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来聊聊饭碗之争

[复制链接]

6

主题

287

帖子

17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7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4:4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花开彼岸天说:
5000多家本土企业不敌一个美国孟山都,这场饭碗之争不能再输了!
原创
华商韬略
2020-12-23
种子战争输了,那是要饿肚子的。
作 者丨张静波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我们国家能造航母,能造大飞机,为何不能研发出好菜种?”
站在田间地头,新华社一位记者被当地农民问得一脸蒙圈。
抱恨的,又岂止田间地头。
一头猪,能享受到的待遇是什么?
身价3万,搭乘波音747专机,远渡重洋。企业董事长、政府领导亲自到机场,拉横幅迎接,待遇堪比超级大人物出访。
三年前,发生在昆明长水机场的这一幕,折射出中国种业数十年之痛。而这,不过是每年降落在中国的上百架种猪专机中的一架而已。
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的种猪却长期依赖进口,高峰时,一年进口2万头。
2020年上半年,种猪进口量再次激增,以10591头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丹麦长白猪、英国大约克夏猪、美国杜洛克猪,世界三大猪种垄断了中国98%的市场,本土猪市场被挤占到只剩下2%。
被挤占的何止是市场,更是整个中华猪种的存亡。
上世纪80年代,本土猪还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如今,100多个本土猪种,31个濒临灭绝。以做回锅肉的四川成华猪为例,最危急时,当地一度“只剩五六十头”,比大熊猫还稀少。
拥有9000年养猪史的大国,在外来猪种面前,溃不成军。对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明痛心疾首:“猪种的灭绝是一场生态灾难。”
猪,还只是这场“灾难”的冰山一角。
除了种猪,我国的种鸡、种牛……甚至连北京烤鸭的种鸭,都依靠进口。
几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上一语惊人:“如今,北京烤鸭99%都是英国樱桃谷鸭的鸭种。”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也曾忧心忡忡地表示:中国的祖代鸡,几乎全靠进口。
在农作物的高端蔬菜领域,外国公司控制了50%以上的种子市场。西兰花、甜菜、青花菜等高端品种,洋种子占比更是超过80%。
我们引以为豪的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山东寿光,恰恰是洋种子的重灾区。
从2000年开始,包括孟山都、先正达等在内的30多家国际种业巨头,纷纷涌入寿光。2008年高峰时,洋种子占据了寿光60%以上市场。
卡脖子,都卡到我们饭碗里了!
最痛心的是,我国本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如今吊打中国的洋品种,最早都是从中国传出去的。
北京本地鸭1870年传入欧洲,当地人嫌太肥,没有流传开。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农场主尼克森在一个叫樱桃谷的地方,经多年遗传实验、改良,进化出瘦肉型鸭,大受欢迎。
90年代,这种叫樱桃谷鸭的品种,返销中国,打得本地鸭几乎绝迹。到今天,本地鸭只能在近郊看到几只,再也上不了餐桌。而英国樱桃谷公司,却成为全球最大的肉鸭公司,靠专利费赚得盆满钵满。
英国大约克夏猪,因为长得快、省饲料、肥肉少,和丹麦长白、美国杜洛克一起,称霸中国市场。但其实,大约克夏猪的体内,也流淌着中国华南猪的基因。
同样的例子,还有新西兰奇异果。
一百多年前,一位新西兰老师从中国湖北带走了一粒猕猴桃种子,他回国后把种子交给了当地园艺专家,培育出味道更好的黄心猕猴桃,也就是奇异果。
如今,奇异果不但统治全球1/3的市场,还返销中国,价格也比国产猕猴桃高10倍。
你以为这就够痛心了?还有更痛心的。
1956年,一场罕见的虫灾席卷美国,给当地大豆带来灭顶之灾。危急关头,美国科学家在中国野生大豆中,找到抗病基因,成功渡过了危机。
半个世纪后的200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组团到中国考察。临别前,中方送给对方一粒野生大豆种子。孟山都如获至宝,回去后,立刻用最尖端的技术,检测出高产和抗病基因。
紧接着,孟山都通过转基因技术复制出这种大豆,并在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抢注了64项专利,连给它提供了研究基种的中国也得交专利费。
如今,美国成了全球大豆霸主,中国的大豆产业则几乎全军覆没:1995年之前,中国手握全球90%以上的野生大豆豆种,并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如今我国90%的大豆依赖进口。
面对诸如上述“农夫与蛇”的故事,恨恨之余,更值得反思。
我国手握丰富的生物资源,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很好地去开发、利用,这才让别人有了可趁之机。
在孟山都之前,美国在1898年就盯上了中国的大豆。此后半个世纪,美国农业部先后数次派人到中国,每到一处,便拼命采集当地的大豆品种。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几乎没人关心这些流失的“国宝”。这些国人眼中的田间杂草,到了大洋彼岸却成为珍贵的育种材料。
百年积累下来,美国已拥有2万份大豆材料,成为全球大豆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
过去百年来,西方国家控制基因资源的动作不止于此。白羽肉鸡,这种如今统治世界的鸡种,最早起源于印度。19世纪被英国人带回,后来美国人加入,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培育、杂交,最终形成优良基因,长得又快又大。
当我们开始觉醒的时候,与西方巨大的技术代差已经形成。
以猪种为例,当我们还在以体型、外貌来选育猪种时,对方已建起了种猪数据库。不少养猪场老总私下嘀咕:“育啥种,引几头猪是真的。”
在一度被洋种子“先玉335”抢占了一半市场的东北,有玉米育种工作者自嘲:“搞什么育种,一个‘先玉335’就够了。”
有种植户也说,“国外种子确实好”,别人不但品相好,还比国产种子多采一茬。
放弃自主育种,大量依赖进口,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洋种子一再涨价,我们却无力还击。
在蔬菜种子市场,进口的按粒卖,国产的论斤卖。荷兰甜椒品种“蔓迪”,更卖到每公斤18万元,堪比铂金。就这样,还经常抢不到。
新华社一位记者曾赴山东、宁夏调研,结果被当地农民追问:
“我们国家能造航母,能造大飞机,为何不能研发出好菜种,而要长期受制于美、日、韩等国?”
事实上,政府和产业界也一直在努力,并持续加码投入。

