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湖南益阳老人被骗养老钱后轻生 转自月光博客 [打印本页]

作者: 无敌先锋    时间: 2021-1-27 13:17
标题: 湖南益阳老人被骗养老钱后轻生 转自月光博客
湖南益阳老人被骗养老钱后轻生-月光博客 - 新闻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益阳老年公寓爆雷调查近日,湖南益阳老人跳江事件引发关注。现场目击者称,1月19日下午,老人赤身跳入益阳资江后身亡,据知情者透露,死者为一名62岁男性,养老机构以预订养老床位并返利模式,募集老人资金后疑似跑路,死者疑被骗十余万元养老钱。知情者称,益阳当地多家养老机构以预订养老床位为由收取高额费用,该案涉及2000余名老人受骗,并有多名老人因此轻生。目前事件有待进一步调查。
我觉得,这种就是典型的以老人为目标的诈骗。
骗老人钱是极不道德的行为,但目前就有很多专门针对老人的诈骗公司,小的诈骗是推销保健品、保健器材,大的诈骗是理财产品、养老产品等,那些诈骗公司的销售员非常熟悉“话术”,有一套理论和知识体系,有专门的团队来分析老年人的性格、家庭以及收入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一般老人很容易中招。
我家的老人就上当受骗过,就在我住的社区里,有一个专门搞老年人的公司,还自称老年协会,平时送鸡蛋、大米那些小玩意,日常不停打电话问候,嘴巴比蜜还甜,送着送那,有时候甚至还免费带老人团去特定城市旅游,旅游的参观指定的项目进行洗脑,要老人购买他们的保健品。
买保健品还算是小钱,后来他们开始骗老人购买他们的理财产品,利息说有15%,还说一年到期,老人禁不住迷惑就交钱了,实际上这公司半年就跑路消失,骗了社区一大票老人,报案也没用,案子至今未破,钱也追不回来。现在家里的老人都不敢接陌生人电话了。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养老钱,骗这种昧良心的钱,这些人的心不会痛吗?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无敌先锋    时间: 2021-1-27 13:23
再给大家发几篇老年人被骗的新闻,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提醒父母远离骗局。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无敌先锋    时间: 2021-1-27 13:23
- 新闻
原标题:1传144:中老年养生课堂背后的“温情陷阱”
1传144!截至1月20日9时,吉林省“本土超级传播事件”已有至少144人因与林某有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新冠病毒。
此次“超级传播事件”中,涉及四次针对中老年人的营销推广活动,感染者年龄普遍偏高,多为中老年人,年龄最大的为92岁,60岁以上感染者占此次感染人数比例超60%。
疫情把“隐秘角落里”的“中老年养生课堂”再次公之于众。
“我父亲参与这些免费的‘专家养生课堂’后,购买保健品、理疗器械的花销加起来已经有十多万了。”青岛的蒋小禾(化名)说,“那张十多万的存折最后只剩下26.28。”
社区里的“养生大讲堂”
蒋小禾所在的街道有一家“养生工作社”。疫情出现前,每周五工作人员都会在各个小区的生活广场上给老人发传单,主要介绍周六的“授课专家”和授课内容。工作人员会和老人承诺,听“专家”讲课不但免费,还可以领取各种精美礼品。“有时候是小购物车、雨伞、小板凳,有时候是一袋面粉或者一瓶酱油,反正都是些生活中能用能吃的东西。” 蒋小禾的父亲蒋敦诚(化名)今年72岁,空闲之时会和邻居们结伴听课。
课程一般是上午九点开始,但不到八点就有不少老人坐着马扎在店前排队。不少老人认为,去得晚就无法挤进“教室”,更不用说最后领到礼品了,至于“专家们”讲的内容,他们也是“似懂非懂”。
“课上主要讲老年人如何能活得长、活得好,说着说着就引到他们的东西如何好。”花费了十多万,购买了十余种保健品、两套理疗器械的蒋敦诚,有点恍然大悟地说,“现在想想买的那些蜂胶、冬虫夏草片、深海螺旋藻吃了没啥作用。”
蒋小禾说,这家“养生工作社”不但讲课,还不定期地组织免费的“敬老出游活动”。工作人员会结合老人们购买保健品、理疗器械的数量挑选出十几位老人,颁发奖杯、奖状,给予出游奖励。“一般是出去一天,大清早出发,下午回来,中午就吃点白菜豆腐之类的菜。”蒋敦诚说。
“这家店在去年年中就关门了,现在店面是一家熟食店。”蒋小禾说。
工作人员的“温情陷阱”
说起“养生工作社”工作人员的销售技巧,蒋小禾情绪很激动。“他们摸清了子女探望老人的时间,专门挑只有老人在家的时候登门。要么陪着闲聊,要么陪着下棋,还有的专门为上了年纪的老人读报。时机一旦成熟,他们就开始推销公司的产品,老人很难拒绝。”
