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泼斯坦真不想死?2000页监狱档案曝光,揭秘死前细节……

[复制链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87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7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醒着,做梦说:
冰汝看美国,12/07。爱泼斯坦案近期再回舆论焦点,他的前女友吉斯莱恩·麦克斯韦尔(Ghislaine Maxwell),另一个身份是爱泼斯坦臭名昭著的“妈妈桑”,在上周开庭接受受审:罪名是引诱,贩卖未成年少女从事非法性交易。一旦罪名成立,她将面临最高70年的监禁。

图片
麦克斯韦尔在去年7月份被捕,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等待后,即将开始漫长的法律诉讼,而这距离爱泼斯坦的死已经过去了2年多。
近期,《纽约时报》拿到联邦监狱的2000多页记录档案,其中包括了爱泼斯坦在被拘留的36天中,所有和他有过互动的人的详细报告与笔记。
图片
这些线索逐渐指出,由于监狱和办公室官员的不作为,以及他们犯下的一个又一个的错误,最终导致了爱泼斯坦的死。
图片
爱泼斯坦的牢房
在2019年7月的一天早上,爱泼斯坦被发现昏迷在牢房的地板上,一条床单绑在了他受伤的脖子上。在自杀未遂的数天里,爱泼斯坦一直对外声称自己过着“美好的生活”,并且否认自己有自杀的想法,即使他已经被监狱进行了“自杀监视”,并且面临着法律和道德的拷问。
爱泼斯坦曾对监狱的一名心理学家说:“我没有兴趣自杀,我是一个‘懦夫’,不喜欢痛苦,我不会对自己这样做(自杀)。”
那么爱泼斯坦为何最终会丧命?《纽约时报》起诉监狱之后,监狱公布了爱泼斯坦的一些生前记录,包括内部备忘录,电子邮件,访客日志以及囚犯的手写笔记,向外界首次披露了爱泼斯坦死前的一些细节。
纸醉金迷与监狱的落差
入狱后,爱泼斯坦有几天会和他的律师在一间会议室里一直待着,目的只是为了躲避潮湿肮脏的牢房,在同心理学家与其他狱友的交谈中,他谈到了自己对于物理和数学的兴趣,并且还向狱友们提供了一些投资建议。爱泼斯坦偶尔还会“凡尔赛”一下,回忆起他和美国名流们那些过往的经历。
图片
1993年爱泼斯坦、麦克斯韦尔与克林顿
但是回到现实的爱泼斯坦,不得不穿着橙色的囚服,面对着肮脏的马桶和难以下咽的监狱餐,还要克服脱水,右臂的麻痹以及睡眠困难等问题。
图片
这位曾经在府上宴请政客,华尔街巨头以及科技巨头的富豪,如今却只能在曼哈顿12楼的拘留中心,和狱友们讨论着难以下咽的食物。

