食指在患处向外分捋 之,按摩其筋,复其正位。
②凸折
患者正坐凳上,一助手在患者或左或右半蹲,双手分别扶 住双胯腋,向下按住。医者在患者背后站好,双臂架其两膀 腋,成抱月势抱好,但不用堵口鼻,双手重叠在患处。医者之 胸贴患者之背,晃开,用提端法提起(使患者腰亦提起),扶
• 624 •
大成推拿术
伤骱之手倒手,重掌整绰,同时使患者之身稍向前弯。使1 次,复1次,使凹而复平。或患者仰卧位,在凸处着力整绰, 使之向下陷,与陷者平,突然抬起,陷者随起。
外敷正骨散,内服正骨紫金丹。
固定:表心纸叠长方形大垫1个,两头剪圆,四周剪小 口,纱布包好,双头带钉之。量患处取中垫之,来回数绕,带 肩一二绕扣住。
次日开看,外用正骨止痛熥药,换熥换敷,忌风寒急气, 生冷凉物,禁食油腻。21天可痊愈。
[附]
Q.胸部内伤
如有胸前骨6节的1节受伤,伤所占之不动穴。如有跌、 打、撞、踢、砸,所伤之总心穴(天突)、丹凤穴(在胸前骨 第3节)、朝阳穴(在鸠尾处)皆患呕血,已时伤破凤头穴, 7日内不治。若伤坎骨(即鸠尾穴)不治;鹰骨被伤皮破者, 1年死;蔼、蔽被伤皮破者2年死;鸠、鸭被伤者3年死。若 胸前受伤日久,胸骨高起,面黄肌瘦,内存瘀血,邪热睛烂, 精神倦怠,痰喘咳嗽,必成痰火之痨,则不治矣。
b.气闭
若男妇老幼,跌坠压砸,或有上部气闭,或有下部气闭, 或有全身气闭,并不疼痛,亦不能动转,手足不能伸屈用力, 心内明白,问之亦能说话,稍能食物,稍能饮少许茶水。所闭 之处,并无知觉,皮肉温热,眼不爱开,自不说话,若迟时日 者,3天内外,有立毙之患也,不可不明察之。
手法治疗:
病人席地盘腿而坐,用布堵住前后阴,医者坐一小板凳, 于患者对面,令患者之手扶医之膝,医者一手用空拳拍至阳穴 (方骨),至病人张口出气后,速将病人架起,扶着溜达,溜 达至腿有负重之力,再让患者坐下,不能躺卧,不能饮水。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25 .
12.1.4膀缝挫伤(肩部扭挫伤)
肩部之缝有3,即前缝、后缝、上缝。如有捵闪,可伤前 缝;如有捵伤可伤后缝;如有掀挫,可伤上缝。以下分3缝分 述之:
(1)前缝(闪挫伤)
斜伸闪伤,当时无感觉,隔数日,前伸疼痛无力,后背觉 痛,闪挫日久,则前夜疼痛不息,白昼减轻,延迟2个月后, 横伸只能与头部平齐;如延迟4个月,横伸将能过肩;如延迟 6个月,横伸不能过膀;如要经年,重者可肘不能离肋,只肘 手能活动,肩部不能动转,如要动转疼痛连心。
遇有此症,病人正坐手术椅上,医者一手拿其腕,巨、食 二指带住掌骨根,一手扶其骱(巨指在后,将食指在前膀缝 处),医者一足蹬在椅边,其膝在伤膀腋下。晃开,晃时不要 用力,拔直(拔时拿腕之手倒在腕上方),拔直之时,将拿骱 之手倒在腋窝下,大指竖起,贴住前膀缝,要向健侧用力,医 者撤腿,将伤臂下垂,伤臂下垂之时,腋窝之手腕向上提之, 伤手奔不伤之膀。肘要下垂,垂到原位,(季肋)托平,一手 托其肘,一手托其腕,肘手要平,左摆右摆。使1次,复1 次。第3次晃开拔直,伤手奔不伤之膀,在腋窝之手倒上,大 指在前,拿住前膀缝,拿腕之手将伤臂斜向前高举,拿骱之手 大指向下绰之,用捻筋法按摩其前膀缝。再用屈肘顿筋法:如 患者左肩,医者以右手拿住4指,拇指在外,左手保住伤骱, 平推患者前臂,使手至肩,肘要高举,手要下垂,医者用肘托 患者之肘,向上托之,然后医者迅速向横下方顿之(向前外 下伸直),拿骱之手于骱前缝,弹拨其筋。最后伤臂屈肘置于 胸前,医者双手合掌,于肩部用归合顺散法,按摩其筋。
(2)后缝
如有捵伤,必伤其后缝,日久只能后背,伤手由后背不能 向上屈摸其背,向上则痛甚。
遇有此伤,患者正坐手术椅子上,医者一手拿其腕,一手
.626 .
大成推拿术
拿其散,拇指顶住后缝,将指在前为星,一腿放在椅子上,膝 部放在腋窝下迎之,晃开,拿腕之手倒于腕上,横力拔直,拿 骱之手倒在腋下,竖掌向健侧用力。蹬椅子之腿撤下,伤臂奔 不伤之膀,同时在腋窝之手向后上方提之,肘手托平,左摆右 摆。使1次,复1次。第3次奔不伤之膀后,将伤臂从患者头 上绕过,至患侧肩上。医者用拿散之大指,向上方绰捻后缝之 筋,亦可换余下4指捻后缝之筋。然后将伤臂垂肘,再斜向上 方拔直,拿骱之手,在后缝等筋内侧,按摩其筋(多用绰散 抖法)。如右肩后缝,则医者右手拿住患者右手3指(食、 中、无名指),带住掌骨根,先慢抖动,再用力向前抖之。最 后,将伤臂屈肘置于胸前,医者双手合掌,于患肩施归合顺散 法按摩其筋。
(3)上缝(即吞口筋处,名掀挫)
如掀挫、向上高举过力,当时酸软,经过活动,可一时感 到松快,过数十日,肩部疼痛,只能前伸,斜向前能高举1 半,高举作痛,胳膊尚能伸直,能做后背活动,但后背不能向 上屈,不能奔不伤之膀,伤手不能奔头及脖项,日久,不能 奔嘴。
遇有此伤,患者正坐椅子上,医者一手拿其腕,带住掌骨 根,一手拿其骱,一足蹬住椅子边,将膝放在腋下迎之,晃开 拔直,拿骱之手变拳,倒在腋下,拳眼向上,伤臂奔不伤之 膀,同时在腋窝下之手臂向上提之,随奔随收拳放开成掌,肘 手托平,摆上、摆下,使1次复1次。第3次时,医者之肘腋 托住伤肘,拿腕之手拿伤臂手腕,从头上绕过到患侧肩,手指 搭肩,肘要高抬,拿腕之手改放上缝处,用巨、食二指提捻吞 口筋。提捻之手再从下方拿其伤腕至斜下方,双手拿其腕,带 住掌骨根,绷平,用颤筋法,先慢颤,后再用力颤抖之。最后 将伤臂屈近肋,一手拿其腕,一手变掌,在吞口筋处,用拔绰 散法,按摩其筋。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27.
