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1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好,我是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笔记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23:4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南瓜豆腐说:
[mp]
廖老师在课上说到了一种现象,习得性无助:儿童在屡次失败的经历后,陷入对失败的焦虑中,而沮丧不前。下课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儿童走出习得失败后的阴影。同时,我认为要有效地解释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焦虑”这一概念。随后我进行了相关书籍与影音资料的学习。
众多心理流派对焦虑都有不同的定义,都有不同的要素组合。其中精神分析流派对焦虑的阐释,我比较钟意。具体内容如下:
焦虑,就是一种不愉快,有一种危险的感觉。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源于缺失,而在加上社会超我的命令,焦虑就会变为内疚感。对于前半句“焦虑源于缺失”具体来说,焦虑源于刺激卸载的缺失,可能是缺失了刺激卸载的路径,又可能被打断了卸载的过程。早期理论中,焦虑被定义为生理性焦虑。生理性焦虑这一概念于1895年提出,带有强烈的生物主义色彩,认为是性冲动或生本能刺激卸载的缺失,并分为了外界打断与自身缺失的两种情况。在后者情况下,弗洛伊德又进行了焦虑与癔症的对比,认为焦虑对应了反射弧的缺失,而癔症对应了反射弧的错误链接(刺激卸载导向了其他的出口),癔症作为焦虑的转换症状。
第二个相关的概念是“焦虑信号”,主要介绍于《精神分析引论》。焦虑信号是对客体缺失的回应,由于婴儿在生理上、精神上的不成熟,对不知名的、无法描述的、不舒服的刺激产生痛苦的状态。“痛苦”这一词将焦虑这一概念上升到了精神的维度。这种痛苦的感觉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创伤。以母亲作为客体举例,婴儿不是直接认识到我与非我,不能直接主客二分,而是间接地通过客体的缺失认识到主客二分。婴儿会将母亲的失去体验为一种危险,她不能区分母亲是暂时的离开还是永久的抛弃,所以婴儿在母亲离开他的视野后会嗷嗷大哭。“儿害怕失去母亲”就被建构、体验为焦虑,焦虑就从不可名状走向可名状,成为一个能指,也就是“焦虑信号。焦虑信号指向的就是不可名状的、对丧失的恐惧。作为信号的一种焦虑,其实是主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客体(母亲)的丧失引发了主体的畏惧与危险——焦虑作为一种信号就是对客体缺失的回应。
另一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Klein)说到,焦虑是由生活中或多或少的不可逆的客体丧失所导致的,是痛苦、悲伤的表达。她探讨了焦虑与内疚的关系。她说,当失去的痛苦大于内疚,主体会转向激进的防御(躁狂、攻击性),痛苦就难以进入主体的意识而比较能承受住这种痛苦;当内疚大于失去的痛苦,主体能清楚地体验出悲伤的感觉(可以表达,可以哭的时候),以能指表达出来就是一种释怀了。当然,生命是不能用理论试探的。
那么最后,焦虑怎么办呢?我在梅兰妮·克莱因的爱恨理论中找到了一种路径:在从担心被他人迫害(失去自我的焦虑)转变为主动对他人施害(失去他人的焦虑)的转变中,需要改变关注的焦点——将视线从“失去这个客体”转移到“这个客体本身”。现实外界客体的丧失都是对内在客体再次丧失的再体验,原始丧失都在一次被现在的丧失激活,所以要修补焦虑要向内、向以前的时光寻找。要引导对象与他人、自己和解,父母没有给他更多、也没有给他更少,让他意识到人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失去、丧失、不在场其实是在场的另一种方式。
2022.9.13
[/mp]
盲人朋友副业兼职,按摩店拓客增收,免费旅游卡一元一张

你是否渴望能有一份不用投资、不需要专业技能,零基础,简单听话照做就能长久可做的事业?你想不想利用工作之余做一份兼职,提高自己现有的收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美好?你想不想在家利用一部手机就可以赚钱?
开店的老板,你是否希望在现有的留存客户基础上,增加上门的客户量?你是否想过在不改变现有经营范围的同时,让你的经营利润翻倍增长?你是否想在经营店面的同时,还拥有源源不断的收益?
隆重推荐能帮你赚钱的免费旅游卡,单卡价值4980元,这张小小的旅游卡,它很可能会改变您的命运,给您增加一个机会和额外的收入。
本卡为专业旅行社发行,整合了国内外优质旅游线路,持卡人可以超越跟团游的价格限制,仅需购卡便可免费享受40多条旅游线路。

本旅游卡多种赚钱途径,6大收益体系,绝对超出你的想象:
一、零售卖卡:目前旅游卡零售价格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每张从99元到599元不等,合伙人可自由定价。
二、批发给商家:批发价格在30元/张到299元/张不等,根据商家自由定价。
三、招募代理商:你直接招募的代理商,你可获得相应比例的招商奖金。
四、赚旅游佣金:游客通过你卖出去,或免费送出去的旅游卡,客户出行旅游,只要中途不离团,客户旅游结束后,最快当天你就能拿到相应比例的旅游佣金,后台可随时提现。
五、代理中高端纯玩旅游:中高端纯玩旅游线路,一个游客出行你也有两三百的收入。
六、代理企业旅游团:只要你有人脉,能组织,销售企业团游,人均利润在200左右。