监狱漏洞百出
一份入狱筛查表错误的将爱泼斯坦登记为黑人男性,并且指出他之前没有性犯罪记录,然而爱泼斯坦早已经是一名登记的性犯罪者,他在2008年在佛罗里达州因为招揽卖淫以及招揽未成年人提供性服务而被两次定罪。
图片
此外,记录显示,爱泼斯坦在狱中,所拨打的电话没有被录音或监控,这都明显违反了监狱的政策。在爱泼斯坦死去的那天晚上,他向监狱官撒谎,说他想给母亲打电话,实际上爱泼斯坦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而他的电话最终打给了女友舒利亚克。此外监狱人员当晚将爱泼斯坦单独留在了牢房里,但是监狱规定是爱泼斯坦需要被分配一个狱友。
在爱泼斯坦自杀两天后,时任美国司法部长的威廉·巴尔(William Barr)表示监狱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是一场“完美的搞砸风暴”,但是巴尔没有给出详细的说明。
五个星期后,美国司法部公布了一份长达15页关于爱泼斯坦死之前的心理建设报告,最终的结论是:“爱泼斯坦的人生是基于他的财富、权力以及与其他名流的社会关系,他在监狱中缺乏重要的人际关系,同时之前的社会关系完全丧失。在监狱中度过一生的想法,可能是导致爱泼斯坦自杀的主要原因。”
朋友圈断崖式降级
2019年7月6日,爱泼斯坦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从巴黎起飞,在新泽西的泰特波洛机场降落后被捕。根据起诉书中的指控,66岁的爱泼斯坦多年来招募了数十名少女,在他位于曼哈顿以及佛罗里达棕榈滩的豪宅中,发生性行为。如果这一罪名成立,他将面临最高45年的监禁。
最初爱泼斯坦被安置在一般囚犯群体的监狱,根据一封内部邮件显示,时任监狱代理局长Hugh Hurwitz将这一安排归咎于美国法警局(U.S. Marshal Service)的疏忽:“很显然,法警局没有表明这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囚犯,监狱工作人员并不知道他要来,所以没有制定计划。”
爱泼斯坦入狱的当晚,一位监狱工作人员回忆说,爱泼斯坦看起来“心烦意乱、悲伤且困惑。”当这位工作人员上前询问他是否还好,他表示自己没事儿。后来代理监狱长告诉爱泼斯坦:“为了安全起见,可以让心理学的人和爱泼斯坦谈一谈。”
入狱2天后的周一上午,爱泼斯坦接受了第一次的心理评估。当天下午,爱泼斯坦首次出庭,由于保释被拒绝,监狱中的心理学家建议对他进行自杀风险评估。
出庭结束的爱泼斯坦,被转移到“心理观察”状态,一种低于自杀监视状态,会有狱友轮班来到他的牢房里进行监视,每15分钟记录下他的经历。
图片
根据已公布的手写笔记显示,爱泼斯坦整夜都在牢房里踱步,断断续续的睡觉,并与其他囚犯交谈。在与其他监视者交谈时,爱泼斯坦会聊一些平易近人的话题,并且会夸耀自己人脉广泛且非常成功。
一位囚犯写道:“爱泼斯坦会讨论他认识的名人。有时候也会聊到在纽约驾车的事情。”根据另一段记录显示,爱泼斯坦与一名囚犯就“监狱生活与礼仪”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深夜交谈。最后在凌晨2点35分睡着了。
多次否认自杀
7月9日星期二上午,爱泼斯坦接受面对面的进行了自杀风险评估。爱泼斯坦的评估师写到:爱泼斯坦在评估过程中彬彬有礼,非常配合,并且有条理,甚至还展现出幽默感。爱泼斯坦坚决否认自己有任何的自杀念头、意图或者计划。他要求可以打电话,与律师见面,淋浴和刷牙。”
爱泼斯坦对心理学家表示,自己是一位做“大生意”的银行家,他否认自己对任何人进行过性虐待,并将会在下周重新举行听证保释会,他相信自己届时会获释。心理学家得出结论是:自杀监视没有必要,但是出于谨慎考虑,应对爱泼斯坦进行持续的心理观察。
第二天,爱泼斯坦要求单人监狱,但是被告知“出于安全考虑”,不能给他提供单人间。爱泼斯坦的法律团队,包括他的首席辩护律师里德·温加藤(Reid Weingarten)以及长期律师、遗产执行人达伦·英戴克(Darren Indyke)向爱泼斯坦提供着法律支持,而另外两名律师Gulnora Tali与Mariel Colon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会来到律师会议室拜访他,并在爱泼斯坦去世前两天,成为了遗嘱起草的证人。
爱泼斯坦的状态在7月18日这一天发生了转折。在爱泼斯坦入狱后的第12天,法官理查德·伯曼拒绝了他的保释请求。五天后,在7月23日的凌晨,爱泼斯坦试图自杀。被拒绝保释被认为导致了“爱泼斯坦失望至极,并且动摇了他继续适应监禁的能力与意愿。”
根据文件显示,在大概31小时后,爱泼斯坦被解除了自杀监视,并再次接受了心理观察。接下来的一周中,他与心理服务人员交谈,多次否认有自杀念头。他微笑着对心理学家说:自己是犹太人,自杀违背了他的宗教信仰。
图片
但是根据其他狱友的记录,爱泼斯坦不断的抱怨牢房的厕所,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他坐在角落里,捂着耳朵。就像是电影《雨人》中患有自闭症的达斯汀·霍夫曼那样,对于噪音异常敏感。”
在司法系统内部有人对于爱泼斯坦的精神状态表示担忧,护送他参加法庭听证会联邦法警称爱泼斯坦可能有“自杀倾向”,这也促使心理学家对他进行了又一次的自杀风险评估,不过爱泼斯坦又一次否认了自己的自杀念头。
根据文件显示,心理学家再次被爱泼斯坦说服,认为他不需要进行自杀监视。在公布的文件中,爱泼斯坦写道:“他说他为自己而活,并期待在这个案子结束后,恢复正常生活。”
图片
不过,在《纽约时报》拿到的文件中,有一个未注明日期的橙色纸标牌,上面大写着“MANDATORY ROUNDS MUST BE CONDUCTED EVERY 30 MINUTES ON EPSTEIN #76318-054 AS PER GOD!!!!”(每隔三十分钟必须去检查爱泼斯坦一次)。但是“强制”这个单词拼错了,并且用钢笔加了下划线,并在后面加了一个问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监狱官员拒绝回答有关问题。
爱泼斯坦的最后一天
7月30日,爱泼斯坦被分配了一名新狱友埃夫兰·雷耶斯(Efrain Reyes)。爱泼斯坦曾抱怨说,这个新狱友经常找他聊天,让他彻夜难眠。不过在8月9日,雷耶斯被转出监狱,工作人员告诉爱泼斯坦即将来一个新的狱友。
同一天,爱泼斯坦在监狱的会议室,和律师一起讨论了案情,针对他的前女友吉斯莱恩·麦克斯韦尔,法院即将公开一份2000页的机密文件。麦克斯韦尔同样在被指控犯有性交易与其他罪行,并将在曼哈顿接受审判。
这些材料揭示了爱泼斯坦涉嫌性交易团伙中很多骇人的细节,包括图片证词,警方报告,还有一本亚马逊买书的成交记录,而这本书名叫《与艾伯纳西小姐一起:色情奴隶与主人的工作录》。
根据司法部的官员透露,这些文件的发布导致了爱泼斯坦的心理防线崩溃:“这进一步削弱了他过去所享有的地位,并且将会牵连到他的一些同伙。”
当天晚上,看守所的一位负责人帮助爱泼斯坦打了一个电话,允许他讲了15分钟,这次通话的内容没有被录音,也没有被记录在案。这位经理写道:“我问了爱泼斯坦电话打给谁,他说是他的妈妈。”
但是爱泼斯坦的母亲早于2004年时就去世了,根据爱泼斯坦狱友猜测,这通电话应该应该是他打给30岁的女友卡莉·舒利亚克的,爱泼斯坦资助她完成了牙科学校的学业。不过据调查,爱泼斯坦未在电话中透露自己有自杀的打算。
图片
爱泼斯坦和女友舒利亚克
爱泼斯坦在7月30日前,也曾给舒利亚克打过电话,知情人透露,她是爱泼斯坦多年来所设立的几个信托基金最大的受益人。但是舒利亚克拒绝发表评论。
打完这通电话之后,爱泼斯坦回到了自己的牢房,此时的他还独自一人,没有分配新的狱友。没有值班人员监视他。(检察官后来指控两位狱警工作时间玩手机,还打盹)
早上6点30分时,爱泼斯坦被发现脖子上勒着床单。一小时后,被宣布死亡。在爱泼斯坦去世大概两个月后,一位曾在监狱厨房工作过的囚犯,向监狱的心理学部发了一封邮件,他与另一名男子曾住在爱泼斯坦牢房的旁边。
图片
这位囚犯写道,当天他听到了爱泼斯坦在“自杀前撕开自己的床单”,而他的另一位狱友当时告诉他:“爱泼斯坦肯定是自杀了,任何阴谋论都非常荒谬。他想自杀,并且会在出现任何机会的情况下去试图自杀。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是想去死。”
当然,这只是这位狱友的个人推测。爱泼斯坦的家人在他死后雇佣的法医迈克尔-巴登(Michael Baden)鉴定说:证据表明这是谋杀而不是自杀。爱泼斯坦舌骨有三处骨折,甲状腺软骨断裂一般是被人勒死。这位法医迈克尔-巴登是美国法医届的大神,他经手过的案件包括:OJ-辛普森杀妻案,肯尼迪遇刺案与马丁路德金被刺案...
其实爱泼斯坦死后,前女友麦克斯韦尔四处逃蹿,日子并不好过。(详情戳历史文章,表情向右
爱泼斯坦的"妈妈桑"被捕!从国际名媛沦为阶下囚,她还有机会说出真相吗?