12.1.5肩凝
肩者,为用力动转之总关节,如有跌、打、闪、扭,或因 手臂高举,用力过度,皆可致肩部伤筋。若伤筋日久,受凉夹 气则易发病:肝郁不舒,气郁伤筋,聚在肩部作痛,针灸科名 漏肩风。日久亦名冰凝结,或叫老人肩。
症见伤臂之手如高举、前伸、后背以及扶向健侧,均感疼 痛。各种动转(活动)受限,活动力受限制。若失治日久,1 ~6个月即已十分沉重,伤臂之手,高举不能过头;前伸胳膊 不能直;横伸手不能过肩;后背困难;不能扶不伤之膀及患肢 靠近胸肋,甚则不能摸左右耳际与脖项。妇女则不能梳头。若 遇急气,疼痛更甚。伤筋日久,亦有通背疼痛之患;若是体素 阴亏,夜间疼痛加剧。
检查:患者正坐凳上,外无肿胀,1~2个月,各样活动 微见疼痛;3~4个月,各种活动觉疼痛;已过6个月,则前 伸不能直,背屈不能,横伸伤手不能过肩。重者肘不离肋,最 难治也,需耐心治之。一手托其前臂稍屈,一手用二三指按臑 骨内面分筋穴跳动如何,如跳动正常,为先伤筋,后占气;如 有跳动沉细,为先着气,后伤筋。如有经年者,夜内疼痛不 息,筋自枯干则不治矣。
[疗法]
患者正坐,医者盖上搭布,用一助手双手扶住健侧肩,医 者由头部,双大指由上向下,点住风池,向下用力。继之点肩 井、天宗、肩髁,一手托其肘,用3指3穴点法(小海、少 海、肘髎),医者另一手大指扣住合谷向上点之。肘要屈曲, 一手点合谷,一手点曲池。屈曲托平,一手由外侧,一手由内 侧,用双将指点住前后膀缝,对指点之,伤臂自起。将伤臂斜 向下直放,再用捋筋法,一手由外侧拿其腕,一手由肩捋到手 指(拇指、虎口、食指、将指)各2次;再倒手捋外倒(无 名指、小指)。捋后,用颤筋法,双手巨、食4指对指拿住患 者拇指,医者丹田之气,灌到患肩,擅抖之。再用列缺穴拔筋
• 628 •
大成推拿术
法。一手拿其骱,一手拿其腕,稍晃,拔直,拿骱之手,倒放 在腋窝下竖大指迎之,伤臂奔不伤之膀,肘手托平,摆左摆 右,将伤臂放直,使1次,复1次。一助手托住伤腕,医者双 手从腋窝先用上下散捋法,再用左右散捋法,四面之筋俱散。 助手撤去,医者一手拿其腕,一手用捋顺法,自腕到肩,由肩 返回至腕顺捋之。伤臂屈曲近肋,医者双手掌用归、合、顺、 散法治之,隔日复诊,皆用前法治之。
治筋之法,喜软不喜硬,故医者各种手法动作,皆需柔软 适度,以免强硬过度,使筋复受伤损。
12.1.6臂骨上头暗硬骨离位伤筋(网球肘)
若因捵扭,旋臂过力(使前臂旋前、旋后劳损)致伤, 伤后肘外侧疼痛,握物无力,压之更痛(压痛点在肱骨外上 髁的前、中、后不等),伸腕压手痛更甚。
遇有此伤,患者正坐,一助手拿住髓骨下头,医者一手拿 其食指,一手拿其散,拇指在痛处。医者拿食指之手在胸前划 圈,拔直,倒手改拿其腕,晃开(旋后摇晃),拿骱之拇指于 患处揉之,边晃边揉,大力旋后拔直,屈肘,屈肘之时,拿骱 之手在肘腋戳之,使手搭肩。拿住伤痛之处,大力拔直,使1 次,复1次。将伤前臂置于胸前,拿腕之手倒手,手心向下, 再拿伤臂,拿骱之手同步不变。再边在胸前晃开,边揉患处; 倒手,手心向上拿患腕,使伤前臂以肘为轴,旋之,(使伤臂 呈旋后屈肘位),大力拔直,绰法屈回,手指搭肩,拿住痛 点,大力拔直,使1次,复1次。再旋前伸前臂,用捻抖散法 按摩其筋。
12.1.7臂昆骨离位
如有跌、打、压、砸、戳、拧,必伤及两头,可致上头或 下头离位。
上头离位:肘腋形粗,臃肿疼痛,手不能屈转翻腕,手指 尚可持物。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29*
下头离位:腕部显宽,由外侧用巨食二指归之,微有活 动,腕部不能翻转,翻转则痛且有响动,亦不能左右摆,稍能 持物,但不能端物,不能用力,平掌按床亦作疼痛。
[疗法]
①上头离位
患者正坐,一助手双手拿其臑骨下头带之,医者一手拿其 腕,一手拿正副二骨上头,向内归挤之,遂用拿二骨上头之巨 指用绰法,扣住妈眼处,余下4指及掌同时用力归挤二骨头, 拿其腕之手,屈转其肘,此为戳法屈肘法。使其指搭肩,复将 其伤臂拔直,随拔之时,拿二骨上头之手,仍须归挤之,再用 握腕之手的巨指,按摩离位处。如二骨头已合并,即已复位。
②下头离位
患者正坐,伤臂伸直,手背向上,用一助手带住臂昆骨上 头。医者站在患者前方,丁字步站好,双手拿住臂昆骨下头, 大指在上,压住伤骨两侧,将4指扣住骨间膜,向下用大力拔 直,医者用双鱼际,相对归挤。
用药同前。
绷带缠之,表心纸叠大垫两个,左右夹之,再用绷带缠 之,两道线带扣住,上下头离位捆法相同,惟上头加压一葫
芦垫。
12.1.8臂昆骨上下挫伤(骨间膜分离)
如有捵、戳、擢、拧则骨间膜分离,不觉疼痛,日久麻 木,酸软无力,肌肉萎缩,为上下挫伤。
遇有此症,患者正坐,伤臂伸直,手心向下,用一助手在 健侧后方扶住肩部,医者站在伤臂外侧,面向外(与患者 同),双手巨、食4指拿住远端,向前推之,上下挫之(指 桡、尺骨远端一上一下的相对挫动),医者转身,使伤臂高举 搭肩。使1次,复1次。每次搭肩后要有伸腕的动作,即大指 向下捋之,食指向上推之,而完成背伸腕关节。
用药捆绑同臂昆骨离位,两垫放在上下托盖之。
.630 •
大成推拿术
12.1.9臂骨包骨筋离位伤筋
如有戳拧、碰撞,必伤臂骨下头,包骨筋离位伤筋。
检查,患者正坐,伤臂伸直,医者站在伤臂外侧,一手由 外侧托住前臂远端,一手拿其大指,拿前臂之手扣住伤处不 动,拿大指之手上下屈伸腕关节,则拿骱之手有作响音,用手 指按之甚痛,微有跳动。
注意:如有跌打伤,外形与包骨筋离位相同,检查相同, 用手按之,局部跳动迎手,即为惊纹肉离;如有次日青紫,必 伤筋血;如有次日见红,为肌肉损伤;皮肤见黄,为伤后复失 气也;次日皮肤有白圈(微现),为伤后复受寒。
[疗法]
①包骨筋离位伤筋
患者正坐,前臂立手伸直(手心向内),一助手双手带住 臂昆骨上头,医者一手由内侧合其掌,扣住大指节,一手由外 侧,用大指按压伤处向上顺之,顺时内里作响,7次为1落, 顺到无音。
外敷接骨散,绷带缠之,低垫左右夹之,两条线带扣住D
8        ~ 12天可痊愈(约手法4~6次)。
②惊纹肉离
不用手法,用药捆绑同上,两垫为底托、上盖,治1 ~3 次,7日可痊。
12.1.10腕指部伤筋
(1)腕缝大挫(腕部扭挫伤)
腕缝系臂昆掌3骨交接之处,为翻转屈回之主骨也。有8 块小骨,上4块保住臂昆骨下头,名龙、高、吊、元;下4块 接连掌骨根,名月、鱼、虎、合;中间有筋膜连合。
如有跌打拍震,手掌着地,必伤其腕缝,也有腕筋操劳过 度,或感受风寒,发为筋聚。
症见局部肿胀、疼痛,腕骨上凸下塌,或上凹下努,或左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3卜
右歪斜,8块小骨随筋而散,骨散筋散,旋转不能,屈伸不 利,掌指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则疼痛加剧。
如有大挫,3脉已闭,若骨合后(上骱),脉不还原者, 预先言明,难以复归。
[疗法]
患者正坐凳上,一助手双手拿住伤侧臂昆骨下头,用力带 之,令其不动(双巨指并齐,置于距腕骨2横指宽之处)。医 者在病人对面,丁字步站好,双手拿其腕,双巨指稍屈扣住腕 缝(指尖向下扣按,余两手各4指拿住其掌心,大小鱼际向下 带之),慢慢晃之,骨音先是大小不一,继晃之则骨音越小, 至无骨音,停晃,遂用大力拔直,所凸者已平,用垂法向下垂 腕,随后仰其手腕,余双4指向内同时归挤,双拇指戳之,此 缝巳合,再用合顺法按摩其筋复其本位。
用药同前。