蒋小禾说,她听过最令她震惊的就是其他“养生课堂”的工作人员,甚至为老人洗脚。“那段时间,我正和父亲因为买保健品的事情闹别扭,听说这件事儿以后一下子就哭了,我觉得他们在侵入性地‘替我们尽孝’。”
王大宇(化名)曾在某地方性保健品公司实习三个月,期间曾在最基层的门店帮助店员给老人分发礼品。据王大宇回忆,每个门店都会有一位销售主管,既负责对接专家,把控课程走向,又负责关注老人的情感动向。“主管不会教得特别细,在指明方法后,全靠个人发挥。大多数人会在常人能理解的范围内拉近和老人的关系,但也有极个别、极个别的人会‘耍心眼儿’。”
王大宇说,这些极个别的工作人员会给老人灌输一种思想,老人的钱就应该老人自己说了算,子女之所以不同意老人买东西,完全是为了日后可以继承老人更多的钱产。“这就多少有点挑拨的味道了。老人一旦陷入这种思维怪圈就很难挣脱出来,家庭关系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据王大宇介绍,保健品和理疗器械的线下销售一般有两种思路,即靠质和走量。靠质就是盯准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老人,只需要服务好不多的几个关键人物就可以完成不错的业绩;走量则面对其他老人,通过“薄利多销”的方法完成业绩。“不过最近几年,情况有所收敛,各地的市场监管局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基层老年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不能失守”
“从生理层面来讲,不少老人身体具有慢性疾病,除了常规的医疗手段外,他们希望有其他的方式能帮助缓解自己的病痛。就心理方面而言,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梦想。”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老龄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郑志刚博士分析,“老年养生课堂”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原因有很多,“很多老人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给子女添麻烦。当然,也有一些老人是出于占‘小便宜’的心理才去的。”
李峰阳说,不少独居老人平常难见儿女,更喜欢去人多热闹的地方。“听课的时候,大家的情绪都很高,也容易被说动。我和身边一些朋友都会有种感觉,人一上年纪对死亡就会产生恐惧,人一多,气氛一活跃就不会乱想了。”
“前两天,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也知道保健品、理疗仪不一定有用,但万一呢?”蒋敦诚说,“人啊,不到那个年纪是不会考虑这些问题的。”
早在十三五规划中,针对老年教育国家就提出了“养教结合”,但圄于资金、人才等原因,基层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科普情况仍需提高。“目前的老年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老年大学,社区、乡镇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这就给一些企业以可乘之机。从这个层面看,基层老年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不能失守。”(健康时报记者 乔靖芳 周学津)
点击进入专题: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本文经过智能整理,以方便阅读。查看原文: 请点这里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智会眼    时间: 2021-1-27 13:24
标题: 回复楼主无敌先锋
这文章里说的半年跑路的,真的要破案的话,这样的案子诈骗的人是肯定能找到的,,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无敌先锋    时间: 2021-1-27 13:24
吉林超级传播事件背后的“JQK”养生套路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 - 新闻
“听课送鸡蛋,临走赠新冠。”截至 1月13日,由吉林省卫健委通报的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林某引发的感染者增至102人。这一超级传播现象使养生馆、保健讲座等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养生场所利用JQK套路,赠礼品、搞培训、提供免费体检,专盯老年人下手圈钱。