盲人朋友创业,或增加副业,做兼职,按摩店拓客增收就靠这张小卡片。低成本,高收益,长期可做,零基础也能上手。
我们在全国的盲人朋友中招募100名合作伙伴。免收加盟费,500元购买500张旅游卡即可成为代理商,你卖卡的收入全部都归你自己所有。

给代理商提供的服务和支持:
1、市级以上的代理商,公司可给你颁发代理授权证书,方便你拓展市场。
2、所有成为代理商的伙伴,都将进入专属微信群,大家一起交流经验和技巧。
3、每周都有内部培训,解读更多的赚钱方法。
4、通过电话或微信的方式,远程协助你沟通意向客户,帮助你成交。
5、提供相关的素材、文案和宣传模板。
6、今后即时和你共享最新的赚钱项目和机会。

考虑到盲人朋友的特殊情况,在此郑重承诺,给大家提供5个无风险保障:
保障1:你出15元快递费,我们免费赠送给你5张旅游卡,卡卖出去之后,你再购卡加盟成为代理商。
保障2:不想做代理的朋友,你也可以从我们这长期批发旅游卡,100元10张卡,免费包邮到家,随卖随拿无风险。
保障3:直接在我这加入的前20名500元成为代理商的伙伴,加盟后的3个月至6个月期间,你剩余卖不出去的卡,可无理由退卡、退款。
保障4:只要你有渠道卖卡,我就帮你一张代发。
保障5:代理商完成8组云南旅游预约出行,即可申请退还500元购卡费。

代理免费旅游卡,绝对是盲人朋友创业的最佳选择和机会!旅游行业正当风口,抓住这个风口,必定会改变你的命运和未来。
详情咨询,请直接联系:旅游卡项目对接负责人~朱总
手机:
18532658282
微信:
jz658282
加微信的人太多,加不上就直接打电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848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790
沙发
发表于 2022-11-6 23:49:0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红火炭说:
不错。描述的也详细,说的也比较实在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23:50:01 | 只看该作者
<
板凳 南瓜豆腐说:大家好,我是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分享我的一些笔记与心得。
廖老师在课上说到了一种现象,习得性无助:儿童在屡次失败的经历后,陷入对失败的焦虑中,而沮丧不前。下课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儿童走出习得失败后的阴影。同时,我认为要有效地解释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焦虑”这一概念。随后我进行了相关书籍与影音资料的学习。
众多心理流派对焦虑都有不同的定义,都有不同的要素组合。其中精神分析流派对焦虑的阐释,我比较钟意。具体内容如下:
焦虑,就是一种不愉快,有一种危险的感觉。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源于缺失,而在加上社会超我的命令,焦虑就会变为内疚感。对于前半句“焦虑源于缺失”具体来说,焦虑源于刺激卸载的缺失,可能是缺失了刺激卸载的路径,又可能被打断了卸载的过程。早期理论中,焦虑被定义为生理性焦虑。生理性焦虑这一概念于1895年提出,带有强烈的生物主义色彩,认为是性冲动或生本能刺激卸载的缺失,并分为了外界打断与自身缺失的两种情况。在后者情况下,弗洛伊德又进行了焦虑与癔症的对比,认为焦虑对应了反射弧的缺失,而癔症对应了反射弧的错误链接(刺激卸载导向了其他的出口),癔症作为焦虑的转换症状。
第二个相关的概念是“焦虑信号”,主要介绍于《精神分析引论》。焦虑信号是对客体缺失的回应,由于婴儿在生理上、精神上的不成熟,对不知名的、无法描述的、不舒服的刺激产生痛苦的状态。“痛苦”这一词将焦虑这一概念上升到了精神的维度。这种痛苦的感觉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创伤。以母亲作为客体举例,婴儿不是直接认识到我与非我,不能直接主客二分,而是间接地通过客体的缺失认识到主客二分。婴儿会将母亲的失去体验为一种危险,她不能区分母亲是暂时的离开还是永久的抛弃,所以婴儿在母亲离开他的视野后会嗷嗷大哭。“儿害怕失去母亲”就被建构、体验为焦虑,焦虑就从不可名状走向可名状,成为一个能指,也就是“焦虑信号。焦虑信号指向的就是不可名状的、对丧失的恐惧。作为信号的一种焦虑,其实是主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客体(母亲)的丧失引发了主体的畏惧与危险——焦虑作为一种信号就是对客体缺失的回应。
另一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Klein)说到,焦虑是由生活中或多或少的不可逆的客体丧失所导致的,是痛苦、悲伤的表达。她探讨了焦虑与内疚的关系。她说,当失去的痛苦大于内疚,主体会转向激进的防御(躁狂、攻击性),痛苦就难以进入主体的意识而比较能承受住这种痛苦;当内疚大于失去的痛苦,主体能清楚地体验出悲伤的感觉(可以表达,可以哭的时候),以能指表达出来就是一种释怀了。当然,生命是不能用理论试探的。
那么最后,焦虑怎么办呢?我在梅兰妮·克莱因的爱恨理论中找到了一种路径:在从担心被他人迫害(失去自我的焦虑)转变为主动对他人施害(失去他人的焦虑)的转变中,需要改变关注的焦点——将视线从“失去这个客体”转移到“这个客体本身”。现实外界客体的丧失都是对内在客体再次丧失的再体验,原始丧失都在一次被现在的丧失激活,所以要修补焦虑要向内、向以前的时光寻找。要引导对象与他人、自己和解,父母没有给他更多、也没有给他更少,让他意识到人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失去、丧失、不在场其实是在场的另一种方式。
2022.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23:53:10 | 只看该作者
<
地板 南瓜豆腐说:回沙发红火炭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848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790
5#
发表于 2022-11-7 00:00:02 | 只看该作者
<
5楼 红火炭说:回板凳南瓜豆腐
以后就借着这条铁更新就行了,好多人也需要这个东西。尤其是爱学习的人。希望楼主加油不要让它沉下去了。我一大把年纪了,我都不服老。每天没有人来了就浏览国家中小学教育平台。年轻人有干劲。不管别人进来回帖如何。好听的就听,不好听的就当做不存在继续更新,我会持续关注。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7