绷带缠之,表心纸叠大垫两个,左右夹之,带住掌骨根 (长4. 5寸,宽2.2寸),再用绷带缠之。纸牌子5个,背侧3 个,掌侧两个放匀,3道线带扣住,木板线带搭项挎之,手腕 直立于板上,不准内合外仰(挎板宽4寸左右,长度前过手, 手掌处竖1木桩,以防内合外仰;后要到肘)。
头期每晚10点后,必要作胀、作跳、作疼痛,两点后方 止,本是引药力归伤处,生长窜痛。每日开看,用正骨活血熥 药,布袋两个装好(口袋5寸长,4寸宽),饮用白酒蒸热, 换熥换敷。换10次,约50分钟。熥后均用前法治之,3天后 必显青紫,瘀血散于皮下。忌风寒急气,生冷凉物,四时皆暖 之。21天可痊愈。左、右同法治之。
附:八面风手法
a.拔戳法
患者正坐凳上,医者在伤臂之外侧,一手由内侧圈其腕, 大指扣住掌骨根;一手用巨、食二指拿住第1掌骨,余下3指 带住指节。晃开,拔直,垂指,拿腕之大指用戳法,拿掌骨之
• 632 •
大成推拿术
手用屈法,曰戳法屈回(实掌骨为背屈)。
适用治疗大指掌骨根受伤,桡侧伸腕肌等损伤。
b.屈戳法
患者正坐,伸臂,手心向上,上法拿腕之手改为拿大指及 掌骨;拿指之手,改为由背侧圈腕,将指扣住第1掌骨根,晃 开,斜向外侧拔直,再斜向内侧戳法屈转(使其指尖对鼻
尖)0
适用治疗大指掌骨根受伤,桡侧屈腕肌等损伤。
C.屈转法
患者正坐,伸臂,手心向下;医者站在患者前方,一手由 内侧圈其腕,将指扣住小指掌骨根,一手拿其4指,拿平(巨 指在上,余下4指在下),晃开,斜向内侧拔直,平手向外侧 戳法屈转。
适用治疗小指掌骨根受伤,尺侧伸腕肌等损伤。
d.合筋法
患者正坐,伸臂,手心向上,医者上法中拿腕之手,改为 拿其4指节;拿指节之手,改为由外侧圈其腕,将指扣住伤 节。由内向外侧晃开,拔直(指节之手,斜向上提拔之),使 其立手,斜向内侧戳法屈转(手指尖朝向健侧肩部)。
适用治疗小指掌骨根受伤,尺侧屈腕肌等损伤。
e.捋筋法
患者正坐,伸臂反手,手心向外。医者站在伤臂之外侧, 一手拿其腕,巨指扣住神门或通里穴。一手拿其掌骨(大指 在掌心,余下4指在手背),拿平,拿掌骨之手晃开,用横力 拔直,拿腕之手向上提之,拿掌骨之手向下垂之,使伤臂高 举,伤手向外转之,向下垂,拿骱之大指向下捋之。
适用治疗尺侧屈腕肌受伤作痛。
f.顿筋法(颠振法)
患者正坐,伸臂,手心向下,医者站于患者前方,一手由 内侧圈其腕,一手由外侧拿其4指,晃开拔直,垂手,即急速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33*
向上颠之(使腕关节急速背伸)。
g.插指法
患者同上法体位。医者一手拿腕同上法,巨指扣住后通筋 下头;一手4指插其4指间扣住,提法晃开,指尖扣力向上提 拔之,先使伤腕下垂,再用戳法扬手,合掌整戳之。
以上两法适宜治疗后通筋受伤,伸腕总肌腱损伤。
H.借力顺筋法
患者正坐,伸臂仰腕,平推医者胸部。医者丁字步站好 (若患肢在左,医者左足在前),胸部挺直。患者平推扶在医 之华盖穴,医者一手由内侧拿其腕,巨指在掌侧扣住力、通2 筋,4指在背侧;另一手由外侧拿其掌,巨指在掌心,余下4 指在手背,小鱼际压住腕缝。令患者用力缓推医胸,突然高举 伤臂,拿掌骨之手急速下垂,拿腕之手巨指向下捋之。
适宜治疗力、通筋受伤及屈腕总肌腱损伤。
(2)掌骨散挫
手掌者持物之主骨,本是19骨合凑而成。掌者乃指之本 节,于指骨之后,腕骨之前由5骨合成而为掌,有大小筋膜 连合。        .
如因跌、打、拍、震,可伤掌骨。
局部肿胀、疼痛,手指不能屈伸,由第1指掌骨至第5指 掌骨,压痛明显,手背显宽,用双手归挤时可复,若手一松, 即又随之显宽。
[疗法]
病人正坐発上,用一助手巨、食4指扣住掌骨根,拿平向 上带之,医者站患者前方,双手巨、食4指(巨指在上、食指 在下)拿住掌骨,余下6指带住指节。晃开拔直,指要稍垂, 再用戳法归挤屈回。戳法要轻,归挤要重。归挤之时,食指要 将手掌托平,使1次,复1次。放松时,不随手而散,此骨 合也。
用药同前。
• 634 •
大成推拿术
绷带缠之,表心纸叠大垫两个,长度上头过腕,下头过 掌,宽以患者手掌为尺寸。上下剪缺口,底托1个,上盖1 个,绷带缠之,木板线带塔项挎之。手直立于板上,不准内合 外仰。
头7天晚上10点后,必要作胀、作跳、作疼,两点方止。 每日开看,均用正骨活血熥药换熥换敷,再用前法治之。睡眠 时去木板,或正坐或仰卧,四时皆暖之。21天可痊愈,左右 同法治之。
(3)拇指掌骨大挫
如有跌、绰、戳伤,可致拇指掌骨根大挫,当臃肿胀起 时,指不能动。
[疗法]
病人正坐,医者在伤手外侧,一手由内侧圈其腕,用巨、食 二指扣住伤节,另一手巨、食二指拿住掌之本节,由外向内侧晃 开,用大力拔直,垂指,拿伤节之巨指向外向下戳之,其节作声, 此骨愈合。再一手拿其指节,用顺筋法按摩其筋,复其本位,外 敷正骨散,带腕捆之,所凸之处压一小棉花球,7 ~ 14天可痊愈。
(4)指节挫伤
指节即手之五指骨也,共14块。
如有捵、戳、擢、拧,必有一差挫,伤节臃肿疼痛,活动 不便。如有本节挫伤,也可见翻挫;如有指节大挫,指节直 立,不能动转,大挫者,骨折少见。
检查时,如未经治疗,伤节微能动,有活软感;若经误 治,即不能动,则难痊愈。
[疗法]
①大指本节(掌指关节)
病人正坐凳上,一人由背侧抱其身,医者在伤手外侧,前 臂伸直,将伤臂夹在医者腋窝下,用巨食二指拿住掌骨远端, 另一手巨、食二指拿住本节,拿掌骨之手向上提之,拿指节之 手向下戳之,微见有声,拿指节之巨指立指向外撑之,拿掌骨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35 •
之手向上拔之,再用大力拔直,屈指,不可用戳法屈回,只做 自然伸指相对。
②2        ~ 5指本节挫伤(掌指关节)
如有大挫,有向上挫之,也有左右歪斜。
如二三指挫伤,医者站在伤臂外侧;如四五指挫伤,医者 站伤臂内侧。治时,患者手背向上,如有向上挫之,指不能伸 屈,一手拿住掌骨,一手拿住指节,拿指节之手向上拔之,拿 掌骨之手向下垂之,其节作声,将伤指拔直,指要下垂,二次 拔直,其节作声,此骨愈合。如有向左歪斜,即向左拔之,拿 掌骨之手向右推之,拔开捺正,垂指相对。如有向右歪斜,即 向右拔之,拿掌骨之手向左推之,拔开捺正,垂指相对。
③2        ~5指中节挫伤
病人正坐凳上。患者手心向下,医者一手拿其掌,一手用 巨食二指从内外侧拿住伤节,先用舒筋法,由轻到重,轻者为 捻,重者为开。捻开后,一手用巨、食二指拿住上节左右,保 住不动;另一手拿下节上下,拿住晃开,拔直,垂指。二次拔 直,手指放开相对,上骱之后,左右用捋顺法,上下用散法, 按摩其筋,复于本位。
12.1.11胯部伤筋
(1)胯骨前缝伤筋
行走不便,行走时不觉疼痛,惟觉酸软,只能前脚掌着 地,足跟不能着地,伤跨向前壅之。
[疗法]
患者仰卧榻边,伤腿在外,用一助手扶健侧之腿。医者在 伤侧,一手由内侧拿其伤足踝,一手由外侧扶其骱(巨指在 内,余指在外),晃开拔直,将伤足踝夹在膀腋,夹膀腋之手 托住膝窝,拿骱之手向下戳之。戳法屈回,使膝近其肚,足跟 到臀骨。拿骱之巨指倒在伏兔骨处向下戳之,扶膝之手改拿伤 足踩,使伤腿慢慢伸直。伸直之时,在大腿骨之大指,向上顺 之。使1次,复1次。再用捻法散法(手掌)舒筋。
• 636 •
大成推拿术
(2)胯骨后缝伤筋
胯骨后缝者,位于胯骨后秩边穴周围,有4道大筋通过, 其中1条较粗,不易伤而易治,余3条较细,故易伤,伤后不
易诊治。
此缝一伤,症见行路时腰必斜向健侧而前倾,伤腿拖拉,
行走不灵。
遇有此症,检査时先令患者俯卧,顺腰、胂肋下至胯缝 (秩边)。检查后,腰与胂肋未见病症,惟秩边下有明显压痛, 即是胯骨后缝伤筋。再令患者仰卧,伤腿不能放直,放直必 痛,腿若伸直,不能抬起。
[疗法]