被捕后,麦克斯韦尔在监狱中的境遇更糟,她在出庭之前,终于有机会向媒体大吐苦水。在过去的16个月中,麦克斯韦尔说她经历了非人的待遇,这包括被单独监禁在一个只有3x3.6米的单人牢房中。
图片
吃的是发霉的食物,长虫的苹果,然后喝的水都是棕色的。牢房中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厕所,老鼠会顺着厕所爬进牢房。麦克斯韦尔的精神接近崩溃,由于没有社交,她已经出现了恐慌,焦虑与偏执。
不过,这一次为了防止她自杀,监狱中安装了10个摄像头和一盏每15分钟就会自动照亮的灯。大家心中都在猜测:在道德上已经被判了死刑的麦克斯韦尔,是否会步爱泼斯坦的后尘呢?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87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77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2:22:0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醒着,做梦说:
英国那些事儿,12/06。话说大家应该都遇到过打错电话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说句“不好意思打错了”,两个人也就不会再有交集了。
不过美国有一对忘年交,他们就是因为打错电话相识,最终成为了一对相交20年的朋友……
图片
(示意图)
20年前的某一天,住在佛罗里达的60岁女士,格拉迪斯(Gladys Hankerson)太太决定给她妹妹打个电话。
但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注意力不太集中,她打错了电话。
妹妹的电话区号是410,但她按成了401……
一个陌生男人接通了电话,
电话里说他叫麦克,今年20岁,住在罗德岛州,并不认识格拉迪斯太太的妹妹。
格拉迪斯太太这才发现自己拨错了电话,于是道歉之后挂断电话,重新拨给妹妹,结果……
又打到麦克这里了……
格拉迪斯太太连续打了好几次电话,结果每次都打到麦克这里。
而年轻的麦克可能也觉得好玩儿,所以每次也都会耐心地接起电话,告诉格拉迪斯太太打错了……
在道了很多次歉之后,格拉迪斯太太终于拨通了妹妹的电话,
麦克在电话不响了之后,也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直到一周之后,麦克又一次接到了格拉迪斯太太打错的电话……
图片
格拉迪斯太太又准备道歉之后挂电话,但麦克却表示,
“您先别忙着挂电话,咱们这么有缘,聊聊天?”
于是俩人隔着电话聊了几句,
麦克突然发现,这个经常拨错电话,似乎有点糊涂的老人是个热情又有礼貌的人,
他们两个人聊得非常尽兴。
结果就是这样,原本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交际的两个人,
通过一通打错的电话成了朋友,而且这朋友一当就是20年……
如今麦克已经40多岁了,
他和格拉迪斯太太一直在保持通话,每隔几个月,俩人就会打一通电话聊聊近况,有点像那种老式的笔友。
麦克说,格拉迪斯太太就像他妈妈一样,有时候仅仅因为当地天气变化,她就会打来电话问候一句,“我看你那边下雪了?注意保暖啊……”
格拉迪斯太太则表示,年轻的麦克拯救了她的心灵。
其实当年她打错电话是因为她的精神不太好,当时她30岁的儿子刚刚去世,自己还陷入离婚纠纷当中,生活就像一团乱麻。
麦克的出现分散了她的注意力,帮助她从阴霾中走了出来……
图片
到现在两个人已经认识了20多年,
在这些年当中,麦克结了婚,生了3个女儿。
如今他的女儿们经常会盯着他的电话然后告诉他,“佛罗里达女士打电话了!”
但有趣的是,这对电话友从来都没见过面。
所以在前段时间,麦克一家在佛罗里达州参观大女儿的学校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里格拉迪斯太太家距离很近,
于是他决定给格拉迪斯太太一个惊喜。
他先偷偷问了格拉迪斯太太的儿子他们家的地址,
然后在感恩节当天,他拿着一束花,敲响了格拉迪斯太太家的大门,
“你好,我是来自罗德岛的麦克……”
格拉迪斯太太被这个惊喜冲昏了头脑,
她说她最近还在想给麦克打电话,结果他就这么站在了她的面前!
两个人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互相给对方介绍了家人,也约定好要继续做一对电话朋友……
图片
从一通打错的电话,到一对贯穿一生的忘年交,人和人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啊……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87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77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2:22:54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醒着,做梦说:
英国报姐,12/07。安乐死合法化,在某些地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最近,瑞士合法化的一款安乐死机器,却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讨论。
“不需别人帮忙,无痛快速去世”,这款名为Sarco的新机器由3D打印技术制成,形状类似胶囊,有着科幻电影中汽车一般的外观,看起来颇有未来感。
图片
当然,争议最大的,还是它所提供的、极其简便的“死亡”手段。
图片
瑞士辅助死亡目前常用的方法需要摄入液态戊巴比妥钠(常用于镇静、麻醉),相较之下,Sarco却可以提供瞬间平静的死亡。
想安乐死的人不需要得到特殊的医生许可来尝试打针,不需要获得难以取得的药物,只要选好地方,躺进机器,从内部启动程序即可。
机器可以被放置到任何地方。选择安乐死的人可以选择死在田园诗般的野外、风景美好的回忆地,或是死在家中亲朋好友的环绕下、协助安乐死的组织专门的场所。
图片
一旦被激活,胶囊就会用氮气充斥内部,迅速将氧气含量减少到1%,导致个体失去知觉。
没有恐慌,没有疼痛,不会产生窒息感,甚至在失去意识前可能还会感到些许兴奋,Sarco中的人会在一片平静之中,安然去世。
图片
Sarco的研究者是一家非营利性自愿协助安乐死组织的创始人,他表示,目前开具戊巴比妥钠处方,以及确认当事人的精神状态,需要一名或多名医生参与。
但随着Sarco的推广,研究者希望从这一流程中剔除所有形式的心理状态审核,以便让个人能够自己掌控离世方式,真正把主动权交到去世者自己手里。
图片
(阿姆斯特丹的葬礼博览会上,设计师通过VR让用户体验去世胶囊的操作方法)
此外,机器的设计还考虑到了仍然在世的人:上半部分拆出来就变成了棺材,为亲人下葬也将变得极其便利。
图片
“自己想死,自己判断,自己动手”,Sarco的合法化给出了一种全程自助死亡的方法,让很多安乐死的支持者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当然,像我们开头所说,这个流程本身依然有很多争议。
创始者的最初理念是让当事人通过线上测试,获取使用Sarco胶囊舱的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就能快速去世。
