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盲论坛
标题:
看心灵鸡汤时,请带上你的脑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听风
时间:
2022-9-26 03:01
标题:
看心灵鸡汤时,请带上你的脑子
看心灵鸡汤时,请带上你的脑子
——警惕朋友圈里披着“鸡汤”外壳的“毒鸡汤”
简约 个性 分割线
音符动态简约分割线
别误会,我无意对心灵鸡汤的读者造成什么人身攻击,只是我觉得公众都只是过于习惯“接受”这件事,而不擅长于比“接受”更高一个层次的“思考”这件事,所以才会有时候造成一些“毒鸡汤”在朋友圈里疯传。回想从小受到的教育可见一斑,你要是破天荒地提出什么意见,那你的老师岂不是如临大敌,甚至还会怀疑你对他有意见,久而久之,谁还愿意思考啊,你讲什么我听什么呗,不然拿什么考高分上名校。当然,今天讨论的内容重点不在这里,今天主要来谈谈关于朋友圈里随处可见的“鸡汤”和“毒鸡汤”这件事。
要想搞清这二者,还真有点不容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众开始混淆了这二者的概念,导致“鸡汤”连带着被污名化,现在的年轻人谈鸡汤必反感,对打着鸡汤的名号的书籍更是避之不及。而且有些书商宣传时也有问题,大肆利用“鸡汤”的标签或是暖心等等的表述,第一次或许会惊艳,之后或许就会呵呵了。
什么是鸡汤?
起源于美国,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
挺好的,我并不反对,偶尔看看也不错,不过也就停留在偶尔看看的程度,毕竟鸡汤的思考有时候只是浅层的,看看也实在无伤大雅。就像我高中时为了学英语,还特地买了心灵鸡汤的原版。
Cache_44a6071cc915f587..jpg
它的风格是这样的:
我们都是乌龟,背负着责任和梦想,也曾怨愤,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成了你唯一不离不弃的依靠。
在路上,可以耽于风景,却不可忘记再度启程。
除非你开始行动,否则激情的火花是无法被点燃的。
幸福是一段铺满鲜花的旅程,痛苦是一段布满荆棘的旅程,我们不沉迷青山绿水,不惧怕风雨兼程,我们收纳各种风景,我们收获无穷的抗争和突破,我们毕生收获着不同的风景。
挺好的,都挺在理,看完是不是感觉心里一暖,恨不得马上丢掉手机跑去图书馆做个十套八套四六级真题?这种鸡汤无伤大雅,作用因人而异,他人无法说三道四。
接下来就是毒鸡汤的登场了。
他们看似画风一样。用的是循循善诱的方式和温暖人心的语言,有时候甚至可以起到和普通类似的效果,可是其在温暖治愈的外表下,却有着媲美鹤顶红的毒性。
而且让人防不胜防。
简约 个性 分割线
音符动态简约分割线
随便举个例子。
“十年前,他考入985前途一片光明,我高考落榜被迫打工。十年后,他应聘一家企业的高管,而我在考虑要不要录他。”
如果涉世未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读书无用论,其实这就是毒鸡汤惯用的套路:利用幸存者偏差或是类似的理论诱导你得出一个错误的观点。
纯粹瞎掰,还说得煞有介事。
还有一类鸡汤,咋天都在我的朋友圈疯传。由于太长,我就随便截一下:
Cache_4aa786b3d45052e2..jpg
TIM截图20180318133836_副本.png
Cache_518acc5e8501655e..jpg
乍看上去有些道理,其实狗屁不通,三观极歪。
或者用另一句话来说,这一类毒鸡汤用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强奸你的智商。
后来毒鸡汤进一步发展,有时候它们甚至都懒得掩饰自己的“毒“。
我随便列几个标题。
《作一点的女人更幸福》《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好看的女孩自带烧钱属性》《不给你买名牌包包的男人不配说爱你》
我只想说
Cache_710074cc67e33e77..jpg
简约 个性 分割线
音符动态简约分割线
如果说毒鸡汤有时候还会用一些文学技巧来掩盖一下,比如:抒情的语言,温和的对话,散文般的文风来掩盖“毒”的事实,识别他们并不容易,那么这类文章就是直白地表达极歪的三观了。
但偏偏就是这样的文章,出了无数公众号里的爆款。
这样的文章,也是我最讨厌的文章。
公众号的这个栏目,就是为了对抗这些文章和背后的思想而存在,努力寻找“真实和“正确”的事物。或者说,重新发现价值。
扯远了,回到心灵鸡汤的话题。
还有一类毒鸡汤,危害性没有前面二者大。这是一种从内心调节的心灵鸡汤,他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巧妙地让你质疑问题存在的必要性。这类鸡汤,好的方面可以自我保护,坏的方面就是逃避现实。
我想起以前的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
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摘自《女巫希尔迈》
从这个故事可以总结心灵出鸡汤的又一种套路,不去解决问题,消解了问题的复杂性。在这个故事里,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勇气去跳山崖的问题,而是想着怎么跳过去的问题,可是在秃鹫的眼里,问题的角度就变了。(这样的秃鹫,不是傻就是坏)这个故事里利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是太多鸡汤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鸡汤将所有问题转化为本质为“心灵”的问题,只要你换个角度想想,世界就会不存在任何问题,同时也逃避了一切问题。
说了这么多,其实你仔细想想会发现你已经看过了许多毒鸡汤,因为在不经意之间,他们早已充斥在你身边无处不在,看下面这道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作家曾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
结果在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而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知道。实际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是不是很熟悉?这是一份材料作文的题目,这就是典型的犯了“毒鸡汤”式的逻辑错误,殊不知状元从科举制实行以来,总共638个,落第秀才,已是无法统计具体人数,这样比,公平吗?殊不知落地秀才里这样杰出的人又能有几个呢?这种比较,有意义吗?我甚至可以把第二份材料完全换一份名单,然后补充一些别的材料到时候你又会得出别的结论,这就是这类鸡汤要达到的效果,用简单的因果逻辑关系来代替复杂的分析和事实。
鸡汤复鸡汤,鸡汤何其多,身处这个时代,你会时不时遇见鸡汤、毒鸡汤等等,随手转发的一篇文章都会遇见毒鸡汤陷阱,怎么办?
当然是要锤他们,往死里锤!
前提是你要鉴别他们。
如何鉴别,用脑子啊!
脑子是个好东西,我诚挚地祝愿,希望每个人能拥有。
具体方法就是:怀疑你所看到的一切,看见任何一个观点都想想其合理性。比如,你看了我的这篇文章,你觉得我说的对吗?(对)难道我说毒鸡汤不好他们就真的不好吗?(不好)难道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吗(不对)。
你能感觉得到吗?人类理性的伟大之处,就是从怀疑开始的。充分怀疑,得出正确答案。然后你才能自信地说出:
不好意思,这碗鸡汤
我!不!干!
有毒。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月亮雨
时间:
2022-9-26 06:33
标题:
回复楼主听风
给你顶一下
本帖来自微秘
作者:
听风
时间:
2022-9-26 06:50
谢谢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作者:
听风
时间:
2022-9-26 06:51
回复沙发月亮雨
就是要多想
本帖来自微秘iOS端
欢迎光临 爱盲论坛 (https://www.aima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