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通栏广告

爱盲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0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中国撑法推拿

[复制链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0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铁鞭01说:

前言
一指禅推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中医推拿手法,是推拿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医推拿手 法,是一种在推拿工作者当中广泛流传并有着深刻影响的中医推拿手法。我有幸接受一指 禅中医推拿学术流派第五代嫡系传人推拿名家钱裕麟,言传身教;术式及操作要义;在我成 为一指禅推拿传人后,觉得一指禅中医推拿学术流派有很多部分,世人闻所未闻,故整理 成此文,以供同道斧正。
我系统总结了一指禅推拿文化和技法。采用了功法、手法、经典、临床的主线让一指 禅推拿技术以一个完整的体验模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在汇编过程中考虑到我从事一指禅 推拿的临床经验有限,大量的借鉴和引用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岳 阳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的部分文献和资料,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时,作为一指禅推拿传人我对一指禅推拿体系做出了几个方面的事情:
1、按照功法、手法、经典、临床的主线成功的制定了一指禅推拿传承技术训练课目: 功法训练、手法训练、经典知识经典操作、临床知识与技能。训练给出了由我这而传承的 一指禅推拿第七代传人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
21
2、一指禅推法和筛法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如同上空拴一个绳子,上空那个点就是拇指 接触部位,翻过来将一指禅推法接触部位与摆动部位换位思考,提出了筛法。一指禅推拿 中早期是反对门人用拨法,而且拨法和一指禅推法最大区别就在于拇指是否主动有位移还 是被动的吸定。滚法推拿选用了拨法为基本手法之一。但是并没有提出筛法的定义。我在 临床过程中偶然的机会发现一指禅推法换位操作和弹琴指弹法这两种操作不会凭空被钱师 祖公(钱福卿)作为“弹禅滚抄”四法作为主要操作习惯而用于临床。化为拇指,类似与 滑点的操作,来回往复高频率的推荡,有规律的停顿一下。这样的操作非常像手动的筛子 操作筛几下停一下,电动的筛子高频率振荡,我形象的将其称为筛法。筛法初期没发现有 何大的作为,后来发现筛法在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一病当中操作左右两侧,具 有出奇的疗效。之后广泛的将其用于点穴,发现一指禅推法和筛法具有绝妙的配合作用。 来回拨动的拨法与筛法也是有区别的筛法有一个一指禅推法和筛法组成的圆锥形的手法模 式图,有一个虚拟的钟摆悬挂点,而拨法来回操作就没有这层意思。
3、扩大了一个点的用力模式,提出了中国撑法推拿开合旋悬中操作体系。
历史
一指禅推拿的开山鼻祖李鉴臣 李鉴臣,生卒不详.约道光,咸丰年间.河南人.精少林武术,尤精一指禅推拿. "在达摩一指禅十 大手法外,又增加了摇,抖两法,演为十二法."(朱春霆语) 相传曾为清宫御医.咸丰年间(约 1861 年前后),以一指禅手法为江苏邗江(扬州)人丁凤山治病,病愈后收为弟子,由此开创一指 禅推拿流派.故后世尊李鉴臣为江南一指禅推拿开山鼻祖.
丁 凤 山(1843-1916)
丁凤山,原名丁永春,江苏邗江西门人.丁为清咸丰时武秀才,在遇李鉴臣以一指禅点穴治疗疾 病.病愈后拜李为师,得其真传,"为江浙两省一指禅学派的创始人".丁凤山回到家乡以指代针 行医,遍治内外科疾病.其绝招是用缠法治疗外科痈疽,乳蛾,名噪江北.1912年迁往上海开业. 长期在沪,杭间行医,并广收门徒,使一指禅推拿得以流传.1916年应浙江省督军杨善德之邀 赴杭州出诊,不幸中风暴卒,享年73 岁.丁凤山将一指禅推拿医术由家学推广为国学,实属不 易。被人们尊称为江南一指禅推拿鼻祖。
一张照片里诉说一指禅推拿关键人物。
22
前至i左赶):践福辰,践罷堂,王轮上,丁現丄,丁英戈,芙齊丄,T^±. 召邙{左归[:丁宝丄,吴大摧,沈鬻圣,翁瑞午,殉昆丄,丁兆兴,TB±.
■1913^上海市潯宁路照叩馆)
前排(左起):钱福卿,钱砚堂,王松山,丁凤山,丁兆槐,黄海山,丁树山. 后排(左起):丁宝山,吴大嘴,沈希圣,翁瑞午,周昆山,丁兆兴,丁鹏山.
(1913 年 上海市海宁路照相馆) 丁凤山师徒合影
王 松 山(1873-1962.2)
王松山,原名王涟,江苏江都人.丁凤山大弟子.1920 年在上海创建推拿研究会.曾任上海中医 专门学校(上海中医学院前身)推拿教师,上海神州国医学会常务理事 .1958 年受聘于上海推 拿学校和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 传王子余,王纪松,王少松, 王百川等.得丁凤山所传《一指 定禅》抄本, 1958年献出.晚年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享年89岁.
钱 福 卿(1883-1967.1)
钱福卿,一名钱焘.从丁凤山学习推拿11 年.1911年在上海开业,曾为梅兰芳,黄炎培等名流推 拿治疗.50年代起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擅长"缠,滚,抄,弹"手法.一指禅推法的特点是频率较 快,大于每分钟200次,称为缠法,又称小步子推法.曾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市中医推 拿学会常务理事.弟子有钱志坚,韩樵,曹仁发,俞大方,钱裕麟等.
丁 树 山(1886-1931)
丁树山(1886〜佃31),丁凤山堂侄,丁季峰父.20年代在上海开业•门人有丁鹤山,朱春霆,丁伯
23
玉等.丁树山的弟子,对中国近代推拿贡献尤多.著名者有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主任和上海推 拿学校校长朱春霆,滚法推拿的创始人丁季峰等.
丁凤山的其他弟子
沈希圣(1892-1975),上海人.曾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钱砚堂(1881-1933),杭州人.1912 年拜丁凤山为师.民国初
在沪行医.卒于上海.
丁宝山(1900-1978),丁凤山侄孙.曾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丁鹏山(1895-1953),丁凤山侄孙.
翁瑞午,常熟人,翁同龢侄孙.后弃医从文.
周昆山,泰州人,丁凤山内侄.后随钱福卿行医.
黄海山,安徽歙县人.40年代中期病逝.
吴"大嘴",名未详,广东人.丁凤山最小的徒弟,早卒.
照片以外的主要学生。
1、王传焘,上海人,画家王一亭子,未成学业.
2、张子良,广东人. 为"换贴学生",后开业于香港.
3、扬州义子 丁海山,其子丁鸿山成为扬州一指禅推拿名家。
丁凤山的再传弟子 著名的有王子余,王纪松,王百川,丁鹤山,钱志坚,朱春霆,丁季峰等.
丁 季 峰(1914.9 -1998.10)
丁树山子•父早逝•从堂兄丁鹤山习一指禅推拿.1936〜佃52,在上海静安别墅开推拿诊所•创" 丁氏滚法".1958 年起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和上海市推拿门诊部工作.1976-1985, 任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佃85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学》和《推 拿大成》•弟子有丁文达(长子),蒋家宝,何宗麟,严隽陶,朱振安,沈国权,是有康等.
王纪松(佃02.1-佃90.4)
江苏邗江西门人,原名王荣宽•王松山长子•早年从父王松山习推拿.22岁独立开诊・1956参与 创办推拿医士训练班.1958-1975,就职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及推拿门诊部.后任岳阳 医院推拿科顾问.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擅长抄法,抹法,梳法,勾法等手法.钱裕麟,陈力成,严 隽陶,梅犁曾跟随多年.
王百川(1901.10-1977.6)
24
王松山堂弟.早年从王松山学医五年.1921 年在沪开业.为神州医学会会员.1953年就职嵩山 区第一联合诊所.1956年兼任推拿医士训练班教师.1959-1970为上海推拿学校教师兼医师. 擅长一指禅指腹推法,并擅长摩法,震颤法,推托法,插法.传朱金山,乐家哲,陈菊金等.为农工民 主党党员.
王子余,生卒不详,江苏邗江西门人.王松山大弟子.《一指定禅》的笔录者.笔名"趾禅","趾道 人","邗江钓叟".
丁鹤山(1891〜1945),扬州市人.丁凤山侄孙,丁树山堂侄,丁鹏山之兄.师从丁树山.传丁季峰. 钱志坚(1912〜1986),钱福卿长子.任职于上海黄浦区推拿门诊部.传钱裕麟.
朱 春 霆(1906〜1990)
朱春霆,字维震,上海嘉定人.丁树山徒.出生中医世家. 15岁随父学医,1923-1925年师从丁树 山习一指禅推拿.1927年开业.曾为吴昌硕推拿治疗半身不遂. 1956年春受聘于上海华东医 院, 组建了上海市第一个中医推拿科. 并创办"中医推拿医士训练班".1957年起为刘少奇,宋 庆龄,董必武,陆定一等领导人治病, 享誉京沪两地. 1958年任上海市推拿学校校长.1987年, 被推举为全国推拿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1990年病逝于华东医院,享年84岁.
黄 汉 如
黄汉如,江苏邗江人.生卒年月未详.出身望族.自幼学医,"遇良师"习一指禅推拿,"师承正宗".
清末从政安徽,公余兼治一指禅推拿之术.辛亥革命后,弃官从医.初在杭州推拿开业,并曾在南 京中央饭店开设推拿诊所,1927年起在上海开设推拿诊所.著有《一指禅推拿说明书》和《黄 氏医话》 ."为一指禅推拿在理论和实践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王纪松语).妻黄汉芸,子黄一照均 佐其推拿开业.
一指禅推拿传人,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现状
一指禅推拿有创始于达摩的传说,其确切的师承脉络,目前只能上溯到清代河南的李 鉴臣。李鉴臣传扬州丁凤山(1845〜1915),丁凤山收王松山、丁树山、钱福卿等十余人, 再传弟子20余人,主要行医于扬州、上海、苏州、杭州等地。1956年上海开办全国第一 所推拿学校,即以朱春霆、王松山、王纪松、王百川、钱福卿、沈希圣、丁宝山等一指禅 推拿骨干为教师,并以一指禅推拿为主要教学内容。有关一指禅推拿的著作,主要有黄汉 如的《一指禅推拿说明书》和《黄氏医话》,以及抄本《一指定禅》。一指禅推拿的著作 还有,朱春霆搜集到的《推拿书一指阳春》,朱鼎成的《申江医萃---推拿名家朱春霆学术
经验集》也都已成为有价值的一指禅著作。在一指禅推拿文献方面最为遗憾的是有钱福卿 亲笔书写的《一指禅推拿综合治疗宗法》一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家被抄,文稿丢失,
25
次年于世长辞!可幸的是钱公(钱福卿),在生前将《一指禅推拿综合治疗宗法》的学术 思想和全部技术传于了儿子钱志坚、孙子钱裕麟。我跟随钱师(钱裕麟)学习,发现目前 所讲的一指禅推拿还是缺乏系统性总结,早在钱公(钱福卿)《一指禅推拿综合治疗宗法》 的文稿里就以功法、手法、经典、临床,四大体系来要求学生学习一指禅推拿,钱师曾于 2007年11月30-2007年12月5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就一指禅宗法 为主讲内容。我觉得以功法、手法、经典、临床,四大体系来阐述一指禅推拿的主张还是 停留在散在的行为中,需要系统的总结一指禅推拿。于是我结合往日跟师的经历和参加上 海中医药大学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的阅历,以及最近主持的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培训 的需要按一指禅宗法体系功法、手法、经典、临床来整理一指禅推拿。
一指禅推拿是中华民族集体的知识结晶,不是一人一姓,一帮人的,她是民族的,更 是世界的,她的标准名称就应该是:一指禅推拿或中医一指禅推拿。现在一指禅推拿有以 姓氏来命名的事情发生,我们真的期盼有一天一指禅推拿传人和传承人,不在提及狭隘的、 个人的、有阻碍一指推拿流派茁壮成长的名称。诸如朱氏一指禅推拿、钱氏一指禅推拿、 丁氏一指禅推拿,或者上海一指禅推拿、扬州一指禅推拿等。另外,一指禅推拿技术的高 等教育《推拿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按摩学》、《保健按摩基础知识》这些书籍 里将一指禅推法作为基本手法来传播,在表面上一指禅推拿又形成了明着有流派实则无流 派的现状,一指禅推拿知识的普遍传播是好事,但是一指禅推拿的精气神却没有被弘扬。 于是就产生了以姓氏或地域命名的局限性的一指禅推拿状态。纵观一指禅推拿活跃的推拿 技术,一指禅推拿需要系统的整理,许多疑难病症在不同的一指禅推拿操作者手中有不同 的疗效。具体操作有万千变化,功法、手法、经典、临床这样一个模式确实能够相对稳定 的表达了一指禅推拿技术理论和临床发生的各个因素在一指禅推拿中的作用,所以我选用 了这样的框架来分门别类的总结一指禅推拿。
一指禅推拿被上海市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依然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来总结 一指禅推拿分散在每个传人以及传承人手中正在活跃的技术,一指禅推拿同中医一样,关 键在临床。我认为功法、手法、经典、临床四大板块模式,能够让一指禅推拿摆脱有一指 禅推拿流派之名,几乎快消失一指禅推拿流派之实质内容的特殊历史时期。因为上海推拿 医家一上手就是一指禅推拿、滚法推拿、内功推拿三派合一的技术,和自己毕生所学手法 医学知识的整合体,但三派技术又不是一个格调,这就是说一指禅推拿走入怪圈。有这个 学术流派存在,却又无一指禅推拿流派的具体内容与临床特技靶向传播。经典理论与经典 操作的现代碰撞在功法、手法、经典、临床四大板块模式的基础是在众多手法种类上浓缩 一指禅推拿操作。经得起临床考验和时间空间考验才是真正的传承。一指禅推拿必须收入 新的知识才有生命力,否则必将销声匿迹。
26
中国撑法推拿赋形、填充、整理、运行这些是我运用推拿医术所简化出的知识,中国 撑法推拿针对空间中一点开合悬中五个方向状态可以应用,一指禅推拿中依然可以应用。
我个人一指禅推拿就已上升到这样的认识,所以我一般都提为:中医一指禅推拿中国
撑法推拿。总之一指禅推拿必须发掘出临床疗效和技术传递的真谛才能不会被时代将这个 流派只留下一个一指禅推法这个手法的缩影。必须同时代同步发展,有大量的传人传承人 做出多方面的探索。一指禅推拿与正骨整脊,一指禅推拿与美容,一指禅推拿与点穴,一 指禅推拿与空间中一点推拿实践的运动变化等,中国撑法推拿就是这样综合的融合了一指 禅推拿元素。
一指禅推拿广泛的应用于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康复医学、 保健医学。
作者简介
朱吉君(字眉先),男,1976年3月16日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国家级推拿 按摩高级技师,康复理疗师,针灸推拿专家。中国一指禅中医推拿学术流派第六代传人, 中国撑法推拿创始人,由(由福山,甘肃福山火针研究所)氏火针传承人,北京军区总医 院杨会道综合疗法治百病传承人、上海科卫技术开发中心副研究员。 北京东洲国研医学研 究院有限公司特聘专家、培训基地“针灸推拿科”教授。在特疗实践中,擅长各家流派推拿、 中医一指禅推拿的传承培训与临床,总结撰写的《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系统阐述了对一 指禅推拿的认识与感知;专著《中国撑法推拿按摩神应经》一文对“中国撑法推拿特色疗法” 进行了全面、系统、独到、精深的专门论述。提出并实践性的总结出一指禅推拿独具学术 流派特色的功法、手法、经典、临床四大板块整理和抢救一指禅推拿活跃在每个传人和传 承人之间对一指禅推拿感悟与体会。提出筛法这个操作手法。创造性的延伸了一指禅推拿 发力技法。依据一点开合旋悬中的特征,建立了中国撑法推拿技术体系。
27
前爭〔左自:践福瓶 叢現堂 王松丄丁艮L 丁兆蒐 黄灣丄丁诃L 石爭〔左也:丁宝丄吴大菴 沈鸯圣,翁晞午,阖昆丄丁涎兴,丁龍L
,1913年上;每市海宁路照霁時)
中国一指禅中医推拿学术潇派第六代传人谱系源涼 李坚臣-丁凤山-钱福卿-钱志坚-喪諸麟-朱吉君
功法
基本功法:少林易筋经
中医一指禅推拿中国撑法推拿操作,手法有力不是问题,活力发力才是训练的关键, 身体协调性的训练离不开功法的训练,中国撑法推拿是在一指禅推拿基础上成长和完善的 推拿体系,一指禅推拿主张功法、手法、经典、临床不可偏废,要均衡发展。于是中国撑 法推拿选用了和一指禅推拿相同的易筋经为基础功法。
易筋经首载于《卫生要术》(清代潘爵著),其练功方法广为气功、武术、医疗所采用。 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力强筋、却病延年的目的。推拿练功法,历史悠久,与我国古老的“导 引”有着极深的渊源。至清代,一指禅推拿前辈,开始创造性的发展并完善了易筋经的医 疗功法的功能作用,用易筋经来提高推拿手法技能和传统体疗方法,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国 一指禅中医推拿学术流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10:0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铁鞭01说:
一、易筋经练功的一般常识 练功的内容包罗万象,一般情况下一指禅推拿专业人员的练功训练大致可从三方面努 力。一、身体基本素质的训练 通过一定形式的锻炼,增强肢体的力量、速度、耐力、 灵敏性和柔韧性,使身体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以适应练的要求,保证练功的进行。二、 推拿专业练功的训练 是在身体基本素质的训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推拿专业人员 的素质而进行的一定形式的推拿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如站桩、指功、臂功等,进一步提高 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内脏机能,为从事推拿专业打下坚实的 基础。推拿专业练功的训练也可以借助器械来训练。三、传统功法易筋经的训练 ,易筋经 是我国历史遗留下的优秀功法,对强身健体有一定医疗保健的作用。
1、        易筋经推拿练功的注意事项
(一)首先要端正态度,树立信心,明确锻炼的目的,要有不怕困难,勤学苦练,持之 以恒的精神。
(二)练功前应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止肌肉、韧带、关节在运动中出现的损伤。
(三)练功时应专心一致,排除杂念,养成全神贯注的习惯,以防止产生不良后果。
(四)练一般宜在清晨,选择空气新鲜、无污染、避风的场所进行。
(五)练功时要求动作准确,姿势舒适自然,呼吸均匀、平稳、缓慢、意守丹田,不可 迸气。
(六)练功时要求宽衣松带,不要穿太紧或太厚的衣服,鞋宜穿运动鞋或布鞋,以保证 呼吸均匀,气血通畅,同时应注意保暖,忌汗后当风。
(七)过饱或过饥,均不宜练功。
(八)女子经期,应酌情练功。
(九)练功结束时,应做全身或局部的整理放松运动,以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 (十)严格遵守个人运动卫生制度。
2、练功前的准备活动 易筋经练功前的准备活动往往先采用,全身各关节各方向、最大范围的放松运动。具 体是颈、肩、肘、腕、指;背、腰、髋、膝、踝、趾。这样的运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全身的物质代谢水平、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以及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并 使体温略微升高,有助于易筋经练功效果。准备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强度的大小应适当, 不必做得太久,防止引起疲劳,一般与正式练功之间要有2~3分钟的间隔较为适宜。 一、练功准备事项
(一)尽量保持空腹状态,如必须进食,可以食用少量食物,以不无饱腹感为度。
(二)练完功不可立即进食,十五分钟之后方可。若喝饮料必须是喝温热的。
(三)练功时保持空气流通,光线保持光明。
(四)子时(晚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请勿练功。
29
(五)练功当中不可开口讲话、嘻笑或乱动手脚及身躯。
(六)练功时,尽量不要赤脚直接站在水泥地面上,必须站在泥土、地毯、纸板、木板或 榻榻米上。
(七)须穿宽松或伸展性强的棉织品衣物。
(八)情绪非常不平静时,不可勉强练功。
(九)非常疲劳时,不可勉强练功。 (十)身体很不适的时候不可练功;如微感不适或酸痛,练完功反而可减轻许多。 (十一)先前有练其它功法者,先停止练习其它功法,再练本功法,比较容易得知此功法 的效果。若练过一段时间之后,不喜欢的话,再恢复练原来的功法。尽量不要同时练两种 以上的功法(尤其是以意导气的功法),容易有反效果。
(十二)有习惯作其它户外性或室内性各种运动之人,作完该项活动,静下来之后再练功。 (十三)不可强求练功效果,切勿时时注意体内气机变化,以免影响气血的自然运作。练 时切记心平静气,无欲无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10:40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铁鞭01说:
二、情绪方面准备事项 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六欲千变万化,情绪激动能使五脏 皆伤,气血动摇。平日里对人对事要求太多太苛,或对己太严格要求,绝对会伤到脾胃及 肝胆。建议各位想练功之人,心中欲求愈少,身体愈不容易受到伤害,练功时所受到的阻 碍也会愈小。
3、练功的运动量 练功运动量是指人体在练功过程中所能完成的生理负荷量。一般要因人而宜,因地制 定适合自身情况的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
4、练功后的结束活动 结束活动又叫整理活动,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方法。整理运动不是可有 可无的事,而是在练功后一定要做。一般来说,整理运动包括呼吸运动和较缓慢的全身运 动,量不可太大,并且逐步由大到小,并尽量使肌肉主动放松,使内脏器官及肌肉等逐渐 恢复到状态。
二、学习易筋经的方法 学习易筋经要在理解动作要领和功法要旨的基础上有,崇尚经典,背诵经文的习惯! 如对易筋经韦驮献杵第一势的理解:“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此势是对练功时的姿势、呼吸、意念的一个总纲。练功时身体的躯干一定要正直,呼吸要 匀、长、深、细,但练功时最难控制的是人的心思,要求心如止水,如清澈纯净的水,内
30
心清静,毫无杂念。
学习易筋经针对学习者武术基础薄弱,体能较差的特点,要注重“架子”(基本姿势) 的准确性,如易筋经的弓步、马步;易筋经基本功,看似枯燥,但却相当重要。只有地基 牢固,才能砌高楼;只有弓步、马步落地生根,时间较长,功夫才能长进。
学习易筋经要持之以恒,功夫意味着有扎实的基本功。长时间的刻苦的训练;百日筑 基,一年一小成,三年一大成。同时要在练功的过程中体会手法和体疗的真缔! 学习易筋经具体要做到以下要求:
(一)、精神放松,形意合一习练本功法要求精神放松,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 意念引导。通常不意守身体某个点或部位,而是要求意随形体动作的运动而变化。即在习 练中,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起到健体养 生的作用。同时,在某些动作中,需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 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 龙探爪”时,要求意存掌心。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却要求配合形象的意 识思维活动。如“三盘落地势”中下按、上托时,两掌有如拿重物;“出爪亮翅势”中伸肩、 撑掌时,两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势”中拽拉时,两膀如拽牛尾;“打躬势”中脊椎 屈伸时,应体会上体如“勾”一样的卷曲伸展运动。这些都要求意随形走,用意要轻,似 有似无,切忌刻意、执著于意识。
(二)、呼吸自然,贯穿始终习练本功法时,要求呼吸自然、柔和、流畅,不喘不滞, 以利于身心放松、心平气和及身体的协调运动。相反,若不采用自然呼吸,而执著于呼吸 的深长绵绵、细柔缓缓,则会在与导引动作的匹配过程中产生“风”“喘”“气”三相,即 呼吸中有声(风相),无声而鼻中涩滞(喘相),不声不滞而鼻翼扇动(气相)。这样,习练 者不但不受益,反而会导致心烦意乱,动作难以松缓协调,影响健身效果。因此,习练本 功法时,要以自然呼吸为主,动作与呼吸始终保持柔和协调的关系。此外,在功法的某些 环节中也要主动配合动作进行自然呼或自然吸。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掌上托时自然 吸气;“倒拽九牛尾势”中收臂拽拉时自然呼气;“九鬼拔马刀势”中展臂扩胸时自然吸气, 松肩收臂时自然呼气,含胸合臂时自然呼气,起身开臂时自然吸气;“出爪亮翅势”中两掌 前推时自然呼气,等等。因为人体胸廓会随着这些动作的变化而扩张或缩小,吸气时胸廓 会扩张,呼气时胸廓会缩小。因此,习练本功法时,应配合动作,随胸廓的扩张或缩小而 自然吸气或呼气。
(三)、刚柔相济,虚实相兼本功法动作有刚有柔,且刚与柔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有张 有弛,有沉有轻,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倒拽九牛尾势”中,双臂内收旋转逐 渐拽拉至止点是刚,为实;随后身体以腰转动带动两臂伸展至下次收臂拽拉前是柔,为虚。 又如“出爪亮翅势”中,双掌立于胸前呈扩胸展肩时,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为刚,是实; 当松肩伸臂时,两臂肌肉等张收缩,上肢是放松的,为柔;两臂伸至顶端,外撑有重如排
31
山之感时,肌肉张力再次增大为刚,是实。这些动作均要求习练者在用力之后适当放松, 松柔之后尚需适当有刚。这样,动作就不会出现机械、僵硬或疲软无力的松弛状况。因此, 习练本功法时,应力求虚实适宜,刚柔相济。要有刚和柔、虚与实之分,但习练动作不能 绝对地刚或柔,应做到刚与柔、虚与实的协调配合,即刚中含柔、柔中寓刚。否则,用力 过“刚”,则会出现拙力、僵力,以致影响呼吸,破坏宁静的心境;动作过“柔”,则会出 现疲软、松懈,起不到良好的健身作用。
(四)、循序渐进,个别动作配合发音习练本功法时,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 况、不同身体条件的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各势动作的活动幅度或 姿势,如“三盘落地势” 中屈膝下蹲的幅度、“卧虎扑食势”中十指是否着地姿势的选择 等等。习练时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另外,本功法在练习某些 特定动作的过程中要求呼气时发音(但不需出声)。如“三盘落地势”中的身体下蹲、两掌 下按时,要求配合动作口吐“嗨”音,目的是为了下蹲时气能下沉至丹田,而不因下蹲造 成下肢紧张,引起气上逆至头部;同时口吐“嗨”音,气沉丹田,可以起到强肾、壮丹田 的作用。因此,在该势动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气,并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张,音 从喉发出,上唇着力压于龈交穴,下唇松,不着力于承浆穴。这是本法中“调息”的特别 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11:05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铁鞭01说:
三、调身调息调心 从操作观点上说,气功锻炼是将人的自主调节功能发挥至极致以开发自身潜能、增进 身心健康的技能。
1、调身
(1)外在操作
姿势操作 站式、坐式、卧式、跪式等其他形式。
套路操作 易筋经套路操作可以提高人体心肺功能。易筋变骨,柔筋强身。
(2)、内在操作
1、头颈 头正颈松。
2、上肢 松肩坠肘。
3、胸背 含胸拔背。
4、腰跨 伸腰沉跨。髋关节的微屈伸可以在易筋经中调身调息调心。
5、下肢 轻松安稳。
2、调息
呼吸形式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胎息、等特殊呼吸形式。
呼吸气息的操作 《太安般守意经》说息有四事,一为风,二为喘,三为气,四为息。 有声为风,无音为气,出入为息,气出不尽为喘也。呼吸气息操作的风相、喘相、气相、
32
息相在练功中各有妙用。
3、调心
意念性操作 意守、存想、入静的意念性操作。
境界性操作 意守、存想、入静的境界性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5#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13:53 | 只看该作者
5楼 铁鞭01说:
四、少林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锻炼法重视姿势、呼吸、意念的锻炼。按人体十二经络与任督二脉进行练习, 易筋经就是通过锻炼来改变人体筋肉的方法。
(一)、易筋经锻炼法
1、韦驮献杵第一势
【古籍原文】
“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手如拱,心存静极”。(本衙藏版) ;
“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内功图说》)
左足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双手向前徐徐上提, 在胸前成抱球势,松肩,略垂肘,两掌心内凹,五指向内微屈,指端相对,约距4〜5寸。 或取合掌势:松肩,平肘,掌心相合,两手环拱,手指对胸,中指平喉结,要求肩、肘、 腕在同一水平面上。
说明:韦驮献杵的架子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三种姿势是练气的入门。这个架子开始 运用平心静气、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内景生理,经络气脉,运用得非常合理。对于调 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用,单刀直入直接掌握了“肺为气司”的关键,控制了全 体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细细体会就可以明白了这就是的确高明之处,韦驮 献杵的架子重要性也就在于此!
2、韦驮献杵第二势
【古籍原文】
“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内功图说》)
两足分开,其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直腰收臀,含胸蓄腹;上肢一字平开, 掌心向地;头如顶物,两目前视。
说明:把两掌交成“阴掌”(掌心向下),顺着左右的方向,从合十当胸的架子,向左右 外开,与肩相平行,开成个一字形,这架子名字叫做“横担降魔杵”,是一个有意义的名称。 因为这时会自觉两肩沉重,如负重担似的,一面把后踵升起,脚尖点地,功夫深了,只用 脚大拇趾点地,其余四趾是凭空离地的,这种动作,必须配合两掌左右外开的运行,上下 同时动作,不可参前落后。在这个动作当中,心念一定要寄托在掌心和足趾尖,才能做到
33
心平气静的境界,心平气静在外面的象征,是目瞪口呆的样子,如果目瞬则视乱,口动则 气粗,那就作用相反,而脚尖点地,必然站立不稳,东倒西歪,飘摇欲坠了。
3、韦驮献杵第三势
【古籍原文】 “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 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内功 图说》)
两足分开,其距约当肩宽,足尖着地,足跟提起;腿直,蓄腹收臀;两掌上举高过头 顶,掌心朝天,四指并拢伸直,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约成直角,两中指之距约为 1 寸;沉 肩,肘微曲;仰头,目观掌背,舌抵上腭,鼻息调匀。收势时,两掌变拳,旋动前臂,使 拳背向前,然后上肢用劲,缓缓将两拳自上往下收至腰部,拳心向上;在收拳同时,足跟 随势缓缓下落,两拳至腰时,两足跟恰落至地。
说明:顺着“横担降魔杵”一字形的架子,两手继续向上作半个圆周的动作,同时 两掌随着胳臂向上作半圆的当中,把“阴掌”缓缓翻成“阳掌”(掌心向上),令两掌心朝天, 两掌的中指微微接触,宜对“天门”(前额发际内二寸),这时两个胳臂已变成平行笔直,微 微偎傍着两耳门,这种架子名叫“掌托天门”。同时用“眼根”的意识向上“内视”,从“天 门”观看到两掌。切切注意不可仰头真的用眼去看,误用“观法”必然头晕脑胀,而且站 立不稳了。在这动作的同时,还须用脚尖点地,继续升起后踵,以不能再升高为度。后踵 且须微微向两外侧分开些,架子会自然站立稳固。紧接着上述动作,把左右六个大牙齿微 微咬着,缓缓咬紧运气。自觉咬紧牙关之后,耳根震动,上及两鬓为度。同时舌头微微接 触上腭,承接津液,含在口内,呼吸由口呼口吸,改为鼻呼鼻吸,把息调匀,调到细而且 长,绵绵不断的标难。如果练得合度,全身气脉会自然绷张起来,自觉浑身如钢铁一殷的 坚强,似树干一般的牢植,尤其以两侧的胁、肋、髀、骽、股等部位,肝脏、胆腑、脾脏 所流行的经道,特别感觉明显。
4.摘星换斗势
【古籍原文】
“单手高举,掌须下复,目注两掌,吸气不呼;鼻息调匀,用力收回,左右同之”(本 衙藏版) ;
“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内功图 说》)
(1)右足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足成斜八字形(右足跟与左足弓相对,相距约一拳),随 势身向左微侧。
(2)屈膝,提右足跟,身向下沉成右虚步;两上肢同时动作,左手握空拳置于腰后,右
34
手指掌握如钩状下垂于裆前。
(3)右钩手上提,使肘略高于肩,前臂与上臂近乎直角,钩手置于头之右前方。
(4)松肩,屈腕,肘向胸,钩尖向右;头微偏,目注右掌心,舌抵上腭;含胸拔背,直 腰收臀,少腹含蓄,紧吸慢呼,使气下沉;两腿前虚后实,前腿虚中带实,后腿实中求虚。 左右两侧交替锻炼,姿势及要求相同。
5.倒拽九牛尾势
【古籍原文】
“小腹运气空松,前跪后腿伸直,二目观拳,两膀用力。”(本衙藏版); “两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其距较两肩为宽),两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握拳由 身后划弧线形向裆前,拳背相对,拳面近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头,目前 视。
(2)两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随势直腰;肩松肘曲,肘略低于肩;头端 平,目前视。
(3)旋动两前臂,使掌心各向左右(四指并拢朝天,拇指外分,成八字掌,掌应挺紧),随 势运劲徐徐向左右平(分)推至肘直;松肩,直肘,腕背屈,腕、肘、肩相平。
(4)身体向右转侧,成右弓左箭势(面向左方)。两上肢同时动作,右上肢外旋,屈肘约成 半圆状,拳心对面,双目观拳,拳高约与肩平,肘不过膝,膝不过足尖;左上肢内旋向后 伸,拳背离臀,肩松,肘微屈,两上肢一前(外旋)一后(内旋)作螺旋劲,上身正直,塌腰收 臀,鼻息调匀。左右两侧交替锻炼,姿势相同。
6.三盘落地势
【古籍原文】
“目注牙呲,舌抵上腭,睛瞪口裂,两腿分跪;两手用力抓地,反掌托起,如托千金, 两腿收直。” (本衙藏版)
“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两掌翻齐起,千重有加,瞪睛 兼闭口,起立足无斜。”(《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较肩为宽,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叉腰, 腰直胸挺,后背如弓,头端平,目前视。
(2)两手由后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 两上肢似一圆盘处于上胸。
(3)由上势,旋腕转掌,两掌心朝前。运动上肢,使两掌向左右(划弧线)而下,由下成仰 掌沿腹胸之前徐徐运劲上托,高不过眉,掌距不大于两肩之距。
35
(4)旋腕翻掌,掌心朝地,两掌(虎口朝内)运劲下按(沿胸腹之前)成虚掌置于膝盖上部。 两肩松开,肘微屈曲,两臂略向内旋;前胸微挺,后背如弓,头如顶物,双目前视。
7.        青龙探爪势
【古籍原文】
“肩背用力,平掌探出,至地围收,两目注平。”(本衙藏版);
“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气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 调心谧。” (《内功图说》)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势。身立正直,头端平, 目前视。
(2)        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目视手 掌,松肩直肘,腕勿屈曲。右掌仍作仰拳护腰势。两足踏实勿移。
(3)        由上势,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双目视大拇指。
(4)        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膝直,足跟不离地,昂首,目前 视。
(5)        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两仰掌护腰势,如本势(1)。左右手交替前探,要领 相同。
8.        出爪亮翅势
【古籍原文】
“掌向上分,足趾拄地,两胁用力,并腿立直;鼻息调匀,目观天门,牙咬;舌抵上 腭,十指用力,腿直;两拳收回,如挟物然。”(本衙藏版);
“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内功图说》)
(1)        两手仰掌沿胸前徐徐上提过顶,旋腕翻掌,掌心朝天,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 中、食指(左与右)相接;仰头,目观中指、食指交接之处,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 3〜4寸, 以两足尖支持体重。肘微曲,腰直,膝不得屈。
(2)        两掌缓缓分开向左右而下,上肢成一字并举(掌心向下),随势足跟落地;翻掌,使掌 心朝天,十指仍用力分开,目向前平视,肩、肘、腕相平,直腰,膝勿屈。
9.        九鬼拔马刀势
【古籍原文】
“单膀用力,夹抱颈项,自头收回,鼻息调均,两膝立直,左右同之。”(本衙藏版); “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内功图说》)
(1)足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腰实腿坚,膝直足霸。同时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
36
前。
(2)运动两臂,左臂经上往后,成钩手置于身后(松肩,直肘,钩尖向上);右臂向上经右 往胸前(松肩,肘略屈,掌心向左,微向内凹,虎口朝上),掌根着实,蓄劲于指。
(3)右臂上举过头,由头之右侧屈肘俯掌下覆,使手抱于颈项。左手钩手化掌,使左掌 心贴于背,并在许可范围内尽可能上移。
(4)头用力上抬,使头后仰;上肢着力,掌用劲下按,使头前俯,手、项争力。挺胸直 腰,腿坚脚实,使劲由上贯下至踵。鼻息均匀,目微左视。
(5)运动两臂,左掌由后经下往前,右上肢向前回环,左右两掌相叉立于胸前。左右交 换,要领相同。
10.卧虎扑食势
【古籍原文】
“膀背十指用力,两足蹲开,前跪后直,十指拄地,腰平头昂,胸向前探,鼻息调匀, 左右同之。” (本衙藏版);
“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 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内功图说》);
(1)右腿向右跨出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左仆腿势(左腿伸直,足底不离地,足尖内 扣)。两掌相叠,扶于右膝上。直腰挺胸,两目微向左视。
(2)身体向左转侧,右腿挺直,屈左膝,成左弓右箭势,扶于膝上之两掌分向身体两侧, 屈肘上举于耳后之两旁,然后运劲使两掌徐徐前推,至肘直。松肩,腕背屈,目注前方。
(3)由上势,俯腰,两掌下按,掌或指着地,按于左足前方之两侧(指端向前,两掌之距 约当肩宽),掌实,肘直,两足底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4)右足跟提起,足尖着地,同时在前之左腿离地后伸,使左足背放于右足跟上,以两 掌及右足尖支撑身体。再屈膝(膝不可接触地面),身体缓缓向后收,重心后移,蓄劲待发。 足尖发劲,屈曲之膝缓缓伸直。两掌使劲,使身体徐徐向前,身应尽量前探,重心前移; 最后直肘,昂起头胸,两掌撑实。如此三者连贯进行,后收前探,波浪形地往返进行,犹 如卧虎扑食。左右交换,要领同左侧。
11.打躬势
【古籍原文】
“两肘用力夹抱后脑,头前用力探出;牙咬舌抵上腭,躬身低头至腿;两耳掩紧,鼻 息调匀。”(本衙藏版);
“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 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内功图说》)
37
(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比肩宽,足尖内扣。两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 右平举势。头如顶物,目向前视,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正直,腕、肘、肩相平。
(2)由上势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后脑。勿挺胸凸臀。
(3)由上势,屈膝下蹲成马裆势。
(4)直膝弯腰前俯,两手用力使头尽向胯下,两膝不得屈曲,足跟勿离地。
12.工尾势(掉尾势)。
【古籍原文】
“膝直膀伸躬鞠,两手交推至地,头昂目注,鼻息调匀,徐徐取入。脚跟顿地二十一 次,左右膀伸七次,盘膝静坐,口心相注,闭目调息,定静后起”(本衙藏版);
“膝直膀伸,推手及地,瞪目摇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 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准备” (《内功图 说》)
(1)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 腹。
(2)由上势,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目向前平视。
(3)由上势,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4)由上势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不离地。
以上版本的易筋经锻炼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在吸取和剔除众多版本的易筋经基础上参照了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指禅推拿高级研修班推广和应用的易筋经锻炼法整理而成,这也是目 前一指禅推拿流派最佳的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6#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16:45 | 只看该作者
6楼 铁鞭01说:
(二)、古本易筋经十二式古本图谱《衙门藏版》 古本易筋经十二式古本图谱《衙门藏版》又名,《本衙藏版》。
预备式、韦驮献杵第一势(环拱抱胸)、韦驮献杵第二势(掌托天门)、摘星换斗、出 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三盘落地、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 收式等。这个版本的易筋经将站式和坐式,动功和静功有机的结合起来。其中韦驮献杵第 一势(环拱抱胸)、韦驮献杵第二势(掌托天门)、摘星换斗、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 鬼拔马刀、三盘落地、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收式十二个姿势下对十二 正经的经筋有一一对应的训练要求易筋经十二式分筋疏导。十二正经的经筋不入脏腑。十 二经筋行止诀“六条足经筋,起于足趾爪,归于头面;六条手经筋,起于手指爪,归于胸 腹,最终结聚于阴器(宗筋)”。易筋经分筋导引祛病延寿。易筋经十二式用的是劲,而不
38
是力。劲来源于筋,故名筋劲。
预备式:就是热身运动。为传承整个所特有的整个导引形体吐纳过程,充分体现了“升 降出入”的生命特征,其作用是疏导任脉和督脉,任督两脉是人体最为重要的脉,总督一 身阴气与阳气。预备式导引的目的是为了放松全身所有筋骨,使筋归槽,骨留缝,使阳气 上升,起到热身作用。导引动作由紧张转变成放松,即通过收缩、弯曲和轻微的反关节运 动来达到伸筋拔骨的作用。
预备式整个导引过程,下蹲时低头,将腰背部收紧,同时以吐气为主(吐完可以换气)。 向上伸展时注意两手交叉,抬头、挺胸、挺腹、挺小腹、挺腹股沟时,以纳气为主(纳透 后可以换气)。放松时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和脊柱下肢关节,体会松静站立的感觉, 使人体阴气下降,同时还可以激荡人体淋巴液。
预备式扩展一下,就是被称之为功前准备运动的知识内容。
1、        场地及设备。
2、        练功服装
3、        练功者身体因素
4、        关节运动 颈、肩、腕、踝、髋、膝。
5、        冲拳运动
韦驮献杵第一势(环拱抱胸)---手太阴肺经经筋;诀曰: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手 如拱,心存静极。
韦驮献杵第二势(掌托天门)---手少阳三焦经经筋;
摘星换斗---手少阴心经经筋;诀曰:单手高举,掌须下俯,目注双掌,吸气不呼,鼻 息调匀,用力收回,左右同之。
出爪亮翅-手阳明大肠经经筋;诀曰:掌向上分,足趾拄地,两胁用力,并腿立直;鼻 息调匀,目观天门,牙咬;舌抵上腭,十指用力,腿直;两拳收回,如挟物然。
倒拽九牛尾---足阳明胃经经筋;诀曰:小腹运气空松,前跪后腿伸直,二目观拳,两 膀用力。
九鬼拔马刀---足太阳膀胱经经筋;诀曰:单膀用力,夹抱颈项,自头收回,鼻息调均, 两膝立直,左右同之
三盘落地---手厥阴心包经经筋;诀曰:目注牙呲,舌抵上腭,睛瞪口裂,两腿分跪; 两手用力抓地,反掌托起,如托千金,两腿收直。
青龙探爪---足少阳胆经经筋;诀曰:肩背用力,平掌探出,至地围收,两目注平。
卧虎扑食---足厥阴肝经经筋;诀曰:膀背十指用力,两足蹲开,前跪后直,十指拄地, 腰平头昂,胸向前探,鼻息调匀,左右同之。
打躬势---足少阴肾经经筋;诀曰:两肘用力夹抱后脑,头前用力探出;牙咬舌抵上腭, 躬身低头至腿;两耳掩紧,鼻息调匀。
39
工尾势---足太阴脾经经筋;诀曰:膝直膀伸躬鞠,两手交推至地,头昂目注,鼻息调 匀,徐徐取入。脚跟顿地二十一次。
收式---手太阳小肠经经筋;诀曰:左右膀伸七次,盘膝静坐,口心相注,闭目调息, 定静后起。
《易筋经.总论》记载:筋驰则病,筋挛则廋,筋靡则萎,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 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三)、一指禅推拿流派主张调息训练的术式
易筋经十二式练习中强调,调身、调息、调心,锻炼过程中要求达到气盈力健,骨劲 膜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静中求动,动中含静,意力统一的境界。一指禅推拿流派主 张静态调息训练的术式有韦驮献杵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三势、摘星换斗 势、倒拽九牛尾势、三盘落地势。
外加少林内功中的站档势和低档势。
(四)、双人训练术式
双人训练主要是利用功能解剖,以及中医经络理论经筋的被动牵拉训练。
司外揣内解剖:人体功能解剖学
人体功能解剖学 ,确切的说应该是人体功能链解剖学。具体内容:一、肢体主动运 动的功能体察;二、肢体被动运动的功能体察;三、肢体视触叩听的功能体察;四、现代 医学肌筋膜激痛点。
望、闻、问、切四诊,或视、触、叩、听、嗅之外还有骨科运动诊查这一临床被称 为动诊的特殊检查的方法。在人体功能解剖学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肢体主动运动的功能体察
这主要是以易筋经双人练习模式为基础拓宽的一类特殊检查的方法。 二、肢体被动运动的功能体察
拔罐体查人体功能解剖:拔罐后查肌肉凹凸变化、槽形棱角、毛孔大小、罐内压力气 味等。
手法体查人体功能解剖:推动肌肉组织,看推荡幅度与阻力;活动关节,看活动幅度 与形态,以及主动肌群与拮抗肌群的做功状态。
40
、肢体视触叩听嗅的功能体察
推拿一科按中医来分可分为通经络调脏腑两大部分。肢体视触叩听嗅的功能体察通经 络,符合脏腑经络体系、正常人体解剖体系;通经络调脏腑是在原有基础上中国撑法推拿 发展的又一大特殊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7#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17:25 | 只看该作者
7楼 铁鞭01说:
四、现代医学肌筋膜激痛点 肌筋膜激痛点又称为“扳机点”,皮下组织里的一种有形的、用手可以触及的,在压迫 时会感觉疼痛。
中医经筋在中医体系里有脏腑分属辩证,经络分野之辩证。在现代医学筋膜有浅筋膜、 内筋膜、深筋膜。这种筋膜有一种功能链的筋膜功能链结构。筋膜功能链在一定程度上同 易筋经功能解剖抻筋训练所指有共同的生命现象部分。
手的触诊敏感部位:手指或拇指指腹对于各种触感有最大的辨别能力;手掌背面对于 温度的变化最具有敏感度;掌指关节处的手掌对震动的变化很敏感;手掌中心对于辨识外 观形状很敏感。触诊是诊断技术它是无法通过借用读书或上课来学习的,只有通过反复的 训练,才能心领神会。
手法要义
一指禅推拿强调手法以柔和为贵,柔中寓刚,刚柔相济,操作时动作连贯细腻,雅而 不俗,被世人誉为推拿的“艺术”。操作中,遵循“循经络,推穴道”,用以达到通调脏腑气 血,扶正祛邪目的。为此,一指禅推拿十分注重功法锻炼,不仅要求学习者习练内功“易筋 经十二势”,还要求刻苦习练各种手法,达到“柔和、持久、深透、有力、均匀”的境界。一 指禅推拿有很广的疾病治疗谱系,在日常工作中,要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要善于运用一 指禅推拿知识去攻克不同疾病疾患。只有不断的使用才能让一指禅推拿的生命力得以生生 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8#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23:52 | 只看该作者
8楼 铁鞭01说:
一指禅推法总论
基础定义
基础定义 用拇指的指端、罗纹面、桡侧(少商)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是穴位上,
41
沉肩垂肘,腕关节悬屈,通过前臂旋转和腕关节的协调摆动,使产生的轻重交替的功力持 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或是穴位上。
主要操作形式
1、指端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 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在操作时应注意沉肩、垂肘、悬腕、指 实、掌虚,频率120-160次/分钟。
2、罗纹面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 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在操作时应注意沉肩、垂肘、悬 腕、指实、掌虚,频率120-160次/分钟。
3、偏峰一指禅推法术者用拇指桡侧缘着力,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往返摆动和拇 指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屈伸运动,频率120-160次/分钟。
演化手法
1、跪推法
( 1).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拇指和食指屈曲相叠,拇指在下,食指 在上,余指自然伸开并附着于体表或不附着,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 治疗部位上。
(2).以食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拇指和食指屈曲相叠,食指在下,拇指 在上,余指自然伸开并附着于体表或不附着,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 治疗部位上。
(3).再有就是第五掌指关节屈曲九十度,近掌指关节为着力点,腕部伸直自然放置, 尺侧略低于桡侧,其余手指自然伸直,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从而使吸定点产生 交替往复的力的作用,这就是小指跪推法。同属跪推法的范畴,一般较少应用。归纳起来 跪推法在一指禅推法的变通中有:拇指跪推法'食指跪推法'小指跪推法。频率120-160 次/ 分钟。
42
2、翻转“丁氏一指禅推法”        讲就一指禅推拿要义,一指禅推法要如车轮滚滚一般
的,无所谓曲屈限制,一般习惯于将指端或罗纹面或指甲都接触受术部位,犹如车轮翻转 一般,甚是精妙。
3、四指抱拢(四指抱鱼-一-大鱼际)一指禅推法就是首先大鱼际内含,然后2'3'4'5'指自 然抱紧,效果是掌心是空的,自尺侧的环形孔吹一口气,气流自掌根的方向流出,而不是虎口.主 要是指端或罗纹面为着力部位的操作。描述起来就是拇指盖住拳眼,四指抱拢腕部放松.其它 的方面和常规的一指禅并无它样.或称其为四指抱鱼一指禅推法,频率120-160次/分钟。四 指抱拢(四指抱鱼 大鱼际)一指禅推法,是朱吉君命名并首次描述的一指禅推法形式,是 在上海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里《浅谈术式结合定点走线训练一指禅推 法的方法》一文提出的。四指抱拢一指禅推法是歪打正着的状况下提出来的一种手法。我 当时对一指禅推法理解有偏差,因此我得到了钱师(钱裕麟,一指禅推拿传人)的训斥, 并收为弟子淳淳教诲,完成我今天对一指禅推拿的整体认识。但是四指抱拢一指禅推法又 有其存在的生命力,许多人练习后觉得这个一指禅推法演化手法不错,于是我就将此法收 录于此。在做一指禅推拿时,大拇指内含的确有一定的技术成分。就拇指的指端、罗纹面、 桡侧(少商)着力对大鱼际内含稍许会有更加灵活的感觉。这个手法修炼的多了呼吸方面 会出现异常。
训练方式
首先,掌握一指禅手法的规范动作结构,然后,通过练习获得娴熟的操作技巧后,才可进 入人体练习。
a、练习要求:
1;定点操作技能定点操作要求即是手法的吸定.手法的定力是手法质量重要标准之一.
2:走线操作技能沿纵轴线,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返的边操作边缓慢地做直线移动.
43
b、练习方法:
一指禅手法训练的一大特点是要:双手同步练习,并且先左手,后练右手,最终达到双 手一样的操作要求。
定点操作吸定能力
1:双手同步定点练习
2:双手前后交叉定点练习
沿线操作基本技能
3:双手同步走线练习
4:双手前后交叉走线练习
c、米(沙)袋上的练习
1:第一阶段先在米袋上按照手法基本要求进行锻炼.即米袋置于胸前方,身体端坐,全神 贯注地沉肩.垂肘.悬腕,指掌半屈(也有指掌间无缝隙,拇指盖住拳眼的一种),拇指自然伸直,依 附于食指中节呈九十度直角,指端或其螺纹面吸定于米袋操作点上,腕部做有节奏的横向往 返摆动.本阶段的目标是:拇指能吸定一点上不滑动腕部摆动灵活而富有节奏感.
2:第二阶段练习一指禅移动手法即有一点逐渐练习到在沙米上做往返运动.本阶段目标是: 练习移动手法时,必须做到移动时指力不空虚滑动.在米袋上练习能够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 指,指力有相当功力时,就可以进行人体操作了.
在米袋上练习最好让不要让米袋移动或打转。
有一段功底以后可转为玻璃上练习,玻璃要厚一些约1 0毫米左右为佳,可以订在墙 上或放在桌上练习,能够达到一个部位20分钟的有效操作为准。
44
d.术式训练
术式训练包括下肢动作的档式和上肢动作的术式.
下肢档式一指禅推法专有档式:头如顶物、涵胸拔背、心静思凝、气息调匀、口如鱼口、 头正身直、眼观鼻、鼻观心、屈髋屈膝、两足尖踮起.
上肢术式:
0。金鲤行波双手掌相对,尽量的向前伸展手臂,到不能再长时。先将手握为大鱼际内 含手形,拇指向上,前臂及上臂伸直,然后再耸肩,做外旋动作,做至力尽,最后用力背 伸腕关节;(用于练习腕力,达到过腕节的整体性训练;同时练习背伸腕关节,悬腕的操 作易致腕关节背伸活动机率减少,在此预先加强一下,不致于到后来产生背伸腕关节的操 作疲软)顺势,沉肩、垂肘、悬腕接金猴献桃。
1.        金猴献桃一指禅四指抱拢,双手对称手形放置胸前.
2.        金猴摘桃(猴子搬玉米)双手四指抱拢手形作同向或交替的运动.
3.        金钩钓月首先,手1.2.3.4.5指向中间收拢,然后腕关节屈曲90度,静止性用力.前手劳 宫对印堂,五指收拢相聚的地方对准鼻尖,后手手形相同,旋后与前手相对称.是易筋经的演化 姿势。
金钩钓月,可以无档式下存在,可以单手训练,可以改善腕关节的灵活度,欲动先静.
在大量的实践证明,在金猴献桃术式下,让另一人抓住双大拇指,做金猴摘桃的动做 能诱导出正确的动作形势。
e、一指禅推法局部应用实例
45
头面部仰卧位或坐位。
1.自印堂---神庭.2.自攒竹---阳白---太阳---头维.3.自睛明---沿上眼眶由内向外环转,.4.
自睛明---迎香---地仓---下关---颊车---人中---承浆.5.推百会穴.
项背部取坐位
1.自枕骨下经风府至大椎穴.2.自风池经天柱至大杼.(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膀胱经、督 脉上下往返操作,3〜5分钟。)
胸腹部仰卧位
用偏峰或螺纹推胸腹部任脉一线以及全腹部
肩及上肢部坐位或卧势
1.自肩髃---肩内陵---臂臑---曲池---手三里穴.2.自肩井---肩髎---肩贞---天宗穴.
腰及下肢部俯卧或仰卧
1.腰背部俞穴---上髎---次髎---环跳---殷门---委中---昆仑或太溪2.仰卧位腿部经穴如足 三里等穴.
一指禅推法适用于全身各部,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特点,要在具体操作中认真总结和发 挥.
f、手法形态的因材施教
手形:要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教以不同的一指禅推法,才会容易上手,但为手法术式
46
的传承也可不论手型的先天条件可施以目标手法训练。
各关节的屈伸状态观察:
肩:屈。
肘:屈、旋前、或旋后。
腕:屈、左右摆动或放射状扇状弧形运动。
拇指掌指关节屈,形态是“鼓之于外”;左右摆动。在曲指法、屈指法、直指法中“鼓之 于外”的角度略有不同。
1、        曲指法说明:就是说拇指指间关节背伸度大的手的生理条件的操作。
在曲指法中,也可以腕骨、掌骨、指骨可成曲、成弧、成角的变通,因为每个人的关 节屈伸度不同。
拇指指间关节背伸,微屈伸活动或参与放射状扇状弧形运动。
接触部位 罗纹面
此法以第三代传人王松山为代表,当代有赵毅(上海中医药大学)、林贤(高级技师, 一指禅推拿第六代传人)等。
2、        屈指法说明:就是说拇指指间关节背伸度小的手的生理条件的操作。
拇指指间关节屈,形态是“鼓之于外”;微屈伸活动或参与放射状扇状弧形运动。
接触部位 指端
此法以第三代传人钱福卿为代表,当代有钱裕麟(钱福卿之孙)、朱吉君(高级技师, 一指禅推拿第六代传人)等。
47
3、直指法说明:就是说拇指指间关节无需背伸度变化(自然伸直)的手的生理条件的 操作限制。
拇指指间关节无背伸,无屈伸活动限制,自然伸直或参与放射状扇状弧形运动。
接触部位 指端或罗纹面或指甲
此法就是翻转“丁氏一指禅推法”以第三代传人丁鸣山、丁海山为代表,当代有丁 开云、丁继山、韩忠等。“丁氏一指禅推法”讲就一指禅推拿要义,一指禅推法要如车轮滚 滚一般的,无所谓曲屈限制,一般习惯于将指端或罗纹面或指甲都接触受术部位,犹如车 轮翻转一般,甚是精妙。
目标手法的训练
手法术式的传承也可不论手型的先天条件可施以目标手法训练。无论拇指指间关节背 伸度大或拇指指间关节背伸度小或无拇指指间关节背伸度变化的生理条件,当训练者有目 标手法后就可以将曲指法一指禅推法、屈指法一指禅推法、丁氏一指禅推法直指法、四指 抱拢一指禅推法 之间就可以建立联系,曲指法目标和屈指法目标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改变手型结构适应 性的两种手法。
四指抱拢一指禅推法
曲指
法 .......... .............屈指法
翻转丁氏一指禅推法直指法
如上所示,曲指法手形的人要以屈指法为目标手法,就以丁氏一指禅推法直指法训练 拇指指间关节可塑性;屈指法手形的人要以曲指法为目标手法.手型练习曲指法一指禅推法 过程中,朱吉君从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的“十字诀”入手,在实践和理论上最终提 出了过腕节格律。 并因此得到恩师钱老(钱裕麟)亲传-钱氏一指禅推拿流派一指禅推
拿十八法,尤其是传授屈指法一指禅推法,又名“小步子一指禅推法”是恩师钱老(钱裕麟) 之祖辈钱福卿传承而出的手法。
随着发力练习的深入会产生左手右手一样的感觉,是运动相对稳定的一种运动形式。 我是在训练左手书写和右手书写对比中发现有一种旋内伸腕的状态下左手右手书写感觉
48
一样,而且每个笔画都非常有力量感。于是联想到一指禅推法是在旋内曲腕的状态下左手 和右手运动起来力量的感觉是一样的感觉。在这个基础上我提出了撑法发力的概念。一指 禅推法必须使用撑法发力,只有练到这种感觉才会无所谓指端一指禅推法、螺纹面一指禅 推法、偏锋一指禅推法的差异。g、临床应用:
1.手法特点:操作时接触面积小,深透力强,刺激量中等,适用于各部的穴位及压痛 点。
2.作用及适应症:具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理气消积,健脾和胃,调节 脏腑的功能。常用于头痛,失眠,面瘫,胃痛,腹痛以及关节筋骨酸痛的治疗。
万法归宗
手法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摆动类手法的要义,悬浮、摇摆、抽 刀断水、蝴蝶双飞等象形之妙,皆为“一”,悟道以一为主。
师 训
学生要“练功、手法、经典、临床”四方面相结合,方可成医。
-- 钱福卿(中医一指禅第三代传人)
身姿不走样,手法不走样,精气神不走样,严师出高徒。
------- 钱裕麟(中医一指禅第四代传人或中医一指禅第五代传人,双重辈份人 物,自己认可为中医一指禅第五代传人,在学术传承实践中是双重辈份人物)
一指禅推法操作要领:
一、沉肩、垂肘、悬腕、指实(直)、掌虚,蓄力于掌,发力于指(注:大拇指盖住拳眼,约 平于食指中节指间关节近侧),手握空拳,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快(紧)推慢移。
49
二、头如顶物、涵胸拔背、心静思凝、气息调匀。 头正身正、眼观鼻、鼻观心,从心出, 心应手。
三、达到柔和、持久、深透、有力。
四、大指着力点(指峰;面--螺纹;偏峰--少商)不能硬顶部位穴位;指间关节掌指
关节要柔软;前屈后伸活动,不能突发快重,而由轻而重,由表及里,有近及远,循序渐 进,步步而深,丝丝入扣。
------- 钱裕麟(中医一指禅第四代传人或中医一指禅第五代传人,双重辈份人 物,自己认可为中医一指禅第五代传人,在学术传承实践中是双重辈份人物)
过腕节格律 指吸定、腕端平、肘内旋、横向动、肘发力、过腕节、端至体、体 至端;频率生力,力贯肢节(自上下位关节沿线传力,如顺水推舟之势,自上而下以一贯 之;或以下而上以一贯之;或以中发力而贯向两端,仍然是一力统领以一贯之),层层推 入,力量深透,收发自如。
---朱吉君(中医一指禅第六代传人)
在一指禅推拿中一指禅推法是在旋内曲腕的状态下左手和右手运动起来力量的感觉是 一样的感觉。这是一种中正发力的感觉,不偏不移,无所谓上下左右发力或接触。使用最 不受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制约的运动点,来发力就是这种中正发力的关键。就像上下左右 被支撑了一样,在一指禅推拿和中国撑推拿中命名为撑法发力。旋内曲腕的状态下左手和 右手运动和旋内伸腕的状态下左手右手书写是最典型的撑法发力。击打键盘时左右手也有 同种感觉。一指禅推法必须使用撑法发力,只有练到这种感觉才会无所谓指端一指禅推法、 螺纹面一指禅推法、偏锋一指禅推法的差异。双手练习米袋时,米袋才不会移动。
--朱吉君(中医一指禅第六代传人)
一指禅推拿强调审证求因,因人、因病、因部位不同而施治,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最 大的特点是,无限加力,不断的弱刺激最终形成强刺激。一般的手法在同一部位都有一个 力的限度,是一种闭合的用力状态,因为一指禅推法在静态是无受力状态,它是在摆动中 产生力量,是一种开放的用力状态,所以可以无限加力,频率和摆动是手法存在的基础。
---朱吉君(中医一指禅第六代传人)
50
一指禅推法和筛法具有一体两端相互为用的独特操作模式,筛法学习周期短,临床疗 效确切;一指禅推法临床训练周期长,功法训练必不可少。配合起来一指禅推拿代表手法 就上升为一指禅推法和筛法。
--朱吉君(中医一指禅第六代传人)
钱氏一指禅推拿宗法十八法
十法:
《一指禅推拿说明书》 推拿之术,自以一指禅为完备。一指禅之手术,即搓、抄、滚、捻、缠、揉、按、摩、 推、拿十种。其效能与攻、补、汗、下之医理同。施术前应切脉以查病情,按筋以明征兆。 患在何部,即施十门中之何法。例如病宜攻即用滚,病宜补即用缠。能使患处受益,而他 部无损。非若用药益此损彼,不能兼顾也。
推拿一科,发明于黄帝时之歧伯,著书十卷。其手术有四:一曰按,二曰摩,三曰推, 四曰拿。及梁武帝时,达摩氏以为旧法过简,不敷应症,复从而光大之。增搓、抄、滚、 捻、缠、揉六法,合歧伯所创之按、摩、推、拿四法,成为十种,分十大门。复依人身之 穴道,及脏腑筋络,用一指之力,循穴道以去病,名为“一指禅”。后人莫明真相者,漫称 按摩,或推拿。殊不知推拿一科,唯“一指禅”为能得其全,非此不足以明体达用也。
十二法:一指禅推法、拿法、按法、筛法、摩法、滚法、捻法、抄法、搓法、缠法、揉法、 摇法、抖法
十四法: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
十八法:钱裕麟一派的一指禅推拿号称十八法(这就是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
一指禅宗法--推法、拿法、按法、筛法、摩法、摇法、揉法、滚法、点法、
搓法、捻法、弹法(弹琴指)、缠法、抹法、抄法(勾法)、运法(颤法)、抖法 、分法、 合法。
目前的推拿流派手法所处的大环境是由多而少的趋势,古时手法术式少流派手法的趋 势是由少而多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提出一指禅推拿十八法实属不易,要符合手法由多
51
而少的精减原则才行。一指禅推拿流派第三代传人钱福卿提出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
由其孙子钱裕麟发展至今天的样子,我有幸投师于钱师(钱裕麟)门下,现结合自己的学 习体会特总结如下:
推拿疗法针对病位讲究点线面结合运用,点指相应腧穴,线指相应经络,而面便指相 应的经筋及皮部。一指禅推拿要点、线、面、体、多维空间等综合考虑!
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
一指禅推法
[ 定义] 以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人体的一定部位 ,以肘为支点,以前臂摆动带动腕 部,拇指关节作屈伸动作的一种推拿手法。
传说一:梁武帝时达摩菩提取旧有推拿按摩加入搓擦滚捻缠揉六法。 传说二: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万物归一。传说为达摩创始.
宋朝俱阺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佛教教义,天龙竖起一个指头而令俱阺大悟。今可考者:为清咸 丰武举人李鉴臣客居扬州传予丁凤山。今之朱春霆与王纪松为李之第四代传人。一指禅推 拿手法常用十四法即:推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其特点是循经,技巧,取穴准适合内 妇儿杂病.著作:《一指定禅》《一指阳春》
[动作要领] 归纳为十字诀: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 吸定部位: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 操作技能:肘关节低于腕关节,肘为支点,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和拇指关节屈伸动作,摆动时 前臂尺侧要低于桡侧。
注意事项:压力轻重要适宜,摆动时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
紧推慢移,频率120-160次分
[ 功效及应用]
接触面积小,压力较大,渗透较强.舒筋活络 调和营卫 行气活血 健脾和胃适用于人体各个 穴位,头面、胸腹、四肢等部位。
52
[分类] 一指禅推法 偏峰推 跪推 (缠法)较强的消散作用。
[局限]
一指禅不足之处:1操作复杂,不易掌握。2.接触面积小。3.力量小。
过腕节格律 指吸定、腕端平、肘内旋、横向动、肘发力、过腕节、端至体、体至端; 频率生力,力贯肢节(自上下位关节沿线传力,如顺水推舟之势,自上而下以一贯之;或 以下而上以一贯之;或以中发力而贯向两端,仍然是一力统领以一贯之),层层推入,力 量深透,收发自如。
指吸定 即一指禅推法有外摆相和内摆相,在局部接触面的切迹是两个半弦月,合起来是 一个椭圆形的接触面切迹。在内外摆动相中,吸定点处的接触面不产生向左'向右'向前'向 后的力的作用,尤其是不能产生向下压的力,正确的操作是拇指指端(或指锋或螺纹面或 拇指桡侧)自然着力。
腕端平 腕端平是为了前臂的横向运动,将手屈曲近掌侧指间关节面自然放置在平面 上,就会发现腕部尺侧明显低于桡侧很多,为了保证腕部的横向运动,提出腕端平的要领, 本就是出于人腕部,前臂部的作横向运动的生理要求,只有腕端平才利于摆动。
肘内旋 肘内旋是一种标准的操作姿势,即肘微屈伸活动状态,内旋姿势的描述。 横向动 横向动是指做横向的运动,在操作中总有一个横向运动的角度不会产生向前 或向后推动手指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作一指禅推法的标准角度,这个角度对一指禅推法 来说非常重要。
横向动的操作,随着摆动和吸定部位的不断变化而有微妙变化的,但在腕部会产生好像 腕部有微微旋转的视觉现象,其实质是没有旋转而是频率和腕关节灵活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且不可认为手法操作错误。这就是撑法发力的技巧。
横向动的操作,是靠伸肘外旋,屈肘内旋而实现的,并且要在腕部有一个冠状面上左右 方向的弧形线轨迹,这样就完成了横向动的效果。《推拿手法图解》沈国权'严隽陶主编对 推滚类手法描述,解释了“以前臂的摆动”就是肘的屈伸和旋转作用的结果,我认为在腕部 应该存在冠状面[(按解剖位描述)这个的确切的是说是一运动轨迹,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冠状面]上一弧线运动。并且这一弧线在与腕关节的冠状面上,一指禅推法是内旋状态下的 冠状面一弧线运动的横向动轨迹;滚法是外旋状态下的冠状面一弧线运动的横向动轨迹, 这个横向动冠状面必须在摆动过程内摆相和外摆相中没有变,否则,力的传递就不好。
横向动的操作,是在摆动过程中内摆相和外摆相仅有单一的一次摆动动作,而不是一次 以上的发力运动,否则会产生鸟啄样运动。这就是说对于前臂来说,我们可以做一个试验,
53
让力从腕部到肘部,递进的做为摆动的力点,会发现:半径越长摆动幅度越大,消耗所用 力的却越小。这就是说在贯穿柔和用力的宗旨时,一定要考虑发力点和摆动幅度,尤其要 注意的是单一摆动,不可在同一摆动相上二次发力。
肘发力 以肘关节为支点,说明就是:以肘为发力点,以微屈伸运动为动作形势。
过腕节 过腕节就是腕关节放松,不挺劲,将前臂的摆动力自然的传递过腕关节,在 腕关节这里不产生力的变化。过腕节的操作过程存在着二步摆动规律,首先,就是前臂的 微屈伸运动,当前臂微屈伸至拇指接触部位不再软弱的状态下,这就是一步摆动,要是为 了解除软弱状态,必须以此线为轴;再次,就是以桡肱关节、桡尺关节为中心,桡骨围绕 着尺骨的旋内、旋外半关节运动;同时,伴随着腕部的左右横向摆动,共同作用而产生二 步摆动。只有二步摆动力才可过腕节,才可以产生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 腕部、指节而摆动的效果。
端至体'体至端' 即是指端部和体部的接触面微细变化规迹和产生频率的力的外摆相 和内摆相状态的描述。所谓的端部和体部就如毫针的端部与体部一样的概念,不过推拿的 端体应用是水平放置的。在一指禅推法中端部和体部是存在相对吻合状态,在吸定的表面 积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的,由于运动而产生了端体的分界。一指禅推法中 ,又看不出端体的 明显变化,若明显有变化,则就会产生不自主的跳动如蜻蜓点水似的一重一轻或一轻一重。 即:有持久的预应力,约束者摆动的轨迹。
这些认识是一个崭新的提法,也是一指禅推法的特质所在,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很多推 拿按摩工作者操作一指禅推法时,以腕部发力,而不是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部的摆动, 力达指端接触面。可讲解的时,却说是以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部的摆动,误传手法操作 形势之弊端太严重了。于是我继一指禅推拿名家朱春霆前辈“十字方针”--■沉肩'垂肘'悬腕' 指实'掌虚;之后提出“过腕节格律”----指吸定'腕端平'肘内旋'横向动'肘发力'过腕节;端 至体'体至端。因为过腕节是一个操作关键点,所以我就以过腕节格律来命名以上几点要求。
关于过腕节,理解起来要借助一个过指节用力的实例来说明,在撑法推拿中有一种过节 用力的技巧,近(中间)指节越松,越不用力,远端指节越易屈曲。例如在手指中间指间关节 伸直的状态下,首先,用另一个手将中间的近节指间关节轻扶;然后,屈曲远节指间关节, 你就会发现这个规律存在。另外,过腕节的实质就是一个“柔和用力”如果力未过腕节则易 产生如鸟啄样、如蜻蜓点水样的现象,或者发生一指禅推法无力的弊病。
值得一提的是一指禅推拿以一指禅推法为主,但并不排除,一般推法在一指禅推拿临床 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拿法
54
[定义] 捏而提起谓之拿
[动作要领] 以指腹面着力,提拿方向与肌肉垂直,在拿起肌肉组织后应稍待片刻再松手。 力度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以局部酸胀、微痛或放松感觉舒适为度,动作应连绵不断。 即对称性相对挤压的同时,作提拿的动作。
[临床应用]
拿法刺激量较轻,适用于颈项、肩背、四肢等肌肉丰厚处。 祛风散寒、开窍止痛、疏经活络、缓解痉挛。
[分类]
二指、三指、五指拿。
按法
[定义] 以手指指腹或手掌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沿体表垂直方向向深部逐渐用力, 按而留之,称为按法。
[动作要领] 紧贴皮肤,按压方向要垂直,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透达组织深部。
[分类] 指按法:医者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以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治部位,用腕、臂的力量由轻到 重逐渐向下按压,待刺激深达组织深部后,逐渐减轻压力,然后再重复以上动作。
掌按法:以单手或双手掌叠放于施治部位,用掌跟着力下按,得气后减轻压力,然后重复 以上动作。
[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揉操作”复合手法。 指按法接触面积小,刺激较强。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有较强止痛作用。常用于各种通症 的治疗,常用穴位:太阳、肩井、背俞穴、中脘、天枢。(按压时可配合小幅度缓缓揉动, 肌肉特别丰厚处也可用肘按,如:环跳)
掌按法接触面积大,压力亦大。适用于腰背和腹部、脊柱部。
注意:在胸腹部操作时,施术手掌应随患者呼吸而起伏,即呼气时徐徐按下,吸气时缓缓 放松,胸胁部操作时禁用暴力,用力过大可致肋骨骨折。
操作:1.穴位:太阳、肩井、背俞、中脘、天枢、委中
2. 按百会、四肢、胸、脊柱。
55
摩 法
方法: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体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 而有节律的摩动称为摩法。
要点: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着力部分要随着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盘旋活 动,用力自然,每分钟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按摩胸腹、胁肋部常用手法。
摇法
[定义] 使关节作被动的环转活动,称摇法。
[动作要领]
用一手握住或按住患者某一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作缓和回旋转 动。
动作要和缓,手力宜适度,不可用力过猛,活动范围的大小须在各关节生理功能许可的范 围内进行。
逐渐加大旋转范围,由小到大,由轻到重,自慢而快。 摇颈:一手扶住患者头顶后部,另一手托住下颌,作左右旋转摇动。 摇肩:①小幅度摇法: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手腕或托住肘部,作环转摇动。
②大幅度摇法:大云手(太极推手摇法)
髋关节摇法:患者仰卧位,髋膝屈曲,医者一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手扶住膝部,作髋 关节环转摇动。
踝关节摇法:一手托住足跟或跖骨部,另一手握住大拇指部,作踝关节环转摇动。
摇前臂法:坐位,一手握肘(屈肘位下,)一手握腕,以握腕之手为定位,握腕之手向 前向后旋转摇法。
摇腕法: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握掌指关节,以近端之手为定点,远端之手旋转摇 动,顺时针交替。
[ 临床应用]
滑利关节、疏理筋肉、恢复关节功能。
适用于四肢关节及颈项、腰部等。 用于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错缝、韧带损伤等疾病。
56
揉法
[ 定义] 以手掌大鱼际 ,掌根或手指螺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 ,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该处 的皮下组织作轻快柔和的环行回旋运动,称为揉法.
[ 动作要领]“皮动肉不动”—(吸定,带动深层组织运动,但不要在皮肤上摩擦,移动。)
1.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的回旋摆动。
2.吸定,动作轻快柔和,均匀深透,不可滑动和摩擦。
3.紧揉慢移。
[ 功效及应用]“揉以和之”—揉法是和法的代表手法可以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舒筋活络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常用于脘腹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肠 胃疾病,以及因外伤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
传统中医认为 :左转(顺时针)揉—补右转(逆时针)揉—泻
[ 分类]
大鱼际揉:头面,颈项,胸腹
指揉:拇指/三指揉—头面,四肢,颈项,穴位 掌根揉:肩背,腰臀,下肢 前臂揉:项背,腰臀肌肉丰厚处
特点
①要求吸定②动作要领均要求沉肩垂肘,有前臂的摆动③要求紧做慢移
滚法
二十世纪 40 年代,上海丁季峰所创“丁氏滚法”。丁氏在一指禅滚法的基础上创立而成。 滚法有具有体表接触面积大、刺激力量强而且又十分柔和的特征。主要用于治疗运动系统 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整个手法动作是由两部份协调来共同完成:一是由前臂的旋转;二 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 背侧。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度。余指屈曲的 角度则依次减小,如此则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使之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5掌 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 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使手背偏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的滚动, 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57
[手法要领]
①        前臂旋转与腕关节屈伸这二者动作一定要协调。即前臂旋前时,腕关节一定要伸展, 以小鱼际肌为着力部位。反之在前臂旋后时,腕关节一定要屈曲,以第五、第四掌骨的背 侧为着力部位。如此在体表部位上产生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其滚动频率每分钟约 120〜 160次。
②        躯体要正直。不要弯腰屈背,不得晃动身体。
③        肩关节自然下垂,上臂与胸壁保持5〜10厘米距离,上臂千万不要摆动。
④        腕关节要放松,屈伸幅度要大,约120° (屈腕约80。,伸腕约40°)。
⑤        滚法突出是一“滚”字。忌手背拖来拖去摩擦移动、跳动、顶压、及手背撞击体表治疗 部位。
③请手指均需放松,任其自然,不要有意分开,也不要有意握紧。
说明:丁氏滚法强调,要有“润通”的效果。
滚法,在操作中是一个面的感觉,在现在从事推拿的一指禅推拿传人实际上熟悉滚法各 种变通操作,非常重视各种术式的合理搭配。
1、        指间关节滚法 中节指间关节为着力部位的滚法是一指禅推拿原有滚法。
2、        掌指关节滚法 掌指关节为着力点的滚法。
3、 拳背小鱼际滚法        这就是丁氏滚法的基础术式。
在现在流通的实际操作术式中有两个细微的变通A、存在第五掌骨和掌指关节所组成 的三角面和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的滚法操作术式;B、存在以第五掌骨纵向长度为吸 定,无单一吸定点,对腕部桡骨和尺骨前后位置变化的要求:屈腕桡外尺内,伸腕桡内尺 外,保持小鱼际自第五掌指关节骨结构近侧着力。
丁氏滚法的基础术式B容易达到“润通”的要求。
58
4、拟化手的滚动,有发展出前臂的滚动类手法。
点法
[定义]以手指指端或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向下点压,称为点法。有 摩点、滑点、提点三种用力技巧。摩点有环旋动作,滑点有前后滑动动作,提点有上下提 点
[动作要领]
接触部位:“点”拇指端点彳旨间关节着力点固定,向下按压时不可移动。力度由轻到重, 再逐渐减力。(垂直用力)禁用暴力。点而留之,要停留一定时间。动作要点基本与按法、 筛法类似,但与按法、筛法又有区别。有的推拿专著将点法归为按法、筛法。
[ 临床应用]
本法方便易行,刺激较强,力量强弱易控制,常应用于全身经络的穴位。
由于接触部位的特点,多用于点穴。
有放松肌肉、镇痛活血之功效。 常用于颈、肩、腰、腿痛,胃腕痛、肢体麻木等疾病。
[ 分类]
主要分为拇指点、屈指点两种,仅仅是接触面积的不同而已。
搓法
[定义]用双手掌面挾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成为搓 法
[动作要领] 掌面挾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 临床应用]
59
主要应用于四肢、腰背、胁肋,以上肢部最为常用。一般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具有调 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捻法
[定义] 用拇指、食指罗纹面或拇指与食指桡侧缘捏住一定部位,作对称性的相对搓揉 动作。
[动作要领] 肩、肘、腕关节放松,捻动时要灵活快速,用力均匀,不可呆滞,又不可浮动。状如 捻线。移动时要缓慢而有连贯性。为避免损伤皮肤,可使用介质。
[ 临床应用] 本法刺激量较轻,动作较小,滑力关节、畅通气血、消肿止痛。适用于指间小关节, 主治关节的肿胀酸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
