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日春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复制链接]

2143

主题

671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20 05:1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天涯过客说:
今天是春分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公历日期约略落于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的日子,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①今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②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③此时,莺飞燕舞风和煦,春来处处百花香;④“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是适合播种的时节。花怒放,人有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此外,春分还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史书记载
在天文学上,把黄经0°称为春分点,全球通用。关于春分点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20世纪。

据中国文献记载,春分点的确定,始于商代(约在公元前18一20世纪)。古代的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15天,正处在3月底到4月初,在这些地区,大风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颇受关注。
此外,春分时期,当有冷空气连续入侵我国南方,会出现温度持续偏低的春寒天气,此时,再有相伴的连阴雨,对农作物会有很大的影响。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0~12℃以下(各个地区标准不很一致),时间连续5-7天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水稻严重烂秧。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上升,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春分养生
春分养生总原则:“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
第一,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显露出来,所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特点是餐泄,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泄。第二,舌苔白,脉沉而弱,怕冷,腰以下发凉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金匮肾气丸,以温中扶阳。平时可常用干姜炖汤或吃干姜炖鸡汤。
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膳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大热、大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这段时期也不适饮用过肥腻的汤品。
春分时节前后,应该去登山、踏青,以利于春阳萌生勃发。运动应采取有助于阳气升发、强健各脏腑机能的方式,如散步、郊游、放风筝、打太极拳等,可舒展筋骨,畅通血脉,增强机体免疫力,使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春分习俗
立春蛋
春分立蛋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
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来临。在春分的那一天,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吃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春牛
古代春分时,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日春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且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放风筝
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
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3