遇有此症,患者侧卧榻中面向里,伤腿在上,并将上身垫 高。用助手一人,用双前臂从腋下抱其身,听医生指挥。医者 一手拿足踝,一手扶其骱,晃开拔直,将伤腿屈曲,扶骱之手 倒在膝上扶住。再用合晃法晃之,扶膝之手向外压,拿踝之手 使足至健侧胯腋,扶膝之手倒在后跨缝处,其腋窝压住患侧膝 部。令助手将病人抱起,坐位,医者用食将二指在后胯缝处戳 之,同时将伤腿伸直,使1次,复1次。
总之,胯骨有前、后、里、外4个缝,故有4种伤筋之 分。此伤经治后,轻者当日可痊,重者3日可愈,左右同法 治之。
后缝治法,杂记中尚有一 “三紧法”,应附于此,头顶法 更为适宜。
(3)胯骨里缝挫伤(2~3周才出现症状)
此浙本是大接交处也,如有颠震颤跌,必有稍挫、微挫之 伤。挫时外胯觉塌,胯腋觉凸,行走稍显酸软无力,疼痛迟日 渐轻,再稍受微挫之伤,正是疼痛发肿,伤腿已长。再迟日又 好点,再受稍挫之伤,可致步履斜行,红肿高大,疼痛难忍不 息。胯骨挫缝,环跳穴下为气血总要路,如气血截挡,不能灵 通必存疲血,气血久瘀,则成疮疡,必归于漏。若皮破裂,性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37
命难保,则不绐矣,速则易治。
患者行走,步履斜行,伤足擦地,就是伤腿必长。
检査:患者仰卧塌中,去其下衣,身要躺正,双腿捋直, 跨腋(线)垂下,足跟不齐;再令双腿卷起叉开,再双手捋 其小胯,其小胯显高,胯缝显宽,此即跨骨里缝伤筋(如无 此症,即是胂肋骨受伤。此伤不知疼痛,只觉发酸,日久垂 下,伤腿亦能长出。仰卧时不能伸腿,如要将腿伸直时,腰不 能贴床,此乃胂肋骨垂下,但亦应防腰骨疽之患,不得不知 矣)。
[疗法]
①胂肋骨垂下
患者侧卧榻边,面向里,伤腿在上,用一助手蹲在床边, 助手双手掌放芊,张开(两掌根相对,掌尖向相反方向分 开),保住脊柱;另一助手扶住膀腋。医者,一手拿足踝,一 手扶其浙,晃开稍拔,双腿屈曲,使膝近其肚,拿骱之手,倒 在胂肋处,向下戳之,两法合一,相对归挤之。使1次,复1 次。再用手掌所散筋法,按摩其筋。用绷带由跨腋起,十字搭 胯,纸垫1个取中扣之。
用药同前(正骨散、正骨紫金丹),轻者1次可痊,重者 3次可愈。久治不愈者,非此病也,需防腱骨头塌陷之虞。
②里缝治法
榻边一人正坐,面向外,将顽童抱在腿上坐着,医者一手 拿足踝,一手抉跨腋,向内侧晃开拔直,患足踹蹬医之肚,医 者用丹田之气向前戳之。拿骱之手倒在膝窝下,向上托之,使 膝近其肚,足踉到臀骨,使1次,复1次。伤腿已齐,此骨 愈合。
患儿仰卧塌中,一助手扶其身,一助手扶其健侧之腿,医 者一手拿其伤足踝,一手用巨指掐其胯腋,晃开,用拔法拔 直,戳法屈回,使膝近其肚,足跟至臀骨。将伤腿之膝稍向内 合,拿骱之手倒下,用巨指顶住小胯,向上戳之,同时,将伤
.638 •
大成推拿术
腿慢慢伸直。双足已齐,此骨愈合。
调养:起卧行路随便;但不能蹲,喜抱不喜背,注意7 天,伤腿不长则为痊愈。
(4)跨骨外缝挫伤
如有跌伤、斜扭(打滚),必伤此处。但老年人、成年人 跌伤应注意骨折。
遇有此症,检查时,让患者仰卧床榻,双腿放直,跨腋线 正常,用手检查,摸其两跨,患侧胯骨稍高,就是跨骨外缝 伤筋。
症见胯骨外头微显高起,稍宽,疼痛,胯骨篡筋俱已收 缩,背面通筋俱已僵硬,病人伤腿已短,行路时向患侧栽歪。 [疗法]
患者仰卧榻边不动,一助手扶住健侧之腿,医者一手由内 侧拿足踩,一手由外侧拿其浙,晃开,将足踝夹在膀腋,腿要 屈曲,拿骱之手扶膝,拿足踝之手向内侧转之,至健侧胯腋, 扶膝之手,向外按之。使1次,复1次,伤腿已齐,此骨
愈合。
轻者不用药,重者用药,外敷正骨散,内服正骨紫金丹。 捆绑法:用绷带由跨腋起,十字搭胯,奔不伤之胯,来回 数绕,纸垫一个取中扣之。
调养:行走动转,只能在屋院以内,不可远行,次曰开 看,重者要用正骨止痛熥药,换熥换敷。忌风寒急气,生冷凉 物,35天可痊愈,左右同法治之。
(5)震跨经闭
患者半身着地,胯骨无折伤、破碎之患,名曰震胯经闭。 遇有此症,当时麻木不仁,筋酥无力,作抽、作跳、作疼痛, 疼痛时连心。或有时作抽、作跳,当时不能站起,伤腿不能放 直,只能躺卧。
检査,冲阳脉已闭,脚趾不能屈弯,用手按屈足大趾,其 疼痛。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疗法]
患者侧卧榻边面向里,伤胯在上,腿要屈曲,膝盖处放一 枕头。医者用分筋顺气手法治之。操作如下:医者双手掌虎口 相对,由胯骨(环跳处)同时一手向下、一手向上捋顺之。
次日用舒筋顺气止疼熥药,换熥换敷。青年1周可痊;中 年人3周能愈;老年人40至60天方能痊愈。
调养时,侧卧或仰卧,膝部垫一枕头。忌风寒急气,生冷 凉物。
刘寿山老师嘱:震胯隔日就诊者,如服活络丹、再造丸者 易引起痰火之痨,治时尤当慎重。
        骨折        震跨经闭
肿胀        无明显肿胀        无
疼痛        持续性疼痛,活动加重;于跨 骨部或鼠蹊窝处压痛明显        作抽作跳作疼痛,疼痛时连心。 特点:麻木不仁,筋酥乏力。与 活动关系不明显
畸形        伤腿显短,胯骨或扁,或向 上错        无
下肢        屈不能直,脚尖多向外歪        屈不能直,麻木不仁,冲阳脉已 闭,足趾不能屈,大敦穴有明显 压痛
12.1.12膝部伤筋
(1)虎眼里缝伤筋        •
如有跌打碰撞,向外闪挫必伤里缝(膝关节外侧受力, 向内侧扭之)。
当时臃肿胀起,疼痛难忍,步履难行,不能站立,亦不能 动转,伤腿不能伸直,伸直又不能屈,渐渐慢屈之又不能伸 直。外观肿胀,妹躯骨下头高起,膝关节内侧有明显压痛。
[疗法]
遇有此症,病人正坐榻边面向外,一助手双手拿住硃躯骨 下头带之。医者蹲在患者前方面对患者,一手拿其骱(用巨、 食二指圈住膝盖,巨指扣住伤处,余下3指保住膝窝),一手
.640 .
大成推拿术
由内侧拿其踝。晃开拔直,将足踝夹在膀腋,再用大力拔直。 拿骱之手变掌,由里缝处向外戳之,医者转身用胯挤之,使足 跟近其健侧之胯腋(如盘坐式),此曰胯打法。其骱作响,此 骱合也。再以拿骯之手拇指,用顺筋法向患者膝内侧顺之,顺 后,拿骱之手改为托膝,拿足踝之手将腿轻轻拉直。使1次, 复1次。医者再用双腿夹住伤足踝,绷直拔之,双手用捻顺法 按摩其筋,复其本位。
外敷正骨散,/V字绷带缠之,内服四香正骨紫金丹。每日 开看,用正骨活血止痛熥药,换熥换敷。再用前法治之。
头期每日晚10点后,必要作抽、作跳、作疼痛,两点后 方止。忌风寒急气,生冷凉物,调养睡眠,重者3周,轻者2 周可痊。左右同法治之。
(2)虎眼外缝伤筋
跌、打、碰、撞、向里闪挫,可伤外缝(膝关节内侧受 伤,向外侧扭之)。
症见伤处不肿或微肿,稍能活动,也能站立,走路时栽歪 不平,并觉疼痛,伤腿不能放直,侧卧时伤腿能直,膝关节外 侧有明显压痛。
[疗法]
遇有此症,病人侧卧榻边面向外,伤腿在上,一助手双手 拿其妹躯骨下头带之。医者站于病人伤腿前面,一手拿其骱, 大指在上,扣住伤处,四指在下,一手拿足踝、大指在下,4 指在上,晃开拔直,拿骱之巨指倒下,4指倒上,拿足踝之巨 指倒上,4指倒下,再用大力拔直,拿骱之手用归法,拿足踝 之手用屈曲法。屈腿之时,助手双手放开,向后撤身,使膝近 其肚,足跟到臀骨,医者双手照旧倒回,拿骱之大指向下戳 之,拿足踝之手向下拔抻之。使1次,复1次。将腿放直,再 用捻、捋、顺3法,按摩其筋,复其本位。
用药、捆绑、调养同里缝挫伤。
(3)虎眼正缝伤筋(挫伤)。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41 .