早在2000年,国家就出台了《种子法》,后经2016年修订。农业农村部也在积极推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从2014年开始,农业农村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

几年下来,122家试点单位取得种业成果5000多件,比试点前增长50%以上,并涌现出一大批企业科研领军人才。

随着这些工程的推进,我国的生物育种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

截至目前,全国已遴选出180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其中生猪98个,核心育种群达15万头,规模居世界第一;选育农作物品种4万多个,2018年作物品种权申请量4854件,居世界第一。

此外,水稻、小麦等大宗作物,100%为我国自主选育品种。蔬菜种子自主研发比例,也提高至87%。

在这个过程中,种子企业的竞争力显著提高,并逐步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积累相比,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更严峻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实力和规模数千倍于自己的对手。
“仅孟山都一家公司的研发实力,就足以匹敌整个中国!”有专家在对比中外种业后,曾这样唏嘘道。
这并非危言耸听。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孟山都对种子还没有兴趣,其留给世人的印象也只是敌敌畏和越南战争中投下的致命橙剂。
但从1995年开始,短短三年,孟山都豪掷80亿美元,收购了至少10大型种子公司。其中,仅塞米尼斯一家,就提供了全球26%的蔬菜种子。
《纽约时报》当时的评论是:“孟山都有效控制了全球种子产业。”
高潮发生在2018年。那一年,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拜耳公司,通过收购孟山都,控制了全球25%的种子和农药市场。
在此之前,陶氏和杜邦已合并,巴斯夫也接管了拜耳的种子业务,世界四大种子巨头横空出世。
在这幅密密麻麻的种子产业地图上,你可以体会到,巨头们并购之疯狂!
在2018年全球十大种业巨头营收排行榜上,中国本土企业仅有隆平高科一家入围,且其5.2亿美元的营收,不及孟山都的1/20。若不是中化集团2017年收购了四大巨头之一的先正达,中国几乎又要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位。
有人估算过,中国5800家左右本土种子企业,全部销售收入加起来,仅相当于孟山都一家。
这几乎就是小舢板与航空母舰之间的对决。
捉襟见肘之下,研发实力更是堪忧。中国前50强种子企业,研发总投入不到孟山都一家的1/7。投入少,技术自然不行。
2012年,种业达人、曾任职于孟山都的刘石在赴美考察后曾感叹:“中国种业技术落后世界至少30年。”
养殖业也好不到哪里去。
与全球最大的种猪改良公司PIC历经数十年、建有世界最大的猪育种数据库相比,牧原、温氏、新希望是近年养殖规模扩大后,才开始重视育种,时间不超过5年。
肉鸡育种,美国安伟捷、科宝两大巨头的市场份额达到惊人的90%以上,全世界都匍匐在其铁骑之下。有业内人士坦言:追上他们的水平,至少需要10年。
粮食,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全。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其实还有下半句: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全人类。”
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的兴衰与存亡,有时只在一粒种子之间。
1996年,阿根廷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引入转基因大豆。孟山都一开始装聋作哑,放任当地农民盗种。短短数年,转基因大豆便占领阿根廷99%的市场。
阿根廷人虽然每年从中赚取了200亿美元,但代价却是摧毁了一国的粮食自给能力。
大规模单一种植大豆,不但迫使数十万农民离开土地,大片森林被砍伐,还摧毁了阿根廷的奶牛农场,以致这个历史上以畜牧业著称的国家,竟然要从乌拉圭进口牛奶。
而就在阿根廷人刚刚尝到苦果时,孟山都突然开始向农民征收专利费,而且是连本带息。万千豆农,顿时陷入穷困潦倒中。原本富饶的潘帕斯雄鹰,也折了羽翼。
对此,一位阿根廷作家悲愤地写道:“我们沉浸在羞耻之中……阿根廷的国家认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此后,几乎同样的一幕,又在邻国巴西上演了一次。
中国这些年,虽然一直坚守主粮安全这根红线,不曾发生过类似“惨剧”,但我们也时不时被人卡脖子,例如蔬菜。
中国36%的进口蔬菜种子来自日本。每年春季,国内代理商早早把钱打给日方货,对方却迟迟不发货,理由是:价格还没敲定,可能要涨价!
难受?难受你也得忍着。“国内同品种的菜种又不行,你没得选择!”
主粮形势也不容乐观。事实上,2002年至今,中国粮食进口量增长800%,成为全球第一粮食进口国。
因此,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史无前例地将种子问题摆在了重要位置。会议提出,要加强种子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同时,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斯瓦尔巴德全球种子金库
不是我们太重视,实在是这个问题太要命。
芯片输了,顶多被人卡脖子。种子战争要是输了,那是要饿肚子的。
华商韬略视频号开通啦
更干货的企业家智慧与韬略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2250