搓法和捻法动作要领大致相同,搓法着力部位为手掌,所挾部位较大,如上下肢,胸胁, 用力亦较大。捻法着力部位为手指,所挾持部位较小,用于指、趾关节,用力不宜太大。 捻动时,可略带牵扯,更能理筋、顺筋。
弹法
公认的弹法是:用一手指的指腹紧压住另一手的指甲,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 的操作。
[动作要领] 用一手指的指腹紧压住另一手的指甲,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操作时弹击力要均 匀,每分钟弹击120-160次。
[ 临床应用]
本法可适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部、颈项部最为常用,具有疏筋通络,祛风散寒的作 用。对项强、头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治疗。
一指禅推拿宗法之中的弹法:
60
在一指禅推拿宗法十八种手法中是指食、中、环、小四指远节指间关节屈伸弹动,俗 称弹琴指。具有弹筋的作用。这才是流派内的弹法,钱师“弹、禅、滚、抄”是继承祖辈, 一指禅推拿的精髓。
缠法
[定义]一指禅推法加快频率谓之"缠法",频率每分钟达200次以上.
[动作要领] 其动作要领与一指禅推法一样,只是差别在于推动的频率上.
[作用] 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调和气血,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
[适用部位]
胸腹及背腰部.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外科痈肿疮疖疾患.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颈项部疾病和咽喉痛等病症.如乳腺炎, 肿疖,疗疮,腱鞘囊肿,梅核气,颈椎病等.
缠法是指频率较快的一指禅推法。每分钟约200次左右。在钱福卿式的小步子一指禅 推法中,可以达到每分钟255次,并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h t. y t.
抹法
抹法 抹者,涂也,拂也。
[定义]用拇指罗纹面或掌面在施术部位做上下或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称为抹法。
[分类]抹法的动作形态与成人推拿手法中的平推法与小儿推拿中的旋推法、分推法及 合推法相似,用力较推法为轻,也可往返移动,分为指抹法与掌抹法两种。
[动作要领]
1.指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位上,余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
61
以拇指的掌指关节为支点,拇指主动运动,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抹动。 即或做拇指平推然后拉,或做分推、旋推及合推,一可根据施术部位的不同而灵活运用。 指抹法亦可以食指、 中指与无名指罗纹面于额颞部操作。即受术者仰卧位,术者置方凳坐 于其头端。以两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罗纹面分置于前额部近正中线两侧,以腕关节为支 点,掌指部主动施力,自前额部向两侧分抹,经太阳穴至耳上角,可反复操作。
2.掌抹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和肩关节为双重支点,前臂与 上臂部协调用力,腕关节适度放松,做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或弧形曲线的抹动。
【要求及注意事项】
1.操作时手指罗纹面或掌面要贴于施术部位的皮肤,用力要控制均匀,动作要和缓灵 活。抹动时,不宜带动深部组织。
2.注意抹法同推法的区别。通常所说的推法是指平推法,其运动特点是单向直线,有 去无回。而抹法则是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直线往来,或曲线运转,可根据不同的部位灵 活变化运用。
【应用】 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面瘫及肢体酸痛等病症。抹法属于易学难精之法,临床 擅用者一般多取其镇静安神的作用之长,指抹法活动范围小,多用于面部、项部;掌抹法抹 动的范围较大,一般多于背腰部。
抄法
抄法 属一指禅推拿流派的辅助手法之一。
手法要领: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用两手掌面分别放在患者两侧肋下缘, 逐渐插入其腰部,并用 力将腰部托抱起,使其稍离床面,然后术者以双手食、 中、无名、小指四指指面为着力点, 分别按揉、筛法操作患者背部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手法自上而下,由轻而重,由慢而 快,往返操作数遍.操作时还可结合轻轻左右晃动患者腰部.
②        功效:消食理气,舒筋通络.
③        主治:肠胃功能紊乱,腹痛,小儿消化不良,妇科盆腔炎等病症.
此法还可用作治疗腰痛的辅助手法.
运法
62
运法 在小儿推拿中是以拇指或食中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 法。
在一指禅宗法十八种手法中就是振颤法,包括紧振法和松振法。
抖法
[动作要领] 用双手握住患肢的上肢或下肢远端,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
频率要快,振幅总体上而言小;小一一用于放松;大一一松解粘连;力度轻。
[临床应用]
多应用于四肢,以上肢为常用。与搓法配合作为收功手法之一。治疗作用与搓法相同。
分法
在小儿推拿中,医者用双手的指面、掌面由选定的部位或经穴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法。 《保赤推拿法》说:“分者,医以两手之指,由经穴划两边也。”该法实为推法之一种,故 又称分推法。分法有轻重之分。轻者,手法较缓和,宜轻宜慢,刺激较浅,仅在皮表操作, 适用于小儿。重者深沉快速,刺激较深,多透达肌肉、筋骨组织深层,适用于成人患者。 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理气止痛,开胸顺气,清脑宁神等作用。操作分指分法和掌分法。 多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院腹胀满、胸闷心烦等症。
在成人推拿中,有分推、拔伸之意。
合法
在小儿推拿中是,医者用双手的指或掌由选定的部位或经穴两侧向里合而拢之,称为
合法,又称和法。《保赤推拿法》说:“和者,医以两手之指,由两处经穴,合于中间一处
63
也。”操作时双手(指)掌要对称运动,同时操作,持续且均匀。操作起手时一般较轻,以 后逐渐增加力量至合拢。具有舒筋通络,补气活血,宽胸理气,调和脾胃等作用。具体操 作时分指合法和掌合法。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院腹胀满、胸闷不舒、胸胁挫 伤等症。
在这里是盘法,也称拌法,即在腹部双掌聚而转盘的操作术式。
一指禅推拿的主要手法原有推、拿、按、摩、搓、抄、滚、捻、缠、揉十法,以后又
增加了抖、摇、再后来又增点、弹(弹琴指)、抹、运(颤)、分、合等法,共计一指禅 推拿十八法,最大的特点是始终以一指禅推法为代表性主治手法。其手法强调以柔为贵、 刚柔相济、功力内透、连贯细腻。除了要求苦练指力和手法技巧外,一指禅推拿还把“易筋 经”作为基础练功法,以强壮体魄。临床上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取穴位、定经络的指导,在辨 证取穴、局部取穴的基础上,还直接选取经络循经推拿。
一指禅推拿适应症范围为:成人推拿和小儿推拿。临床上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取穴位、 定经络的指导,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的基础上,还直接选取经络循经推拿。 一指禅推拿 手法的适用部位,包括头面、颈项、肩背、胸腹、腰臀和四肢各部。适应症比较广泛,尤 其擅长于治疗头痛、感冒、眩晕、失眠、心悸、呃逆、胃脘痛、糖尿病、腹泻、便秘、劳 倦内伤、、月经不调、痛经、咳喘、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等内妇科杂病以及颈椎病、 漏肩风、关节疼痛等症。
筛法
以空间中有虚拟的钟摆悬挂点为操作依据,接触面作快频率的往复双向方向的来回往 复筛动。频率与一指禅推法频率相同。筛动要如同手动的筛子操作筛几下停一下,电动的 筛子高频率振荡,筛动要求停顿,间隔1秒,和高频率振荡具备这两个要素才能是筛法。
一指禅推法和筛法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手法。一指禅推法和筛法组成的圆锥形的手法模
式图,有一个虚拟的钟摆悬挂点和摆点这两个点分别作为接触部位手法就不一样,一指禅 推法是摆点控制挂点吸定,筛法是挂点虚拟存在,摆点接触实际操作。挂点虚拟存在就是 指筛法来回往返的方向上垂直上方有一个虚拟的点。这个点其实是一条线,筛法虚拟的控 制点就在这里,而不是像拨法左右拨动,筛法是左右筛动。
64
这种提法是我在总结中医一指禅推拿宗法时发现并纳入一指禅推拿体系的。
手法分类有拇指筛法、肘筛法。
拇指筛法 以拇指为接触面,做拇指纵向双向方向的来回往复筛动。
肘筛法 以肘为接触面,做双向方向的来回往复筛动
手法传统分类方法 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把手法分为六大类。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振动类手法、挤 压类手法、叩击类手法、运动关节类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679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7014
9#
发表于 2020-6-10 19:26:55 | 只看该作者
9楼 白开水。说:
留个脚印。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27:41 | 只看该作者
10楼 铁鞭01说:
经典
经典就是经典理论和经典操作。经典操作在手法训练和临床中具体描述,就经典 理论展开论述。
经典理论,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以及温病学说书籍。
做为一般人来学习一指禅推拿就应是掌握中医学知识、解剖学知识、现代公认的一些 科学知识:生物力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理疗学等。我们重点 就针对阴阳大纲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展开就中医一指禅推拿中国撑法推拿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加以论述:中医基础四诊、中医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中医基础脏腑辨证、中医基础精 气神与气血津液、中医基础经络知识、人体功能和结构、局部解剖认识、局部腧穴认识。
一、中医基础四诊
65
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自已的视觉,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 作为分析内脏病变的依据。包括精神、气色、形态的望诊、舌的望诊及排出物的望诊。
1、        望神
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
(1)        得神:又称“有神”。其临床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表现,或 虽病而精气不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2)        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或见于久病虚证和邪 实病人。
(3)        假神:久病、重病之人,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 的虚假表现者是为假神。假神的出现,是因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 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是危重病人临终 前的征兆。
2、        望面色
2.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 常色的特点是明润、含蓄。明润,即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 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含蓄,即面色红黄隐隐,见于皮肤之内,而不 特别显露,是胃气充足、精气内含而不外泄的表现。
病色的特点是晦暗、暴露。晦暗,即面部皮肤枯槁晦暗而无光泽,是脏腑精气已衰, 胃气不能上荣的表现。暴露,即某种面色异常明显地显露于外,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 表现。
2.2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
(1)        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是因邪热亢盛,血行加速,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 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是因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因久病肾阳虚衰, 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2)        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 病人面色发白,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所致。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症。面色晃白者,多属阳虚证;若晃
白虚浮,则多属阳虚水泛。面色苍白者,多属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
(3)        黄色:主脾虚、湿证。 病人面色发黄,多由脾虚机体失养,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所致。
66
面色萎黄者,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因脾胃虚衰,水谷精微不足,气血化生无源, 机体失养,故面色淡黄无华。
面黄虚浮者,属脾虚湿蕴。因脾运不健,机体失养,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一身俱黄者,为黄疸。其中面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乃湿热为患;面黄晦 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乃寒湿为患。
(4)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病人面见青色,多由寒凝气滞,或瘀血内阻,或筋脉拘急,或因疼痛剧烈,或因热盛 而动风,使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致。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多因阴寒内盛,经脉挛急收引,不通而痛,以致 面部脉络拘急,气血凝滞而色青。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则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可见于真心 痛等病人。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 不利。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者,可见于肝郁脾虚的病人,胁下每有癥积 时作痛。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多因热闭心神,外引筋肉,面部脉络血行 瘀阻所致,可见于高热抽搐患儿。
(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病人面色发黑,多因肾阳虚衰,水寒内盛,血失温养,或因剧痛,脉络拘急,血行不 畅所致。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因阳虚火衰,水寒不化,浊阴上泛所致。 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因肾精久耗,阴虚火旺,虚火灼阴,机体失养所致。 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3、望形态
3.1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
(1)形体强弱
①        体强:指身体强壮。为形气有余,说明体魄强壮,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 不易生病,有病易治,预后较好。
②        体弱:指身体衰弱。为形气不足,说明体质虚衰,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 容易患病,有病难治,预后较差。
(2)形体胖瘦
①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者,一般可视为肥胖。若胖而能食,为形气有余;肥 而食少,是形盛气虚。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分赴运,痰湿脂膏积聚所致。
67
由于形盛气虚,水湿难以周流,则痰湿积聚,故有“肥人多痰”之说。
②消瘦:体重明显下降,较标准体重减少10%以上者,一般可视作消瘦。若形瘦食多, 为中焦有火;形瘦食少,是中气虚弱。消瘦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或病气消耗等所致。
由于消瘦者,形瘦皮皱,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的表现,易患肺痨等病,故有“瘦 人多火”之说。
3.2望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意义
(1)        动静姿态
①        坐形:如坐而仰首,多见于哮病、肺胀、气胸,痰饮停肺、肺气壅滞等病证;坐而 喜俯,少气懒言,多属体弱气虚;但卧不能坐,坐则晕眩,不耐久坐,多为肝阳化风,或 气血俱虚、脱血夺气;坐时常以手抱头,头倾不能昂,凝神熟视,为精神衰败。
②        卧式: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多属阴证、寒证、虚证;卧时面 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多属 实热证;蜷卧缩足,喜加衣被者,多属虚寒证。咳逆倚息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肺气壅 滞,或心阳不足,水气凌心,或肺有伏饮。坐卧不安是烦躁之征,或腹满胀痛之故。
③        立姿:如站立不稳,其态似醉,常并见眩晕者,多属肝风内动或脑有病变;不耐久 站,站立时常欲依靠他物支撑,多属气血虚衰。站立(或坐)时常以两手扪心,闭目不语, 多见于心虚怔忡;若以两手护腹,俯身前倾者,多为腹痛之征。
④        行态:如以手护腰,弯腰曲背,行动艰难,多为腰腿病;行走之际,突然止步不前, 以手护心,多为脘腹痛或心痛;行走时身体震动不定,是肝风内动,或是筋骨受损,或为 脑有病变。
(2)        异常动作 病人唇、睑、指、趾颤动者,如见于外感热病,多为动风先兆;如见于内伤虚证,多
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者,常见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痫病、子 痫、马钱子中毒等。
卒然跌倒,不省人事,口眼歪邪,半身不遂者,属中风病。卒倒神昏,口吐涎沫,四 肢抽搐,醒后如常者,属痫病。
恶寒战栗,谓之寒战,见于疟疾发作,或为外寒袭表,或为伤寒温病邪正剧争欲作战 汗之时。
肢体软弱,行动不便,多属痿病。关节拘挛,屈伸不利,多属痹病。
儿童手足伸屈扭转,挤眉眨眼,呶嘴伸舌,状似舞蹈,不能自制,多由气血不足,风 湿内侵所致。
4、望头面五官
4.1望头颅、囟门、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68
(1)头颅
①        头大:小儿头颅均匀增大,颅缝开裂,面部较小,智力低下者,多属先天不足,肾 精亏损,水液停聚于脑所致。
②        头小:小儿头颅狭小,头顶尖圆,颅缝早合,智力低下者,多因肾精不足,颅骨发 育不良所致。
③        方颅: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亦是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颅骨 发育不良的表现,可见于佝偻病、先天性梅毒等患儿。
④        头摇:病人头摇不能自主,不论成人或小儿,多为肝风内动之兆,或为老年气血虚 衰,脑神失养所致。
(2)囟门 囟门是婴幼儿颅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后囟呈三角形,约 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前囟呈菱形,约在出生后12-18个月内闭合。
①        囟填: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多因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或颅内水液停聚 所致。但小儿在哭泣时囟门暂时突起为正常。
②        囟陷: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 充所致。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
③        解颅:即囟门迟闭。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 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等症状表现。
(3)头发
①        发黄:指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大病后或慢性虚损病人。小 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甚至久不生发,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所致;小儿发结如 穗,枯黄无泽,多属于疳积。
②        发白:指青年白发。发白伴有耳鸣、腰酸等症者,属肾虚;伴有失眠健忘等症者, 为劳神伤血所致。
③        脱发: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斑秃,多因血虚受风所致。青 壮年头发稀疏易落,有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者,为肾虚;有头皮发痒、多屑、多脂者, 为血热化燥所致。
4.2 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望目形、目态的临床意义 目为肝之窍,心之使,目为肾精之所藏,为血之宗,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 目与五脏六腑皆有联系,而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1)目形 目胞浮肿,多为水肿的表现。因目胞属脾,脾恶湿,且该处组织疏松,故水肿可先见 于目胞。
69
眼窝凹陷,多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病人。若久病重病眼窝深陷,甚则视不见人, 则为阴阳竭绝之候,属病危。
眼球突出,兼喘咳气短者,属肺胀,因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所致;或兼颈 前肿块,急躁易怒者,为瘿气,因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
胞睑红肿,若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不甚者,为针眼;若胞睑漫肿,红肿较重者, 为眼丹。二者皆为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于目所致。
(2)目态
①        瞳孔缩小:可见于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及某些西药导致的药物 性瞳孔缩小等;眼部疾病见之,主要为瞳神紧小等。
②        瞳孔散大:常见于绿风内障、青风内障等五风内障、青盲等病人,亦见于杏仁中毒 以及某些西药导致的药物性瞳孔散大等。危急症病人,瞳孔完全散大,为脏腑功能衰竭、 心神散乱、濒临死亡的重要体征。如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可见于温热病热极生风证、中风、 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病人。青少年或成年人在极度兴奋、恐惧、愉快及疼痛之时,出现 瞳孔散大,多系情绪急剧变化所致。
③        目睛凝视:指病人两眼固定,不能转动。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固定上视者, 称戴眼反折;固定侧视者,称横目斜视。多属肝内动之征,常有神昏、抽搐等表现,属病 重;或见于脏腑精气耗竭,或痰热内闭证;瞪目直视还见于瘿气。
④        昏睡露睛:指病人昏昏欲睡,睡后胞脸未闭而睛珠外露。多属脾胃虚衰,或吐泻伤 津,以小儿为多见,因脾虚清阳不升,或津液大伤,神气衰惫,胞睑启闭失司所致。某些 神识昏迷病人亦常表现有昏睡露睛,是神明失主之故,病情多属危重。
⑤        胞睑下垂:指胞脸无力张开而上睑下垂。其中双睑下垂者,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 虚;单睑下垂者,多因脾气虚衰或外伤所致。
4.3望齿、龈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1)察牙齿
①        牙齿色泽: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是肾气充足、津液未伤的表现。 若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
多为肾阴枯竭、精不上荣所致,可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牙齿枯黄脱落,见于久病 者多为骨绝,属病重。齿焦有垢,为胃肾热盛,但气液未竭;齿焦无垢,为胃肾热甚,气 液已竭。
②        牙齿动态:牙关紧急,多属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咬牙齘齿(牙齿相磨之意),多为 热盛动风。睡中齘齿,多为胃热或虫积所致,亦可见于常人。
(2)望牙龈
①牙龈色泽:正常人牙龈淡红而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牙龈淡白,多 属血虚或失血,因血少不能充于龈络所致;牙龈红肿疼痛,多为胃火亢盛,因火热循经上
70
炎,熏灼于牙龈所致。
②牙龈形态:牙缝出血,称为齿衄,可因撞击等外力损伤,或胃腑积热,肝经火盛及 阴虚火旺,脉络受损,或脾气虚弱,血不循经所致。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称 为牙宣,多属肾虚或胃阴不足,虚火燔灼,龈肉失养所致。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甚则 唇腐齿落者,称为牙疳,多因外感疫疠之邪,积毒上攻所致。
4.4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1)咽喉色泽 健康人咽喉色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音正常,食物下咽顺利无阻。
若咽部深红,肿痛明显者,属实热证,多由肺胃热毒壅盛所致;若咽嫩红、肿痛不显 者,属阴虚证,多由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咽部淡红漫肿,多由痰湿凝聚所致。
(2)咽喉形态
①        红肿: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咽痛不适者为 乳蛾,属肺胃热盛,邪客喉核,或虚火上炎,气血瘀滞所致。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 吞咽困难,身发寒热者,为喉痈,多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所致。
②        成脓:咽部肿痛,若肿势高突,色深红,周围红晕紧束,发热不退者,为脓已成; 若肿势散漫,无明显界限,疼痛不甚者,为未成脓。
③        溃烂:咽部溃烂,分散表浅者,为肺胃之热轻浅或虚火上炎;溃烂成片或洼陷者, 为肺胃热毒壅盛;咽部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者,多属虚证。
④        伪膜:咽部溃烂处表面所覆盖的一层黄白或灰白色膜,称为伪膜。如伪膜松厚,容 易拭去者,病情较轻,是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若伪膜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出血,很 快复生者,为白喉,多见于儿童,属烈性传染病。
5、望皮肤
5.1望斑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        斑:指皮肤黏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 不退色的症状。可由外感温热邪毒,热毒窜络,内迫营血;或因脾虚血失统摄,阳衰寒凝 气血;或因外伤等,使血不循经,外溢肌肤所致。
(2)        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退色的 症状。常见于麻疹、风疹、隐疹等病,亦可见于浊热病中。多因外感风热时邪或过敏,或 热入营血所致。
5.2望疮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        痈:指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焮热疼痛,并能形成脓疡的疾病。具有未脓易 消,已脓易溃,疮口易敛的特点。属阳证,多为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壅滞所致。
(2)        疽:指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的疾病。具有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伤筋骨 的特点。一般指无头疽。属阴证,多为气血亏虚,阴寒凝滞而发。
71
(3)        疔:指患部形小如粟,根深如钉,漫肿灼热,麻木疼痛的疾病。多发于颜面和手 足。因竹木刺伤,或感受疫毒、疠毒、火毒等邪所致。
(4)        疖:指患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根浅、脓出即愈的疾病。因外感火热毒邪 或湿热蕴结所致。
6、        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观察痰、涕的临床意义
(1)        望痰 痰白清稀者,多属寒痰;痰黄稠有块者,多属热痰;痰少而黏,难于咯出者,多属燥
痰;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者,多属湿痰。
痰中带血,色鲜红者,称为咯血。常见于肺痨、肺络张、肺癌等病人。 咯吐脓血痰,气腥臭者,为肺痈,是热毒蕴肺,化腐成脓所致。
(2)        望涕 流涕多因六淫侵袭、肺失宣肃,或热邪熏蒸、气血腐败成涕,或气血阳亏,津液失固
所致。可见于多种鼻腔、鼻窦疾病。
新病鼻塞流清涕,是外感风寒;鼻流浊涕,是外感风热。 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伴喷嚏频作者,多属鼻鼽,是风寒束于肺卫所致。 久流浊涕,质稠、量多、气腥臭者,多为鼻渊,是湿热蕴阻所致。
7、        望小儿指纹
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
(1)        三关测轻重: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 三节为命关。指纹显于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指纹达于气关, 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指纹达于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 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2)        浮沉分表里:指纹浮而显露,为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指纹沉隐不显,为病 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
(3)        红紫辨寒热:指纹偏红,属外感表证;指纹紫红,属里热证;指纹青色,主疼痛、 惊风;指纹淡白,属脾虚、疳积;指纹紫黑,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
(4)        淡滞定虚实:指纹浅淡而纤细者,多属虚证;指纹浓滞而增粗者,多属实证。
8、        望舌
1舌诊原理 舌与脏腑的关系 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于舌本;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足太阳膀胱经 经筋结于舌本;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其他脏腑组织,由经络沟通,也直接或间接
72
与舌产生联系。
诊舌的方法
1、        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舌诊体位:望舌时患者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
光线:必须使舌面光线明亮,便于观察。
伸舌姿势:伸舌时必须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 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
2、        察舌顺序:
舌质--舌苔。
舌尖--舌中--舌侧--舌根。
舌面的脏腑分部
舌尖--心肺
舌中一一脾胃
舌侧——肝胆
舌根——肾
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①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 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②舌尖属 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这种分法,常用于胃肠病变。
如果一次望舌判断不清,可令病人休息3〜5分钟后,重复望舌一次。
除了望诊了解舌象外,还必须配合其他诊察方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询问、了解舌上味觉的情况以及舌部的异常感觉,舌体运动是否灵 活,同时借助闻诊,听其语言是否清晰以帮助判断。
2望舌质
2.1舌色变化(淡白、红、绛、紫)的临床意义
(1)        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
(2)        红舌:主实热、阴虚。
(3)        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4)        紫舌:主血气瘀滞。 2.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裂纹、齿痕、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
(1)        老、嫩舌:老舌多见于实证;嫩舌多见于虚证。
(2)        胖、瘦舌: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 旺。
(3)        裂纹舌:多由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虚不润所致。
73
(4)        齿痕舌:主脾虚,或水湿内盛证。
(5)        舌下络脉: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 脉络不充。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 色网络,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皆为血瘀的征象。
2.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临床意义
(1)        强硬舌:多见于热入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
(2)        痿软舌:多见于伤阴或气血俱虚。
(3)        颤动舌:为肝风内动的征象。可因热盛、阳亢、阴亏、血虚等所致。
(4)        歪斜舌:多见于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5)        吐弄舌:多为热毒闭神动风,或为神识痴呆。
(6)        短缩舌: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3望舌苔
3.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临床意义
(1)        薄、厚苔:舌苔的厚薄以“见底”、“不见底”作为衡量标准。主要反映邪正的盛 衰和邪气之深浅。
薄苔反映外感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或内伤病病情较轻;厚苔提示外感病邪气已 入里,或胃肠内有宿食,或痰浊停滞,病情较重。
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进;舌苔由厚转薄,或舌上复生薄 白新苔,提示正气胜邪,或内邪消散外达,为病退的征象。
(2)        润、燥苔
舌苔润、燥主要反映体现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舌苔润泽有津,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称为润苔。润苔是正常舌苔的表现之一,是胃 津、肾液上承,布露舌面的表现。疾病过程中见润苔,提示体内津液未伤。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称为滑苔。滑苔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痰 饮、水湿。
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称为燥苔。燥苔提示体内津液已伤。亦有因痰 饮、瘀血内阻,阳气被遏,不能上蒸津液濡润舌苔而见燥苔者,属津液输布障碍。
苔质粗糙,扪之碍手,称为糙苔。舌苔干结粗糙,津液全无,多见于热盛伤津之重证; 苔质粗糙而不干者,多为秽浊之邪盘踞中焦。
舌苔由润变燥,表示热重津伤,或津失输布;舌苔由燥转润,主热退津复,或饮邪始 化。
(3)        腻、腐胎 腻、腐苔皆主痰浊、食积;脓腐苔主内痈。 苔质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中间厚边周薄,紧贴舌面,揩之
74
不去,刮之不脱,称为腻苔。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舌面所致。
苔质疏松,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边中皆厚,揩之易去,称为腐苔。腐苔 的形成,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秽浊之邪上泛,聚积舌面,主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
(4)        剥落苔
舌面本有舌苔,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而可见舌质。一般 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
(5)        真假苔
真、假苔对辨别疾病的轻重、预后有重要意义。
舌苔紧贴于舌面,刮之难去,刮后仍留有苔迹,不露舌质,舌苔像从舌体上长出者, 称为有根苔,此属真苔。真苔是脾胃生气熏蒸食浊等邪气上聚于舌面而成。
舌苔不紧贴舌面,不像舌所自生而似涂于舌面,苔易刮脱,刮后无垢而舌质光洁者, 称为无根苔,即是假苔。假苔是因胃气匮乏,不能续生新苔,而已生之旧苔逐渐脱离舌体, 浮于舌面所致。
3.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临床意义
(1)        白苔:可为正常舌苔,病中多主表证、寒证、湿证,亦可见于热证。
(2)        黄苔:主热证、里证。苔色愈黄,说明热邪愈甚,淡黄苔为热轻,深黄苔为热甚, 焦黄苔为热极。
(3)        灰黑苔:苔色浅黑,称为灰苔;苔色深灰,称为黑苔。灰苔与黑苔只是颜色浅深 之差别,故常并称为灰黑苔。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等。可见于热性病中,亦可 见于寒湿病中,但无论寒热均属重证,黑色越深,病情越重。
3.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一般认为,察舌质可以了解脏腑虚实、气血津液的盛衰;察舌苔重在辨别病邪的性质、 邪正的消长及胃气的存亡。而疾病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变化过程,因此在分 别掌握舌质、舌苔的基本变化及其主病时,还应注意舌质与舌苔之间的相互关系。
(1)        舌苔或舌质单方面异常:无论新病之新久,提示病情尚属单纯。
(2)        舌苔和舌质均出现异常时:若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致,则提示病机相同,所主病证 一致,说明病变比较单纯。若舌苔和舌质变化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变化,多提示病因 病机比较复杂,体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变化,此时应进行综合分析。
闻诊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两方面的变化。闻声音即观察病人 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即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 协助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
1听声音
75
1.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意义 语声嘶哑者为音哑,语而无声者为失音,或称为“喑”。前者病轻,后者病重。 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失清肃, 邪闭清窍所致,即所谓“金实不鸣”。
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多因各种原因导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即 所谓“金破不鸣”。
暴怒喊叫或持续高声宣讲,伤及喉咙所致音哑或失音者,亦属气阴耗伤之类。 久病重病,突见语声嘶哑,多是脏气将绝之危象。
妇女妊娠末期出现音哑或失音者,称为妊娠失音,系因胎儿渐长,压迫肾之络脉,使 肾精不能上荣于舌咽所致。
1.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1)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多属邪热内扰神明所致,属实 证,故谓“实则谵语”。
(2)        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多因久病脏气 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虚证,故谓“虚则郑声”。
(3)        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多因心气虚弱,神 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
(4)        错语: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证有虚实之分, 虚证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所致;实证多为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1.3咳嗽、喘、哮、短气、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1)        咳嗽:指肺气向上冲击喉间而发出的一种“咳—咳”的声音。古人将其分为三种,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多因六淫外邪袭肺、有害气体刺 激、痰饮停肺、气阴亏虚等而致肺失清肃宣降,肺气上逆所致。
(2)        喘:即气喘。指呼吸困难、急迫,张口抬肩,甚至鼻翼煽动,难以平卧。常由肺、 心病变及白喉、急喉风等导致,也与脾、肾有关。
喘在临床辨证时,要首先区分虚实。发作急骤,呼吸深长,息粗声高,唯以呼出为快 者,为实喘,多因外邪袭肺或痰浊阻肺所致;病势缓慢,呼吸短浅,急促难续,息微声低, 叭以深吸为快,动则喘甚者,为虚喘,多因肺肾亏虚,气失摄纳,或心阳气虚所致。
(3)        哮:指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的症状。多因痰饮内伏,复感外邪所诱发, 或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所诱发。
注: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喘以气息急迫、呼吸困难为主,哮以喉间哮鸣声为特征。 临床上哮与喘常同时出现,所以常并称为哮喘。
(4)        短气:指呼吸气急而短促,气短不足以息,数而不相接续的症状。短气有虚实之 别,虚证短气,兼有形瘦神疲,声低息微等,多因体质衰弱或元气虚损所致;实证短气,
76
常兼有呼吸声粗,或胸部窒闷,或胸腹胀满等,多因痰饮、胃肠积滞或气滞或瘀阻所致。
(5)少气: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的症状。属诸虚 劳损,多因久病体虚或肺肾气虚所致。
1.4 呕吐、呃逆、嗳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1)呕吐:指饮食物、痰涎从胃中上涌,由口中吐出的症状。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的表现。前人以有声有物为呕吐,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
根据呕吐声音的强弱和吐势的缓急,可判断证候的寒热虚实等。吐势徐缓,声音微弱, 嘶哑物清稀者,多属虚寒证,常因脾胃阳虚,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吐势 较猛,声音壮厉,呕吐出黏稠黄水,或酸或苦者,多属实热证,常因热伤胃津,胃失濡养 所致。
(2)呃逆:指从咽喉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作响的症状。是 胃气上逆的表现。
临床上根据呃声高低强弱,间歇时间的长短不同,来判断病证的虚实寒热性质。呃声 频作,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多属实证,实证往往发病较急,多因寒邪直中脾胃或肝火 犯胃所致;呃声低沉,声弱无力,多属虚证,虚证多因脾肾阳衰或胃阴不足所致。
(3)嗳气: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一种声长而缓的症状。古称“噫”,是胃气 上逆的一种表现。
嗳气有虚实之分,虚证嗳气,其声多低弱无力,多因脾胃虚弱所致;实证嗳气,其声 多高亢有力,嗳后腹满得减,多为食滞胃脘,肝气犯胃、寒邪客胃而致。
2        嗅气味
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1)口气 口中散发臭气者,称为口臭,多与口腔不洁、龋齿、便秘或消化不良有关。 口气酸臭,并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多属食积胃肠;口气臭秽者,多属胃热;口 气腐臭,或兼咳吐脓血者,多是内有溃腐脓疡;口气臭秽难闻,牙龈腐烂者,为牙疳。
(2)病室气味 病室气味是由病体本身或排出物、分泌物散发而形成的。病室臭气触人,多为瘟疫类 疾病。病室内有血腥味,病者多患失血。病室内散有腐臭气,病者多患溃腐疮疡病室尸臭, 多为脏腑衰败,病情重笃。病室尿臊气,见于肾衰。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多见于消渴病。 病室有蒜臭气味,多见于有机磷中毒。
问诊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的方法。有关疾病的很多情 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起病过程、治疗经过、生活起居、平素体质及既往病史,家族病
77
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所以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一环,它对分辨疾病的阴阳、表 里、寒热、虚实能提供重要的依据。
自觉症状主要靠问诊,问诊并有助于他觉症状的发现,问诊的一般内容及主诉大致与 西医问诊相同,首先抓住主诉,即病人就诊时自觉最痛苦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症状及时间, 围绕主诉的症状,深入询问现病史,则需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从整体出发,按辨证要求, 搜集资料,与西医问诊的重点有所区别。
十问歌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要点的基础上写成《十问歌》,清代陈修园又将其略 作修改补充为: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现代问诊方法:
1 问寒热
“寒”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临床上有恶风、恶寒和畏寒之分。病人遇风觉冷,避 之可缓者,谓之恶风;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病人 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谓之畏寒。
“热”指发热,包括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常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 热。
1.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症状,“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其机 理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卫气宣发失常所致。
(1)        恶寒重发热轻:患者感觉怕冷明显,并有轻微发热的症状。是风寒表证的特征, 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
(2)        发热轻而恶风:病人自觉有轻微发热,并有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是伤风 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邪所致。
(3)        发热重恶寒轻:病人自觉发热较重,同时又有轻微怕冷的症状。是风热表证的特 征,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
1.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指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的证状,是寒证的特征证候。其怕冷的产生,多为感受寒邪 致病,或为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生。
(1)新病恶寒:指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主要见于里实寒证。多因
78
感受寒邪较重,寒邪直中脏腑、经络,郁遏阳气,肌体失于温煦。
(2)久病畏寒:指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主要见于里虚寒证。因 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所致。
1.3 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 指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多系阳盛或阴虚所致,是里热证的特征证候。
(1)        壮热:指高热(体温在 39 度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属于里热 实证。多因风热内传,或风寒入里化热,正邪相搏,阳热炽盛,蒸达于外所致。
(2)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下午 3-5 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又称阳明潮 热。由于胃肠燥热内结,阳明经气旺于申时,正邪斗争剧烈,故在此时热势加重。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者,称为午后或夜间潮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为骨 蒸发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
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常是温病热入营分,耗伤营阴的表现。
(3)        微热:指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 38 度以下,或仅自觉发热的症状。发热时间一 般较长,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见于温病后期,内伤气虚、阴虚、小儿夏季热等病证中。
1.4 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 半里证的特征。
(1)        寒热往来无定时:病人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的症状。多见 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2)        寒热往来有定时:指病人恶寒战栗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 的症状。常见于疟疾。
2问汗
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        自汗: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2)        盗汗: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多见于阴虚证。
(3)        绝汗:又称脱汗,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阴或亡 阳的表现。
(4)        战汗:指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 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3        问疼痛
3.1 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1)胀痛: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
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79
(2)        刺痛: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
(3)        冷痛: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寒邪阻滞经络所致者,为实证;阳气亏虚, 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所致者,为虚证。
(4)        灼痛: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炎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 者,为虚证。
(5)        重痛: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但头重痛亦可因肝阳 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6)        酸痛: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或剧烈运动肌肉疲劳引起。
(7)        绞痛:指痛热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 所致。
(8)        空痛: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9)        隐痛:指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担绵绵不休的症状。多因阳气精血亏虚,脏腑 经脉失养所致。
(10)        走窜痛:指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疼痛而走 窜不定,称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 所致。
(11)        固定痛:指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等外固定作痛,多是瘀血为 患;若四肢关节固定作痛,多因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
(12)        掣痛:指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连及他处的症状。多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 不通所致。
3.2头痛、胸痛、肋痛、胃脘痛、腹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1)        头痛:指头的某一部位或整个头部疼痛的症状。
由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均直接循行于头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此外,足厥 阴肝经上行于头与督脉相交,其它阴经也多间接与头部联系,所以,根据头痛部位,可确 定病在哪一经。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在阳明经;后头连项痛,病在太阳经;头两侧痛,病 在少阳经;巅顶痛,病在厥阴经。
头痛有虚实之分。凡外感六淫以及瘀血、痰浊、郁火、阳亢、癥积、寄生虫等阻滞或 上扰脑窍所致者,多属实证;凡气血阴精亏虚,不能上荣于头,脑窍空虚所致者,多属虚 证。
(2)        胸痛:指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胸居上焦,内藏心肺,故胸痛多与心肺病变 有关。临床应根据胸痛的具体部位、性质和兼症进行诊断。
(3)        胁痛:指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 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阻滞气机、经脉不利,均可导致胁痛。
80
(4)胃脘痛:指腹部、剑突下,胃之所在部位的疼痛的症状。胃失和降、气机不畅, 则会导致胃脘痛。因寒、热、气滞、瘀血和食积所致者,属实证;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 胃失所养引起者,属虚证。实证多在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多在进食后疼痛缓解。
(5)腹痛:指剑突下至耻骨毛际以上(胃脘所在部位除外)的腹部疼痛,或其中某一 部位疼痛的症状。
腹有大腹、小腹和少腹之分。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至耻骨毛际以上为小腹, 属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
因寒、热、寒湿、湿热、气滞、瘀血、结石、虫积等所致者,多属实证;因气虚、血 虚、阳虚、阴虚所致者,多属虚证。但某些外科、妇科疾病所出现的疼痛,不能单纯以虚 实概括之。
4        问头身胸腹
头晕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头晕指病人自觉头脑旋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感觉自身或眼前景物旋转,不能站立 的症状。头晕是临床上常见症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头晕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者,多因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脑神被扰所致。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多因气血亏虚,脑失充养所致。 头晕而重,如物缠裹,痰多苔腻者,多因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所致。
头晕耳鸣,腰酸遗精者,多因肾虚精亏,髓海失养所致。 外伤后头晕刺痛者,多因瘀血阻滞脑络所致。
5        问耳目
5.1 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的症状。耳聋是指听力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的症状。 耳鸣与耳聋常同时出现,或先后发生。
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尤甚,或新起暴聋者,多属实证。可因肝胆火扰、肝阳上 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或药毒损伤耳窍等所致。
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渐失聪而听力减退者,多属虚证。可因肾精亏 虚,或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或肝阴、肝血不足,耳窍失养所致。
5.2 目眩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目眩,又称眼花,指病人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车,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的症状。
由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所致者,多属实证,或本虚标实证。由 气虚、血亏、阴精不足,目失所养引起者,多属虚证。
6        问睡眠
6.1 失眠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失眠指病人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难以复睡,或时时惊醒,睡不安宁,甚至彻
81
夜不眠的症状。又称不寐或不得眠。 失眠主要是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阴虚阳盛,阳不入阴,神不守舍所致。 营血亏虚,或阴虚火旺,心神失养,或心胆气虚,心神不安所致者,其证属虚。火邪、 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安,或食积胃脘所致者,其证属实。
6.2 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嗜睡指病人精神疲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的症状,亦称多寐、多眠睡。 嗜睡多因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阳虚阴盛或痰湿内盛所致。
7        问饮食 7.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
(1)口渴多饮:即病人口渴明显,饮水量多,是津液大伤的表现。多见于实热证,消 渴病及汗吐下后。小儿夏季见之,且无汗或少汗、发热者,为夏季热。
(2)渴不多饮:即病人虽有口干或口渴感觉,但又不想喝水或饮水不多。是津液轻度 损伤或津液输布障碍的表现。可见于阴虚、湿热、痰饮、瘀血等证。
7.2 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
(1)食欲减退:指病人进食的欲望减退,甚至不想进食的症状,又称不欲食、食欲不 振或纳呆。主要是脾胃病变的反映,抑或是其他脏腑病变影响到脾胃功能的表现。
(2)厌食:指厌恶食物,甚至恶闻食臭的症状,或称恶食。多因伤食而致。若妇女妊 娠初期,厌食呕吐者,为妊娠恶阻。
(3)消谷善饥:指病人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多属 于胃火炽盛、胃强脾弱等证。亦可见于消渴病。
(4)饥不欲食:指病人虽然有饥饿的感觉,但不想进食,勉强进食,量亦很少的症状。 多属胃阴虚证。亦可见于蛔虫内扰证。
7.3 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意义
(1)口淡:指病人味觉渐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的症状。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 阻及寒邪犯胃。
(2)口甜:指病人自觉口中有甜味的症状。多因湿热蕴结于脾,与谷气相搏,上蒸于 口所致。
(3)口黏腻:指病人自觉口中黏腻不爽的症状。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及寒湿困 脾。
(4)口酸:指病人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甚至闻之有酸腐气味的症状。多见于伤 食、肝胃郁热等。
(5)口苦:指病人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6)口涩:指病人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症状。多与燥同时出现。为燥热伤津, 或脏腑热盛,气火上逆所致。
82
(7)口咸:指病人自觉口中有咸味的症状。多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8        问二便
8.1 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健康人一般每日大便 1 次,排便通畅,成形不燥,多呈黄色,内无脓血黏液及未消化 的食物。
(1)便次异常
①        便秘:指大便燥结,排便时间延长,便次减少,或时间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的症状。 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可见于胃肠积热、阳虚寒凝、气血津亏、或腹内癥块阻结等证。
②        泄泻: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不成形,甚至呈水样的症状。由脾胃功能失调、 小肠不能泌别清浊、大肠传导亢进所致。可见于脾虚、肾阳虚、肝郁乘脾、伤食、食物中 毒、痨虫或寄生虫积于肠道,或感受外邪等证。
(2)        便质异常
①        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食物的症状。病久体弱者见之,多属脾肾阳虚; 新起者多为食滞胃肠。
②        溏结不调:指大便时干时稀的症状。多因肝郁脾虚,肝脾不调所致。若大便先干后 稀,多属脾虚。
③        脓血便:指大便中含有脓血黏液。多见于痢疾和肠癌。常因湿热疫毒等邪,积滞交 阻肠道,肠络受损所致。
④        便血:指血自肛门排出,包括血随便出,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下血的症状。多 因脾胃虚弱,气不统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等到所致。
若血色暗红或紫黑,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者,谓之远血,多见于胃脘等部位出血。若 便血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滴出者,谓之近血,多见于内痔、肛裂、息肉痔 及锁肛痔等肛门部的病变。
(3)        排便感异常
①        肛门灼热:指排便时自觉肛门灼热的症状。多因大肠湿热,或热结旁流,热迫直肠 所致。
②        里急后重:指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时窘迫不畅,肛门重坠,便意频数的症状。 常见于湿热痢疾。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
③        排便不爽:指排便不通畅,有涩滞难尽的症状。多由肠道气机不畅所致。可见于肝 郁犯脾、伤食腹泻、湿热蕴结等证。
④        大便失禁:指大便不能随意控制,滑出不禁,甚至便出而不自知的症状。多因久病 体虚,脾肾阳虚衰,肛门失约而致。可见于脾阳虚衰、肾阳虚衰,或脾肾阳衰等证。
⑤        肛门气坠:指肛门有下坠感觉的症状。肛门气坠常于劳累或排便后加重,多因脾虚 中气下陷而致,常见于久泄久痢或体弱患者。
83
8.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一般情况下,健康成人日间排尿 3-5 次,夜间排尿 0-1 次。一昼夜总尿量约 1000-2000ml。
(1)尿次异常
①        小便频数:指排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的症状。由膀胱气化失职而致。多见于下焦 湿热、下焦虚寒、肾气不固等证。
②        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合称癃闭。癃闭有虚 实之分。实性癃闭多由瘀血、结石或湿热、败精阻滞、阴部手术等,使膀胱气化失司,尿 路阻塞所致。虚性癃闭,多因久病或年老气虚、阳虚,肾之气化不利,开合失司所致。
(2)        尿量异常
①        尿量增多:指尿次、尿量皆明显超过正常量次的症状。小便清长量多者,属虚寒证, 因阳虚不能蒸化水液,水津直趋膀胱所致。多尿、多饮而形体消瘦者,多为消渴,因燥热 阴虚,肾阳偏亢,气化太过所致。
②        尿量减少:指尿次、尿量皆明显少于正常量次的症状。多由热盛伤津、腹泻伤津、 汗吐下伤津,小便化源不足;或心阳衰竭及脾、肺、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液内停; 或湿热蕴结,或尿路损伤、阻塞等,水道不利所致。常见于肾和膀胱的疾病、前阴疾病以 及心脾疾病之中。
(3)        排尿感异常
①        尿道涩痛:指排尿时自觉尿道灼热疼痛,小便涩滞不畅的症状。可因温热内蕴、热 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等所致。
②        余溺不尽:指小便之后仍有点滴不净的症状。多因病久体弱、肾阳亏虚。肾气不固, 湿热邪气留著于尿路等所致。
③        小便失禁:指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行溢出的症状。多因肾气亏虚,下元不固,膀 胱失约,或脾虚气陷及膀胱虚寒,不能约摄尿液所致。
切诊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 的资料。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脉诊
1        脉诊概说
1.1 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 寸口在腕后挠动脉搏动处,为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为气血会聚之处,而五脏六腑十二 经脉气血的运行皆起于肺而止于肺,故脏腑气血之病变可反映于寸口。同时,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与脾经同属太阴,与脾胃之气相通,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脏
84
腑气血之盛衰都可反映于寸口,所以独取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的病变。 寸关尺分候脏腑,历代医家说法不一,目前多以下列为准: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 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
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1.2 切脉指法
(1)        选指:医者在诊脉时应当选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手指指目, 手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 45 度角为宜。
(2)        布指: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 食指按在关前(腕侧)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肘侧)定尺。
(3)        运指:指医生布指之后,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及布指变化以体察脉象。常用的 指法有:①举法,又称“浮取”,指医生的手指较轻地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察脉象。
②按法、筛法,筛法、筛法、又称“沉取”,指医生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 象。③寻法,又称“中取”指医生手指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并调节适当指力,或前 后左右推寻,以细细体察脉象。④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诊脉的方法,从总 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脉力等。⑤单诊,用一个手指诊察一 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数、形、势等变化特征。
1.3寸口“三部九候”的概念 寸口分寸、关、尺三部,通常以高骨(桡骨茎突)内侧为关部,关前(腕端)为寸, 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分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可分浮、中、 沉三候,是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
2        正常脉象
2.1 正常脉象的特点
正常脉象,古称平脉。其特点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 4-5 至,相当于70-90次/分(成年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 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古人将正常脉象的特点概括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2.2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
(1)        有胃:即脉有胃气。主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劣及全身气血 的盈亏。脉有胃气的表现是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 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是为有胃气。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 便是有胃气。
人以胃气为本,脉亦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少胃气则病,无胃气则死。
(2)        有神:即脉有神气。诊脉神之有无,可察精气之盈亏,并与胃气的盛衰有关。脉 之有神是指脉律整齐、柔和有力。即使微弱之脉,但未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弦实之脉,
85
仍带柔和之象,皆属脉有神气。
脉之有神、有胃表现基本一致,都是具有和缓有力之象。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而精 气产生于水谷之气,故有胃即有神。
(3)有根,即脉有根基。脉之有根无根主要说明肾气的盛衰。有根脉主要表现在尺脉 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若在病中,证虽危重,但尺脉沉取尚可摸得,则为肾气未绝, 尚有生机。
3        常见病脉(浮、沉、迟、数、滑、涩、洪、紧、弦、细、微、濡、结、促、代)的脉 象特征及主病
(1)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一般见于表证。
(2)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 无力为里虚。
(3)        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 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4)        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5)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 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6)        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匀,如轻刀刮竹。多见于气滞、血瘀 和精伤、血少。
(7)        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8)        紧脉: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见于实寒证,疼痛和食积等。
(9)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衰败者。
(10)        细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多见于气血两虚、湿邪为病。
(11)        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多见于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12)        濡脉:浮细无力而软。多见于虚证或湿困。
(13)        结脉: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多见于阴盛气结、寒凝血瘀,亦可见 于气血虚衰。
(14)        促脉:脉来数而时有一止,上无定数。多见于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亦见 于脏气衰败。
(15)        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见于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 伤等病证。
脉诊捷径
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洪大微小,弦紧,结代促,平象。掌握好脉的象首先要明
白病机的层次。病机的层次:
86
1、        基本病机,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
2、        系统病机,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        大类疾病病机(外感热病病机),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
4、        疾病病机,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
5、        证候病机,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
6、        症状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等。
脉象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弦紧,结代促,平象等在《中医诊断学》描述的已经非
常清楚。现就洪大微小提出中医祖辈流传下来的《六洪大六微小脉决》
脏腑划分——寸关尺分候脏腑
左手                右手
心        寸 统括胸以 上及头部        肺
肝(胆)        关 统括膈以 下至脐上        脾 (胃)
肾        尺 统括脐以 下至足部        肾 (命门)