如有由前面跌、打、碰、撞、捵、颤、身体向后仰之,可 伤虎眼正缝,当即肿胀疼痛,伤腿直如棍,不能弯曲,不能行 走。站立时疼痛加剧,其膝盖稍下垂,膝胭骨稍向后错之,膝 窝鼓大包,按之疼痛难忍。
[疗法]
遇有此症,病人正坐塌边,靠一头,面向外(身体要成 肀仰式),用大力助手3人,一人由背侧抱其身,向后仰之; -助手双手拿住妹躯骨下头,向上带之;医者在患者正前方, 一手拿其骱(巨指在内),一手拿足踝(由内侧),拔直,拿 ill踝之手向内、外旋转之,拿骱之手巨食二指,掐住不动;另 •助r-一手由内侧拿足面,一手由外侧拿足踝,与拿妹躯骨下 火之助f,二人相对大力拔直。医者在伤腿外侧,骑马蹲裆式 站好,一手拿其浙,一手拿其胫,骨偏下部(下头),当二人 川人力拔直之时,医者拿骱之手变拳,倒在膝窝下(拳眼在 I'.),叫丨•.巅击之,同时撤掉拿秣躯骨下头及足踝之二助手, 阑沂分胫骨下头之手,急向下压之。遂用戳法屈转,使膝近其 肚,足跟到臀骨,其骱作声,此骨愈合。一助手拿住足踝不 动,眹者双手用顺筋法,上下、左右按摩其筋,复其本位。医 者再双手巨、食4指在上,圈住膝盖,双手6指在下,用归挤 法,此时令拿足踝之助手,慢慢将伤腿拔直。捆绑时用一小棉 垫垫在膝窝。次日看时,用熥药后,只按摩顺筋法治之。余 同前。
(4)站骨离位
如有蹲、震、颤、拐,向外侧转扭,或蹲时拔苗,必易伤 站骨离位。受伤之后,功能正常,外无形迹,只觉酸疼,自己 悬腿晃之,必要作声,既能行走,亦能蹲下,惟站起时无力, 需用双手扶两膝,方能站起。医者用双手按压站骨,可随手 上下。
[疗法]
与虎眼外缝相同,只拿骱之手向下,拿住伤处,捆绑时不
• 642 •
大成推拿术
能带膝关节,只能直绕患处。
(5)象鼻子骨挫伤
如有跌、扭、碰、撞,象鼻子骨稍挫,亦有抱头筋损伤, 也有正面通筋受伤,若伤后日久,行路只能慢行,伸屈正常, 按之疼痛,日久必要凸起,越肿越大,也能引起外伤性增生。
[疗法]
遇有此症,先令患者仰卧床塌,伤腿在外。医者一手由内 侧拿其浙,大指扣住所伤之处,余下4指在膝窝,一手由外侧 拿足踝,屈腿向内侧晃之,晃开拔直,拿骱之4指向上提之, 拿足踝之手屈转之,使足跟到健侧胯腋,拿骱之大指用戳法, 拿足踝之手用拔法,将腿放直。令患者正坐榻边,面向外。医 者双腿夹住伤足踝。双手用捻散法按摩其筋。医者屈膝下腰, 使伤腿屈曲之时,医者双手用归挤法,放直后,双手大指用顺 筋法(分推局部),使筋复其本位。外敷活化散和化筋散混 合,醋调涂之。绷带缠之,如无增生者两周可痊,有增生者必 要旷日迟久。
(6)膝盖骨离位
如有跌、打、颤、踢空,膝盖骨必离交接之本位。
若有此症,当时微觉疼痛,能站立,行走时腿不能屈转, 画圈而行,酸软无力。
检查:患者正坐榻边,面向外,患者伤腿外侧放一小方 凳,医者坐在凳上,将伤腿放置医者之腿上,用手摸之,膝盖 上下、左右位置不动,一手或由内侧或由外侧用巨、食二指圈 住,另一手大指按之,膝盖随离手而起,即为离位。
[疗法]
一助手双手带住妹骶骨下头,医者站在患者前方,一手拿 伤节,一手拿足踝,稍晃,双腿夹住患者伤腿之足踝,双手拿 住伤骱,巨食4指在下,圈住髌骨,余下6指在上,拔直,拿 骱之手向下推之,夹伤足之腿向下拔之,双手巨食4指再用归 挤法,伤腿屈曲,使足跟近臀骨,医者倒手,一手拿足踝,另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43
一手掌按住膝盖,将腿放直,按膝之手掌向下戳之,其骱咯噔 作声,此骨愈合。
用药同前。
用绷带捆之,坐卧行走随便。30天可痊愈。7天后失调, 伤膝复离者,不治。因其额外筋不能续长。
12.1.13踝跗部伤筋
①内外踝挫伤
内、外踝即昕腔骨下头是也,内踝骨离地3寸,外踝骨离 地1寸,两侧有包骨筋左右4道。
1)外踝缝挫伤
由内侧跌打,向外蹉者,足向里,则伤外踝缝。当时臃 肿胀起,内踝侧肿小,外踝侧肿大,不能行走站立,疼痛渐 增,以致有坐卧不定。若足向外侧蹉伤,可致外踝离位。患 此伤,外踝突起,勉强行走,患处酸软无力。检查外踝下压 痛明显。
[疗法]
①外踝离位
病人侧卧,伤腿在上(或患者正坐榻边,面向外),一助 手双手带住昕腔骨下头,医者一手拿足跟,一手拿足面,双大 指扣住外踝,稍晃,用大力拔直,垂腕(内翻),再戳法屈 回。使1次,复1次,双大指不离所伤之骨。要慢慢抬起,伤 骨不随手而起,此骨即合,如若随手而起,再复1次。
外缝挫伤:患者侧卧榻边,面向外,伤腿在上,一助手拿 其伤侧足踝带之,医者一手拿足跟,一手拿足面,双巨指扣住 所伤之缝,晃开,拔直垂腕(内翻)再用戳法屈回。屈回之 时,双手巨指大力向下扣之,其骱作响声即合也。
②内踝离位
若向内侧蹯之,足要外翻,必致内踝骨离位,不见大肿, 轻者能站、’/'.行丄,微觉疼痛。检查时,应注意连韧骨(内踝) 有无骨折,,木1f•法治之。遇有此症,病人侧卧榻边,
.644 .