主题

671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882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5-3-20 06:17:3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天涯过客说:
《春秋繁露》有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是春天的一道分界线,在这一天,昼夜均分,寒暑平衡。
此时天地阴阳交汇,正是人体调整机能的关键时期。
若顺应节气调养,则能增益健康。
掌握以下“四个三”,顺应自然规律,让身心在春日焕发勃勃生机。
吃三样
1、椿芽
春来脾胃虚弱,不少人出现胃口不佳的情况。
此时不妨在餐盘里添些香气元素,如当令的香椿芽。
这种时令野菜散发的独特芬芳,恰似天然的开胃剂,能唤醒迟钝的味觉。
汪曾祺曾赞叹,香椿入馔能让人"一口尝尽春日鲜"。
但需留意的是,香椿含有微量致敏物质,每日不宜多食,特别是高血压、过敏体质人群,更应浅尝辄止,以免诱发不适反应。
2、春笋
李商隐曾言:"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刚出竹林的新鲜春笋,清香爽口,贵重程度胜似黄金。
这"素中仙品"不仅承载着文人雅趣,更蕴含着化滞消食的功效。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特别记载:"笋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
其膳食纤维含量堪比天然扫帚,每周吃两次清炒笋片,肠胃自然清爽如春。
3、梨
春分时节气候反复,易生燥热。
当季梨清润多汁,富含膳食纤维与天然果糖,既能润燥降火又助生津。
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等功效,每日适量食用可缓解干咳咽痒。
民间赋予了梨"离疾得安"的吉祥寓意,恰与春日祛病安康的期盼遥相呼应。
排三毒
民间有"春不排毒,夏必受苦"的说法。
经过整个冬天的蛰伏,人体就像暂歇的暖炉,代谢废物容易滞留体内。
此时顺应阳气升发之势调理,犹如给身体来场大扫除。
喝好下面这三样,既能温和清理体内环境,又能让人焕发春日应有的精气神。
1、排寒毒:五香驱寒茶
体质虚寒的人,即便过了寒冬,仍像揣着冰袋——手脚总也捂不热乎。
这其实是体内阳气被寒气"冻住"的表现,就像被冰雪覆盖的火苗难以释放温暖。
源自传统香料配方的智慧组合的五香驱寒茶具有化解关节寒气的功效。
晚餐后小杯啜饮,有助于消化暖腹。
2、排肝毒:决明子茶
中医讲究"春应于肝",春季养生重在疏泄调达。
此时节肝火易旺,常伴随目赤肿痛、便秘燥热等"火性上炎"之症。
被誉为"明目使者"的决明子,其性微寒而力缓,归肝、大肠经,既能清肝火又助通便,有助于调节春季肝系统。
每日晨起后以炒制决明子10克焖泡饮用,可缓解春燥引发的眼睛干涩,通过温和导泄帮助身体排出积热,顺应春气升发之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决明子茶不适合长期大量饮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3、排肺毒:金银花薄荷饮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风邪侵袭常致咽喉不适。
《本草纲目》记载,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疗风除热"之效,配伍薄荷更能疏风散热。
二者结合,冲泡后升腾的清凉气息能快速缓解嗓子的干痒刺痛。
需提醒的是,夜间饮用建议去薄荷叶(防影响睡眠),体虚易汗者可将金银花减至3克。
忌三事
1、忌过度进补
《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季人体阳气初升如嫩芽破土,若盲目进补滋腻之物,好比给幼苗猛浇浓肥,反会阻碍气机舒展,诱发困倦、口黏等"春困"加重现象。
此时饮食当遵循"清补平润"之道,阿胶、鹿茸等大补之品应暂缓使用,膏方浓汤也需酌情减量。
所谓的"平补"并非完全禁绝营养,而是优选轻灵之材,如枸杞叶猪肝汤、荠菜豆腐羹、百合莲子糖水等。
这些膳食既能补充元气,又不壅滞气血流动,恰似春风化雨般滋养身心,助人顺应春生之机。
2、忌熬夜
春意渐浓时,白昼渐长容易让人不自觉开启"熬夜模式"。
然而中医典籍早有明示:"人卧则血归于肝",夜间深度睡眠时段正是肝胆系统自我修复的黄金期。
若持续熬夜追剧、刷手机,相当于强行打断肝胆排毒节奏,长此以往可能影响代谢机能。
若能在每天睡觉前听听舒缓的音乐,用温水泡泡脚,抛掉脑海中的杂念,自然能提升睡眠质量,养足精气神。
这些食材既能柔肝解郁,又能唤醒脾胃运化之力,为身体搭建平衡的春三月。
3、忌情绪极端
春分时节人体阳气如草木萌发,情绪也像春天的天气般多变。
中医典籍揭示"肺藏魄,过悲则伤",说明情绪起伏与脏腑健康息息相关。
当察觉烦躁时,不妨到绿意盎然的公园散步,让满眼新绿自然平复心绪;
组织春日茶会,在氤氲茶香中与知己畅谈。
如此既能疏解压力,又符合中医"以情胜情"的调节智慧。
调和阴阳三秘诀
1.外出运动,平调养身
春阳初醒,正是舒展筋骨的黄金期。
此时昼夜温差犹存,晨间薄雾未散时尤需注意运动防护。
《黄帝内经》言"广步于庭,被发缓形",道出春季运动贵在舒缓有度。
清晨,可以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拉伸,逐渐激活身体机能。
建议每周保持5天运动节奏,单次时长从20分钟逐步增至45分钟,让身体如同渐暖的溪流,在循序渐进中恢复活力。
最佳运动强度是结束后感到神清气爽而非疲惫不堪,这才是顺应春生的运动之道。
2.寒热食材巧搭配
春分时节讲究饮食的"黄金平衡术":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减什么。
此时餐桌上最忌冰火两重天的极端搭配,而应像调节天平般维持寒热均衡。
在吃清热的凉拌苦瓜时,不妨撒点姜末调和;做温补的韭菜炒虾仁时,记得配碗滋阴的豆腐羹。
这种"对冲式"搭配就像给身体安装稳压器,既保留食材本味,又守护体内环境稳定,保持阴阳平衡。
3、每天多按太冲穴
足部暗藏一对"解郁黄金键"——太冲穴。
此穴犹如身体自带的疏泄阀门,配合特定手法能调节气机升降。
太冲穴定位在足背,大脚趾与二脚趾趾缝向后两横指凹陷处,按压时会有明显酸胀感。
此处是肝经原穴,如同情绪压力的泄洪口,午后1-3点肝经当令时按摩效果最佳。
建议用拇指关节代替指尖施力,既省力又能精准刺激穴位。
春分时节每日坚持,有助于双目清明如洗,气血和畅。

春分到,春意浓。
过了春分,白昼越来越长,天地间一片清朗透亮。
往日的烦闷,尽随东风去;融融的暖意,正扑面而来。
趁着春色正好,不妨带着好身体、好心情,去看枝头新绿,等遍地花开。
四季轮转有盼头,心宽处处是春天。
本帖来自微秘安卓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698

帖子

39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965
板凳
发表于 2025-3-20 22:28: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拯救说:
感谢老师发的科普,谢谢

来自:掌上乐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5-5-3 02:13 , Processed in 0.0578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