帖子

67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778
沙发
发表于 2021-5-25 15:28:58 | 只看该作者
<
沙发 飞翔在梦想乡说:回楼主花开彼岸天
说道猪,这个是和国情相当有关系的。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人买猪肉都是以肥为好。当时人买肉,以槽头最佳。肋条其次,后腿最差。槽头肉大家可能不知道,那就是纯粹的肥肉。和现在人对猪肉的要求完全相反。彼时小排大排都是很不受待见的,经常因为肉中带骨和卖肉的争吵。受此影响,中国本土猪长期都是向着肥肉多多的方向发展。喜欢瘦肉乃至喜欢啃骨头的风潮乃是八十年代兴起的,到如今不过四十年而已。9000年和40年,要完成从肥肉多到瘦肉精的180度急转弯。无论是中国的猪还是养猪的育种的都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怎么办?只好请洋和尚来念经了。中国猪和外国猪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猪是黑的,外国猪是白的。中国猪肉吃起来很香,但肥肉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7

帖子

17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70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5-25 16:13:18 | 只看该作者
<
板凳 花开彼岸天说:回沙发飞翔在梦想乡
说道这个我有印象,大概我小时候,人们买肉还是喜欢肥肉,一
是人们觉得肥肉油多吃起来香。

是,可以吧油炼出来,作为日常食用油吃,我说的是我家和我们那边农村。至于城市就不知道了,我是90后中期出生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3174

帖子

79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23
地板
发表于 2021-5-25 16:49: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王凯旋说:
70年代,那还是一个大多数人吃不起饭,吃不起好东西的年代,肥肉能代表营养。

来自:掌上乐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548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3995
5#
发表于 2021-5-25 18:03:47 | 只看该作者
5楼 永燃之火说:
感觉看着都很悲观啊,那这么说中国的种子还有希望吗?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7

帖子

17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702
6#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00:11:45 | 只看该作者
<
6楼 花开彼岸天说:回5楼永燃之火
希望是拼搏努力出来的。一开始老美,西方社会怎样都想不到,我们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包括我们自己可能都没想到,我们能在短短的四十多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至于悲观还好吧,这些年我们国内的媒体,一直有夸大,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甚至都有点吹牛皮的嫌疑了。
自信是好事,可不能自信过头了。
同时也不可妄自菲薄,觉得我们处处不如西方那些强国,觉得外国的月亮一定比中国圆,毕竟都已经2021年了,跪久的奴才们,也该站起来了!
理性,认得清客观现实,才是我们大步向前发展的基石,才是成为强国的必经之路。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7

帖子

17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702
7#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00:21:05 | 只看该作者
<
7楼 花开彼岸天说:回地板王凯旋
说这个让我想起来,曾听过北联大一个老师讲解剖,讲到心血管的时候说心血管疾病,这个都是发达国家得的病,说以前这种病我们国家很少,
可见国情,对时代的影响有多大了。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43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32
8#
发表于 2021-6-12 17:58:34 | 只看该作者
8楼 kwcha333说:
本帖最后由 kwcha333 于 2021-7-22 13:51 编辑

要想得正面一点結餘轉戶計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6-2 08:46 , Processed in 0.2981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