六洪大六微小脉决
左脉象
心脉洪大心头热 ,头脑晕花血气结,脚盘心内火烧似,口燥心烦喝不停。 心脉微小主心虚,心中惊悸汗直流,头脑昏沉心困倦,梦魂常在水边归。
肝脉洪大血不调,背寒头强痛在肋,手酸脚软目亦红,行路昏晕常怕跌。 肝脉微小四肢酸,胆冷肝寒血气结,头脑昏花双脚软, 背间盗汗出不停。
肾脉洪大主腰疼,背痛头强小肠胀,膀胱有热小便黄,肝阳口苦舌难言。
87
肾脉微小主伤精,双耳隆隆风雨声,脑痛腰痛双脚重,口渴气急时时频。
右脉象
肺脉洪大心头紧,咳嗽有痰常应胜,腰痛背痛双脚软,口渴气急时时频。 肺脉微小肺家伤,闷口恶口口不舒,手冷肚内血气少,咳嗽时时背上寒。
脾脉洪大心膨胀,饮食不思常口困,脑疼头晕口吐频,时君伤风精气损。 脾脉微小两眉愁,闷闷忧忧常口焦,手足酸软多气急,无声无息实凉滔。
命脉洪大心烦热,潮热三焦血气结,四肢倦怠少精神,食应伤风精气别。 命脉微小口平和,肾气太低呕吐多,手脚寒冷脾胃弱,口淡无味奈之何。
按诊
1        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        诊寒热:按肌肤的寒热可了解人体阴阳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等。一般肌肤寒冷, 或伴体温偏低者,为阳气衰少;若肌肤冷而大汗淋漓,脉微欲绝者,为亡阳之征。肌肤灼 热,体温升高者,多为实热证;若汗出如油,四肢肌肤尚温而脉躁疾无力者,为亡阴之征。
(2)        诊润燥滑涩:通过触摸患者皮肤的滑润或燥涩,可以了解汗出与否及气血津液的 盈亏。一般皮肤干燥者,尚未出汗或阴津不足;湿润者,身已出汗;干瘪者,为津液亏虚; 肌肤滑润者,为气血充盛;肌肤枯涩者,为气血不足。
(3)        诊疼痛:通过触摸肌肤疼痛的情况,可以分辨疾病的虚实。一般肌肤濡软,按之 痛减者,为虚证;硬痛拒按者,为实证;轻按即痛者,病在表浅;重按方痛者,病在深部。
(4)        诊肿胀:用重手按压肌肤肿胀情况,以辨别水肿和气肿。按之凹陷,举手不能即 起者,为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为气肿。
(5)        诊疮疡:触按疮疡局部的凉热、软硬,可判断证之阴阳寒热。一般肿硬不热者, 属寒证;肿处灼手而有压痛者,属热证;根盘平塌漫肿者,属虚证;根盘收束而隆起者, 属实证。患处坚硬多无脓;边硬顶软的已成脓。
(6)        诊尺肤:即通过触摸病人尺肤部(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肌肤)缓急、滑 涩、寒热的情况,来判断疾病的虚实寒热性质。若尺肤部热甚,多为热证;尺肤部凉,多 为泄泻、少气;按尺肤窅而不起者,多为风水;尺肤粗糙如枯鱼之鳞者,多为精血不足, 或有瘀血内阻。
2        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1)辨疼痛: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腹壁柔软者,多为虚证;腹痛拒按,按之痛甚,
88
并伴有腹部硬满者,多为实证。局部肿胀拒按者,多为内痈;按之疼痛,固定不移,多为 内有瘀血;按之胀痛,病处按此连彼者,为病在气分,多为气滞气闭。
(2)        辨痞满:痞满有虚实之别,凡脘腹部按之手下饱满充实而有弹性、有压痛者,多 为实满;若脘腹部虽然膨满,但按之手下虚软而缺乏弹性,无压痛者,多属虚满。脘部按 之有形而胀痛,推之辘辘有声者,为胃中有水饮。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者,称为鼓胀。
注:鼓胀有水鼓与气鼓之分。医生两手分置于腹部两侧相对位置,一手轻轻叩拍腹壁, 另一手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者,为水鼓;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无波动感,以手 叩击如击鼓之膨膨然者,为气鼓。
(3)        辨积聚:凡腹部肿块推之不移,肿块痛有定处者,为癥积,病属血分;肿块推之 可移,或痛无定处,聚散不定者,为瘕聚,病属气分。肿块大者为病深;形状不规则,表 面不光滑者为病重;坚硬如石者为恶候。
3        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虚里即心尖搏动处,位于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当心脏收缩时,心尖 向胸壁冲击而引起局部胸壁的向外搏动,可用手指指尖触到。虚里为诸脉之所宗。
虚里按之搏动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怠,动气聚而不散,节律清晰一致,一息 4-5 至,是心气充盛,宗气积于胸中的正常征象。
虚里按之其动微弱者为不及,是宗气内虚之征,或为饮停心包之支饮;搏动迟弱,或 久病体虚而动数者,多为心阳不足;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是心肺气绝, 属于危候;孕妇胎前产后,虚里动高者为恶候;虚损劳瘵之病,虚里日渐动高者为病进。 虚里动高,聚而不散者,为热甚,多见于外感热病、小儿食滞或痘疹将发之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29:52 | 只看该作者
11楼 铁鞭01说:
二、中医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
(一)        中医特点
1、        整体观念
2、        辨证论治
3、        恒动观念
(二)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
阴阳五行
阴阳 阴阳的含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 求于本。
1、对阴阳的三种认识:
89
古人认识世界方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原义——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引申——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 延展——阴阳是一种客观规律:古人对自然界和人体中普遍存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的一种规律的认识。
2、阴阳的依据与标准 依据:以水火的特征为依据,建立了阴阳的属性标准。
阴阳的属性标准
阳        运动的        外向的        上升的        温热的        明亮的        无形的        兴奋的
阴        静止的        内收的        下降的        寒凉的        晦暗的        有形的        抑制的
3、阴阳的特性:
相关性: 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 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只有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能构成一对矛 盾,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天与地、昼与夜、寒与热等等。如果不具有这种相互关联性的 事物,并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不能构成一对矛盾,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
普遍性: 凡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皆可划分阴阳。《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
90
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 性,如天与地、动与静、水与火、出与入等。
阴阳的相对性: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就是说,随著 肘间的推移或所运用范围的不同,事物的性质或对立面改变了,则其阴阳属性也就要随之 而改变。所以说“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局方发挥》)。
阴阳这种相对性表现为:
(1)相互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 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寒证和热证的转化,病变的寒热性质变了,其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在人体气化运动过程中,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之间,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二者在生理条 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物质可以转化为功能,功能也可以转化为物质。如果没有这种 物质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2)无限可分性: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不 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 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则为阴中之阳。随着对立面的改变,阴阳之中又可以再分阴阳。 关于阴阳的无限可分性。就是中医临床的实践的真实写照。中医用无限组阴阳关系为依据, 最终确定有限的阴阳属性结论;西医用有限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为依据得到一组细 胞、组织、器官、系统无限的组合结论。
4、阴阳的内容
(1)、对立制约
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
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2)、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 特点。
(3)、交感与互藏
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是宇宙万物赖以生 成和变化的根源。
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阴阳消长
消长含义: 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消,减少;长,增加。
消长形式:
91
与制约相关:此长彼消、此消彼长。 与互用相连: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
(5)、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化。 相互转化内在因素: 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 相互转化条件: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
(6)、自和与平衡 自合——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平衡——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定 的状态。
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机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②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①        分析病因(病邪)的阴阳属性
②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相搏导致 阴阳失调即发生疾病。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和互损。“阳胜则热,阴 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
(3)        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①        分析四诊资料: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 (如色泽、气息、呼吸、动静喜恶和脉象等),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
②        概括疾病证候
(4)        在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①        指导养生:养生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 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 一。
②        确定治疗原则:在把握阴阳失调状况的基础上,调整其偏盛偏衰和互损,恢复阴阳 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 余;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上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阴阳互损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 则。
③        归纳药物主要性能:药物的性能主要依据其气(性),味和升降沉浮来决定。而药物 的气味和升降学沉,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性:主要指 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凉次于寒),温热属阳(温次于热)。
92
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反之,能减轻或消除 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之类。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淡味或涩味,习惯上称为五味。其中辛、甘、 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气:指药性的升降浮沉,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 多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升浮者为阳;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 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五行
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        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 木;
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 水。
2、        相生
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比喻 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 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土, 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余可类推。
3、相克
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这种克制 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木得金敛,则木不过散;水得火伏,则火不过炎;土得木疏,则土 不过湿;金得火温,则金不过收;水得土渗,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用。
93
五行生克示意图
—■代表相生
---■代表相克
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黄帝内经》称 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所以,五行相克的关系,又叫“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木, 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水,则水为土之“所胜”。余可类推。
在上述生克关系中,任何一行皆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二四个方 面的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水,“我生”者火;“克我”者金,“我克”者土。
4、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五行中的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 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 中有化),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 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称之为制化。
其规律是: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 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以相生言之,木能生火,是“母来顾子”之意,但是木之本身又受水之所生,这种“生 我”、“我生”的关系是平衡的。如果只有“我生”而无“生我”,那么对木来说,会形 成太过,宛如收入与支出不平衡一样。另一方面,水与火之间,又是相克的关系,所以相 生之中,又寓有相克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相生,这样就保证了生克之间的动态平衡。
以相克言之,木能克土,金又能克木(我克、克我),而土与金之间,又是相生的关 系,所以就形成了木克土、土生金、金又克木(子复母仇)。这说明五行相克不是绝对的, 相克之中,必须寓有相生,才能维持平衡。换句话说,被克者本身有反制作用,所以当发 生相克太过而产生贼害的时候,才能够保持正常的平衡协调关系。
生克制化规律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正常现象,在人体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在这种 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关系中,还可以看出五行之间伪协调平衡是相对的。因为相生相克的 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太过和不及的情况。这种情
94
况的出现,其本身就是再一次相生相克的调节。这样,又复出现再一次的协调平衡。这种 在不平衡之中求得平衡,而平衡又立刻被新的不平衡所代替的循环运动,就不断地推动着 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五行学说用这一理论来说明自然界气候的正常变迁和自然界的生态平 衡,以及人体的生理活动.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1、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2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3、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4 、 土: 土旺得木,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5、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5、五行胜复
胜复规律:胜复指胜气和复气钓关系。五行学说把由于太过或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 的过度克制称之为“胜气”,而这种胜气在五行系统内必然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报复之
95
气),将其压抑下去,这种能报复“胜气”之气,称为“复气”,总称“胜复之气”。“有 胜之气,其必来复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这是五行结构系统本身作为系统整体 对于太过或不及的自行调节机制,旨在使之恢复正常制化调节状态。如木气太过,作为胜 气则过度克土,而使土气偏衰,土衰不能制水,则水气偏胜而加剧克火,火气受制而减弱 克金之力,于是金气旺盛起来,把太过的木气克伐下去,使其恢复正常。反之,若木气不 足,则将受到金的过度克制,同时又因木衰不能制土而引起土气偏亢,土气偏亢则加强抑 水而水气偏衰,水衰无以制火而火偏亢,火偏亢则导致金偏衰而不能制木,从而使不及的 木气复归于平,以维持其正常调节状态。故曰:“形有胜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 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胜复的调节规律是:先有胜,后必有复,以报其胜。“胜气”重,“复气”也重;“胜 气”轻,“复气”也轻。在五行具有相克关系的各行之间有多少太过,便会招致多少不及; 有多少不及,又会招致多少太过。由于五行为单数,所以对于任何一行,有“胜气”必有
“复气”,而且数量上相等。故曰:“有重则复,无胜则否”(《素问•至真要大论》), “微者复微,甚则复甚”(《素问•五常政大论》)。这是五行运动的法则。通过胜复调 节机制,使五行结构系统整体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进行自身调节,继续维持其 整体的相对平衡。
6、        相乘
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引起相乘的原因:
太过——克者太过 如:木旺乘土 不及——被克者太弱 如:土虚木乘
7、        相侮 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引起相侮的原因:
太过——被克者太过 如:木旺侮金 不及——克者太弱 如:金虚木侮
8、        母病及子 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规律: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
9、子病及母 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规律: 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
96
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盗母气”。
五行结构系统具有两种调节机制,一为正常情况下的生克制化调节机制,一为异常情 况下的胜复调节机制。通过这两种调节机制,形成并保障了五行结构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循 环运动。
10、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①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 类比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②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五行学说以五脏为中心推演络绎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 构与功能,将人体的形体、官窍、定神、情志等分归于五脏,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 理系统。同时又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色、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建立了以 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将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③        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 内在联系,即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
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
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 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
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
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
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之功
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
相生: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
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
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
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间相资的联系。
97
相克: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 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 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
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相制的联系。
(2)        在病理方面的影响
①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 个方面。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的“相侮”两个方面。
②        阐释五脏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3)        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①        确定五脏病变部位:五行学说以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变的 部位,包括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肪来诊断本脏之病和以他脏所主之色、味、脉来确定五 脏相兼病变
②        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五行学说根据五色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测病情的轻重顺逆。 五行学说还将色诊和脉诊结合起来,即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
(4)        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①        指导脏腑用药:五行学说以药物天然色味为基础,以其不同性能与归经为依据,按 照五行归属来确定药物的五色、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从而指导脏腑用药。
②        控制疾病的传变: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根据五行生克乘 侮理论,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
③        确定治则治法 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
母,实则泻其子”。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 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抑强,适用于相 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依据五行相克规律 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
④        指导针灸取穴
⑤        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河洛文化
我们提倡使用各种时空针灸推拿技法,一定要以辩证为体,时空为用,才能进一步的
98
提高针灸推拿的治疗效果。
《易经》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即河图;洛,即洛书。河图与洛书是 中国古代五行、术数文化的起源,是中国古典哲学的起源,当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31:51 | 只看该作者
12楼 铁鞭01说:
1、河图
河图 (如图)相传上古时代有龙马出于黄河,背上有图,曰河图。伏羲受河图的启
o-o-o-o-o-o-o
发,从而画出了八卦。元吴澄《易纂言》认为:“河图者,羲 皇时,河出龙马,背之后毛,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 九,中五十,以象旋毛星点而谓之图。羲皇则其阳奇阴偶之数, 以画卦生蓍。”今人多不取。
今人认为河图洛书是宇宙整体观的数学表达模式。河图的 四方都是由虚实的圆点构成,下边的一、六代表水,代表北方,
上方的二、七代表南方火,左方三、八代表东方木,右边四、
九代表西方金,中央的五、十表示中央土。即是五行的方位与生成数,即:天一生水,地 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
地十成之。河图反映了宇宙的生成过程,正如《渊海子平》所说:宇宙在未生成之时,混 沌一片,一气进入盘中,于是太易生水,太初生火,太始生木,太素生金,太极生土。五 行具备,太极已成,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天地成而万物生。
我们虽然看不到宇宙的初始阶段,但我们可以通过植物的生长过程来了解五行的生成, 如一粒种子在未萌牙之时,首先需要水,所以水数一;萌芽后还需要阳光,故火数二;有 了水火,种子茁壮成长,所以木数三;木再生之必然成熟成才,黄金时期,需要收割、采 摘,故金数四;植物与动物在各生长过程中都不能离开土,故土居中央,为万物生成之数, 故为五。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相守。这就是古代数学的起源。
从河图的虚实点中,还可以看到,1、3、5、7、9 单数为阳,2、4、6、8、10 双数为
阴,因此河图反映了,宇宙的形成过程及阴阳的交媾、五行的方位。
2、洛书
洛书(如图) 大禹时代洛出之神龟所背负的图式。元吴澄《易纂言》认为:“洛书 者,禹治水时,洛出神龟,背之拆文,前九,后一,左三,右七,中五,前之右二,前之
左四,后之右六,后之左八。以其拆文如字画,画谓之书。禹则自其一至九之数,以叙洪
洪九畴”。今人多不取。