1
养生场所的JQK套路
吉林省通报称,1月6日至11日期间,林某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艾尚瀚邦养生馆、通化市源升品质生活坊等处开展了4次针对中老年人的营销活动。因此,本次疫情感染人群年龄偏高,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七八十岁的有数十位。据透露,被感染人员同在密闭空间,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环境中。在生活坊培训时,不足100平方米的单元房内同时容纳30人到40人,且仅有少部分人佩戴口罩。目前,吉林省已对涉疫养生馆启动调查。
此次超级传播事件让养生场所乱象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一位网友精辟地概括了当前一些养生场所的圈钱套路——用赠送鸡蛋等小礼品诱导老年人上钩(J),圈(Q)起来培训洗脑,再卖保健品坑(K)人。
——精准锁定目标,J(钩)得就是你。
近年来,很多居民楼外出现了养生馆、健康馆,不少老年人会在门前排队,营销人员与他们聊家常。“阿姨从哪儿退休呀?”“叔叔家住这个小区吗?老伴做什么的?”“与孩子一起生活吗?”看似热情洋溢,实则套路满满。一位曾开过养生馆的行内人刘某告诉半月谈记者,有工作、且单位较好的老年人,是营销人员重点攻关对象;问谁当家是了解财政大权掌握在谁手里;子女不在身边的比较好下手、购买产品后不容易退回……
一般老人要连续几天签到,养生场所才会赠送毛毯、豆油等“大礼”。这段时间里,营销人员基本将老人情况掌握差不多,然后把顾客分为四类——肯定能买的,做工作后能买的,可买可不买的,打死都不买的。前三类的顾客则是他们锁定的目标。
——Q(圈)住一批人,培训“忽悠”走起。
这些养生场所定期会组织培训授课,涉及养生、长寿、改善老年病等内容,并请所谓“专家”义诊。刘某说,培训讲师和专家都是包装和培训出来的。“专家”会故意夸大常见的老年病症状,通过“洗脑”种下“危机”,为卖保健品“铺路”。
——“精密”仪器加持,K(坑)你没商量。
养生骗局不断曝光后,不少老年人也提高了警惕。为此,很多养生馆就提供仪器免费检查,让老年人放松警惕。“无论怎么测,你都是有问题的。”刘某说,比如一种仪器据称能测出血栓前状态。只要抽取1毫升静脉血,放在仪器里转10分钟,拿出来倒在纸上,就能看到血栓长短。“这种仪器是否科学我不知道,但能人为控制检测结果。”他说。老人第一次检查时可以将数值调高,等吃了产品后再检查时,再将数值调低,表明吃药见效了。此番操作后,不怕老年人不掏钱买产品。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一家关闭的养生馆,门上张贴着禁止出入的贴条。(新华社发)2
养生场所乱象多,监管较困难
套路重重的养生场所,却一直拥有可观的客源以及生存空间。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此类场所相对隐蔽,日常监管难以发觉,而作为其拥趸,部分老年人反而在助长其野蛮生长。
据知情人透露,养生行业乱象很多,组织却很严密。养生培训多在封闭场所进行,邀请的都是已在店里体验过十天半月的60岁以上老年人,年轻人或陌生人很难进入。
半月谈记者曾试图参加一个关于治疗高血压的讲座,被工作人员拦在门外,并十分警惕地询问,“里面有你家人吗?”“从哪里听说这个讲座的?”最后被拒之门外。
很多培训并非在固定经营场所进行,而是选择租赁写字间等,让人无从追寻。活动通常选在周六周日进行,这个时间政府相关部门也在休息,可以避开检查。
一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这些场所注册时几乎都是个体工商户,只需个体营业执照和保健品经营许可证等即可开店,销售的保健产品多是正规产品,“使用后未必有效果,也吃不坏”,但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夸大宣传情况,实际销售时价格可能虚高。常规检查很难发现违法现象,除非正好“撞上”培训活动等,否则很难取证。
就算遇到一群老年人正在参加活动,他们多半不会为管理部门提供佐证。有的老人被产品所谓的疗效“折服”,对养生场所深信不疑。此外,由于养生场所的营销人员善打感情牌,有的空巢老人将他们当成自家孩子。个别老人明知受骗了,也愿意与这些营销人员来往、买产品,只因有个人能对他嘘寒问暖。
3
既要施雷霆手段,更要关注人心冷暖
半月谈记者在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走访发现,一些养生场所依旧在营业,但几乎没有顾客上门,还有一些场所大门紧锁。周边居民告诉半月谈记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的养生馆自年初起就没开过,有的是最近才关闭的。