图片
做测试、收验证码、一键死亡,整个过程像手机接收验证短信那般简单。
但是,就拿这个判断程序来说,虽说是用精密的程序来确认当事人的心智能力,在移除了人工介入之后,这一过程目前高度依赖于人工智能筛查系统。
让程序来判断一个想死的人到底能不能死,这个过程控制不好,很容易出问题。
图片
从大的层面来看,世界各国对安乐死都有着严格的控制,毕竟人命关天的事儿,弄不好就是在法律边缘疯狂游走。
目前荷兰、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等少数地区允许安乐死,基本上都是要求个人患有无法治愈并导致极度痛苦的绝症。
图片
但一些地区的规定也有不同。
在荷兰,任何年满12岁,“无法忍受痛苦、人生没有改善前景”的人,都可以申请安乐死,只不过,如果孩子未满16岁,安乐死需要父母的同意。
荷兰媒体报道中提到,2020年荷兰的安乐死达到顶峰,有6938次安乐死手术被执行,比上一年增加了9%。
图片
而其中“绝大多数”的安乐死病例,都是患有癌症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
他们挣扎求生却依然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短暂的人生里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只有安乐死才能彻底解除痛苦,让他们在死亡时保留一份可选择的尊严。
但那些不是绝症、病痛情况下的主动安乐死,就很难去界定到底合不合理,合理的边界又在哪里。
图片
在支持者看来,安乐死的普及化让更多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如果人生的最后一站注定是“不得好死”,在医院插满管子苟延残喘,没有任何尊严可言,那不如,把“好死”作为一种可选项。
“我相信选择何时死亡是一项基本人权,而不仅仅是重病患者的某些医疗特权。”
“越来越多的人将安乐死视为无法忍受痛苦时的解决方案......在极端的绝望和痛苦之下,知道自己有安乐死这个选项,是非常让人安心的。”
图片
但报姐不得不提的是,安乐死整个流程的判定和管控,依然是难以量化的事。我们当然不能完全肯定地、想当然地去呼吁安乐死得到推行。
肉体被病痛折磨导致精神濒临崩溃,或是长期被灌输死亡的想法...在很多情况下,个体想要死亡的意识,没法彻底经由外界来判断。
图片
无论是借助人工干预,还是通过人工智能程序来判定一个人“该不该死”,大规模推广安乐死都存在着难以监管的标准。
作为一个横跨在人性、道德、法律边缘的命题,“一键去世”、“全程自助”的理念到底是进步还是灾难,或许站在当下的我们,永远没法给出答案。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87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77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2:23:36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醒着,做梦说:
11月23日晚上10点左右,美国马里兰州一户民宅突然发生火灾。
图片
这栋房屋面积近929平方米,大火从地下室开始,迅速向上蔓延到房子的其他部分,一时浓烟滚滚。
图片
周围邻居注意到这一情况后,连忙报警求助。
图片
当大约75名消防员赶往现场时,远远就能看到烈焰冲天。
大火吞没了这栋独立民宅,建筑结构和屋顶已经倒塌,火焰照亮了夜空。
图片
周围没有消防栓,只能通过水罐消防车来回灭火,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救援进度。
消防员花了几个小时才控制住火势,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完全将大火扑灭。
幸运的是,大火发生时,并没有人待在家中,所以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
图片
那么,这起火灾又是如何引发的呢?
当地消防人员调查发现,
房主是想利用烧煤的浓烟,将蛇驱赶出屋外。
于是在11月23日当天晚上8点左右,房主在地下室点燃煤炭后就离开家,毕竟不想自己也被熏到。
然而没想到的是,燃烧的煤炭太靠近易燃物体了,
而且当时家里还没有人,于是火势逐渐变大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最后,整栋房子被烧得只剩下几堵墙……
图片
令人意外的是,消防员除了在灰烬中发现一条蛇皮,还找到另一条活的蛇。
随后,消防员带着那条蛇离开现场,来到附近的树林里将其放生。
至于还有没有其它蛇在火灾中被赶走或是丧生,目前不得而知。
图片
考虑到如今天气变冷,有蛇潜入相对比较暖和的民宅地下室,倒也不算罕见。
不过当地害虫防治专家表示,并不建议使用烟熏的方法来驱赶蛇。
即使的确有蛇一时被烟雾驱赶离开,但之后它们还是可能会再回来的。
防止蛇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封住房屋地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裂缝。
如果还是碰到了有蛇溜进家中的情况,最好还是让专业人士来处理,虽然要花点小钱,但至少能保住这个家完好无损。
图片
消防部门认为这次大火是一起意外,没有发现证据是有人故意引发火灾。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由房主投保的保险公司介入了。
据媒体披露,现任房主之前是以18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这栋房屋,约合人民币1150万元。
而这次大火造成的损失,预计超过100万美元。
图片
原本想用烟熏法驱赶蛇,没想到现在房子烧了,蛇却还在。
就此事件,外国网友展开了评论:
“本来只需要找一位除害专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图片
图片 56
“作为一个一直都怕蛇的人,实话实说,我能理解房主的所作所为。”
图片
“买了180万美元的房子,还请不起除害公司?”
图片
“我倒不觉得惊讶。很多人只是为了炫耀,其实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图片
“估计房主是把所有的钱都拿来买房了,没钱请专业人士来驱赶蛇。”
图片
“现在蛇应该是被赶走了……”
图片
“那可不一定,哈哈哈。”
图片
“蛇应该是在等房子重建,哈哈哈……”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87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772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2:25:51 | 只看该作者
5楼 醒着,做梦说:
话说,英国王室的大型抓马连续剧已经有一阵子没有更新了,
自从去年年初哈里梅根宣布脱离王室后,双方就处于一种“半决裂”的状态,
这两人后来又登上奥普拉的节目,大爆王室内幕,更是让两边的关系雪上加霜。