0TQ6
OAXXXXXU
洛书,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龟 背上有图纹:九纹近头,一纹近尾,三纹近左肋,七 纹近右肋,四纹近左肩,二纹近右肩,八纹近左足,
六纹近右足,五纹在背中。于是,大禹在洛书的启发 下,疏通了九河,完成了治水大业。
99
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中央为五的数理,反映了宇宙整体 观的立体数学模式。洛书中从中央向下,再沿逆时针顺序,反映了五行的相克规律。同时 洛书的出现,也为后人应用九宫八卦研究宇宙空间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如文王的后天 八卦,正是与洛书的数理完全相符,后天八卦数即: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 七、艮八、离九、中宫五。
洛书中按奇数,偶数相错层次排列,形成类似螺旋的立体排列,可见洛书是在河图的 二维平面的基础上,上升到三维立体空间,产生了一个飞跃。所以很多学者都是以河图数 理为先天、为体,洛书数理为后天、为用,来研究易学及医学。与河图相比较而言,洛书 标志着中国原始文化的更高成就。洛书只用了9 个自然数(而河图则用了 10 个),排列成一 个正方形,形成华夏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九宫图,且奇妙结构和无穷变化令中外数学家为之 叹服!洛书开了幻方世界的先河,成为组合数学的鼻祖。数学家华罗庚对洛书非常推崇, 称“洛书可能作为我们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因为另一星球的生命只要对着数数就行了, 不必依靠任何语言。
3、八卦及万物类象
一八卦符号:
二、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100
亜:乾三连
坤:坤六断
露:鳶仰盂
艮:艮覆碗
离:离中虚
坎:坎中满
兌:兌上錶
巽:巽下断
三、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四、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所属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 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克(木)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 (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 衰于四季;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二 万物类象
乾卦:天,头,首都,为繁华而大的城市,经济发达区,高亢之所,为君,为父,为 官,为公门人,名人,刚健,果断,多动少静,,金银珠宝,钱财,马,象,西北,镜子,
101
圆物,先天数为一。头,骨,肺;头面之疾、肺疾、筋骨疾病、上焦疾病。
兑卦:星,月,井,坑洼地,缺,少女,妾, 歌,巫师,喜悦,金属,乐器,,竞争, 西方,色白,先天数为二。口,舌,肺,痰,涎;口舌咽喉之疾,气逆喘咳,饮食不遂。
离卦:日,电,干燥处,阳面,中女,文人,学校,美丽,心,书,明亮,火,红色, 先天数为三。心、目、上焦;目疾、心疾、上焦热病、时疫。
震卦:雷,动,树木,长男,东方,声音,怒,多动少静,龙,马鸣,楼阁,发号施 令,惊恐,青色,先天数为四。足、肝、发、声音;足病、肝经之疾、惊恐不安。
巽卦:风,东南,花草,长女,秀士,仙道,柔和,利市三倍,进退不果,气,鸡, 蛇, 寺, 名,青色,先天数为五。肱、股、气 肱股之疾、风疾、肠疾、中风、寒邪、气 疾。
坎卦:雨, 水, 雪, 露,北方,中男,江湖人,盗, 匪, 酒, 猪,色黑,先天数六。 耳,血,肾,膀胱;腰痛、心疾、感寒、肾疾、肾虚泄泻、血病。
艮卦:山,丘陵,坟,东北,少男,童子,反背,止, 静, 鼻, 狗, 阻,色黄,先天 数为七。手指、骨、鼻、脾胃。
坤卦:阴天,田野,平地,老母,大腹之人,吝啬,柔, 布,五谷,牛,西南,色黄, 先天数为八。腹部、脾胃、肉。腹疾,脾胃病,饮食停滞,完谷不化。
四、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圆形图方位书写规范 先天八卦从内向外阅读和书写八卦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102
里卑王