大成推拿术
面向外,伤腿在下,一助手拿其断腔骨远端带之,医者一手拿 足跟,一手拿足面,双大指扣住所伤之骨,晃开,大力拔直, 垂腕(外翻),再用戳法屈回。屈回之时,双巨指尖大力向下 扣之。使1次,复1次,大指慢慢抬起,此骨不随手而起,此 骨即合。
固定:外敷正骨散,绷带缠之,用大纸垫2个(内外踝处 各剪一孔)’左右夹之。再用绷带缠之数绕扣住。
2)内踝缝挫伤:治疗同上,只双巨指扣住所伤之缝,余 法同上。
(2)足部扭挫伤
1)足腕大挫
如有跌打拐拧等伤,可致足踝大挫,当时疼痛难忍,臃肿 胀起,步履难行,畸形明显。
[疗法]患者仰卧榻边,助手二人,一助手按住患者两 肩,另一助手拿住珩胫骨下头,医者一手由外侧拿足跟,一手 由内侧拿足面,顺其势拔开,向内侧转之,转正后,再拔直, 医者撤去拿足面之手迅速用平顶拳击足下(足跟前内侧,则 可免除后遗症),再用按摩法,双大指从5趾本节向上顺之, 双食指在两侧保之。再用巨食4指以和顺法,按摩其筋,复其 本位。
外敷正骨散,内服正骨紫金丹。
单头绷带缠之,十字搭足面,表心纸叠大垫2个,左右夹 之(内外踝处挖一圆孔),绷带再数绕扣住。
2)支骨内、外头挫伤
足跗本是整个足跗部诸关节也,有26块骨合成,支骨即 当足踝正中之下部,为踝跗关节之中心。
如有跌、打、戳、扭,可致内、外头挫伤。患处不肿或微 肿,微觉疼痛,步履跛行。
[疗法]
支骨外头挫伤:患者稍斜卧,伤腿在上面,一助手双手拿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 645 •
住珩胫骨下头带之;医者一手拿足跟,一手拿足面,大指在 上,拿足跟之手固定不动,拿足面之手晃开,斜向前方拔直, 垂足,戳法屈回,屈回之时,双巨指向下方戳之。
支骨内头挫伤:患者稍斜卧,伤腿在下面,一助手双手拿 住珩胫骨下头带之,医者一手拿足跟,一手拿足面,拇指在 上,晃开垂足,用半圆式(先向下、向后、再向上)戳法 屈回。
固定,外敷正骨散,内服正骨紫金丹。单头绷带,从足腕 缠起,十字搭足面,过足心,在伤处压一小棉捻,绷带缠数绕 扣住。
3)支骨挫伤
如因跌打、坠、扭、拐、踢挫皆可伤及支骨。此骨一伤, 步履困难,行走时只能足跟着地,翘足无力,肿胀疼痛,活动 更甚。
[疗法]
患者正坐榻中,面向外,一助手拿住伤侧足踝向上带之。 医者双巨指扣住所伤之散,余下之指拿住足心,晃开,大力拔 之,戳法屈回之时,巨指大力向下扣之。其骱有响声者,合 也。再用舒筋法,向上捋之,使筋复位。或患者正坐不动,一 助手拿足踝向上带之,医者一手由内侧托足跟,巨指扣住所伤 之散,一手拿足趾,晃开(向内侧晃),指尖扣力向上拔直, 向下垂之,再用戳法屈回(拿骱之手拇指用戳法,拿足趾之 手用屈法)。
4)跗节骨高挫
跗节骨在足面,当胃经冲阳穴周围。如有跌、打、拧或压 砸,可伤此骨,跗节骨一处或数处高起,如一处高起,此谓卷 拽,致伤后不能行走,足难着地,臃肿疼痛,冲阳脉浮数。
[疗法]
病人正坐榻边面向外,用一助手双手圈住足踝,带住足 跟,向下用力压之,医者在患者前方,双手巨指扣住掌骨根
• 646 .
大成推拿术
(即跗节高挫之处),双手四指在足心,晃开用大力向上提拔 之,凸处见平,双手向下垂之,双大指用戳法,双四指用屈转 法,戳法屈回,其节有响声者,合也。再用顺筋法,按摩其 筋,复其本位。
外敷正骨散,内服正骨紫金丹。
单头绷带从足踝缠起,十字搭足背,过足心,再到足踝, 表心纸叠大方垫1个,盖在伤处,再用绷带缠数绕扣住。
5)足掌骨挫伤
足掌骨在足部跗节骨前方,即5趾之本节(大趾2节在 外,本节在掌,余下4趾3节在外,本节在掌)凑成足掌。
如有蹲、震、戳、蹉,可使掌骨卷挫或散挫。
掌骨散挫:掌变宽,行走时只能足跟着地,身必摇动,站 立时,只能足跟点地,足掌不能着地,身必向健侧歪斜,疼痛 难忍不息。
如系卷挫,5趾向下垂。
[疗法]
患者正坐榻边面向外,一助手双巨指扣住(阍也)掌背 根处。用力向下垂带之,余下双手4指保住足跟。医者在患者 前方对面,双手巨指在上,扣住掌骨,余下4指在下,带住趾 节,向上提之,晃开拔直,垂趾掌骨,用戳法归挤屈回(戳 法要轻,归挤要重——此为散挫;反之戳法重,归挤轻——此 为卷挫,两者治法之不同处也)。再用一手拿住趾节,另一手 自大趾起,向上顺其筋。
外敷正骨散,内服正骨紫金丹。外用单头绷带自内侧向外 侧缠之。
6)蹉踵骨离位
蹉骨(骰骨)、蹿竹(第3楔状骨)在足面外侧,下接足
掌骨。
如有跌伤,掌骨外侧先着地,可引起跋踵骨挫伤,行走站 立只能足跟用力,行动觉痛,当时肿起一包,按之见软,有明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47-
显压痛。
[疗法]
病人正坐榻边面向外,医者在患者内侧放一小凳,斜向外 坐,一手由外侧用虎口圈住足跟,巨指扣住所伤之骱,另一手 拿住第5掌骨根,晃开,拿伤节之手向下按之,拿掌骨之手向 上拔之。当拔开骨缝稍见离开,使掌骨向下垂之,再用戳法, 双大指扣力屈转之,其节有响声者,合也。再用捋筋法,复其 本位。
外敷正骨散,内服正骨紫金丹。
单头绷带由外向内侧缠足踝,再十字搭足面,兜住伤处, 再放一云头垫,绷带来回数绕扣住。
7)三毛骨离位伤筋
三毛骨在足面里侧,聚毛骨(第1楔状骨),在三毛骨之 前,两骨交接有一缝(关节)。
若戳伤,趾掌着地,三毛骨离位,必要垂下,足心显平。 若戳伤足尖大指向外,兼有扭之,致三毛骨离位,必要凸起。
致伤之后,只能慢走,不能快行,行走时患处微痛。望诊 能见,三毛骨凸起,或垂下,用手按之则疼痛。
[疗法]
患者侧卧榻边,伤腿在下,用一助手带住足踝不动。医者 一手拿足跟,大指在上,扣住所伤之浙;一手拿足面,巨指在 下,4指在上,拿足面之手晃开(拿足跟之手保住不动),向 前拔直(沿小腿纵轴),再用横力拔直(垂足之纵轴),双手 (保持双向拔力情况下)坐踝,即外翻,再双手用戳法归挤, 若三毛骨垂下,向上戳之,使之归其本位。若三毛骨凸起者, 则向下即向足外侧戳之。
外敷正骨散,内服正骨紫金丹。
用单头绷带,由内向外侧缠足踝,十字搭足面,兜住伤 骱,伤处垫一长尾巴云头垫,再用绷带来回数绕扣住。三毛骨 若有垂下者,需在复位后,于其下方(足心处),放一小棉
• 648 •
大成推拿术
捻,顶住患处(以保持足弓)。
12.1.14足趾挫伤
如有蹲、震、戳、踔之伤,"J■致趾节挫伤。有大挫、卷 挫、翻挫、也有歪斜。一致此伤,必步履难行,疼痛不息。
[疗法]
患者正坐榻中,面向外。如1~2趾受伤,医者坐于患者 外侧;若3~5趾受伤,医者坐在患茗W腿之间。医者身斜向 前外方坐之。患者将伤足置于医者腿上,
另需一助手抱其身。医者一手拿掌骨下头;一手拿其趾 节,稍晃,拿趾节之手向下戳之,拿掌骨之手向上提之,此为 摘法。其浙微有响动,立即使拿趾节之大指向外撑;拿掌骨下 头之手向上内推之,再用大力拔直,稍垂,拿掌骨下头之手不 动,拿趾节之手放松相对,伤趾不复挫,此骨愈合。(此为拔 直相对法)。再用按摩法,按摩其筋,多用捻捋之法。
凡5趾本节挫伤,均可用晃开拔直相对之法。
如系趾节卷挫、翻挫或左右歪斜,皆需顺其所斜方向,先 拔后稍晃,再顺其所斜方向拔直,捺正相对。再用顺筋法及捻 筋法按摩其筋,复其本位。
外敷正骨散,内服正骨紫金丹。
用单头绷带带足踝缠2 ~3绕(1趾受伤,5趾皆需一齐捆 之),量其患处做一小纸牌子,盖上,绷带缠严扣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8#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98楼 铁鞭01说:
12.2治疗产后陈旧性耻骨联合分离的 手法介绍
刘佑华臧福科等
产后耻骨联介分离常山产伤所致,如因胎头过大,或因难 产等均可使耻骨联合部逍受较大压力而致被迫分离。其临床症 状主要表现为耻卄联合的局部疼痛及明显压痛,并有不同税度 的下肢牵拉痛,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且活动的同时疼 痛加剧。站立位下肢抬举受限,上下台阶时疼痛尤著,甚者需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49-
持拐行走,甚或卧床不起。X线平片显示耻骨联合间距加大 (我们以超过6毫米者定为耻骨联合分离)。结合分娩史及临 床表现,诊断多无困难。
随着接生方法的改进,耻骨联合分离的发病率已明显下 降。新鲜的耻骨联合分离,经过适当的护理、休息,大多可以 顺利恢复;一部分病人经局部封闭、布带悬吊等治疗亦多可治 愈,仅有少数患者虽经多种方法治疗,但收效不显,长期不能 愈合,甚至并发耻骨联合软骨炎,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 及生活上的不便。我们在学习、继承我院刘寿山老中医的正骨 经验中,用手法治疗病程2个月到半年的产后陈旧性耻骨联合 分离1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所用的方法简要介绍 如下:
患者坐在床边,呈半仰半卧式。助手甲在患者背后扶住患 者背部,以防其过度后仰;助手乙用双手握住患者双踩部,并 使患者屈膝屈髋,同时使双大腿呈外展外旋位。术者坐在患者 左侧,术者之右髋紧靠患者之左髋,令患者左手按在耻骨联合 部位,同时术者之右手放在患者右髋部,术者之左手握住患者 之右手腕关节。
术者之右手用力按压患者右髋,术者左手握患者右手使之 压向患者按在耻骨联合部的左手背上并用力按压,助手乙将患 者双下肢迅速用力下拉,并使患者双下肢内旋。以上3个动作 同时进行,力量宜配合适当,恰到好处。每次按上述手法做2 次,一般每周治疗2 ~3次。
本组19例均采用上述手法治疗,最短1次治愈,最多15 次治愈。治愈标准是临床症状消失,X线显示耻骨联合间距缩 小(<6毫米),恢复正常工作。此外还发现,随着耻骨联合 分离的痊愈,并发的耻骨联合软骨炎,经过一段时间后常可不 治自愈。
• 650 •
大成推拿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99#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99楼 铁鞭01说:
12.3手法治疗产后陈旧性耻骨联合分离
臧福科
耻骨联合分离的发病率并不太高,据有的学者统计,在妊 娠及分娩的妇女中的比例大约为2000: 1,比国外有的学者 1955年统计的500: 1低得多。这可能是与资料的时期不同, 接生方法的改进有关。
新鲜的耻骨联合分离,经过适当的护理,如安静侧卧位休 息,大多可以恢复。有一部分通过应用局部封闭、布兜悬吊、 骨盆多头带包扎亦多可痊愈。仅有少部分患者虽经多种方法治 疗,效果不明显,长期不愈,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生 活上的不便。我们学习继承刘寿山老中医的正骨经验,用手法 治疗产后陈旧性耻骨联合分离,病程短者2个月,长者达8年 之久。耻骨联合分离程度从8mm ~ 15mm不等,均用同一种手 法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国内外尚未见类似的治疗报告,现 将我们的治疗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12.        3. 1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耻骨联合局部有疼痛,压痛明显,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牵拉 痛,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且在活动的同时疼痛加剧,站 立位下肢抬举困难,行动无力,上下台阶疼痛尤著,严重者需 扶双拐行走,甚或卧床不起。
(2)        X线摄片诊断
结合上述症状,病程在2个月以上,拍X线平片,把耻 骨联合间距离超过6mm的定为耻骨联合分离;若再有耻骨联 合关节面毛糙不平,或有跌损,或有增生,定为耻骨联合分离 并发耻骨联合软骨炎。
12.        3. 2治疗方法
患者坐在床边,半仰半坐位,用助手二人,助手一从背后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51
扶住患者背部,防止其过度后仰;助手二拿患者双踝部,让患 者屈膝屈髋,双大腿外展外旋;术者坐在患者左侧,右髋部紧 贴患者左髋部,用右手经患者前侧抱患者右侧髋部;让患者用 左手(掌)按在耻骨联合部位,术者左手拿住患者的右手腕 部,治疗时,以下3个力量同时应用:①术者右手用力抱挤骨 盆;②术者拿患者右手向按在耻骨联合部的左手背上用力拍 按;③助手二将患者双下肢迅速用力向下拉,并使双下肢内 旋。这3个力量要组合得当,恰到好处,按以上手法再重复1 次,一般每周施行2 ~3次手法,最短者1次痊愈,最长者15 次痊愈。
12.3.3治愈标准
耻骨联合间距离小于6mm,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工作。
12.3.4典型病例
病例1王x,女,30岁,干部,X线号31117。
1976年2月4日初产,产前1周发现耻骨联合部疼痛, 卧床不起,经某医院检查诊为“耻骨联合分离合并软骨 炎”,服用消炎痛、炎痛静等药物无效。1976年11月26 日经某医院X线摄片(X线号132)耻骨联合间距离 10mm,边缘模糊,不整齐,于1977年7月27日来我院门 诊。主诉耻骨联合处疼痛,上下床痛,起床、翻身时痛, 上台阶痛甚。检査:局部明显压痛,诊为耻骨联合分离, 合并耻骨联合软骨炎,经用上述手法治疗5次,X线片 (31117)示耻骨联合间距离5mm,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 常工作,随诊1年余,无任何不适。
病例2刘X,女,38岁,医生,X线号103932。
1972年11月4日第2胎,顺产,产前1周即出现耻骨联 合部疼痛,不能抬腿,经某医院X线摄片,耻骨联合间距离 7mm,诊为“耻骨联合分离”。产后于1972年12月27日摄片
• 652 •
大成推拿术
耻骨联合间距达15mm。经用骨盆兜布法、服用钙片、抗炎 松、VitB12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1973年2月24日来我 院诊治,当时卧床不起,不能步行下楼,需背负来诊,自己不 能上床,耻骨联合部压痛明显,临床诊断为耻骨联合分离。采 用上述手法治疗,首次症状明显减轻,经8次手法治疗后,可 以自己乘公共汽车来诊,13次后症状消失,1973年5月初恢 复工作,X线摄片耻骨联合间距离5mm。
1977年11月24日随访,患者治愈后,于1975年曾去西 北医疗队工作数年,现健康工作,住处距工作单位35千米左 右,每天往返上下班未发现任何不适。
12.        3. 5讨论
我们用上述方法曾治疗19例产后陈旧性耻骨联合分离的 患者,均取得了痊愈的效果,因资料不全,无法进行全面分 析,仅作简要讨论如下:
(1)耻骨联合是两侧耻骨的结合部,是一个能轻微活动 的半关节,其中间为一较厚的纤维软骨相联系,其软骨柔软 而富有弹性,在纤维软骨的上面有一软骨腔,称为耻骨联合 腔,此腔在女子较大,孕妇和产妇尤为显著,关节的周围有 4条韧带,各条韧带皆较薄弱,因此耻骨联合的结构不十分 紧密,近年来通过很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认为耻骨联合分离 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孕妇体内含有松弛素,由于松弛素的 刺激,使耻骨联合分离;一种是产伤所致,即在生产时胎头 过大,或因难产,使耻骨联合部遭受较大的压力被迫分开。 对于前一种原因我们没有什么体会,对于后一种原因,在临 床上我们也得到了证实,现有两例难产的患者,在生产时, 产妇感到剧烈疼痛及听到有撕裂声,这种撕裂声可能就是耻 骨联合分离的响声。
(2)骨盆是由骶、髂和耻、坐骨组成,两侧骶髂关节和 耻骨联合属微动关节,当两侧髂骨旋后耻骨联合部就会发生分 离;当双下肢外展外旋时,耻骨联合部就分离明显;内收内旋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 653-
时则耻骨联合部就明显合拢。这些情况我们在X线透视下得 到了证实。根据这一观察,我们采用刘寿山老中医的手法治 疗,先使耻骨联合部进一步分离,即“欲合先离”之意,然 后使用手法,一方面使骨盆两侧有一个向内的力量,双下肢并 拢内旋,带动双髂骨旋前,再用手拍按耻骨联合部,这3个力 量集中于耻骨联合部,使耻骨联合间距离靠拢缩小,达到 “离而复合”的目的。
(3)患者早期的X线摄片,一般均为单纯分离,但到晚 期患者,大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耻骨联合软骨炎,这可能是因 耻骨联合分离的创伤、出血、水肿等原因逐渐发展而来的无菌 性炎症。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发现耻骨联合分离痊愈后,过一段 时间,耻骨联合软骨炎不治自愈,这可能是因为耻骨联合分离 症愈合后,局部血运改善,致使炎症吸收所致。因我们临床病 例不多,观察不够细致,不能作进一步肯定,有待今后进一步 观察。
12.        3. 6 结语
(1)本文介绍了产后陈旧性耻骨联合分离的手法治疗 方法。
(2)对病因、手法整复机制及耻骨联合分离并发症的问 题做了简要的讨论。
参考资料
[1]汤言英.妊娠及分娩期的耻骨联合分离.中华妇产科杂 志,1958,9 (2) : 142-145.
[2]柳祥庭.产妇耻骨联合骨炎.骨科附刊,1965,9
(3):        193.