图片
直到今年4月,菲利普亲王去世,哈里回到英国参加葬礼,
见了面,这一家人的关系才缓和了一些。
图片
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是好转的开端,
但看起来,哈里似乎不想给这个面子....
近来,他发表声明说,自己早就和父亲交好的一位沙特富商断绝了关系,
而这位富商,正位于查尔斯基金会“金钱换爵位”丑闻的风暴中心....
图片
此言一出,让英国民众大为震惊,
有人说,哈里这是明摆着把老父亲“往火坑里推”。
一直以来,王室成员都十分热衷于慈善事业,
查尔斯和哈里父子也不例外,
从很小的年纪开始,哈里就开始参与慈善活动,
去年,他还与梅根一起在加州创办了Archewell基金会,欲要一展宏图。
查尔斯老爷子更是把慈善当成了一辈子的事业,
只不过,最近翻了车.....
图片
自从9月以来,查尔斯一直深陷于丑闻之中,
他身边最为重要的几个亲信,被爆借着职务之便藏污纳垢,谋取私利,让王子基金会的名誉一落千丈。
比如说,查尔斯曾经的贴身男仆,后来任职为基金会执行长的福西特(Michael Fawcett)就被质疑曾充当中间人,收钱为富豪牵线,从而与王子见面。
查尔斯与福西特
图片
具体操作是通过捐款获得与查尔斯会面的机会,之后获得英国王室的勋爵,以及英国公民的身份,
这其中,既有涉嫌洗钱的俄罗斯银行家雷乌斯(Dmitry Leus),
还有哈里声明中声声切切早就断绝关系的沙特亿万富豪马贺福兹(Mahfouz Marei Mubarak bin Mahfouz)。
图片
马贺福兹曾捐出150多万英镑用于支持查尔斯的修复计划,
2016年,他成为了英国公民,并由查尔斯王子亲自为他颁发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
图片
消息被曝光后,一时间批评声音四起,
王室再一次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
福西特随即请辞,表示愿主动配合调查,
王子基金会的主席康奈尔(Douglas Connell)也跟着辞了职,但他表示自己对这些“猫腻”毫不知情,
基金会倒是给出了非常积极的回应,他们表示将会“非常认真地看待”所有关于丑闻的报道。
图片
按理说,这种时候最为需要家人的支持,
但哈里的声明,却像是捅了老父亲一刀,
更何况这则声明,还是在哈里被爆出曾与马贺福兹会面后没几天发出的....
声明里解释说,
2013年,哈里的确和马贺福兹在伦敦切尔西的一家酒吧里见过一面,
因为那时马贺福兹给他的慈善机构Sentebale捐了5万英镑,后来还给哈里名下的另一家慈善机构捐过一万英镑。
他们认为,慈善家与捐赠人见面非常正常,也合理合法,因为慈善机构就是需要仰仗这些捐赠者的支持。
图片
不过这次见面后,哈里并没有把马贺福兹引荐给任何王室成员,
因为他认为此人的“动机不纯”,很有问题.....
观察了一年后,哈里还是觉得此人不值得信赖,
于是2015年,他彻底断绝了和马贺福兹的联系,还向其他人表示了他的担忧。
声明还批评说,某些英国媒体在明知事实如何的前提下,故意含糊其辞诱导民众猜测哈里王子与勋爵的丑闻有关,非常让人失望,
哈里本人,对此毫不知情,也从未参与其中。
图片
虽然通篇的重点在于哈里本人对于马贺福兹如何不信任,
但这篇声明总让人有一种他在处处针对查尔斯王子的感觉.....
这让英国各路专家和民众都很不舒服,
有王室专家指责哈里说,他这样做就是把责任都推给他爸爸,让查尔斯看起来非常傻。
也有人说,哈里虽然没有在声明里提到查尔斯的名字,但这就是在明晃晃的拉踩,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攻击他父亲的机会,非常可悲。
资深王室编辑Rebecca English则下了定论,说哈里这就是在把查尔斯往火坑里推:
图片
她解释说,一直以来,查尔斯都试图在家族中树立一个如同瑞士一样的“中立国”形象,
尤其当威廉与哈里的矛盾加深时,查尔斯仍试图置身事外,努力一碗水端平,
尽管当去年年初哈里梅根宣布要退出王室时,他也感到非常非常地痛苦和悲伤。
Rebecca指出,哈里的这份声明不厌其烦地强调着年轻的他多么富有远见卓识,
但仍要见缝插针地挖苦父亲,提及勋爵丑闻,
还暗示哈里早就看到了事情的真相,但查尔斯和身边的亲信们却被蒙在鼓中。
图片
她发出疑问,通过各种手段捍卫自己的立场当然没错,但为什么要以牺牲最亲近的人为代价呢?
更何况,这份声明里还隐瞒了一些事实,
比如说,酒吧会面过后,哈里还和马贺福兹在查尔斯、卡米拉的住所克拉伦斯宫见过一面,
那时,哈里还对他开玩笑说:“我爸爸是不是比我更早拿到钱了?”
而且,哈里虽然说过自己表达了对马贺福兹的担忧,那他又是向谁表达的呢?
查尔斯和他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人记得哈里曾说过这件事。
Rebecca说,据她所知,直到上个周末,查尔斯才知道他的儿子曾在伦敦西边一家酒吧里见过马贺福兹,他当然不会知道哈里还曾接受过对方捐款的事....
如果哈里真的如他所说一直密切观察着这位沙特的亿万富翁,那他肯定有千百次机会警告他的父亲,
而且此人后来成为查尔斯慈善事业的主要捐助者也从来都不是秘密,因为苏格兰邓弗里斯庄园附近就有一片以马贺福兹命名的树林....
图片
最最让人不解的是,如果哈里真的马贺福兹和他的动机有那么深的担忧,
为什么不让两家慈善机构直接把他的捐款退回去呢?
一连串问题问下来,很多看客都有了自己的判断,
于是,本就不招网友待见的哈里和梅根,又被喷成了筛子.....
“哈里是真不喜欢他的家人们啊,真可悲。他把他们一个个都推进了火坑。”
图片
“你老婆戴血钻的时候可高兴的很。对吗哈里?”
(指2018年梅根曾佩戴沙特王储赠送给她的钻石耳环,王储的政权与一位记者被谋杀有关。)
图片
“我看他老婆也挺有争议性的,怎么他没和她断绝关系啊?”
图片
“哈里,让我来提醒你一下。你老婆戴过好几次的钻石...就来自于一个非常可疑的沙特王子....你好像很容易忘记这一点。
你一定非常恨你爸爸,但却从来没恨过他给你的钱,对吗哈里?我真为查尔斯感到遗憾,竟然培养出这么一个自私的、被宠坏的、很痛苦又很善妒的孩子,一个从未长大的孩子。无疑,在接下来的人生里,他还是会为了任何一件事把所有人指责个遍,就算错是他犯下的。”
图片
“我们也对哈里的动机‘非常担忧’!我们能和他切断联系吗?”
图片
“王室也应该说说关于哈里梅根的背后真相。这样他们就能永远闭上嘴巴了。”
图片
话说回来,查尔斯王子昨天表示,他目前已准备与警方交涉关于基金会的丑闻,
但他对福西特和马贺福兹之间的任何交易都一无所知。
其实,这桩丑闻本来算是严肃的社会议题,人们的关注点在于王子基金会内部究竟有没有涉及钱权交易,
而如今,哈里突然插了一脚进来,顿时把原本肃穆的氛围变得狗血了许多.....
或许,不论以何种方式,只要能够到人们的关注,对他而言就是胜利吧....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87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772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2:26:29 | 只看该作者
6楼 醒着,做梦说: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平静的午后,昏昏欲睡地坐上地铁,盘算着一会儿到家后的安排。
忽然,地铁在运行中开始广播。
