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断线的木偶说: 人一老了,就容易变得话多。
外公就是这样。
所以很多人都避开他,除非要请他算运程八字,看吉日良辰。他擅长这个,而现在会看万年历的人都没几个了。
人一老了,能说话的人渐渐少了,所以才有很多话积攒在心里,见人想说,见猫狗想说,见石头都想说。说一次还好,说两次三次都是之前的重复,就惹人厌。人老了没有新鲜的事情经历,没有新鲜的话可以说。
这里有句俗语,“剩饭炒三遍,狗都嫌”。外公就变成了那个被嫌弃的人。人们一听到他开始讲已经听了很多遍的话,就赶紧走开。
在画眉,只有一个人愿意跟他聊天,一聊就能从太阳落山聊到漫天星辰。那个人跟他年纪相仿,住在村后的半山腰。后来那个人耳朵不行了,说话没有反应。外公就更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他们两人倒是仍然可以默坐到半夜,外公再摸着黑回来。为此外公常常挨骂,家里人怕他晚上绊倒摔跤。
外公跟我说,他已经是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还活在这世间,但跟这世间已经隔离,正走在去往地下的路上,又还没到达黄泉。
我听了很伤心,每次回去,就坐在他身边,听他说话,听他说我小时候听过很多遍的事情。
有一次,外公忽然跟我说,我没有给你讲过马家祖先的事情吧?
我还没有回答,外公就开始讲了。
他说,马家祖先刚搬到画眉这个地方的时候,这里非常贫瘠,田少土硬瘴气重。马家祖先有七个儿子,老大继承家产,种田打土;老二分了些次等田,勉强维持生计;老四没有什么可继承的了,于是下河捞鱼,天天吃鱼,最后溺水,被鱼吃了;老五一杆火枪,打天上的飞禽;老六一把钢叉,捕地上的走畜;到了老七这里,祖先想不出能让他维持生计的办法,于是跟他说,你去要饭吧。老七就成了叫花子。
我问,老三呢?
外公说,老三入了魔道。
魔道?我问。
外公点头说,是啊,所以祖先不认他,也不管他。
那时候不是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吗?怎么不让老七去读书,却要做叫花子?我问。
外公说,马家祖先原本在朝廷做大官,搬到这个地方是来避难的,怎么能读书?万一中了榜,被朝廷发现了,那还了得?
我问外公,朝廷为什么要抓马家祖先。
外公说,那可说来话长咯。马家祖先原名叫马千秋,在元朝时为朝廷大臣。至于官有多大,已经无法考据。因为后来避难,马家人对祖先为官的事情缄口不提,怕惹祸上身。
马千秋为官正直,得罪了不少人。后来有人上奏说马千秋的坏话,说“千秋”二字对应“万岁”,可见怀有谋逆之心。皇上抓了他,他上奏说,名字是父母取的,不是自己取的,怎么能说我有谋逆之心?
皇上便放了他,但派人暗中监视。
马千秋为表忠心,也为了不牵连家人,一直在外当差,一年多没有回家。即使偶尔路过家乡,也绕道而走。
马千秋如此小心谨慎,朝中奸臣无可奈何。谁料祸起萧墙。
马千秋从小聪慧,二十多岁就入朝为官,为官两三年后,与名门之后恩师之女余氏结婚。结婚的第二日,马千秋就因“千秋”二字遭奸臣诬陷而被抓走。获释之后,他一直没回家,没与余氏团圆。
马千秋的母亲担心余氏寂寞,三天两头叫她一起说话,如此过了一年多。
有一天,百无聊赖的马母叫下人唤了余氏来消磨时光,见余氏跨过门槛时步态异常,一手扶住小腹,居然有怀孕的迹象!
虽然余氏处处掩饰,但马母是过来之人,一眼就看穿了。
儿子一年多没有回家,儿媳竟然有了身孕!马母是又羞又恨。
但马母没有当面戳破余氏,她决定先隐忍下来,逮到时机将余氏与那男人一并捉了。
可是一连二三十天,马母没有发现蛛丝马迹。余氏的肚子却一天比一天明显了。
为了掩饰,余氏换了比以前宽松的衣服。
马母心中着急,天天晚上去余氏房子附近听动静,发誓要抓到那个让儿子名声受损的男人。
来自 畅游助手 |
盲人行脚罗浮山
今日启程,一往无前,
诸佛菩萨,龙天护法,
普蒙加被,道业必成。
行脚就是了脱生死的一个捷径。
另外还有一种功德,
就是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有情的和无情的都能度;
能见到我们的,与我们能说上话的
所以它的功德是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
十方如来都来护持和赞叹
苏东坡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罗浮山佛道并存,和睦相处,兴盛时有九观十八寺,十八寺中以华首寺为第一禅林。
距离深圳约70公里,国家5A级景区。
亲爱的盲人朋友们:
参加“行脚”
道业必成
累积“罗浮山”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功德
时间:
11月10日
预备会
报名方式:
莲微信:85264845040
真恒微信:
1371461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