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喜猫儿qwq说: 生命的质量
什么是有质量的生命?
是像比尔盖茨那样日进斗金,成为举世瞩目的商业大亨。还是像马克思或是毛主席那样,为江山设计,为世界人民的苦难而工作,改变世界。或是像曹雪芹那样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后放下尘念,完成一部旷世奇书。还是像张岱和陶渊明那样,在失意之后寄情山水,救赎自我。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了一番成就,且具有很高影响力的人,他们的生命确实是有质量的,从某种意义上把他们立为标杆也不为过,但必须像他们这样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事业或者经历过大风大浪才叫做有质量的生命吗?当然不是,如果仅用以上这些人的成就作为生命是否有质量的评判标准,那也未免太苛刻了,我认为,评判生命是否有质量,大可不必如此高标准。
旅行如果没有目的地,行者就会漫无目的,四处游荡,最后失去初心。生命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使人向上奋进的目标,那人就会如行尸走肉搞木死灰一般毫无生气。这种不良的情绪形成之后就如传染病一样四处流行,使得整个社会乃至世界都处在一种毫无生气的氛围中。而反之,如果每人都有自己要追求的目标,并且能够让你用百分百的热情去实现它,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韩浩鸟之所以最后只能冻死在凄厉的寒风中,就是因为他没有奋进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以整日得过且过,无所适事。大鹏之所以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就是因为他心怀高远的目标,并且始终为他而努力。所以有质量的生命,必然是有明确目标的。
有了明确的目标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坐享其成了呢?当然不是,如果只有一个空虚的目标,你既没有规划怎样去接近它,又没有采取有效的实际行动来实现,那么它也只能是存在你幻想中的一个粉红色泡泡。就像包法利太太,他虽然一直有一颗想要进入上流社会的心,但他们没有能够用于发家的产业,也没有能够倚仗的亲戚和朋友,包法利太太又不想用纯粹的劳动来换取他进入上流社会的入场券,于是她只能出卖自己的美貌和良知,去换取那片刻的风光和欢愉。而这样的结果又是什么呢?最后他还是落得个家破人亡,甚至赔上了自己的一条性命。有了明确的目标固然重要,但如何用自己的奋斗和不懈的努力来实现它,使其成为自己的所有,这对于是否具有高质量生命,也是非常重要的。
船在驶向港口的时候,必然会经历风浪偏离方向,若此时有一盏明灯指路,那真是一大幸事。但如果这艘船是硬生生被别人推进港口,这艘船的船长和其他船员并没有做任何事情,只是在执行别人的命令,只是操控船只按照别人指定的路线行驶,那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太过憋屈了。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按照别人的要求来塑造自己呢?也许为了自己深爱着的一个人的一句话,我们就放弃了自己所喜爱的一向爱好,或者有意无意地活成了别人期望的样子。就像无声告白中的女主人公莉迪娅,母亲希望她成为一名医生,能够摆脱相夫教子与锅碗瓢盆为伴的命运。父亲希望她广交朋友,成为学校中的社交明星,弥补他小时候所留下的遗憾。而莉迪娅又是那么乖巧懂事,她不想让任何一个人伤心,于是就尽力迎合父母,凡是他们提出的任何要求,不管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她都照单全收。直到最后他禁不住重压,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中美混血的女孩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似乎加在她身上的所有期待和希望都像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样真实。与其变成别人眼中完美的蜡像。不如成为真正的不戴面具的自己。。。。。。。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他拥有着让人们羡慕的财产,和使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但他觉得这并不是他最想要的,他想要的是一份内心的平静和生命的凝合。于是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来到了瓦尔登湖畔,开始了他的山水之旅。也许这听起来非常的荒唐,甚至是为世俗所不容的,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高质量的生命呢?坚持自我,寻求最本真的内心的声音。。。。。。。。。?。。。。。。。。生命是一次只能前进不能候撤的旅行。而只有行者自己才能掌握自身的脚步,选择自己的道路。不管是鲜花盛开宽阔平坦的大路还是泥泞难行,充满艰辛的小路,都充满着行者自身的笑语泪,血与汗。我们不必嘲笑那些主动选择走上逼仄的小路的人,也不必去羡慕那些有能力为自己开辟阳光大道的人,更不必去后悔自己所要选择走的道路,只要在生命的这场旅行当中坚定信念,专注当下。,努力拼搏,哪怕到了终点,只剩孤身一人,哪怕到了终点,一无所有,只要无愧于心,只要没有辜负之前的辛苦和付出,那这次旅行就是有收获的,哪怕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而生命的质量就像是旅行的风景,评判标准虽然不一,但,只要没有辜负自我,只要实现了你的梦想,那么生命就是有意义的,我们就可以说,这就是有质量的生命。
本楼来自 天坦百宝箱 |
盲人行脚罗浮山
今日启程,一往无前,
诸佛菩萨,龙天护法,
普蒙加被,道业必成。
行脚就是了脱生死的一个捷径。
另外还有一种功德,
就是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有情的和无情的都能度;
能见到我们的,与我们能说上话的
所以它的功德是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
十方如来都来护持和赞叹
苏东坡写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
罗浮山佛道并存,和睦相处,兴盛时有九观十八寺,十八寺中以华首寺为第一禅林。
距离深圳约70公里,国家5A级景区。
亲爱的盲人朋友们:
参加“行脚”
道业必成
累积“罗浮山”难思难议、难说难尽的功德
时间:
11月10日
预备会
报名方式:
莲微信:85264845040
真恒微信:
1371461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