伏羲八卦(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传说是由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的所作。《易•系辞 说》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就是先天八卦及其次产生 的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首先是太极,其次是两仪,最后是八卦,它们是宇宙形成的 过程。
太极就是一,是道,是天地未分时物质性的浑沌元气。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 仪,一阴一阳就是两仪,故《易•系辞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观天下万物之变化, 不外乎由太极而生阴阳,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阳就是阳爻,用"—"表示,单 为阳之数;阴就是阴爻,用"--"表示,双为阴之数。这就是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是(阴阳) 矛盾的形态和万物演变过程中的最基本的阴阳二气的基本符号。其在方位及数理上都与后 天八卦不同,即乾数一,方位正南;坤数,方位正北;坎数六,方位正西;离数三,方位 正东;震数四,方位东北;巽数五,方位西南;兑数二,方位东南;艮数七,方位西北。
我们运用八卦进行医学术数研究时,通常是用后天八卦方位及数理进行推算的。但也 有运用先天八卦的,如灵龟八法用后天八卦数理,而飞腾八法用先天数理。所以关于八卦
103
数理我们都应熟悉。
五、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圆形图方位书写规范
后天八卦从外向内读八卦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9
[jl®-
同l;
L
■ ■
后天八卦洛书数理,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中央为五。此即为九宫,
九宫除中宫外,其余八宫与上节所讲的八卦(后天
八卦)相对应。九宫八卦如下:
坎一宫: 坤二宫; 震三宫: 巽四宫:        方位正北,属水; 方位西南,属土; 方位正东,属木; 方位东南,属木;
104
中五宫:方位中央,属土;
乾六宫:方位西北,属金;
兑七宫:方位正西,属金;
艮八宫:方位东北,属土; 离九宫:方位正南,属火。九宫八卦在中医学中,代表着相应五行属性的脏腑组织与相应 方位的区域,具体代表区域,请参照万物类象。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必须按规范书写,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错写错读以及错图现象应当及 时纠正。
4、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 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 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 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 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 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 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 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 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 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 354 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 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 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105
一)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戊为城墙之土,己为 田园之土。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
(二)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三)六十甲子。
1 .甲子2 .乙丑3 .丙寅4 .丁卯5 .戊辰6 .己巳7 .庚午8 .辛未9 .壬申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106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四)天干之间的关系
天干五合:甲--己化合土;乙--庚化合金;丙--辛化合水;丁--壬化合木;戊—癸化合火。 天干的七杀:即每个天干,从本干开始数七位,即为七杀。甲、乙、丙、丁、戊、己、庚, 即庚为甲之七杀。七杀是一种相同阴阳属性的五行克制。
(五)地支之间的关系
1        六合: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巳--申合;午—未合。
2        六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
3        六害:子--未害;丑--午害;寅--巳害;卯--辰害;申--亥害;戌—酉害。
4        三合:寅午戌---合火局;申子辰---水局;巳酉丑---金局;亥卯未---木局。
5 相刑:1 子--卯、卯--子,为无礼之刑;
2 寅--巳、巳--申、申--寅,为无恩之刑。
3 戌--未、未--丑、丑--戌,为持势之刑。
4 辰--辰、午--午、酉--酉、亥--亥,为自刑。
六)干支方位及五行属性;
东方--甲乙、乙卯、属木;南方--丙丁、巳午、属火;西方—庚辛、申酉、属金; 北方--壬癸、亥子、属水;中央--戊己属土;辰、戌、丑、未四季土。具体方位见九宫 八卦图。
107
(七)干支历法
一、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 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可是,其实是 类似的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位置来纪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 为十二等分);木星(太岁)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会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 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 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 95 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而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 二年表面一样。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 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
1        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 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岁次甲子年,但严格来讲,当时的甲子年 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二        速求流年干支法:
1        先将天宫地支有数字代替 如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 0; 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2        求流年天干 用流年各位数减 3(用于公元后),不够减时在各位加十。如:1984 年,用 个位4减3得1,1对应甲,即甲年。
3        求流年地支法 用流年除以 60,如余数大于 12,再减去 12(的倍数),最后加 9,其
108
余数对应之数即为所求地支。如:1984年,用佃84十60-一余4,再加9等于13,13-12=1, 1对应地支子,所以1984年为甲子年。
4
三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 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 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 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 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 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 (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 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支        节气        中气        农历        阳历        甲己年        乙庚年        丙辛年        丁壬年        戊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 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       
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四        干支纪日法
干支纪日, 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 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干支纪日是历法中最难掌握的,后人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易于记忆的方法。因 为公历之年以365、366天为准,所以以公历记忆较为容易,这里介绍一下日干支的速记方
109
法。
1 首先,选择某一年元旦日的干支记牢,并熟悉干支序号。如 2007 年元旦(1 月 1 日) 为乙未日。乙数 2,未数8。2008 年元旦为庚子日。庚数 7,子数 1。2009 年元旦为丙午 日。丙数3,午数7。
2        其次,牢记下列口诀:一、五双减1,二、六加0、6,三减2加1 0,四减1加5,七0 九加2,八加1、7走,十上加2、8,冬3腊3、9。闰从三月起,余数均加1。
推算一月、五月时,在天干地支序号上各减1;推二月、六月时,天干加0,地支加6; 三月,天干减2,地支加1 0;四月天干减1,地支加5;七月干支均加0;九月均加2;八 月天干加1;地支加7;十月天干加2,地支加8;十一月天干地支序号均加 3,十二月天 干加3,地支加9。
3        运算方法:想要推算几月,就加减几月的数字。然后再加上日数。 如推算2007年8月8日,天干乙序号2,根据歌诀,八加1、7走,天干加1,等于3。3 对应天干丙。地支未序号8,加7等于15,15-12=3,3对应地支寅,所以2007年8月8 日应为丙寅日。如果所推年为闰年三月后,须在结果上各再加1,因为闰年2月份多1天。
五        干支纪时法
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 日,0 时到 1 时是甲子时,但 23 时到 24 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 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
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UTC+8)        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
子时        23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丑时        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
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
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
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
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
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
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
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
110
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
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
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
(八)二十四节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 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 前 104 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 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把五天叫一候、三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
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111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九)二十八宿
古时人们为了方便观测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运转,便将黄、 赤道附近的星座选出二十八个做为标志,合称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角、亢、氏、 房、心、尾、箕,这七个星宿组成一个龙的形象,春分时节在东部的天空,故称东方青龙 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个星宿形成一组龟蛇互缠的形象,春分时节在 北部的天空,故称北方玄武七宿;奎、楼、胃、昂、毕、嘴、参,这七星宿形成一个虎的 形象,春分时节在西部的天空,故称西方白虎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这七 个星宿又形成一个鸟的形象,春分时节在南部天空,故称南方朱雀七宿。由以上七宿组成 的四个动物的形象,合称为四象、四维、四兽。古代人民用这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中每象每 宿的出没和到达中天的时刻来判定季节。古人面向南方看方向节气,所以才有左东方青龙、 右西方白虎、后北方玄武、前南方朱雀的说法。
二十八宿,在历法中每日一星宿值日,二十八天针灸推拿中药周期律,在中医临床被 称为一个用药术小的周期。
懂得了历法知识,学会运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我们就等于拿到了进 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很快学会各种时空针法、时空腧穴疗法、时空推拿按摩法。
6、阳阴阳大纲。
随时随地用阴阳又被称之为阴阳大纲,比八纲辨证更简捷实用的中医精髓。随时随地 用阴阳可以独立成为看病的方法。
随时随地用阴具体内容:
(1)        、药术分阴阳;
(2)        、病症分阴阳
(3)        、病症归脏腑经络,脏腑经络辨阴阳; 药术与阴阳一一对应就从最根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中医认识生命现象的模式,每一次
临床都是一次完整的随时随地用阴阳。
中医用无限组阴阳关系为依据,最终确定有限的阴阳属性结论;西医用有限的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为依据得到一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无限的组合结论。
112
这是中国文化阴阳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属性可以控制的
宏观微观调控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33:29 | 只看该作者
13楼 铁鞭01说:
脏腑
中医脏腑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 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脏腑概念是结构和功能的整合体,结构和功能是平行关系;解剖脏器概念是结构 决定功能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是不平行关系。
中医阴阳五行、脏腑概念、经络概念都是记形符号,是用来描述人体生命现象的工具 理论。
1)、五脏
一、心 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
心生理特性是心主通明,心气下降。
系统连属
(1)        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
(2)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
(3)        心开窍于舌: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 通过对舌的观察,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
(4)        心在液为汗:“汗血同源”。
(5)        在时为夏,五行属火。
二、肺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共5叶,左二右三。 功能:主气,司呼吸;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特性:华盖;娇脏;主宣发、肃降。
系统连属
⑴ 肺在志为悲忧:“悲忧”的情志活动与肺有关
⑵ 肺在液为涕:鼻为肺窍,涕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
⑶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肤、毛、汗腺依赖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
⑷ 肺开窍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发音与肺有关。
(5)在时为秋,五行属金。
113
三、脾
(一)        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        生理特性
1、        脾气上升
2、        喜燥恶湿
系统连属
⑴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四肢肌肉的壮实与功能的发挥与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
⑵在志为思:“思”的情志活动与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有关。
⑶在液为涎:涎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
⑷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口唇的色泽与脾气的健运、 气血的充足与否有关。
(5)在时为长夏,春夏秋冬每季最后18天,属于土。五行属土
四、肝
(一)        生理功能
1、        主疏泄
2、        主藏血
(二)        生理特性
1、        肝为刚脏
2、        肝气升发
系统连属
⑴肝在志为怒:“怒”的情志变化与肝有关,怒易伤肝;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发 怒。
⑵在液为泪:泪有濡养,滋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
⑶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全身筋膜有赖肝血的滋养。“爪为筋之余”,爪甲赖肝血营 养,视爪甲之荣枯可测知肝血之盛衰。
⑷开窍于目:指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 (5)在时为春,五行属木。
五、肾
(一)生理功能
1.        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2.        主水
114
3.主纳气
(二)生理特性
主蛰守位,肾气上升。
系统连属
⑴在志为恐: 恐惧、害怕的精神状态与肾有关。
⑵在液为唾:唾为为肾精所化,有润泽口腔,帮助食物下咽的作用。
⑶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⑷开窍于耳和二阴: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前阴的排尿和生殖功能,后阴的排泄 粪便作用均与肾有关 。
(5)在时为冬,五行属水。
2)、六腑
一、胆为六腑
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来源于肝,由肝精肝血化生,或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贮藏于胆腑的胆汁,在肝 气的疏泄作用下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
2.主决断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
二、        胃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 胃腔称为胃脘,分为上、中、下三部: 胃的上部为上 脘,包括贲门;胃的下部为下脘,包括幽门;上下脘之间的部分称为中脘。贲门上连食道, 幽门下通小肠,是饮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
主要生理功能
1.        主受纳水谷
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
2.        主腐熟水谷
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生理特性
1.        主通降
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的运动趋势。
2.        喜润恶燥
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
三、        小肠
115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其上口与胃在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在阑门相连。
主要功能:
1.受盛化物: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①        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
②        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 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
2.泌别清浊: 泌别清浊,是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化的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
四、        大肠
包括结肠和直肠,其上口在阑门处接小肠,其下端连肛门。
生理功能:
1. 传化糟粕
1、 大肠主液
五、        膀胱 膀胱又称“脬”,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
生理功能:
(一)        汇聚水液
(二)        贮存和排泄尿液
1.        贮存尿液:代谢后的浊液(废水)则下归于肾,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 回流体内,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
2.        排泄尿液: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
六、三焦
(一)        六腑之三焦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位于腹腔中,与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相同,是有具
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脏器。
三焦的形态结构:大多认为是指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 三焦的功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三焦充填于胃肠道与膀胱之间,引导胃肠中水液渗入膀胱,是水液下输膀胱之通路。
(二)        部位之三焦
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 部位划分之三焦,包含了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已经超出了实体六腑的概念。 某些医家将其附会为分布于胸腹腔的包容五脏六腑的一个“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之为 “孤府”,实际上也已指明此三焦并非一个位于腹中的实体性脏器。
116
1.        部位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诸气:通行诸气,是指部位三焦是诸气上下运行之通路。
(2)运行水液:运行水液,是指部位三焦是全身水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 部位三焦的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
2.        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 上焦:一般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作上焦。上焦的生理
特点是主气的宣发和升散,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营养滋润全身。“上焦如雾”。
中焦: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中焦具有消化、 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中焦如沤”。就解剖部位而言,肝胆属于中焦。 就机能联系而言肝属于下焦。
下焦:一般以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 腑。下焦的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 “下焦如渎” 。
辨证之三焦
三焦还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称为辨证之三焦。
三焦辨证的三焦,既不是六腑之一,也不是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而是温病发生发 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究其概念的来源,可能是由部位三焦的概念延伸 而来。
3)、奇恒之腑
一、脑
脑,又名“髓海”,深藏于头部,居颅腔之中,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又称“元神之府” (元神与欲神相对,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一)        主要生理功能
1.        主宰生命活动 脑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        主精神意识 脑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
3.        主感觉运动 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二)        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脑与肾的关系密切,因脑髓主要由肾精化生。又因肾精赖脏腑之精的充养,故与五脏
六腑之精也有关。
虽然精神由脑主司,但中医学又将精神活动分由五脏主司,以利临床辨证治疗。 心藏神:精神思维由心主司。
117
肺藏魄:运动主要由肺主司。
肝藏魂:知觉主要由肝主司。
脾藏意:意念智慧的产生主要由脾主司。 肾藏志:意志坚定和记忆主要由肾主司。
二、        髓
脊髓、脑髓、骨髓。
—■ rft:
三、        骨 骨,泛指人体的骨骼。骨具有贮藏骨髓,支持形体和保护内脏的功能。
1、生理功能
(1)贮藏骨髓:骨为髓府,髓藏骨中,所以说 骨有贮藏骨髓的作用。骨髓能充养骨骼。骨的生长、发育和骨质的坚脆等都与髓的盈亏 有关。
(2)        支持形体:骨具坚刚之性,为人身之支架,能支持形体,保护脏腑。
(3)        主管运动: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脏腑的关系
(1)        肾主骨:因为肾藏精,精生髓而髓又能养骨。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也是由 肾精所充养。
(2)        奇经与骨:脊即脊椎,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组成。脊内有督脉,所以, 奇经之督脉与骨有密切关系。临床上,补益督脉之品可以治疗骨骼特别是脊骨之病。
四、        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属五体
范畴。二指脉象、脉搏。
1、        生理功能
(1)        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 血,使之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
(2)        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
2、        与脏腑的关系
(1)        心主脉:脉为血液运行的通道,它能约束和促进血液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循行。心 主脉的机制有二:一是因为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息息相通;二是脉中的血液循环往 复,运行不息,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
(2)        肺、肝、脾与脉:肺朝百脉;肝主藏血,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脾主统血,使血液不 溢于脉外。所以,脉的生理功能与肺、肝、脾等亦有密切关系。
五、胆为奇恒之腑
胆所贮藏的胆汁,是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清净
118
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
胆的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皆属中空有腔的管状或囊状器官,故为六腑之一;但 因其内盛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且与饮食水谷不直接接触,只是排泄胆 汁入肠道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故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34:23 | 只看该作者
14楼 铁鞭01说:
三、中医基础脏腑辨证
1心病辨证
1.1心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心血虚证指血液亏虚,心与心神失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 虚弱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心悸,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 色淡,脉细无力。本证以心悸、失眠、多梦与血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1.2心气虚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心气虚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以心悸、神疲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其 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精神疲倦,或有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面色淡白,舌质 淡,脉虚。本证以心悸、神疲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1.3心脉痹阻证痰、瘀、寒、气四因的比较 痰阻心脉的疼痛,以闷痛为特点,多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 等痰浊内盛的症状。
瘀阻心脉的疼痛,以刺痛为特点,伴见舌暗,或有青紫色斑点,脉动细涩或结或代等 瘀血内阻的症状。
寒凝心脉的疼痛,以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为特点,伴见畏寒肢 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
气滞心脉的疼痛,以胀痛为特点,其发作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常伴见胁胀,善太息, 脉弦等气机郁滞的症状。
1.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比较 痰蒙心神与痰火扰神,均有神志异常的表现,均可或见神昏。但痰蒙心神证为痰浊, 其症以抑郁、痴呆、错乱为主,无热证表现;痰火扰神证则为既有痰,又有火,其症为前 二者的兼并。
2肺病辨证
2.1肺气虚、肺阴虚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1)        肺气虚证指肺气虚弱,呼吸无力,卫外不固,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等为 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而喘,动则尤甚,咯痰清稀,声低 懒言,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本证多有久 病咳喘等病史,以咳嗽无力、气短而喘、自汗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        肺阴虚证指肺阴亏虚,虚热内扰,以干咳少痰、潮热、盗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
119
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燥 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本证以干咳、 痰少、潮热、盗汗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证的比较
风寒犯肺证与寒痰阻肺证临床表现上均有咳嗽、白痰、气喘、苔白等症状。但风寒犯 肺证由风寒侵袭,肺卫失宣所致,临床以咳嗽、咯稀白痰与风寒表证共见;寒痰阻肺证由 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肺失宣降所致,临床以咳喘、痰白量多与寒象共见。风寒犯肺证既 可单独发病,亦可成为寒痰阻肺证的前期阶段或诱发因素。风寒犯肺证进一步发展,见气 急,喉间痰鸣,胸膈满闷,畏寒肢冷等症,则转化成为寒痰交阻于肺的寒痰阻肺证。
2.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燥邪犯肺证的辨证要点
(1)        风热犯肺证因风热侵袭,肺卫失宣所致,以咳嗽、痰少色黄与风热表证共见为辨 证的主要依据。
(2)        肺热炽盛证因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宣降所致,以咳喘气粗、鼻翼煸动与实 热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3)        燥邪犯肺因外感燥邪,肺失宣降所致,与气候干燥有关,以干咳痰少、鼻咽口舌 干燥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3脾病辨证
3.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1)        脾气虚证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 证候。其临床表现为:不欲食,纳少,脘腹胀满,食后胀甚,或饥时饱胀,大便溏稀,肢 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 脉缓或弱。
(2)        脾阳虚证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 表现的虚寒证候。其临床表现为: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 温,面白少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 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        脾虚气陷证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 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 止,甚或脱肛,或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内脏、子宫下垂,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 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4)        脾不统血证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血亏虚症状为主要 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吐血、鼻衄、紫斑,妇女月 经过多、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无力。
(5)        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虚气陷证和脾不统血证均为脾脏虚衰之证,但脾气虚证
120
以食少、腹胀、便溏与气虚症状共见;脾阳虚证有畏冷肢凉、脘腹隐痛喜温等寒象;脾虚 气陷证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与气虚症状共见;脾不统血证则以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 证共见。
3.2 湿热蕴肺、寒湿困脾的临床表现
(1)湿热蕴肺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纳呆,恶心欲呕,口中黏腻,渴不多饮,便溏 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或见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 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 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 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4        肝病辨证
4.1 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1)肝血虚证指血液亏损,肝失濡养,以眩晕、视力减退、经少、肢麻震颤及血虚症 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视力减退或夜盲,或见肢体麻木,关节 拘急,手足震颤,肌肉抽动,或为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爪甲不荣,面白无华, 舌淡,脉细。
(2)肝阴虚证指阴液亏损,肝失濡润,虚热内扰,以头晕、目涩、胁痛、烦热等为主 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 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 弦细数。
(3)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均属肝的虚证,均有头晕眼花等表现。但前者为血虚,无热 象,常见眩晕、视物模糊、经少、肢麻震颤等症;后者为阴虚,虚热表现明显,常见眼干 涩、潮红、颧红、手足蠕运等症。
4.2 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1)肝郁气滞证指肝失疏通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到为主要 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或咽 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或胁下肿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 脉弦,病情轻重与情绪变化的关系密切。
(2)肝火炽盛证指火热炽盛,内扰于肝,气火上逆,以头痛、烦躁、耳鸣、胁痛等与 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头晕胀痛,痛势剧烈,面红目赤,口苦口干, 急躁易怒,耳鸣如潮,甚或突发耳聋,失眠多梦,或胁肋灼痛,吐血、衄血,小便短黄, 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肝阳上亢证指肝阳亢扰于上,肝肾阴志于下,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 躁、腰膝酸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
121
躁易怒,失眠多梦,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4)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和肝阳上亢证均有情志因素有关,但肝郁气滞证因肝气 郁结,失于疏泄、条达所致,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肝火炽盛证属 火热过盛的实证,多因火热之邪侵扰,或气郁化火所致,以发热口渴、便干尿黄、舌红脉 数等热证为主要表现;肝阳上亢证为用阳太过,阳亢耗阴,上盛下虚的虚实夹杂证,以眩 晕、面赤、烦躁、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等为主要表现。
4.3 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
(1)肝阳化风证: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胀头痛,急躁易怒,头摇,肢体震颤,手 足麻木,语言謇涩,面赤,舌红,或有苔腻,脉弦细有力。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 身不遂,舌强语謇。
(2)热极生风证:高热口渴,烦躁谵语或神昏,颈项强直,两目上视,手足抽搐,角 弓反张,牙关紧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3)阴虚动风证: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眩晕耳鸣,口燥咽干,形体消瘦, 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4)血虚生风证:眩晕,肢体震颤,麻木,手足拘急,肌肉抽动,皮肤瘙痒,爪甲不 荣,面白无华,舌质淡白,脉细或弱。
5        肾病辨证
5.1肾阳虚、肾阴虚的临床表现
(1)肾阳虚:头目眩晕,面色晃白或黧黑,腰膝酸冷疼痛,畏冷肢凉,下肢尤甚,精 神萎靡,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或久泄不止,完谷不化, 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
(2)肾阴虚:腰膝酸软而痛,头晕,耳鸣,齿松,发脱,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 女子经少或经闭、崩漏,失眠,健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 发热,午后颧红,小便短黄,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5.2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的临床表现
(1)肾精不足证: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骨骼痿软; 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欲减退;成人早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发脱齿松, 健忘恍惚,精神呆钝,两足痿软,动作迟缓,舌淡,脉弱。
(2)肾气不固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聪;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 或遗尿,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淋沥不尽,或带下清稀量 多,或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弱。
(3)肾虚水泛证:腰膝酸软,耳鸣,身体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 畏冷肢凉,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5.3 肾病五证的鉴别要点
122
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和肾虚水泛证均属肾脏亏虚之证,均 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及脉弱等症状表现。但肾阳虚因肾阳亏虚,机体失温所致,以腰膝 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与虚寒症状共见;肾阴虚证因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扰所 致,以腰酸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等与阴虚症状共见;肾精不足证因肾精亏损,脑 与骨、髓失充所致,以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肾气不固 定因肾气亏虚,失于封藏、固摄所致,临床以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与 气虚症状共见;肾虚水泛证因肾阳气亏虚,气化无权,水液泛溢所致,以下肢水肿为甚、 尿少、畏冷肢凉等为主要表现。
6        腑病辨证
6.1 胃热炽盛证的临床表现
胃热炽盛证指阴液亏虚,胃失濡润、和降,以胃脘嘈杂,饥不欲食,脘腹痞胀、灼痛 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胃脘嘈杂,饥不欲食,或痞胀不舒,隐隐灼痛,干 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6.2 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证的临床表现
(1)寒滞胃肠证:脘腹痞胀,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痰涎,口淡不渴,眩晕,舌苔 白滑,脉沉弦。
(2)食滞胃肠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呕吐酸馊食物,吐后胀痛 得减,或腹痛,肠鸣,矢气臭如败卵,泻下不爽,大便酸腐臭秽,舌苔厚腻,泳滑或沉实。
6.3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
(1)肠热腑实证:高热,或日晡潮热,汗多,口渴,脐腹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 或热结旁流,大便恶臭,小便短黄,甚则神昏谵语、狂乱,舌质红,苔黄厚而燥,或焦黑 起刺,脉沉数(或迟)有力。
(2)肠澡津亏证:大便干燥如羊屎,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左少腹或可触 及包块,口干,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6.4 肠道湿热、膀胱湿热、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1)肠道湿热证:身热口渴,腹痛腹胀,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如水,或腹泻 不爽、粪质黄稠秽臭,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膀胱湿热证:小便频数、急迫、短黄,排尿灼热、涩痛,或小便混浊、尿血、有 砂石,或腰部、小腹胀痛,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惊悸不宁,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胸胁闷胀,善太息, 头晕目眩,口苦,呕恶,吐痰涎,舌淡红或红,苔白腻或黄滑,脉弦缓或弦数。
7        脏腑兼证
7.1 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辨证要点
(1)心肾不交证因心与肾的阴液亏虚,虚火内扰所致,以心烦、失眠、腰酸、耳鸣、
123
梦遗与阴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心脾气血亏虚证因脾气亏虚,心血不足所致,以心悸、神疲、头晕、食少、腹胀、 便溏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7.2 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证的辨证要点 (1)肝火犯肺证因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肺失肃降所致,以胸胁灼痛、急躁、咳嗽痰 黄或咳血等与实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肝胃不和证因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所致,以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等 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3)肝郁脾虚证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 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四、中医基础精气神与气血津液
(一)、精气神 精气神,广义的精气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含义非常丰富。中医里的精气神: 精是指生命现象的本原;气是指生命现象的动力;神是指生命现象的主宰和外在表现。
(二)、气血津液
1、气
(1)人体之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之一。
(2)人体之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 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
相关脏腑功能: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总之,肾的生理机 能与先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脾胃和肺的生理机能与后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
(3)人体之气的运动
①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气的运动形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一方面,气必须有 通畅无阻的运动;另一方面,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必须平衡协调。具备这两点,气的运 动才是正常的,这种正常状态称之为“气机调畅”。
②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气的 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 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
124
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4)人体之气的功能
①        推动与调控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阳气的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气的调控 作用,是指阴气的减缓、抑制、宁静等作用。
②        温煦与凉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指阳气的促进产热,消除寒冷,使人体温暖的 作用。气的凉润作用:是指阴气的抑制产热,消除热量,使人体寒凉的作用。
③        防御作用: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
④        固摄作用:是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 而防止这些物质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⑤        中介作用:气充斥于人体各个相对独立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成为它们相互之间联 系的中介。
(5)人体之气的分类
①        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气”,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组织,并运行于 全身的极细微物质。它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之气及吸入的自然界清 气三者相融合而生成。
②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
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其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 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宗气: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宗气的生 成一是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源于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 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其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其富有营养,在脉中营运不休。营气来源于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其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 化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 生理功能。
③        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由脏腑之精化生,是全身之气的一个部分,一身之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
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
经络之气,是运行于经络系统的极细微物质,是各种刺激、信息的感应、负载和传导 者。
2、血
(1)血的基本概念
125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之一。
(2)血的生成 化生之源:血液以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相关脏腑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而营气和津液都是由脾胃运 化转输饮食水谷精微所产生的。因此,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 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 变化而成为红色血液。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中精气充足, 则血液化生有源,同时肾精充足,肾气充沛,也可以促进脾胃的运货功能,有助于血液的 化生。
(3)血的功能
①        濡养: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 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②        化神: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4)血的运行 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主 要因素。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碑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 液在脉中运行全身。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 逸脉外。
3、津液
(1)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津液中,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
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 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2)        津液的代谢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小肠、大肠等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 津液的输布与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主要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
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除此之外,呼气和粪便也带走一些水分。 因此,津液的排泄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
(3)        津液的功能
126
①        滋润濡养:津液是液态物质,有着较强的滋润作用;津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又有着 丰富的濡养作用。
②        充养血脉: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4、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        气与血的关系: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三个方面。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2)        气与津液的关系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固摄作用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在
体内的存在及运动变化也离不开津液的滋润和运载。二者的关系具体体现在气能生津、气 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
(3)        血与津液的关系: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 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38:55 | 只看该作者
15楼 铁鞭01说:
五、中医基础经络知识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 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循行规律
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是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手三阴经、足三阴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 的主体。十二经脉的名称与分布: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 的,十二经脉隶属于十二脏腑,结合其在手足循行时内外、前中后位置的不同, 根据阴阳学说予以命名(名称如下)。
经络十二正经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 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127
(        丈阴肺经
三阴JS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手'
阳明丈肠经 三阳少阳三焦经
I        衣阳小肠经
十二经脉\
1        (        末阴脾经
三阴険阴肝经 少阴肾经
足<
阳明胃经 三阳少阳胆经
\        衣阳膀胱经
一、手太阴肺经
1、手太阴肺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 横出腋下,下循闹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 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语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 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 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 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其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咯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 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
是主肺所生病者 :咳,上气,喘喝 ,烦心,胸满,闹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
溺色变。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
128
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 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 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所过处)疫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口鼻嘘气; 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异常。
2、手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 ,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 ,并太阴之经 ,直入掌中, 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去欠) 小便遗数 。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 也。
【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在腕后一寸半处,走向 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
其病症:实证,手掌和手腕部灼热;虚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 本络络于手阳明大肠经。
3、手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 ,别 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 循喉咙,复合阳明 。
【语译】 手太阴经别,从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渊腋的部位,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走向肺 部,散到大肠,向上浅出于缺盆部,沿着喉咙,由此再合入于手阳明经脉。
4、手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 ,行寸口外侧,上 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赉 ,合 赉下,抵季胁。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 ,其成息贲者 ,胁急、吐血。
【语译】 手太阴经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 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髃前方,其上方结于 缺盆,自腋下行的从下方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与手厥阴经之筋在膈下会合,达于季胁。
其病症:在本经筋循行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挛掣痛,重者可成息贲病,胁肋拘急, 上逆吐血。
5、皮部        肺经分野。
6、流注时序 寅时 3:00~5:00
7、腧穴主治要点
【肺经 11 穴】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 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129