“突发情况:我们接到通知,列车多名工作人员的新冠检测呈阳性,所以本列地铁暂时停运,请所有乘客不要慌张,并在下一站停靠后有序下车……”
这不是新冠版釜山行,而是今天下午的首尔六号线……
图片
这并不是孤例:事实上,韩国现在疫情情况不容乐观。
12月6日,韩国政府正式暂停“解封”进程。
之前宣传了很久的“与新冠共存”,在轰轰烈烈地试行了一个月后,被紧急熔断。
放宽的防疫政策重新收束、加码,接下来四周内,韩国首都圈地区私人聚会人数上限,由先前的10人下调至6人,聚会者中最多只能有一名未接种新冠疫苗者。?
因为,现在的情况,比韩国专家之前预计的最糟情况,还要更加骇人听闻。
图片
用一张每日新增图来说明问题:
10月20日,韩国当日新增1441。
11月16日,韩国当日新增3184,是韩国有史以来首次日新增突破3000人。
11月23日,韩国当日新增4115,日新增首次突破4000人。
11月30日,韩国当日新增5120,日新增首次突破5000人……
图片
韩国人口约为5000万,其中已经有80%的民众接种了两剂新冠疫苗,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日新增确诊仍然达到了全民人口的万分之一。(要是换算成中国,那就是每天新增14万确诊……)
而且,之后七日,韩国日新增基本上都在5000左右徘徊。
图片
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首都圈。
根据韩联社报道,截止到12月7日零时,韩国新冠危重病例连续7天超过700例。
韩国首都圈重症患者病床严重告急——首尔市和仁川市的病床使用率超过90%。
整个首都圈,等待新冠病床安排的确诊病例高达982例,但一共只有115张病床还空着,而且并非所有病床都立刻可用。
图片
根据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目前首都圈每个检测点基本上都排队超过1公里,动辄需要数小时。
即使检测出来阳性,大多数人也必须得接受“居家治疗”。
并且……
“检测人数和确诊患者的数量爆炸性增加,当前首都圈的确诊人数已超出本地医疗系统处理能力,医疗系统面临崩溃,不断有人因为无法受到妥善治疗而不幸死亡。”
另一方面,新毒株“奥密克戎”,也开始逐渐在韩国传播开来。
12月1日,一对从尼日利亚入境的40多岁牧师夫妇,确诊奥密克戎。
而截止到现在,时间仅仅过去了6天,韩国已经出现了36个确诊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例。
而这一次的传播,又又又和宗教有关。
图片
如果你感觉到有一些眼熟,那很正常:因为在疫情初期,去年2月的时候,韩国第一次新冠激增,就是因为韩国天地教会爆发大型群聚感染。
所以这次,韩国人在发现这次入境的夫妇是牧师的时候,都有点慌:这波是年度返场复刻吗?!
而事实也证明,韩国人的担忧不无道理……
图片
目前,在已经确诊的36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中,所有社区感染病例,几乎都与这一对夫妻相关。
爆发点,在仁川弥鄒(zōu)忽区教会的礼拜活动。
这是一个大教会,教堂规模很大,有3600个座位。
教会的信徒居住地分布较广,大家从韩国各地赶来一起做礼拜,做完再各回各家。
图片
这对夫妻的友人参加了此次礼拜活动,和来自全韩各地的人一起,长时间聚集在密闭空间诵读祷告文……
这直接导致了大范围感染。
教会信徒反疫苗的态度,或许也增长了这次感染的严重性:在初次统计的26名疑似感染或已经确诊的信徒中,只有7人完成接种,接种率仅仅只有27%。
和韩国全国超过80%的疫苗接种率相比,这个接种率低到引起关注。
图片
于是,这一次礼拜活动,有至少360名教会信徒成为密切接触者,他们又将奥密克戎带到了更多地方,导致全韩至少有1300多人和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有过接触。
目前,教会的确诊感染者中,已经有了一名中学生和三名高校学生,直接导致部分高校将全部课程转为线上。
此外,还有一名不在首都圈内居住的男性在参加礼拜后确诊,这也让全韩各地人心惶惶……
短短几日内,奥密克戎的社区传播已经到达了第五代。
图片
有人提出,韩国政府对宗教集会管的太不严了!
目前,政府严格限制了餐厅、咖啡店、补习班、电影院、自习室、网吧、体育馆、博物美术馆、图书馆等日常设施,然而宗教设施和红白喜事都不包括在内……
甚至连6日新公布的防疫加强措施,都没提要怎么限制宗教集会。
于是,韩国社会上要求政府收紧相关设施防疫力度的呼声此起彼伏:都栽了两次大跟头了,怎么还不长点心!!是政府不敢强力管理,才导致这样的传播一再发生……
图片
终于……
今天上午,韩国中央事故应急处置部在记者会上表示:正在和宗教界代表协商,可能会在接下来对宗教设施采取追加防疫措施……
图片
在诸多感染病例中,韩国有一起奥密克戎感染,引起了关注。
这例感染者是一名餐厅老板娘,而在韩国检疫部门追查源头时发现,他和仁川教会并没有交集——也就是她并不是在教会内因为密闭空间长时间接触感染的。
而最终,韩国查出了感染途径。
图片
从尼日利亚回韩的牧师夫妇离开机场时,有一名开车去接他们的友人。
友人回家传染给了妻子和岳母。
而友人和岳母随后到仁川一间餐厅用餐,传染给了老板娘。
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监控显示,老板娘只在上菜和结账的时候,与两名患者有接触,其余时间都在厨房。
虽然两名患者在餐厅内逗留了一个小时,但接触时间仅一分多钟,更重要的是,在全程接触时间,老板娘都戴着口罩。
韩国专家初步判断,可能是患者的飞沫残留在桌子上,导致了老板娘虽然戴着口罩,但仍然被间接感染。
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中国驻韩大使馆,也已经发布了提醒。
“目前,在韩确诊的中国公民亦明显增多,包括危重症和死亡病例。
我馆提醒在韩中国公民:我们十分理解疫情长期化给您造成的精神压力和各种不便,但疫情尚未过去、危险就在身边,为了您和您亲友的健康安全,千万不要放松警惕、掉以轻心。”
图片
瑟瑟发抖……
疫情已经快要两年,但仍然没有要过去的迹象。
无论是在海外的朋友,还是在国内的朋友,大家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无论如何,还是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87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772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01:39:42 | 只看该作者
7楼 醒着,做梦说:
话说最近南非又出现了新冠病毒的Omicron变异毒株。
目前科研机构对于病毒的研究正在进行当中,但很多专家担心,Omicron有可能成为下一个Delta毒株,带给全世界巨大的影响……
图片
(南非确诊率在Omicron病毒出现两周后大幅上升)
但相对于专家的担心,歪果网友们反而平淡了许多。
大家在经历了新冠、Delta变种之后,似乎对坏消息产生了抗体,
网友们甚至在坏消息的接连轰炸下,开始给Omicron变种病毒玩起了各种梗,体现了一种绝望中别样的幽默感……
热知识:如果你重新排列“Delta”和“Omicron”的字母,你会发现它们变成了“媒体控制(Media Control)”。