• 654 •
大成推拿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主题

885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669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9: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100楼 铁鞭01说:
12.4耻骨联合分离症手法整复机理讨论
北京东直门医院臧福科付国兵
耻骨联合分离症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类疾病,多数病人 出现于产后。以耻骨联合部的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两耻骨联 合面中点之间的距离超过6mm为其特点,骨盆正位片是本病 的特异性诊断。在临床上我们应用按摩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取 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下面我们就从解剖学的角度,对本病手 法整复的机理进行讨论。
12.4.1解剖生理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联合而成的完整骨环。左 右髂骨在前面正中线以耻骨间纤维软骨板相联结,称为耻骨联 合。左右髋骨在后面与骶骨以耳状关节面相连结,此为骶髂 关节。
耻骨联合为直接联结,其周围有耻骨韧带,耻骨前韧带等 保护,所以活动范围很小,只是在孕妇分娩过程中耻骨联合的 运动较为明显,其中以暂时性的分离为多见。骶髂关节的关节 面在成年后高低不平,呈犬牙交错状,关节囊紧贴关节面。并 有慨髂骨间韧带、髂前、后韧带等使关节牢固联结。关节的特 殊结构,限制了关节的运动度。在一般情况下,关节通过位于 骶胛前下5 ~ 10cm处的横轴,进行轻微的前后转动。妊娠妇 女的活动度可增大。
12.4.2病因病理
(1)激素作用
妇女怀孕后期体内含有松弛素。由于松弛素的刺激,使耻 骨联合部和骶髂关节部的韧带松弛,耻骨联合和低髂关节的活 动度增大,使骨盆管扩大,有利于生产。但如果松弛素过多, 或其他激素分泌失调,产后耻骨联合和舐糖关节则不能恢复到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55 •
正常位置,从而出现耻骨联合的分离,或伴有慨髂关节的 错位。
(2)产伤
生产时,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姿势不 正,可造成耻骨联合的破裂,致使耻骨联合分离。
(3)暴力损伤
外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局部或骨盆其他部位。局部受到 的力量超越韧带所能保护的限度,可造成耻骨联合分离或伴有 骶髂关节的损伤。
(4)反复剪力牵拉
在运动中,耻骨联合部经常受到反复多次的强力的剪力牵 拉,亦可导致耻骨联合的分离。
12.4.3症状诊断及分型
从临床上观察,耻骨联合分离症,一部分病例是单纯的耻 骨联合分离,一部分同时伴有骶髂关节半脱位。骶髂关节半脱 位,又可以分为骶髂关节向前半脱位、骶髂关节向后半脱位、 舐髂关节单侧半脱位、骶髂关节双侧半脱位。还有一部分病 人,由于耻骨联合分离病程比较长,又可导致耻骨联合软骨 炎。下面我们就从临床症状、体征、X线上加以区别:
(1)单纯耻骨联合分离
①症状
耻骨联合局部疼痛,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牵拉痛.髋关节外 展、外旋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剧,站立位下肢抬举困难, 行动无力,上下台阶时疼痛尤著,严重者需扶双拐行走。
②体征
耻骨联合部压痛,分腿试验阳性,髋膝屈曲试验,耻骨联 合处出现疼痛。
③骨盆正位片
耻骨联合中点间距离大于6mm。
(2)伴有骶髂关节半脱位前方半脱位
• 656 .
大成推拿术
①症状
下腰部一侧或两侧疼,腰部过伸及稍有旋转时疼痛加剧, 一侧半脱位站立时,健侧下肢负重,患侧髋膝关节多取半伸屈 位;两侧半脱位时,行走、站立困难(患腿“长”)。
②体征
髂后上棘上升,一侧或两侧低髂关节部压痛,骨盆分离、 骨盆分离及挤压试验阳性(伤腿“长”)。
③骨盆正位片
耻骨联合中点间距大于6mm,以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增大 为特点。
(3)后方半脱位
①症状
与前方半脱位的症状相同(但患腿“短”)。
②体征
髂后上棘下降,一侧或两侧骶髂关节压痛,骨盆分离及挤 压试验阳性(伤腿“短”)。
(4)并发耻骨联合软骨炎
耻骨联合分离日久,或耻骨联合分离后又反复损伤,致使 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耻骨联合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最后形成 耻骨联合软骨炎。
①症状
耻骨联合局部疼痛,髋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活动时 疼痛加剧。
②体征
局部压痛明显,内收肌紧张、发硬,髋关节被动外展时疼 痛加重。
③骨盆正位片
耻骨联合边缘毛糙,或呈虫蚀状,耻骨有轻度骨质致密改 变,或吸收破坏,而呈稀疏及囊性改变,耻骨联合中点间距离 大于6mm。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657 •
12.4.4手法及机理讨论
(1)归挤拍打法
本法实用于单纯耻骨联合分离症或伴发耻骨联合软骨炎。
①手法操作
患者坐在床边,半仰半卧位。用助手二人,助手甲从背后 扶住患者背部,防止其过度后仰;助手乙拿患者双踝部,让患 者屈膝屈髋,并使双大腿外展、外旋;术者坐在患者左侧,用 髋部紧贴患者左髋部,用右手经患者前侧抱住患者右侧髋部, 让患者左手按在耻骨联合部位;术者左手拿住患者的右手 腕部。
治疗时,以下3个力同时应用:术者以手用力抱挤骨盆; 术者拿患者左手向按在耻骨联合的左手背部用力拍按;助手乙 将患者双下肢迅速用力向下拉,并使患者下肢内旋。
②手法分析
操作归挤拍打法时,要求3个力同时作用,下面我们只能 逐一进行分析。患者半卧位是为了手法更好地施展。助手乙将 屈膝、屈髋、外展、外旋的下肢迅速用力前拉,使下肢内收、 内旋,使大腿内侧肌群牵拉耻骨,从而使分离的耻骨联合得到 刺激。在X线透视下,双下肢的内收、内旋可使分离的耻骨 联合靠近,术者用力抱挤骨盆,是对骨盆机械的挤压,给骨盆 一个沿館向内的力量,促使两块分离的耻骨向里靠,术者用力 拍打耻骨联合局部,能够使力量集中,以增加局部韧带肌肉的 紧张度,在这3个力的作用下,分离的耻骨联合得到了治疗。
(2)摇拔屈按法
本法适用于伴有骶髂关节前方半脱位者。
①手法操作
患者侧卧,伤肢在上,患者双手把住床边。术者站在患者 大腿的后方,一手扶其髋部,一手拿住踝关节上方,拿踝部之 手将伤肢拿起进行摇晃6 ~7次,然后将伤侧小腿夹在术者腋 下,离心拔伸,|1丨.侦伤侧F肢屈曲,使膝关节接近胸部,足跟
• 658 •
大成推拿术
近臀部,同时扶髋之手改按在患侧胝館关节处,与扶膝部之手 突然相对用力挤按(即归挤),最后将伤侧下肢缓慢伸直。
②手法分析
摇拔屈按法是复合手法,由摇法、拔法、屈法、按法4个 手法所组成。摇法、拔法可使局部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屈 法是使膝髋关节最大限度地屈曲。这时一只手按住骶骨,使其 固定,另一手相对按压膝部,拉紧大腿后侧胭绳肌,使髋骨向 后旋转,这样前方半脱位的骶髂关节就能够复位。骨盆是一个 联结比较紧密的骨环,慨髂关节的复位,对分离的耻骨联合是 一个刺激和挤压,可使耻骨联合复位(尤其是耻骨向下移位 者)。
(3)摇拔伸按法
适用于伴有骶館关节后方半脱位者。
①手法操作
患者侧卧,伤肢在上,双手抓住床边。术者站在患者背 侧,一手扶在髋部,一手拿住裸关节上方,拿踝之手将伤肢拿 起进行环转摇晃6 ~7次,然后将伤侧小腿夹在术者腋下,用 手扶在膝部,离心拔伸。继用一手拿住踝关节上方,一手按住 患处,将拿踝之手向后拉,使髋关节尽量后伸,按患处之手向 前推按,双手同时相对用力,最后使患肢慢慢伸直。
②手法分析
摇拔伸按法也是一个复合手法,有4个手法组成。摇拔法 为放松手法,可解除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伸法可使髋关节后 伸,拉紧髂股韧带及股四头肌。这时,一只手按住低骨使其固 定,另一手向后拉踝,双手相对用力,使館骨向前旋转,这样 向后方半脱位的低館关节就能复位,从而使分离的耻骨联合也 能得到治疗(亦可使耻骨向上移位复旧)。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套耻骨联合分离症整 复手法,利用了生物力学原理,调动了肌肉、韧带、骨骷的作 用,并能根据耻骨联合分离症不同的伴随症状,采用不同的手
下篇附篇(论文选编)        • 659 •
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6-17 07:29 , Processed in 0.30668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