寅时3-5
、・••云门
••中府
•…侠白
• ••尺泽
...孔最
卜••列缺 [[••••••经耒* 打••太渊 总.••鱼际
•・.少商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胸肺、胃肠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        咽喉病:少商、鱼际、孔最、尺泽、列缺治咽喉肿痛。
(2)        胸肺部病 咳喘:中府治肺热咳嗽;太渊治咳嗽痰多;鱼际治咳嗽痰少。 咯血:尺泽、鱼际治肺热咯血;孔最治急性咯血;太渊治喘息咯血。
(3)        胃肠病:尺泽治呕吐、腹泻;太渊治呕血、呃逆。
(4)        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中府、云门治肩背痛;天府、侠百治上肢内侧疼 痛、麻木、痿痹;尺泽治肘臂挛痛;太渊治手腕疼痛无力;少商治大指拘 挛疼痛。
二、手阳明大肠经
1、手阳明大肠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 ,出合谷两骨之间, 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闹外前廉,上肩,出髃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 之会上 ,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130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 ,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 --左之右、右之左, 上挟鼻孔。
【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 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 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 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 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其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 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 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病,鼻流清涕或出血,本 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 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 ,喉痹 ,肩前臑闹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 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颈部肿胀。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 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 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2、手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 髃禺,上曲颊偏齿 ;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 。
其病: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语译】 手阳明络脉,名偏历。在腕关节后三寸处分出,走向手太阴经脉;其支脉向上沿着臂 膊,经过肩髃部位,上行到下颌角处,遍布于牙齿根部;其支脉进入耳中,与耳目所聚集的 许多经脉(宗脉)会合。
其病症:实证,见龋齿痛、耳聋;虚证,见齿冷,经气痹阻不通畅,可取手阳明络穴 治疗。
3、手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入柱骨,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
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语译】
手阳明经别,在肩上部肩髃禺穴处分出,从第七颈椎处进入体腔,下行到达大肠,归
属于肺脏,向上沿喉咙,浅出于缺盆部,脉气仍旧流入手阳明本经。
4、手阳明经筋
【循行】
131
《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 上结于肩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其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直者上出于 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语译】 手阳明经筋,起始于第二手指桡侧端,结于腕背部,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 上臂外侧,结于肩髃部;分出支经绕肩胛处,挟脊柱两旁;直行的经筋从肩髃部上走颈;分 支走向面颊,结于鼻旁颧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阳经筋前方,上左侧额角者,结络于头部向下 至右侧下颔。
其病症;在所经过之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紧和疼痛,肩关节不能高举,颈不能向两 侧顾视。
5、皮部        大肠经分野。
6、流注        卯时 5:00~7: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 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寥,手五里,臂臑闹,肩髃禺,巨骨,天鼎, 扶突,口和髎寥,迎香。
[交会穴]大椎、水沟(督脉),地仓(足阳明),秉风(手太阳)。
132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五官病、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 的其他病症。
(1)头面五官病 咽喉肿痛: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扶突。 齿痛: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
口咽:        合谷、口禾醪、迎香。
目痛: 二间、下廉治目痛;合谷、阳溪、偏历、曲池治目赤肿痛。
鼻病: 商阳、合谷、迎香治鼻衄;口禾髎、迎香治鼻塞。
耳聋: 商阳、合谷、偏历。
头痛: 合谷、阳溪、温溜、下廉、曲池。
颈部病: 曲池、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治瘰疬;巨骨、天鼎、 扶突治瘿气;天鼎、扶突治暴喑。
(2)        热病: 商阳、二间、合谷、曲池治热病;合谷治无汗、多汗。
(3)        皮肤病:曲池、肩髃治瘾疹;迎香治面痒。
(4)        肠胃病:合谷、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治腹痛、肠鸣、便秘、泄泻;迎香治
133
胆道蛔虫症。
5)神志病:商阳治热病昏迷;曲池治眩晕、癫狂。
6)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商阳治手指麻木;合谷治手臂肿痛、上肢不遂;阳溪治 手腕痛;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治手臂酸痛;曲池治 上肢不遂;曲池、肘髎治肘臂挛痛;肩髃治肩臂挛痛。
三、足阳明胃经
1、足阳明胃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颚中 旁约太阳之脉 ,下循鼻外,入上 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 ,循颊车 ,上耳前,过客 主人 ,循发际,至额颅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 ,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 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 ,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抵伏兔 ,下膝髌 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 ,入中指内间 。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语译】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 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 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 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其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 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 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 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其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 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 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 次趾末端(厉兑)。
其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热 病,发狂,胸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症。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 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干厥 。
是主血所生病者 :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 ,颈肿,喉痹,大腹 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干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
134
胃中寒,则胀满。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面 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房门, 遮塞窗户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这还可发为 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病、温热病,自汗出, 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疮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 乳部、气街(气冲穴部)、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 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寒冷则感到胀 满。
2、足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 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猝喑 。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 。取之所别也。
【语译】 足阳明络脉,名丰隆,在距离外踝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 缘,向上联络头项部(会大椎),与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其病症:气厥逆,就会患喉部肿痛,突然音哑。实证,发生癫病,狂病;虚证, 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萎缩。可取足阳明络穴治疗。
3、足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 ,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 出于口,上頞(出页) ,还系目系 ,合于阳明也。
【语译】 足阳明经别,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经分出,进入腹腔之内,属于胃腑,散布到脾脏, 向上通连心脏,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过来联系到眼后与脑相连 的组织(目系),脉气仍会合于足阳明经。
4、足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 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 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 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 ,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 ,腹筋急,引缺盆 及颊,卒口僻 ,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 纵,缓不胜收,故僻。
【语译】 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 于胫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又向上沿胁部属于脊;其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之筋 结于外辅骨部,合并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再向上分 布到腹部,至缺盆处结集;再向上至颈,夹口旁,合于鼻旁颧部,相继下结于鼻,从鼻旁合
135
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另一分支之 筋,从面颊结于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拘紧疼痛,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股前 拘紧疼痛,髀前部肿,疝气,腹部筋肉拘紧,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 如有寒邪则掣引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邪则筋松弛使眼睑不能睁开。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 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有热时则筋肉松弛收缩无力,所以口歪。
5、皮部 胃经分野。
6、流注时序 辰时 7:00~9: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 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 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 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 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历兑(井)。
[交会穴] 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 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足 阳 明
辰时7 - 9
犊鼻
足三里….
伏兔••• 阴市… 梁丘
解溪・. 冲阳•・ 陷谷・•• 內庚 厉兑•・
承泣 四白 巨謬 地仓
屋翳
乳中• 乳根・
不容.
天枢… 大巨… 归来… 髀关一
滑肉门 夕h陵 ••水道
上巨虛••• 丰隆… 下巨虚•
136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 其他病症。
(1)胃肠病:上腹部诸穴及冲阳治胃病、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下腹部诸穴、 髀关、阴市、解溪、内庭治腹胀、腹痛;天枢治腹胀、腹痛、便秘、泄泻;梁丘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治疗一切脾胃肠腹疾病;上巨虚、下巨虚治肠中切痛、肠痈、便秘、泄泻。
(2)头面五官病:承泣、四白、头维治目疾;巨髎、内庭、厉兑治鼻衄;面部诸穴、 内庭、厉兑治齿痛;下关治耳病;头维、人迎治头痛、眩晕;颈部诸穴治咽喉肿痛、瘰疬、 瘿瘤。
(3)神志病:太乙、滑肉门、足三里、丰隆、解溪、厉兑治癫狂。
(4)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下肢诸穴可治下肢痿痹、腰膝冷痛、半身不遂。
(5)其他病症:足三里可强身保健;丰隆可祛痰;水道可利水消肿;胸部诸穴治咳喘、 胸痛及乳痈、乳汁少;下腹部诸穴可治月经不调、疝气等;内庭、厉兑可清热。
四、足太阴脾经
1、足太阴脾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 ,过核骨后 ,上内 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 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 挟咽 ,连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语译】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 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 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 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 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其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经脉病侯】 主要病侯: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 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 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 ,水闭 , 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 皆纵)。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
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
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
勉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
2、足太阴络脉
【循行】
137
《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 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 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3、        足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 。 【语译】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 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4、        足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 上循阴股 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 引 脐与 两胁痛,引膺中与脊内痛。
【语译】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 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 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 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
5、 皮部        脾经分野。
6、 流注时序 巳时 9:00~11: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 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 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 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 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 脉)。
138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病。泌尿生殖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其他病 症。
(1)        脾胃病: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腹结、大横、腹哀治腹痛、腹胀、 泄泻、便秘、痢疾、纳呆。
(2)        泌尿生殖系统病:隐白治月经过多、崩漏;三阴交、地机、血海治月经不调、崩 漏、带下、阴挺、经闭、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不孕等妇科疾病;三阴交、阴陵泉、 箕门治阴茎痛、疝气、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3)        神志病:隐白治癫狂、梦魇;公孙治失眠;商丘治癫狂;三阴交治失眠。
(4)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商丘治足踝痛;三阴交、漏谷、阴陵泉、血海治下肢痿 痹、脚气、膝痛、腰痛。
139
五、手少阴心经
1、手少阴心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闹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 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语译】 手少阴心经;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与其脏相连的系带,下过膈肌,络小肠。 其支脉: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 其直行脉从心系(即心与其脏相联系的系带)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腑下(极泉),沿 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青灵),下向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 道、通里、阴郄、神门),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 冲),接手太阳小肠经。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肋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闹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还可发为 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发黄,胸胁疼痛,上臂、前 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痛。
2、手少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 属目系。取之去腕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
【语译】 手少阴络脉,名通里。在腕关节后一寸处分出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联系舌 根部,归属于眼后联系于脑部。
手少阴络脉出现的实证,见胸膈部支撑胀满;虚证,不能说话。可取手少阴络穴治疗。 本络走向手太阳小肠经脉。
3、手少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 目内眦。
【语译】 手少阴经别,分出后进入腋下渊腋穴处两筋之间,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 面部,与手太阳经在内眼眦会合。
4、手少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
140
阴,伏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语译】
经筋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锐骨(豆骨)。上沿臂内侧,结于肘部内侧,上 行进入腋内,与手太阴经筋相交,伏行乳内,结于胸中,沿膈(贲)向下,联系 于脐部。
其病症:可见胸内拘急,心下积块如承受横梁,上肢筋有病,则肘部出现牵 拉不适,本经经脉循行部位不适、转筋和疼痛。
5、        皮部 心经分野。
6、        流注时序 午时 11:00~13: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极泉、青灵、少海(合)、灵道(经)、通里(络)、阴郄(郄)、神门(输、 原)、少府(荥)、少冲(井)。
手少阴心经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41
( 1 )心病:极泉治心痛;阴郗治心痛、盗汗;神门、少府治心痛、心悸、心烦。
( 2 )神志病:少海治癫狂痫;灵道治悲恐惊;神门治失眠及一切神志病。
( 3 )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极泉、少海、清灵主治上肢内侧后缘冷痛、麻木。
( 4 )其他症状:少海治瘰疬;少府治阴痒;阴郗治吐血、衄血;通里治舌强不语。
六、手太阳小肠经
1、手太阳小肠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
(2)        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闹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 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拙(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语译】
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侧末端开始(少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 (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 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 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会附分、大杼、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 络于心,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
其支脉:从锁骨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 弯向后(会和髎),进入耳中(听宫)。
其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 经。
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39:33 | 只看该作者
16楼 铁鞭01说: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 等症。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臑闹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闹'肘臂外后廉痛。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痛,颔下肿不能回顾,肩部痛得象牵引, 上臂痛得象折断。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耳聋,眼睛昏黄,面颊肿,颈部、 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痛。
2、手太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 髃。
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支正。在腕关节后五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
142
部,上络于肩髃部。
手太阳络脉出现的实证,关节弛缓,肘部痿废不用;虚证,皮肤赘生小疣。可取手太 阳络穴治疗。
3、手太阳经别
【循行】 《枢?经别》: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语译】 手太阳经别,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经分出,向下行入于腋窝部,走向心脏,连系小肠。
4、太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 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前, 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其支者,上曲牙,循 耳前,属目外眦,上额结于角。
其病:手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 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瞑目良久乃能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
【语译】 手太阳经筋,起始于小指的上边,结于腕背,上沿前臂内侧,结于肱骨内上髁后,以 手弹该骨处,有感传可及于手小指之上,进入后,结于腋下;其分支走肘后侧。向上绕肩胛 部,沿着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部;分支进入耳中;直行的出于耳上, 向下结于下颔处,上方的连属于眼外眦。
其病症:可见手小指支撑不适,肘内锐骨后缘疼痛,沿臂的内侧,上至腋下,及腋下 后侧等处均痛,绕肩胛牵引颈部作痛,并感到耳中鸣响且痛,疼痛牵引颔部,眼睛闭合一会 才能看清物景,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
5、皮部        小肠经分野。
6、流注时序        未时 13: 00~15: 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少泽(井)、前谷(荥)、后溪(输)、腕骨(原)、阳谷(经)、养老(郄)、 支正(络)、小海(合)、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 颧髎寥、听宫。
【交会穴】大椎(督脉),上脘、中脘(任脉),睛明、大杼、附分(足太阳),和髎(手 少阳),瞳子髎寥(足少阳)。
143