帖子

17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702
6#
发表于 2022-11-7 00:04:44 | 只看该作者
6楼 花开彼岸天说:
不错,加油。期待楼主继续更新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7

帖子

17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702
7#
发表于 2022-11-7 00:04:59 | 只看该作者
7楼 花开彼岸天说:
本帖最后由 花开彼岸天 于 2022-11-7 00:07 编辑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52

帖子

1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45
8#
发表于 2022-11-7 07:21:05 | 只看该作者
<
8楼 冲上云霄说:回复楼主南瓜豆腐
很专业,很深奥的样子,我不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深入理解。
本帖来自pc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1050

帖子

31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168
9#
发表于 2022-11-7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
9楼 樱花树下的约定说:回楼主南瓜豆腐
支持楼主,请问楼主是李如何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08:20:17 | 只看该作者
10楼 南瓜豆腐说:
本帖最后由 南瓜豆腐 于 2022-11-7 08:23 编辑

谢谢朋友们的支持。我会调整一下用语,尽力做到清晰易懂。今天更新第二篇笔记,是关于强迫症的。

强迫症

知觉动作评估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个案刻板行为的现象,如玩弄手指、频繁看向墙壁、四处走动。很显然对于这些行为,除了记录描述,还要通过联系其他要素推测相关原因。为了阐述想象背后的原因,就得求助于一些已有的研究。出于这样的目的,我以“强迫症”为关键词搜寻了有关资料。
在精神分析中,强迫症属于神经症(一种主体结构)的一种。神经症中还包括癔症、恐惧症。
弗洛伊德认为,强迫症是癔症的“方言”,他认为癔症才是神经症的核心。而在拉康这边,经常将癔症与强迫症二元对立起来,并在一些情况下加上恐惧症,探讨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强迫症的关键词是替代:主体为了压抑、遗忘他最痛苦、最难以遗忘的想法或者回忆,使自己不必承担痛苦,施以自认为最深思熟虑的努力,来替代掉最原初的那件事情。虽然能指、事件被替换的,但是主体的情绪不变,所以替代后的想法与主体的情绪之间产生了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强迫症荒谬的来源。举例来说,有一个十分聪明、神智正常的小女孩,并且与父母的关系也不错,却无端的、无法控制地厌恶自家的女仆。事情的一开始好像有个合理的原因,以前有个女仆冒犯了她,而这种厌恶却一个一个的传递了下去,她自己给出的理由是女仆太邋遢了,而真正的原因则是她无意间撞见了母亲与他人的偷情。对母亲这种行为的愤怒、厌恶替换到了最开始的那个女仆身上,并传递到之后其他的女仆上。这个例子中,母亲的位置被替换了,而小女孩自己最开始的情绪被保留了。
总结来说,强迫症的理论并不能硬套到实际情况中,然而作为理论的学习者应该借此理解事例与现实,并且和理论拉开距离,不能给人打上标签。在学校里,作为教育从事者不应该就儿童的一些行为打上什么标签,在社会上,作为一份子也要拒绝他们的标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08:29:33 | 只看该作者
<
11楼 南瓜豆腐说:回板凳樱花树下的约定
你好朋友,我是明眼人,这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盲文的课程。然后无意间发现了爱盲论坛,想在这里发出一些自己的声音,也想听到你们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337

帖子

43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320
12#
发表于 2022-11-7 09:23:07 | 只看该作者
12楼 树林说:
好,漂亮!我准备辅修特教,提前看看。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6-15 06:34 , Processed in 0.3808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