吉林省市场监管厅于1月16日印发《关于加强对疫情期间以会议、授课等聚集方式开展营销活动监管的紧急通知》,针对会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销售不合格产品、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从长远来看,根治养生场所乱象也要提上日程。对于此类商户,市场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做好提前教育,通过发放提示函、告知书等方式,告知其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抬高售价;另一方面建立“信用+监管”制度,一旦发现这些企业有违法行为,在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的基础上,将违法者列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形成良好市场环境氛围。所属辖区如果发现类似培训授课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应进一步了解活动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帮助老年人辨别假劣保健品知识。
长春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卜长莉说,老年人轻信各种养生馆和保健品,说明其渴望健康,但其缺乏对此类产品的正确判断,子女又不能及时陪伴,一些商家就抓住这一特点,诱导老年人上钩。子女在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应注重老人的精神世界和需求,主动带老人前往医院体检治疗,为其寻找科学的保健方式,让老年人感受到理解和关怀。毕竟,子女才是他们真正的“灵丹妙药”。
(原题为《听课送鸡蛋,临走赠新冠?吉林超级传播事件背后的“JQK”养生套路》)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经过智能整理,以方便阅读。查看原文: 请点这里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我是白小白    时间: 2021-1-27 13:26
现在大城市小城市都有这个情况,老年人还挺喜欢,他们比自己的子女还要孝敬好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风中漫步    时间: 2021-1-27 13:38
这个确实是有的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风中漫步    时间: 2021-1-27 13:58
我也来说一个,王大姨啊,你看今天是你生日哈这个我们都为你想着呢, 哎哟,小李啊,你可真是的,可比我那些亲生儿女还要孝顺啊,这是我在我们当地听说的一件事儿,一个家里有点儿钱的老太太,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本身呢,他这几个孩子也都挺孝顺的,可是这个小李去他家之后,简直带老人太好太好了,而还时不时的给老人出点歪主意,这家里人就觉得不对劲,因为正常的小姑娘哪有经常去找一个老太太呆着的,另外他们也素不相识啊,只是在街上碰见这个姓王的老太太了,然后就主动帮他滴水果滴蔬菜,帮老人把东西送到家之后,还帮老人干这干那,所以就引起了他这几个孩子的注意了,说不是有什么问题吧,和老人说老人还不信,这个老人大约有60岁左右吧,儿女对她怎么孝顺他也不满意,还说你看看你们这三四个孩子,还不如人家一个比你们小了10岁的小李,这个小李据说是个推销员,然后才那啥呢,一开始就和你唠家常,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卖,一开始不去推销,指示和老人唠家常,生日的时候又送米呀,又送油啊,什么生日蛋糕啊什么的,然后和老人处的特别熟了,恨不得老人一看他比看了自己的亲生儿女还要亲800万倍的时候,这圈套就开始了,王大姨,您用的什么保健品啊,哎哟,我这么大岁数了,用什么保健品啊,您这岁数还叫大,有人八九十岁了,还在用保健品呢,我跟你说啊,我一个姐妹就是卖保健品的,他那儿的保健品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棒,您吃上过不了30次,您就像年轻20岁一样,然后老人肯定会问多少钱啊,贵不贵啊,不贵多少多少钱怎么怎么滴,然后给您按个优惠,其实这优惠还是优惠在老人身上,8000块钱买保健品,还得买个26,000的钙片搭配着吃,否则不管用,就这样吃完了这3万多的东西,老人觉得没什么变化呀,又去问这个小李,然后这个小李说那您这个可能和别人不一样,最后给推荐了个5万元的保健品,然后还得配合这个26,000的去吃,连着骗了4个老太太,有三个都上当了,连续被骗大约10多万,三个人加起来38万,后来警察把那个所谓的小李抓起来了,原来他姓赵并不姓李,然后他所说的他姐妹确实是他姐妹,是她亲姐姐,然后那些保健品其实进价才几百块钱,你们就说这玩意阴险不阴险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风中漫步    时间: 2021-1-27 14:04