启中俞. 肩外俞 曲垣
听宫
天宗
小海…
未时13T5
支正…电1 养老"、 阳谷一彳 腕骨…十 后溪…il 前谷-% 少译.…出
鶴二:
••探•风
L•卜廉俞

U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有关的病症。
(1)头面五官病:少泽治耳鸣耳聋、头痛、目翳、咽喉肿痛。头项痛常用后溪、养老、 支正、天窗、天容;治疗耳病常用听宫、后溪、前谷;治疗目疾常用养老;齿痛 常用听宫、颧髎;咽喉痛可用少泽、前谷、天窗、天容。
(2)热病:后溪治发热、疟疾。
(3)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后溪治颈项强痛。肩臂背部疼痛常用后溪、养老、支正、 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等。
七、足太阳膀胱经
1        足太阳膀胱经脉
144
【循行】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国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国中--以下贯踹内, 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语译】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 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
其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复出项部(天柱)分 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 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络于 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一支从腰 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臂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窝中(殷门、委 中)。
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膈关、 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沿大腿 外侧后边下行(浮郄、委阳),会合于窝中(委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合阳、承 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跗阳、昆仑),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京骨), 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等;目痛,鼻塞多涕,头痛以及项、背、腰、臀部及 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国 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 :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 尻、腘国、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头重痛,眼睛要脱出,后项象被牵引,脊背痛, 腰好象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象凝结,腓肠肌象要裂开;还可发生外踝部的气血阻 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筋”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痔,疟疾,躁狂、癫痫,头囟后 项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多涕或出血,后项、背腰部、骶尾部、膝弯、腓肠肌、脚都 可发生病痛,小脚趾不好运用。
2、足太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语译】
足太阳络脉,名飞扬。在外踝上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阴经脉。
足太阳络脉出现的实证,鼻塞,见鼻流清涕,头痛背痛;虚证,见鼻流清涕,鼻出血。
可取足太阳络穴治疗。
145
3、足太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国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 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于太阳。
【语译】 足太阳经别,在腘窝部从足太阳经脉分出,其中一条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 向里属于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着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部进入散布在心脏内;直行的 一条,循脊部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仍归入于足太阳本经。
4、足太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 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国;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 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 上纲,下结于(九页)。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 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斜)上出于(九页)。
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 不可左右摇。
【语译】 足太阳经筋,起始于足小趾,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下方沿足外侧结于足跟, 向上沿跟腱结于腘国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上向腘内侧,与腘部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向上 夹脊旁,上后项。分支入结于舌根。直行者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 位;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完骨(耳后乳突);再有分支从缺盆出来,斜上 结于鼻旁部。
足太阳经筋发病,可见足小趾支撑不适和足跟部掣引疼痛,腘窝部挛急,脊背反张, 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支撑不适,缺盆中如纽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5、皮部        膀胱经分野。
6、流注时序        申时 15:00~17: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 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 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 承扶、殷门、浮郄、委阳(三焦下合)、委中(合)、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 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络)、跗 阳、昆仑(经)、仆参、申脉、金门(郄)、京骨(原)、束骨(输)、足通骨(荥)、至阴(井)。
【交会穴】曲鬓、率谷、浮白、窍阴、完骨、临泣、环跳(足少阳),神庭、百会、 脑户、风府、大椎、陶道(督脉)。
146






攒竹眉:冲疥光
曲差 『曰睛明
通天…捋 络却"各 玉枕 天柱弋 大杼
附分-r 魄户 3 It
二 L
魄 話药:±:: 肓门饗亲
关元蓊遢當 小肠俞辱聲,
承扶.
…丿…殷门
酣阳一儿
4-昆仑
申叭 京骨、
至阴*
L 足通皤:金'门;卜参 束骨
申时15T7
浮那」」 阳…T* 合阳十*J 承筋*…
•-•委中
…承山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头、项、目、背、下肢部病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 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
(1)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睛明、攒竹治目疾;天柱治头项病;委中治腰背痛;背
147
腰腧穴治背腰痛;腰骶下肢腧穴治腰骶下肢病 。
(2)脏腑病:背俞穴主治所属脏腑的病症相关组织器官的病变;腰骶腧穴治前阴病; 委中治三焦病。
(3)神志病:申脉治癫狂痫、不寐。
(4)其他症病:膈腧治血虚、血症;委中治热证;膏肓治虚证;承山治打肠病;昆仑、 至阴治难产;至阴治胎位不正。
八、足少阴肾经
1、足少阴肾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 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国内廉,上股骨内后廉,灌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语译】 足少阴肾经: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 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 交),出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络于膀胱(肓 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
其直行的脉: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 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
其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咯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 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症。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 目慌慌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辟, 脊、骨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象漆柴(炭),咳嗽 痰唾带血,喝喝气急,刚坐下就想起来,两目视物模糊不清、心象悬空而不安,有如饥饿之 感;肾气虚的容易发生恐怖、心中怦怦跳动,好象有人要捉捕一样;这还可发生为“骨”方 面的深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气上 逆、喉咙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腹泻、脊柱、大腿内侧后边痛、萎软、厥冷、喜 欢躺着,脚心发热而痛。
2、足少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
心包下,外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语译】
足少阴络脉,名大钟。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
148
到心包下,外行通过腰脊部。
其病症:脉气厥逆,可见心胸烦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可取足少阴 络穴治疗。
3、足少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 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
【语译】 足少阴经别,从本经脉在腘窝部分出后,与足太阳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脏,在十四 椎(第二腰椎)处分出来,归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继续上行,联系于舌根,再出来到项部, 仍归入足太阳经别。
4、足少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并太阴之经,邪(斜)走内踝之 下,结于踵,与足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之经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 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瘛及痉,在外者不能俯, 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语译】 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下边,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 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髁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 部,沿膂(脊旁肌肉)里夹脊,上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
足少阴经筋发病,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证候, 病在足少阴经筋,主要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证,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 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阴筋病, 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后仰。
5、皮部        肾经分野。
6、流注时序 酉时。 17:00~19: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原)、大钟(络)、水泉(郄)、照海、 复溜(经)、交信、筑宾、阴谷(合)、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 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长强(督脉),关元、中极(任脉)。
149

石关





亲泉
酉时17T9
阴谷…卜q切
涌泉
海 撚谷
商曲…霧: 四满老衣 大赫…裱暮,f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治泌尿生殖、神志、头面五官病及本经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 1 )泌尿生殖系统病:然骨、太溪、大钟、水泉、照海、交信、阴谷治月经不调、 遗精、阳痿等生殖系统病;大钟、太溪、交信治二便不利;下腹部诸穴均治泌尿生殖系统病。
( 2 )神志病:涌泉、阴谷治癫狂;大钟治痴呆、嗜卧;照海治失眠、痫症;筑宾治 癫狂痫;涌泉治昏迷。
( 3 )头面五官病:涌泉治巅顶痛、失音、咽喉肿痛;太溪治咽喉痛、耳鸣;照海治 咽干痛、目痛。
( 4 )其他病症:太溪治消渴、咳喘;复溜治汗症、水肿。
九、手厥阴心包经
1、手厥阴心包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
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 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150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语译】 手厥阴心包经: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 络于三焦。
其支干脉:沿胸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内侧(天泉), 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 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
其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 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心中热,前臂和肘弯掣强拘急,腋窝部肿胀, 甚至胸中满闷,心跳不宁,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不止。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脉”(心主血脉)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心胸烦闷,心痛, 掌心发热。
2、手厥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循经以 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也。
【语译】 手厥阴络脉,名内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出于两筋之间,分支走向手少阳经脉,并 沿经向上连系于心包,散络于心系。
心系的实证,见心痛;虚证,见心中烦乱。可取手厥阴络穴治疗。
3、手厥阴经别
【循行】
《灵枢 . 经别》: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上循喉咙,出耳后,合 少阳完骨之下。
【语译】 手厥阴经别,在渊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内,分别归属上中下三焦,上达喉咙, 浅出于耳后方的完骨部,与手少阳经会合。
4、手厥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
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贲 。
【语译】
手厥阴经之筋,起始于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部内侧,上经上臂的内侧。结
于腋下,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部。
151
手厥阴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所循行、结聚的部位支撑不适,制引、转筋,以及胸痛 或成息贲病。
5、皮部        心包经分野。
6、流注时序 戌时 19:00~21: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天池、天泉、曲泽(合)、郄门(郄)、间使(经)、内关(络)、大陵(输、 原)、劳宫(荥)、中冲(井)。
手厥阴心包经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 1 )神志病: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治癫狂痫;曲泽治善惊;中冲治惊风、
昏厥。
( 2 )心胸病:心经诸穴皆治心悸、胸痛;劳宫治烦闷。
( 3 )胃病:曲泽、间使、内关、大陵治胃痛、呕吐。
( 4 )皮肤病:郄门治疗疔疮;大陵治疮疡;劳宫治口舌生疮、鹅掌风。
( 5 )出血症:郄门治吐血、衄血。
( 6 )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天池治乳痈、瘰疬;天泉、曲泽、内关治肘臂挛痛。
152
十、手少阳三焦经
1、手少阳三焦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 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 遍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角,以屈下颊至 .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语译】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沿着手 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 四渎),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 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会秉风、肩井、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 隔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其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后项,连系耳后(天牖、翳风、颅息),直 上出耳上方(角孙;会颔厌、悬厘、上关),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
其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耳门;会听会),经过上关前,交面颊, 到外眼角(丝竹空;会瞳子髎)接足少阳胆经。
此外,三焦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脉气相通。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颊肿,耳后,肩臂 肘部外侧疼痛等症。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谆谆,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 不用。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耳聋,耳鸣,咽峡肿,喉咙痛。 本经所属腧穴能治有关“气”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眦痛,面颊肿, 耳后,肩部、上臂、肘弯、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病痛,小指侧的次指(无名指)运用欠灵活。
2、手少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包。 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语译】 手少阳络脉,名外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分出,绕行于臂膊的外侧,进入胸中,会合 于心包。
出现的实证,见肘关节拘挛;虚证,见肘关节不能收屈运动。可取手少阳络穴治疗。
3、手少阳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 【语译】
手少阳经别,在头部从手少阳经分出,向下进入缺盆,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153
4、手少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 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 上乘颔,结于角。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舌卷。
【语译】 手少阳经筋,起始于第四手指端,结于腕背,走向前臂外侧,结于肘尖部,向上绕行 于上臂外侧,上循肩部,走到颈部会合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颌角部进入,联系于舌根; 一支上下颌处沿耳前,属目外眦,上达颞部,结于额角。
手少阳经筋发病,可见本经筋循行部位支撑不适,转筋掣引,以及舌卷。
5、皮部 三焦经分野。
6、流注时序 亥时        21:00~23: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阳池(原)、外关(络)、支沟(经)、 会宗(郄)、三阳络、四渎、天井(合)、清冷渊、消泺、臑闹会、肩髎寥、天髎寥、天牖、 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交会穴】秉风、颧髎、听宫(手太阳),瞳子髎、上关、颔厌、悬厘、肩井(足少阳), 大椎(督脉)。
154
.,丝竹空

肩膠


•三阳络

•支询

締^…和謬 f •为•耳门
A孙•・・[ 颅息
窮风•¥ ...天旷九 ... J K
请冷渊., 天井…
四渎・•
金泉
外关
阳池••片
中渚•••£ 液丿T“H 关冲」
亥时21-23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热病、疟疾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        头面五官病:除个别穴外,诸穴均治头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三阳络、四 渎治暴暗;三阳络、四渎、翳风、角孙、耳门治牙痛;翳风、丝竹空治口咽;耳 和髎治口噤;外关、角孙治痄腮。
(2)        神志病:天井、丝竹空治癫痫;瘈脉治惊风;会宗治痫症。
(3)        热病:关冲、中渚、外关、支沟治热病。
(4)        疟疾:液门、中渚、阳池治疟疾。
(5)        其他病症:阳池治消渴;支沟治便秘;臑会治瘰疬、瘿气;翳风治瘰疬。 十一、足少阳胆经
1、足少阳胆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 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155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 贯膈,络肝、属胆,循肋胁里,出气街,绕毛际) ,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 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语译】 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开始(瞳子髎),上行到额角(颔厌、悬颅、悬厘、曲鬓;会头 维、和髎、角孙),下耳后(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 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经天容),至肩上退后,交出手 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经肩井,会秉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
其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 角后;另一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边盖过颊车(下 颌角),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 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其主干(直行脉):从缺盆(锁骨上窝)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沿胸侧, 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醪……环跳)。 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 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入第四 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其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 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颌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肋, 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症。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者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 是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 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嘴里发苦,好叹气,胸胁痛不能转侧,甚则 面孔象蒙着微薄尘,身体没有脂润光泽,小腿外侧热,还可发为足少阳部分的气血阻逆,如 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骨”方面病症:如头痛,颞痛,眼睛外眦痛,缺盆(锁骨 上窝)中肿痛,腋下肿,如“马刀挟瘿”等症,自汗出,战栗发冷,疟疾乃危急部、胁肋、 大腿及膝部外侧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绝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节都疫痛,小趾侧的次 趾(足无名趾)不好运用。?
2、足少阳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 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语译】
156
足少阳络脉,名光明。在距离外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厥阴经脉,向下联络足背。 出现的实证,见足部厥冷;虚证,见下肢瘫痪,不能起立。可取足少阳络穴治疗。
3、足少阳经别
【循行】
《灵枢 . 经别》: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 散之肝,上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
【语译】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胆经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外阴部,同足厥阴经的经别会 合,分支进入浮肋之间,沿着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到肝脏,上贯心中,挟着食道,浅出 于下颔中间,散布在面部,联系眼球后面通入颅腔,当外眦部与足少阳经脉会合。
4、足少阳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趾)次指(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 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眇乘季 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 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九页)。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
其病:小指(趾)次指(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 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 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语译】 足少阳经之筋,起于第四趾,上结于外踝,再向上沿胫外侧结于膝外侧。其分支另起 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股四头肌部),后边结于骶部。直行的经侧腹季 胁,上走腋前方,联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的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走向太阳经 的前方,沿耳后上绕到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颔,上方结于鼻旁,分支结于外眦成 “外维”。
足少阳经之筋发病,可见足第四趾支撑不适,掣引转筋,并牵连膝外侧转筋,膝部不能 随意屈伸,腘部的经筋拘急,前面牵连髀部,后面牵引尻部,向上牵及胁下空软处及胁部作 痛,向上牵引缺盆、胸侧,颈部所维系的筋发生拘急。如果从左侧向右侧维络的筋拘急时, 则右眼不能张开。因此筋上过右额角与蹻脉并行,阴阳蹻脉在此互相交叉,左右之筋也是交 叉的,左侧的维络右侧,所以左侧的额角筋伤,会引起右足不能活动,这叫维筋相交。
5、皮部 胆经分野。
6、流注时序 子时 23:00~1: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 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 日月(胆募)、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合)、 阳交、外丘(郄)、光明(络)、阳辅(经)、悬钟、丘墟(原)、足临泣(输)、地五会、侠 溪(荥)、足窍阴(井)。
【交会穴】头维、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秉风(手太 阳),大椎(督脉),章门(足厥阴),上髎、下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157
正営••
•…带脉
…五枢 …维道 •…居移 •••环跳
浮白•□・ 头窍阴 脑空八 宪狰2
风池— 听会— A井…
…日月

•.沖渎
…膝阳关
•…阳陵泉
”阳交
,…外丘 …晃明 :匸阳辅
••悬钟
,弋•灭窍阴 足临泣;篌溪 地金会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头面五官病、神志病、肝胆病及妇科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
他病症。 (1)        头面五官:头部诸穴多治头目疾患;听会、上关、阳白治面瘫;率谷、阳白、 头临泣、风池治眩晕;风池治头面五官之疾;听会、上关、地五会、侠溪、 足临泣均治耳聋、耳鸣;听会、上关、颌厌、悬颅、悬厘治牙痛。
(2)        神志病:上关、完骨、天冲、本神治癫狂痫;率骨、阳陵泉治惊风;头临泣 治惊痫;脑空治痫、惊悸;风池治失眠、健忘;阳交治惊狂癫;外丘治癫; 足窍阴治多梦。
(3) (4) (5)        肝胆病:日月、阳陵泉治黄疸。 妇科病:带脉、五枢、维道治阴挺、带下、月经不调等。 经脉循行所过外经病症:肩井治肩背痛;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 阳陵泉、阳交、外丘、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治肋痛;居髎、环跳、风市、中渎、阳陵泉、阳交、外丘、阳辅、悬中、丘 墟治下肢痿痹。
158
(6)        其他病症:肩井、足临泣、地五会治乳痈;光明治乳胀痛;肩井治瘰疬;丘 墟治疟疾;足临泣治热病;风市治遍身瘙痒。
十二、足厥阴肝经
1、足厥阴肝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 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 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肺。
【语译】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 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 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 绕 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 (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 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其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其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经脉病侯】 主要病候: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頽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遣溺、闭癃。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 妇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则咽喉干,面灰尘,脱了血色。
本经主治肝方面的病症:如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疝气、遗尿或癃闭。
2、足厥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上睾, 结于茎。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语译】
足厥阴络脉,名蠡沟。在离内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骨
部,上行到睾丸部,结在阴茎处。
其病症:气厥逆则睾丸肿胀,突发疝气。实证,见阳强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
取足厥阴络穴治疗。
3、足厥阴经别
【循行】
159
《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
【语译】 足厥阴经别,从足背上足厥阴经分出,向上到达外阴部,和足少阳经别会合并行。
4、        足厥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趾)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结内辅 骨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 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语译】 足厥阴经之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 骨内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部位而与诸筋相联络。
足厥阴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支撑不适,内踝前部疼痛,内辅骨处亦痛,大腿内侧疼 痛转筋,前阴不能运用,若房劳过度,耗伤阴精则阴萎不举,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 邪则阴器挺长不收。
5、        皮部 肝经分野。
6、        流注时序 丑时 1:00~3:00
7、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 膝关、曲泉(合)、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
【交会穴】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160






