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楼 云迪说: 11、造下不孝业
俞麟,是山西太原的儒生。从外表上看来,温文儒雅,对人彬彬有礼,满口仁义道德,俨然以君子长者自命。
在家庭中,也看不出有忤逆父母的不孝举动,因此人们还认为俞麟是一个正直的好人。
年年赴京应考,年年名落孙山!
王用予是俞麟的同学,与俞麟的性情不同,并不专在外表上做功夫,而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切实的从方寸上修养,尤崇拜文昌帝君。
每日黎明即起,漱口洗脸以后,整齐了衣冠,在文昌帝君像前。
恭恭敬敬的焚香礼拜。
到了晚上,又跪在帝君的像前,反省一日的言行,善者加勉,恶者悔改。
有一天,王用予梦见在文昌帝君的像前,帝君很恳切的对他训谕,戒他举心动念,时时检点,不可动歹心,不可做恶事,因为善恶是有报应的。
当王用予向帝君叩问自己的前途时,帝君说:“你自己的前途,完全把握在你自己。如果你的心念言行是善良的,前途一定光明;反之,如果你起心动念,言语行动,为非作歹,那么前途的命运,一定是险恶。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自己的前途,何必求神问卜呢?”
俞麟是王用予的好朋友,接着王用予又向帝君叩问俞麟的前途。帝君说:“俞麟这个人,完全是一伪君子,对人评论太苛峻,言语太刻薄,不近情理。
他对父母亲,用腹诽法,造下了不孝的恶业。因此俞麟的终身,功名无成,应考科举,永远不会及第的。”
王用予问:“怎么叫做腹诽法呢?”
帝君答道:“俞麟对于父母的言语举动,心上常常不以为然,对父母怀着愤懑轻鄙的心理,但为了伪装君子,勉强着不露在表面。
实际上视父母如路人,毫无孝心。要知孝是心德,大孝大逆,完全系于一心。
俞麟对父母满腹的恶心,这叫做腹诽,当然是一个逆子。
可是他还以君子自居,这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伪君子,最触天怒,一定没有前途的。”
说也奇怪,俞麟虽然能写一笔的好字,能诗善文,可是在考场上总是失利,年年赴京应考,年年名落孙山。
眼看着年龄比他轻,学问比他差的朋友们,一个个的考中了秀才、举人、状元,可是俞麟始终是一个老童生。
人们常常说:“考试凭着七分本领,三分运气。”那么所谓三分运气,或许就凭各人的阴德,含有因果报应的成分吧!(取材自德育古鉴)
本帖来自爱盲客户端 |
盲人行脚罗浮山
今日启程,一往无前,
诸佛菩萨,龙天护法,
普蒙加被,道业必成。
行脚就是了脱生死的一个捷径。
另外还有一种功德,
就是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有情的和无情的都能度;
能见到我们的,与我们能说上话的
所以它的功德是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
十方如来都来护持和赞叹
苏东坡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罗浮山佛道并存,和睦相处,兴盛时有九观十八寺,十八寺中以华首寺为第一禅林。
距离深圳约70公里,国家5A级景区。
亲爱的盲人朋友们:
参加“行脚”
道业必成
累积“罗浮山”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功德
时间:
11月10日
预备会
报名方式:
莲微信:85264845040
真恒微信:
1371461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