(暗示新冠是媒体阴谋)
网友回复:你还能排出“色情杏仁(Erotic Almond)”呢,你想说啥?
图片
人类:神啊,让?2021(划掉) 2022变好吧……
神:你们TM还活着呢??
图片
人类:2021马上就要过去啦!!
Omicron(咬)!!
图片
2021正带着2022了解工作环境……
图片
新冠(异形抱面体),Delta(破胸体),Omicron(成年异形)……
下一个是啥?威震天变异吗?
图片
“看啊!Omicron变异毒株!!”
“看吧,已经没人在乎了……”
图片
新冠非常贴心,每隔几个月就发布一个船新版本,玩家不会无聊。
大家一起来砍我(划掉)
图片
Omicron变异和新冠战争解说图:
新冠是个永无止境的莫比乌斯环,你就在这呢……
图片
“新变异的Omicron毒株是所有变种中突变最多的……”
“只是目前……”
图片
等我找找我第14针强化疫苗通行证。
找到我就能去买个三明治了!(2025年彩色照片)
图片
“行吧,今天(又)是个新的变种日。”
(电影《土拨鼠之日》,讲一个人被困在一天当中)
图片
了解了一下Omicron病毒之后的感悟:
2020年:浪
2021年:巨浪
2022年:夹了个哥斯拉的浪
图片
新变异的新冠:
“这可不是我的最终形态!”
(《七龙珠》人物梗,每次快输了就变身)
图片
Delta刚赶走了Alpha,就被Omicron盯上了。
图片
“哈喽邻居。”(按下车库门)
“听说有个新变异病毒啊。”(使劲按关门键)

