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有什么诡异事件,但其实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复制链接]

2053

主题

626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5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6 11:0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天涯过客说:
说起这类“看上去诡异,其实却有道理”的事件,首先值得一说的,就是一桩“有一些科学道理”的事儿:天池佛灯。


在中国的峨眉山、庐山、青城山等地,都曾出现过奇特的“佛灯”景观:在没有月亮的深夜里,山下漆黑的幽谷里,有时会出现数百点奇特火光。这些火光闪烁变换,且在山谷里来回飘飞,就好些有好多人提着灯笼,在天空上来来回回遨游。如此奇景,也被古人称为“圣灯”。

而在中国各地的“佛灯”里,最出名的当属庐山天池寺的“天池佛灯”。南宋年间,借宿在天池寺的诗人周必大,就亲眼目睹了“佛灯”景观,并记录了佛灯“高者天半,低者掠地”的生动姿态。明代大儒王阳明,也同样成了“天池佛灯”的见证者,并留下了名诗“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那这离奇一幕,究竟有什么原因呢?在峨眉山当地,就有“万盏佛灯朝普贤”的说法。周必大同时期的学者朱熹,认为“佛灯”是来自地气之盛。近代也曾有学者认为,“佛灯”是来自磷火,但1930年的“天池佛灯”,却是数百支巨大电光从谷底直冲上来,显然不可能是“磷火”点燃的。1961年,中国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在庐山考察时,也把“庐山佛灯谁点燃”当做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奇特现象,也出现了一个相对科学的解释:以庐山云雾研究所学者江祖凡等人的观点,“天池佛灯”应该是云层对天上星光的反射。在“无月”的黑夜里,云层就成了一面“镜子”,把宇宙中各种星星的光芒折射到地面上,在庐山天池寺地区的气象条件下,庐山云海对天上星辰的反射率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七十八之间,所以就有了“佛灯”现象。

虽然这个观点,依然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青城山、峨眉山、庐山等地出现“佛灯”。但参照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显然已大大接近真相了。
而与“天池佛灯”这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就是西安城南小雁塔的“乍离乍合”现象。高45米采用密瞻式砖结构设计,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西安小雁塔,曾经经历了多次地震考验。以小雁塔“王鹤刻石”的题字记载,在明朝成化年间时,小雁塔就曾遭遇地震,从塔顶到底部竟然裂开了一尺多,如此奇特景观一直保持到明朝正德年间,西安再次遭遇地震,又一次扛住了地震的小雁塔,上一次的裂痕竟然自动合上。以明朝人的惊叹说“若有神合比之者”。简直是老天爷把它给“合”上了。


而就是在记录此事的小雁塔“王鹤刻石”落成的同年,小雁塔再次被“震裂为二”,然后在十二年后的地震里,又一次“自动合上”,而且是“复合无痕”,整个塔严丝合缝。清朝典籍《履园丛话》又记载:康熙年间时小雁塔再次“塔裂为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自动愈合。这“乍离乍合”的景象,堪称中国古塔里的独一号。

那这小雁塔,为什么会这么“调皮”呢?或者是有神秘外力在“摆弄”小雁塔?地质学者们给出了一种解释:这是一种地质上的“同质异相”现象,即特定地理条件下,小雁塔在发生“塔裂”之后,会在地壳的均衡应力作用下,发生自动的合拢。合拢过程很缓慢,所以要通过很多年来完成。当然,这个观点却没法解释:为什么只有小雁塔发生“乍离乍合”。
而比起这两个“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诡异事件,下面一桩明代“诡异事件”,过程更离奇,但现在看却有百分百科学道理——明末天启大爆炸。

在明末历史上,“天启大爆炸”堪称是桩劲爆大事: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九点,位于北京西城区的王恭厂火药库,发生惊天大爆炸。而后在《天变邸抄》《明季北略》等典籍里,这场大爆炸被传得神乎其神,诸如“两万多人非死即伤”“死伤者全身赤裸”“十三里地房屋炸成粉”“爆炸中心没有树木燃烧”“北京城里五千斤重的石狮子刮天上”等传言,更叫多少后人连连咋舌。

如此奇特传言下,“天启大爆炸”也因此被蒙上了各种神秘色彩,有人猜测是“外星人所为”,有人推断“明朝在研究核武器”,堪称越传越惊悚。
但如果我们抛开种种奇幻传言,参阅关于“天启大爆炸”的第一手资料,这场充满神秘色彩的大爆炸,也就没这么神了。
比如在“天启大爆炸”的亲历者,明朝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里,就清楚描述了“天启大爆炸”的真实破坏力——爆炸发生后,爆炸中心的二十多棵大树被拔倒,王恭厂周围房屋被炸塌,所谓“五千斤石狮子天上飞”“房屋炸成粉”的景象基本没有。至于“死伤者全身赤裸”?《酌中志》的原文是“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多震褫其衣帽焉”,也就是死者是裸体,逃生者有人被震掉衣帽,出入和传言非常大。
至于死亡人数?《酌中志》里认为“杀死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参考爆炸地点和明代北京的人口密度,这个伤亡数是客观的,绝没有后来“死亡两万多人”这么玄乎。甚至在《天变邸抄》《明季北略》里那“爆炸中心没有树木燃烧”的神秘景象,还被当时明朝御史的奏折打了脸:“尘土火木四面飞集,房屋梁椽瓦窗壁如落叶纷飘……火焰烟云烛天,四边颓垣裂屋之声不绝”。
而再参考爆炸发生前,明朝王恭厂常备火药储量上千吨的情况,就知这样的爆炸场面以及带来的伤亡,其实都不难理解。但这样一个悲惨的火药爆炸事故,却经过明代小报《天变邸抄》加工,再经过《明季北略》照单全收,变成了一场诡异的“历史之谜”。其实参考年代背景就知道,有着深厚“文官背景”的《天变邸抄》等刊物,之所以把爆炸描绘得神乎其神,也是因为当时文官的政治诉求。如果把这一切,真当成“诡异事件”,那才真被误导。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5-30 18:59 , Processed in 0.3886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