这个事是真是假,咱无从考证,我还听说过给老人使迷魂药的,我三姑家庆奶奶,也就是我三姑的婆婆,不知道你们那边都怎么称呼,就这个老人曾经就入过一回圈套,他这还不是上别处,在我们村的镇子上赶集,有个人过来就问老人说你们家有多少钱呀,这个时候就可能给老人使了什么东西,老人就说我手上有几千块钱都在哪个地方搁着呢?那个你带我去你家拿吧,然后老人就骑着车给人家拿钱去了,等把钱拿出来给了人家之后,等人走了老太太才明白过来这个时候也早晚了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俱往矣    时间: 2021-1-27 14:05
标题: 回复8楼风中漫步
老年人的钱好赚,女人的钱也好赚,小娃娃的钱同样好赚。防不胜防。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风中漫步    时间: 2021-1-27 14:07
我说的弄不清,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的?说的是8楼的,因为8楼这个事儿,我听到过4五个版本都不太一样,所以不清楚这个是什么情况,虽然都大同小异,但是也有不同之处,有人说那个小李被老人的儿女打了,结果把老人气得住进医院了,有人说没这事儿,有人说老人知道这事之后痛心欲绝把小李给砍死了,有人说老人听到这个事痛心欲绝,自己跳河死了,所以说这玩意儿咱也搞不懂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风中漫步    时间: 2021-1-27 14:08
回复 10楼 俱往矣

他这也不是赚钱呀,这根本就是骗钱啊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玥朦龙    时间: 2021-1-27 14:09
只要老人喜欢就好,我们操什么新,
本帖来自pc秘书
作者: 科尔沁    时间: 2021-1-27 14:13
标题: 回11楼风中漫步
这世界上有正版就有盗版,从来不缺我们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作者: 智会眼    时间: 2021-1-27 14:52
标题: 回复13楼玥朦龙
老人钱被骗走了,最终老人生活,生病等等这些负担还是落在子女身上,,加重了子女的负担,13楼 玥朦龙说:






只要老人喜欢就好,我们操什么新,
本帖来自pc秘书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风中漫步    时间: 2021-1-27 15:00
回复 14楼 科尔沁

我可不是那样的,知道的我才往外说,不知道的我才不说呢,我刚才在9楼发的这个,也只是把听到的大概说了一下,然后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全都给它排除掉了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风中漫步    时间: 2021-1-27 15:02
回复 16楼 风中漫步

寄错ID了,应该说的是8楼的才对,9楼这个是我家亲戚的,所以这事我是知道的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老北    时间: 2021-1-27 16:48
的确很多老人容易上当。在质疑现在社会上的某一些人以外。老人们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除了已经进入老年痴呆的朋友以外,60岁前后的人,我想智力总还是正常的吧。不说完全识别所有的骗局,但是总能识别一部分或者大部分吧。有些复杂的骗局的确容易上当,但是我发现身边有很多老人一个简单的骗局,他们都愿意去上当,只能说他们自愿去上当。我们这边经常有聚集心开会免费给他们拿几个鸡蛋,然后到最后一步一步的诱导他们买很贵的东西。而且那些老人乐此不疲,还拼命的介绍人。嘿嘿,儿女要是去说他们还要被他们骂。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s://www.aim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