“叫Omicron变种,是最多……”(并不想听)
图片
看到消息两个小时后:
图片
经过了两年的混乱,世界正在慢慢苏醒。
然后Omicron就来啦!!!
图片
外星人:“下一个就轮到我们(去毁灭地球)了,好紧张哦……”
图片
新冠就像卡卡罗特,每次以为它要完了,都能给你来个新变身……
图片
新变异来了,我已然麻木……
图片
Omicron来啦!
我:“随便吧……”
图片
几乎恢复正常生活的人:“你不会再变异了吧?”
新冠:“放心吧,不会了。”
人:(放松)
新冠(Omicron):骗你的~
图片
Omicron变异再一次干掉了我2022年的所有计划……
图片
行吧,苦中作乐,也没啥不好的。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主题

3404

帖子

87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772
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01:40:33 | 只看该作者
8楼 醒着,做梦说: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西海岸,一块巨大的钢块躺在荒原的枯草上。
图片
这里人迹罕至,距离最近的城市霍巴特有四小时车程,看不到游客和建筑,有的只是山峦和海风。
为什么这块造型古怪的钢块会出现在荒野,是什么现代艺术装置吗?

并不是,它的名字是“地球黑匣子”,一个记录人类文明消亡过程的工具。
图片
地球黑匣子的创造者是塔斯马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和营销传播公司Clemenger BBDO,他们的灵感来自飞机黑匣子。

一架飞机坠毁后,调查人员会在残骸中找出黑匣子,也就是电子飞行记录仪,通过记录下的内容知道空难前发生了什么,避免未来出现同样的情况。

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也需要这样一个东西,因为全球变暖已经让人类文明处于危险驾驶中。
图片
今年8月,联合国发布报告说,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40年上涨1.5摄氏度,比预测的提早了10年。

严重的气候变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过去一年山火、洪灾、热浪频发,仅美国就出现3000场野火,洪灾损失超过80亿美元,更有3000人在热浪中丧生。
图片
联合国科学家警告,曾经每50年发生一次的严重热浪,将每10年发生一次,野火季将愈来愈长,严重干旱的发生频率也将增加1.7倍。

到2050年,北极的海冰将在夏天完全消失,海平面也会在本世纪末上升15厘米。

2015年各国签订《巴黎协定》时,把2050年温度涨幅低于1.5摄氏度定为目标,但目前看这个目标很难达到。
图片
一旦突破1.5度的临界点,气候系统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形成一系列自我循环的怪圈,加剧暖化。

如此糟糕的情况,让人们开始怀疑人类文明能否挺过去,也让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有了做地球黑匣子的念头。

如果人类社会真的因为全球变暖崩溃,那么记录下崩溃前发生的事,好给未来的人们(如果还活着的话)以警示吧。
图片
他们设计的地球黑匣子大小有如公交车,长10米,宽4米,高3米。

它的外壳是7.5厘米厚的钢材,几乎完全封闭,悬挑在底部的花岗岩上。
图片
在黑匣子内部,是海量的存储驱动器,它们连接着互联网,由黑匣子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

阳光明媚时,黑匣子会自动下载信息,如果太阳能电池板长时间没有电,里面也有备用电池可以用。
图片
地球黑匣子还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完工。
但它已经开始收集信息了,内容主要分为两类:

一种是学术数据,包括陆地和海洋的温度、海洋酸化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物种灭绝数量、人口数量、军费开支和能源消耗数据。

另一种是新闻资料,包括气候新闻、和气候有关的社交媒体帖子、气候政策、气候变化会议进程等。
图片
所有内容是自动获取的,从今年11月的COP26气候峰会开始,地球黑匣子就在记录了各国的气候决策。

项目成员吉姆·柯蒂斯(Jim Curtis)说,希望这么做可以给领导人施压,让他们清楚自己在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的存在时刻提醒领导人,要负起责任,因为不管是他们的作为还是不作为,都会被记录下来。”
图片
“当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记录下来,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言行。这就是我们想达成的目的,告诉所有人,如果地球毁灭了,你有责任。”

研究人员有信心黑匣子能存在很久。
为了找到稳定性够高的地质地貌,也不卷入地缘政治,他们在挪威、马耳他和卡塔尔等候选地中,选中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岛。

这里日照充足,没有人和大型动物,7.5厘米厚的钢板能挺过大部分极端情况。
图片
项目参与者乔纳森·尼伯恩(Jonathan Kneebone)说:“黑匣子就是为了比我们所有人活得更久而设计的。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比如内部电网瘫痪,黑匣子本身也继续存在着。”

他们不担心黑匣子会被人为或自然破坏,但它的存储量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研究人员估计,根据已有的存储器只能存未来30到50年的数据。
这当然不够,目前他们还在研究高效利用存储器的办法,如果能有效利用每一台存储器,理论上可以让黑匣子存入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信息。
图片
研究人员也在尝试其他能长期存储的方法,比如在钢板上刻字,写下重要事件。虽然听上去挺笨,但确实能存很久。

有人质疑地球黑匣子是个商业营销活动,毕竟请了营销公司的人,但吉姆·柯蒂斯说这个项目是非商业性的,他们合作是为了创造一个能用的工具。

在黑匣子正式完工后,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官网访问黑匣子里的内容,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
图片
他们还打算在黑匣子里加入一个唤醒机器,只要照射到阳光就能被激活,如果黑匣子因为灾难进入长期休眠状态,机器会在阳光的作用下,再次唤醒它。

除此外,他们还有个更疯狂的点子,准备让黑匣子每过一段时间,向太空发射气候相关的总结性数据。

图片
不少人认为,黑匣子几乎不可能被未来人看见,但研究人员觉得只要它建造好,没有被刻意破坏,它总能来到未来人手上。

“可以这么说,如果黑匣子在未来不被人们打开,它就没有用处。只要人们能找到它,打开它,就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和罗塞塔石碑一样,我们在黑匣子里用多种编码格式记录信息,读懂它们需要费些脑子。但我们相信,凡是有能力打开黑匣子的人,基本都能读懂。”

这些年来,人类的末日危机感越来越强,不管是遍布全球的冰冻动物园,还是位于北极的世界末日种子库,都是人类在为未来可能的灾难做准备。
图片
地球黑匣子是全球变暖恐慌下最新出现的项目,
虽然听上去不太可能实现,但也许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它真的能告诉未来人,在我们的时代发生了什么。
图片
千百年后的某一天,在人们早已忘记这个项目的时候,或许会有人来到塔斯马尼亚岛上,看到这个奇怪的钢块。

打开这个庞然大物,一段冗长又复杂的历史,就会再次出现在阳光下……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5-31 18:31 , Processed in 0.0628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