大或太冲
期门
阴廉 足五里
'…卜••急脉
丑时1-3
阴包-•卜
曲泉…]… 膝关…h
中都-AJ 蠡沟…¥ 中封丄) 行间
章门
腧穴主治要点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少腹,前阴,妇科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        肝胆脾胃病:太冲、章门。期门治肋痛、黄疸;章门、期门治腹痛、腹胀、呕 吐。
(2)        少腹前阴病:大敦、行间、中封、蠡沟、中都、曲泉、急脉均治疝气;大敦、 行间、太冲治遗尿、癃闭;曲泉、中封、阴包、足五里治小便不利。
(3)        妇科病:大敦治月经不调、崩漏;太冲治月经不调;蠡沟、曲泉治月经不调、 阴痒。
(4)        神志病:大敦、行间治癫痫;太冲治癫狂、惊风、中风。
(5)        其他病症:章门治痞块;期门治奔豚气、乳痈。 十四正经皮部分野图
161
正面
任脉皮部
足太阴脾经皮部
足厥,阴肝经就部
手太阴肺经皮部
手磁阴心包经皮部
足少阳胆经皮部
手阳明大肠经皮部
图63 十四经皮部正面分布示意图
162
后面
图64 十四经皮部背面分布示意图
163
侧面
164

£
图65 十四经皮部侧面分布示意图
足少阴好经皮部
手太F8小肠经皮•部
手F曰明大.騒经皮部
足少F曰胆经皮部
足太阳膀胱.经皮部
手少F日三炼经度部
足F8明將经皮七卩
奇经八脉 经络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任脉
【循行】
【1】《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上颐循面入目。
【2】《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其浮而外者, 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3】《难经•二十八难》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165
【4】《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 取之所别也。
【语译】
【1】任脉起始于中极下的会阴部,向上到阴毛处,沿腹里,上出关元穴,向上到咽喉 部,再上行到下颌,口旁,沿面部进入目下。
【2】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中,它的一支循背脊里面上行,为经络气血之海。其浮行 在外的,沿腹上行,会于咽喉,另行的从咽唇口周围。
【3】任脉,起于中极穴的下面,向上经过阴毛处,沿着腹壁深处再上行经过关元穴, 到达咽喉部。
【4】任脉别络,名尾翳(鸠尾),从鸠尾向下,散布于腹部。实症,见腹皮痛;虚症, 见瘙痒。取用其络穴。
【附】 《奇经八脉考》
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同足 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历石门,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循神阙、水分, 会足太阴于下脘,历建里、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上上脘、巨阙、鸠尾、中庭、 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 明、督脉会,环唇上至下龈交,复而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
【功能】
任脉的“任”字,有担任、妊养的含义。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 脉对全身阴经脉气有总揽、总任的作用。故有“总任诸阴”和“阴脉之海”的说法。其脉 气与手足各阴经相交会。足三阴与任脉中极、关元,阴维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廉泉,又冲 脉与任脉交会于阴交。足三阴经脉上交于手三阴经脉,因此任脉联系了所有阴经。
任脉起于胞中,有“主胞胎”的功能,它所经过的石门穴,别名称为“丹田”,为男 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之所,又为“生气之原”。
【病证】
任脉循行胸腹正中,于小腹部与足三阴交会,如脉气失调,可发生前阴诸病,如疝气、 白带、月经不调、不育、小便不利、遣尿、遗精、阴中痛等。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列缺通任脉,其主治证有痔疾、便泄、痢疾、疟疾、 咳嗽、吐血、溺血、牙痛、咽肿、小便不利、胸脘腹部疼痛、噎嗝、产后中风,腰痛,死 胎不下,脐腹寒冷,膈中寒,乳痛、血疾等。
【腧穴】 任脉起于会阴穴,止于承浆穴,单24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 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 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166
督脉
【循行】
【1】《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廷孔——其孔,溺孔 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 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 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 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2】《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3】《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 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也。
【语译】
【1】督脉的循行,起始于小腹部,当骨盆的中央,在女子,入内联系阴部的“廷孔” --当尿道口外端。由此分出一络脉,分布外阴部,会合于会阴,绕向肛门之后,它的分 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与足太阳经的分支相合。足少阴经从股内后缘上行,贯通脊柱而 连属肾脏。督脉又与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入络于脑;又退出下 项,循行肩胛内侧,挟脊柱抵达腰中,入循脊里络于肾脏。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 部,与女子相同。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 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
【2】督脉,起始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沿着脊柱里面,上行到风府穴,进入脑部, 上至巅顶,沿额下行到鼻柱。
【3】督脉别络,名长强,挟脊旁上项,散布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分别走向足太阳经, 深入贯膂。实症,见脊强反折;虚症,见头重、震掉。取用其络穴。
【附】 《奇经八脉考》
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 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 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 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 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顶,上 巅,历百会、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 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
167
【功能】
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义。督脉循身之背,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 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因为督脉循行于背部 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另外,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会 维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的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 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 密切关系。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背部的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 活动均与督脉有关。所以金代医家张洁古认为: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即是此意。
【病证】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 病证,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由于督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 身之阴气,不仅发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 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发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妇女子不 育等证。
据《针灸大全》载八脉八穴,后溪通于督脉,其主治证有手足拘挛、震颤、抽搐、中 风不语,痫疾、癫狂、头部疼痛,目赤肿痛流泪,腿膝腰背疼痛,颈项强直、伤寒、咽喉 牙齿肿痛,手足麻木,破伤风,盗汗等。
【腧穴】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单28穴,分别是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 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 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冲脉
【循行】
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 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国中,伏行骭干 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伏于出跗属,下循跗,入 大指间。
【语译】
冲脉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禀受它的气血的濡养。其上行的一支,出 于咽喉上部和后鼻道,向诸阳经渗灌精气。向下的一支,注入足少阴肾经的大络,从气冲 部分出,沿大腿内侧下行,进入窝中,下行于小腿深部胫骨内侧,到足内踝之后的跟骨上 缘而分出两支,与足少阴经并行,将精气灌注于足三阴经;向前行的分支,从内踝后的深 部跟骨上缘处分出,沿着足背进入大趾间。
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它和足少阴之络同起于肾下,出于足阳明经的气冲部,沿大腿
168
内侧,向下行于国中,再沿胫骨内侧,与足少阴经一起下行入于足内踝之后,入于足下。 另一知支脉,斜入内踝,出而入于胫骨、跗骨相连之处,经足背进入大趾之间,入诸络脉 之中,起到温养胫部和足部的作用。
冲脉起于气冲穴,伴随足阳明胃经,挟脐两旁上行,到胸中面分散。
【病证】
冲脉和任、督同源异流,冲脉起于胞中,如脉气失调,则有月经失调、不孕、漏胎, 小产等病出现;本经循腹至胸中而散,故有气急、胸腹痛,气上冲心等症。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公孙通于冲脉,其主治证有心(胃)痛,胸脘满闷, 结胸、反胃、酒食积聚,肠鸣、水气,泄泻、噎嗝症,气急、胁胀、脐腹痛,肠风便血, 疟疾.
【交会穴】 气冲(会足阳明),横骨,太赫,气穴,四满,中注,育俞,商曲,石关,阴都,通 谷,幽门(以上会足少明),会阴,阴交(会任脉)。此外,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通于冲脉。
带脉
【循行】
【1】《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 属带脉。
【2】《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语译】
足少阴经别,向上行至中,另走与足太阳经相会合,再向上内行至肾,当十四椎处(两 旁肾俞穴)分出,属于带脉。
带脉出自季胁部,交会于足少阳胆经的带脉、五枢、维道穴,围绕腰腹部一周。
【附】 《奇经八脉考》
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
【功能】
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 如束带,故称带脉。带脉的主要功能,总的说来是“约束诸经”。它从第二腰椎发出,围腰 一周。因此,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带脉的约束。由于带脉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腰腹部是 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冲、任、督皆起于胞中),所以带脉与冲、任、督三脉的关 系极为密切。
169
病证】
《素问.二十九难》说:“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如带脉不和,可见 妇女月事不调,赤白带下等症。《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 说明带脉失调,可发生痿症。在王叔和的《脉经》里,也有“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腹、腰 脊痛冲阴股”等症的叙述。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临泣(足)通于带脉,其主治症有中风手足不举、肢 体麻木拘挛,发热,头风痛,项肿连腮,眼目赤痛,齿痛、咽肿、头旋,耳聋,皮肤风疠 痒,筋脉牵引不舒、腿痛、胁肋疼痛等。胎衣不下,血崩昏迷等。
【交会穴】
带脉,五枢,维遭(均属足少阳)。此外,足少阳胆经之输
阳跷脉
【循行】
【1】《灵枢.寒热病》:足太阳右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
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应作“内”眦。 【2】《难经.二十八难》: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附】 《奇经八脉考》 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当踝后绕跟,
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阳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手太阳、阳维 于 臑 闹俞,上行肩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会手阳明,少阳于肩 髃 ,上人迎,挟口吻, 会于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同足阳明上而行巨 髎 、复会任脉于承泣,至目内眦与手足 太阳、足阳明、阴跷五脉会于睛明穴,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按:阳 蹻 交会穴《甲乙》无风池、风府,据《难经》补。)
【交会穴】 申脉、仆参(足太阳),跗阳(郄;足太阳),居髎寥(足少阳),臑闹俞(手太阳), 巨骨、肩髃(手阳明),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睛明(足太阳),风池(足少阳)。
阴跷脉
【循行】
【1】《灵枢.脉度》:(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 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鼽,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
【2】《难经.二十八难》: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170
【语译】
足太阴经脉有通过项部入于脑内的,正属于眼睛根部名叫目系……在后顶正中两间入 脑,分为阴、阳二脉,阴跷、阳跷相互交会,交会于目内眦。阳跷脉起于足根部,沿着足 外踝向大腿外侧上行,进入项部的风池穴。
阴跷脉是足少阴肾经的支脉,起于然谷之后的照海穴,上行于内踝上方,向上沿大腿 的内侧,进入前阴部,然后沿着腹部上入胸内,入于缺盆,向上出人迎的前面,到达鼻旁, 连属于目眦,与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而上行。
阴跷脉也起于足后腿中,沿着足内踝向大腿内侧上行,到达咽喉部,交会贯通于冲脉。
【附】 《奇经八脉考》
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 穴,上内踝上二寸,以交信为郄,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 至喉咙,交贯冲脉,入鼽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 而上行。(按:阴、阳跷交会穴《甲乙》原无睛明,据《素问》王注补。)
【功能】
跷脉的“跷”字有足跟和蹻捷的含意。因'阳跷脉从下肢内、外侧上行头面,具有交通 一身阴阳之气,调节肢体运动的功用,故能使下肢灵活敏捷。又由于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 眦,入属于脑,故《灵枢.寒热病》有“阳气盛则目,阴气盛则瞑目”的论述。《灵枢.脉度》 还说:“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意指男子多动,以阳 跷为主;女子多静,以阴跷为主。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 阳则阳跷盛,主目张不欲睡;卫气于阴则阴跷盛,主目闭而欲睡。说明跷脉的功能关系到 人的活动与睡眠。
【病证】
《难经.二十九难》:“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就是说阴跷脉 气失调,会出现肢体外侧的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阳跷脉气失调,会出现肢体内侧肌肉弛 缓而外侧拘急的病症。这说明跷脉与下肢运动功能有密切关系。
据《针灸大全》所载八脉八穴,申脉通于阳跷,其主治证有腰背强直,癫痫,骨节疼 痛,遍身肿,满头出汗等;照海通于阴跷,其主治证有咽喉气塞、小便淋沥,膀胱气痛, 肠鸣、肠风下血,黄疸、吐泻、反胃,大便艰难,难产昏迷,腹中积块,胸膈嗳气,梅核 气等。
【交会穴】
照海(足少阴),交信(郄;足少阴),睛明(足太阳)。
阳维脉
171
【循行】
【1】《素问.刺腰痛篇》:阳维之脉,脉与太合下间,去地一尺所。 【2】《难经.二十八难》:阳维起于诸阳会也。
【语译】 阳维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取穴在腿肚下际,距离地面一尺许的部位--即阳交 穴。
阳维脉起于与各阳经交会之处。
【附】 《奇经八脉考》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 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郄,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 髎 ,循胁肋斜 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 臑 ,过肩前,与手少阳会于 臑 会,天 髎 ,却会手 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入肩后,会手太阳、阳 蹻 于 臑 俞,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 风池,上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循头入 耳,上至本神而止。凡二十二穴。
【交会穴】 金门(足太阳),阳交(郄;足少阳),臑俞(手太阳),天髎(手少阳),肩井(足少 阳),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风府、哑门(督 脉)。此外,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通于阳维。
阴维脉
【循行】
【1】《素问.刺腰痛篇》: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2】《难经.二十八难》: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语译】
刺飞扬之脉,其部位是在内踝上五寸,足少阴之前,与阴维脉相会处--即筑宾 穴。
阴维脉起于与各阴经交会之处。
【附】 《奇经八脉考》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踹肉分
172
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 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凡 十四穴。
【交会穴】
筑宾(郄;足少阴),冲门、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期门(足厥阴),天突、廉 泉(任脉)。此外,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通于阴维。
【阳维阴维功能】
维脉的“维”字,含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难经.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 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诸经者也。”说明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者,维络 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说明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有维系、 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阳维脉维络诸阳经,交会于督脉的风府、哑门;阴维脉维络诸阴经, 交会于任脉的天突、廉泉。在正常的情况下,阴阳维脉互相维系,对气血盛衰起调节溢蓄 的作用,而不参与环流,如果功能失常则出现有关的症证。
【阳维阴维病证】
阳维脉发病,出现发冷、发热、外感热病等表症,所以《难经.二十九难》说:“阳维 为病苦寒热”,阴维脉发病,则出现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所以又说:“阴维为病苦 心痛”。张洁古解释说:“卫为阳,主表,阳维受邪为病在表,故苦寒热;营为阴,主里, 阴维受邪为病在里,故苦心痛”。《脉经》王叔和说:“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 者,苦肩息,洒洒如寒”;“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满,心痛”。以上都 说明,阳维脉主表证;阴维脉主里证。《素问.刺腰痛篇》有“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 肿,刺阳维之脉”的记载。
主治规律
腧穴经络辩证
腧穴辩证
体现在腧穴疗法中是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以经络证治为核心,以八纲论治为纲 领。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将临床所见的各种 不同证候按脏腑疾患、经络病候和相应组织器官病症的形式进行分析归纳、辨证论治。
疾病的发生、发展,究其本原,不外乎脏腑、经络二者的功能失调。分析疾病的病因 病机、归纳疾病的病位、病性,确定治疗大法,使脏腑、气血趋于调和,经络、阴阳恢复 平衡。
17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44:33 | 只看该作者
17楼 铁鞭01说:
辨证论治要点
1、        明辨病症性质
明确病症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主症对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决定病全局的重要因素。掌握了主症,就可以引 导我们从某些病或证方面加以分析。
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对腧穴临床有借鉴意义。
2、        突出经络辨证 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包括经络的交接、交叉、交会)、属络脏腑、联系器官、生理功能、
病候特点等来确定疾病的经络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
适用于体表部位的肌肉、关节、组织、器官的病变。 经络辨证是腧穴疗法的核心理论。
3、        注重整体观念
治病要注意整体观念,善于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刺激 局部的经络、腧穴,除给局部以影响外,也能通过经络的传递给机体以整体的影响,甚至 对全身产生广泛作用。
4、        分清标本缓急
分标本缓急,就是抓住主要矛盾。
5、        做到三因制宜,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体形等不同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三因制宜的决定性因素。老年人气血衰弱,不宜强刺;幼儿气血未充,难以配合,故针刺 宜浅且不宜留针;女性患者有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生理情况。地理环境,各地的气 候条件和人们的生理习惯不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发病特点影响也不一样。在治疗方法 的选择上也应因地制宜。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 响。春夏之季气候由温转热,阳气升发,人体气血也趋向浅表,病邪伤人也多在浅表,针 刺宜浅,少用灸法。秋冬之季气候由凉变寒,阴气渐盛,人体气血也潜藏于内,病邪中人 也在深部,故针刺宜深,多用灸法。一日之内,人体气血流注也呈现出与时辰变化相应的 规律,子午流注针法能增强治疗效果。有些周期性发作的病症准确把握针灸施治的有效时 机,也是因时制宜的体现。
经络证治
经络证治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的辨证论治方法。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包括 经络的交接、交叉、交会)、属络脏腑、联系器官、生理功能、病候特点等来确定疾病的经 络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多适用于体表部位的肌肉、关节、组织、器官的
病变。
经络病症有广义、狭义之分。
174
广义经络病症包括经络所属的脏腑病证在内,合称“脏腑、经络病症”;狭义的经络病 症则是指脏腑以外的、皮毛、筋脉、骨节以及五官九窍的病症。常见的有局部红、肿、热、 痛(拒按)、抽搐的实性病症和肢冷、麻木、痿软、瘫痪的虚性病症。
辨证归经
是以临床证候表现为依据的归经形式。主要依据《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病候(即 “是动病”、“所生病”)予以归经。
辨位归经
是直接按部位作为依据的一种归经形式。《洞天奥旨》:“内有经络,外有部位,部位者, 经络之外应也。 ”局部症见红肿、青紫、痉挛、发热、痛而拒按属实;寒凉、麻木、痿弱、 瘫痪、痛而喜按属虚。在某一部位有数经分布时,还必须结合其他兼证考虑归经。如胁痛 涉及足少阳、足厥阴、足太阴三经。兼有口苦、目黄者归足少阳胆经;伴心烦、易怒、呕 逆者归足厥阴肝经;伴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者归足太阴脾经。
经络诊察归经
是根据经络具有诊断疾病的作用而确立的一种归经方法。包括经络望诊、经穴触诊、 经络电测定、知热感度测定等几种形式。
经络望诊 经络望诊通过观察经脉循行部位在色泽、润燥及组织形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 病理变化来分析是属于何经的病变。 由于脏腑有病能够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的相应部位,出现种种特异的、可见的“经络现象”, 故可借以诊断疾病。
经穴触诊
经穴触诊又称“经穴按压”、“经穴切诊”。是根据内脏有病会通过经脉的传导在体表出 现各种不同病理反应区或反应点的原理,在一定的经络循行部位或有关腧穴上进行触扪、 按压、寻找和体验各种阳性反应,从而判断病在何经。结合针灸临床,可分为循经按压和 穴位按压两个方面。
循经按压:《灵枢•刺节真邪》:“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 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循经按压的方法一般是用拇指指腹沿经脉路线轻轻滑动, 进行爪切、扪按,或用拇、食二指沿经轻轻撮捏,以探索肌肉深层的异常变化。可有循经 疼痛(酸痛、抽痛、压痛)、敏感、麻木、寒凉、灼热或肿块、结节、条索状反应物等。
穴位按压:《灵枢•百病始生:“察其所痛,以知其应。”穴位按压所得的异常反应有压痛、 敏感、麻木、迟钝、舒适或皮下组织隆起、结节、松软、凹陷等。病理反应尤其在特定穴 上体现最为明显。
触诊顺序: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络穴、特诊点、过敏点和过敏帯。
1:肺经:肺腧,中府,孔最,膏肓,尺泽。⑴肺经有实热时:第1〜3胸椎旁开0・5
175
寸处有压痛,滑肉门和大巨亦有压痛。(2)肺经气不畅是:膻中有压痛。肺经虚寒:风门 和大杼有酸沉感。(3)咯血或便血:孔最有压痛,或压时有酸沉感。(4)经气虚衰时,膏 肓呈高肿或弹性,皮温低下。
2:大肠经:大肠腧,天枢,温溜,曲池,合谷。(1)经气实热或者排泄障碍时,曲池, 肺腧,天枢,骑竹马有压痛。(2)经气郁滞时:大巨有压痛。(3)急性肠炎时,手三里, 上巨虚,天枢压痛明显,皮温高于邻穴。(4)慢性肠炎时,皮温低下,触有快感。
3:胃经:胃腧,中脘,梁丘,足三里,丰隆。(1 )胃经有实热:中脘,梁丘有压痛。 (2)胃酸过多:巨阙,不容呈压痛。(3)胃经虚寒:按压中脘,足三里有舒服感。(4)胃 溃疡:胃腧与其外侧有过敏点,再按压臀端时,压痛放散至膝下。(5)胃痛剧烈:天宗有 明显压痛,按之可止痛。
4:脾经:脾腧,章门,地机,大包。(1)消化不良或运化失常时,脾腧,章门,大包 均有压痛。(2)血行失和:脾腧呈现紧绷或压痛。(3)脾热,经气阻滞:地机穴有明显压 痛。(4)脾虚作胀:脾腧穴按之酸沉或皮温低下。
5 :心经:心腧,巨阙,阴郄,少海。(1)心经火旺:心腧内侧有压痛。(2)心脏瓣膜疾 患:巨阙发胀,心腧外侧至膏肓处有过敏点。(3)经气虚,功能低下:三阴交,水分,肾 俞均有压痛。
6:小肠经:小肠俞,关元,养老,小海,下巨虚。(1)小肠经病:关元,养老有反应。 (2)被风寒所侵时,天宗,风门,小海均有压痛。(3)小肠经移病于心经时,取关元是有 效的,如灸关元治心律不齐。(4)小肠经气受阻的肩膀肿痛时,下巨虚呈压痛,针之有效。 (5)小肠俞部位的腰痛:养老有明显压痛,针之有效。
7 :膀胱经:膀胱俞,中极,金门,委中,昆仑,天柱,八髎。(1)经气实热:委中穴 皮温高,络脉充盈。(2)湿热下注,经气受阻:中极,金门膀胱俞有压痛。(3)被风寒所 侵:天柱,八髎,承山呈压痛。(4)经气虚时,按中极,膀胱俞有快感。
8 :肾经:水泉,水分,肓俞均有压痛。(1)肾脏为病:肾俞,京门有压痛,(2 )肾排 泄功能受累时,筑宾穴呈阳性反应(硬结,压痛),因此,灸筑宾有解毒之效。(3)泌尿系 统有故障时,八髎有压痛。
9 :心包经:厥阴俞,膻中,郄门均有明显压痛。(1 )妇女月经失常,痛经或少腹有瘀 血时,间使至郄门处绷紧或压痛,针之可调经止痛逐瘀。(3)心悸动:按压厥阴俞,膻中 有缓解之效。灸之亦效。
10:三焦经:三焦腧,石门,委阳,会宗。(1)经气受阻:会宗,委阳,石门均有压痛。 (2)经气实热:三焦腧一带绷紧,会宗压痛强烈。(3)尿闭,属三焦经气不宣者,石门呈 胀满。
11 :胆经:胆腧,日月,天宗,京门,阳陵泉,外丘。(1 )胆囊炎时:日月,京门,天 宗有压痛。(2)胆经实热:外丘皮温高。(3)经气虚:按胆腧,日月有舒服感、。
176
12:肝经:肝腧,期门,中都,曲泉。(1)经气郁滞(失眠,易怒,高血压):肝腧多见 高肿,压痛,中都呈强压痛。(2)肝经实热:内踝上二寸至中都处呈过敏带,阳陵泉与外 丘有时亦呈压痛。(3)性功能失常:曲泉按之痛或酸麻。
经络电测定 经络电测定是利用经络测定仪测经络、腧穴皮肤导电量(或电阻值)的变化来分析脏腑、 经络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测定时一般首选各经原穴或井穴(指趾畸形或四肢缺如者改用背 俞穴),从测定的结果来分析脏腑、经络的虚实状况。锃针做为电刺激的腧穴疗法独具特色。
知热感度测定 知热感度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左右两侧同一经穴对灼热的感知程度大致相同。如果 差异较大,就说明该经脉气血失于平衡。一般测定时,首选各经的井穴(足少阴肾经以内至 阴穴取代涌泉穴,指趾畸形或缺如者改用原穴或背俞穴)。
按经论治 按经论治是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遵照循经取穴的原则,病在何经即在该经及与该经 相关的经脉上选穴施治。
十二经脉的证候表现可分为经脉所属脏腑的病变、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和相应组 织器官病变三个方面。
手太阴手太阴肺经证治 咳嗽,气短,喘息,胸部胀闷,鼻塞,咽痛,恶寒发热,汗出恶风,小便频数量少, 上肢内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
治宜宣肺调气、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阳明、足太阳经穴。如中府、太渊、列缺、尺泽、孔最、少 商、合谷、曲池、迎香、偏历、风门、肺俞、膻中、大椎等。
手阳明大肠经证治 手三阳经证候以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变和相应组织器官病症为主。本经证候为上肢外 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上肢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瘫痪失用,颈肿,肩 痛,鼻塞,流涕,鼻衄,下齿疼痛,咽喉肿痛,面痛,面瘫,面痉挛,腹痛,腹鸣,泄泻, 下痢,痔疮,便秘等。
治宜通经活络、调理肠道,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太阴、足阳明经穴。如合谷、曲池、三间、肩髃、手三里、 迎香、列缺、孔最、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大肠俞等。
足阳明胃经证治 胃脘疼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发热,下肢外侧前缘 沿经酸楚疼痛、麻木、下肢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瘫痪失用,颈肿,咽喉疼痛,
177
上齿疼痛、鼻病,目疾,面痛,面瘫,面痉挛,前额疼痛等。
治宜调理胃肠、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太阴经穴以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足三里、上巨虚、下 巨虚、丰隆、内庭、梁丘、天枢、梁门、地仓、颊车、下关、四白、头维、公孙、大横、 三阴交、合谷、中脘、胃俞等。
足太阴脾经证治 脘腹胀满,泄泻,食欲不振,黄疸,水肿,身重乏力,月经不调,崩漏,下肢内侧前 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舌根强直。
治宜健脾和胃、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阳明经穴以及本脏的募穴、背俞穴。如太白、隐白、公孙、三 阴交、地机、血海、阴陵泉、大横、梁门、水道、丰隆、足三里、章门、脾俞等。
手少阴心经证治 胸痛,心悸,心痛,心烦,失眠,神志失常,咽干,口舌生疮,上肢内侧后缘沿经酸楚 疼痛、麻木,手心热痛。
治宜调理心神、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和手厥阴经穴为主,配以本脏的募穴、背俞穴。如神门、通里、阴郄、少府、 少海、大陵、内关、间使、郄门、巨阙、膻中、心俞、厥阴俞等。
手太阳小肠经证治 上肢外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肩胛痛,咽喉疼痛,颊肿,目黄,耳鸣,耳聋, 少腹疼痛,肠鸣,泄泻,小便短赤。
治宜通经活络、调理肠道,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阳明经穴和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后溪、腕骨、小海、肩 贞、天宗、颧髎、听宫、足三里、下巨虚、中脘、关元、小肠俞等。
足太阳膀胱经证治 遗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神志失常,各种脏腑病、五官病,下肢后面沿经酸楚疼痛、 麻木,项背腰骶部疼痛,恶寒,发热、后枕部头痛。
治宜调理膀胱、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本腑募穴。如天柱、大杼、风门、诸背俞穴、次髎、秩边、殷 门、委中、委阳、承山、昆仑、申脉、京骨、中极、关元、太溪、三阴交等。
足少阴肾经证治 本经病变以虚证为主,症见遗尿,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男子不育,女 子不孕,虚喘,咳血,失眠,多梦,下肢内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腰痛,足心热, 咽干喉燥,近视,视物昏花,耳鸣,耳聋。
治宜补肾培元、通经活络,针灸并用,多用补法。
178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任脉、足太阳经穴。如太溪、复溜、照海、涌泉、大赫、肾俞、 次髎、秩边、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
手厥阴心包经证治 除经脉为沿上肢内侧正中酸楚疼痛、麻木之外,其余均同手少阴心经证治。胸痛,心 悸,心痛,心烦,失眠,神志失常,咽干,口舌生疮,上肢内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 手心热痛。
治宜调理心神、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心经和手厥阴经穴为主,配以本脏的募穴、背俞穴。
手少阳三焦经证治 上肢外侧正中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肩、颈、耳后疼痛、耳鸣、耳聋,偏头痛,咽喉 疼痛,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
治宜通经活络、疏调三焦,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少阳、足太阴经穴以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下合穴。如阳 池、中渚、外关、支沟、翳风、角孙、耳门、风池、阳陵泉、足临泣、三阴交、阴陵泉、 石门、三焦俞、委阳等。
足少阳胆经证治 黄疸,口苦,目黄,身黄、尿黄,惊恐,失眠,下肢外侧正中沿经酸楚疼痛、麻木、 胁肋疼痛,偏头痛,目疾,耳鸣,耳聋。
治宜疏肝利胆、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少阳、足厥阴经穴。如丘墟、侠溪、足临泣、悬钟、光明、 阳陵泉、风市、环跳、日月、率谷、风池、听会、支沟、外关、期门、太冲、肝俞、胆俞 等。
足厥阴肝经证治 胁肋胀痛,黄疸,口苦,食欲减退,嗳气呕逆,心烦易怒,下肢内侧正中酸楚疼痛, 麻木、疝气,面瘫,头晕目眩,头顶痛,近视,夜盲,视物昏花,目赤肿痛。
治宜疏肝理气、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 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少阳、足少阴经穴。如太冲、行间、大敦、曲泉、章门、期 门、侠溪、阳陵泉、光明、风池、日月、太溪、复溜、涌泉、足三里、百会、肝俞等。
奇经八脉证治 凡女子经、带、胎、产、乳诸疾多从任、督、冲、带四脉论治;里证多从阴维脉论治; 表证多从阳维脉论治;运动功能失调、神志病(如癫痫、狂证、癔病、失眠、多寐)多从 督脉、蹻脉论治。实则气滞血瘀、脉络闭阻,治宜宣通;虚则气血不足、脉络失养,治宜 温补,佐以宣通。重用八脉交会穴。
任脉证治
179
《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以泌尿、生殖疾患为主 的下焦病变,如尿频,遗尿,小便失禁,癃闭,男子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精衰不育, 女子带下、崩漏、月经不调、腹内肿块、不孕等。此外,还应有消化、呼吸、心神方面的 部分病症,如腹痛,腹泻,喘息,胸闷,癫疾,癔病等。
施治法则是调理三焦、宽胸和胃,胸部以针为主,腹部以灸为主或针灸并用,虚补实 泻。
常用主穴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巨阙、膻中、天突、廉泉、承浆、列缺 (手太阴肺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督脉证治
《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以运动机 能失调、神志疾患为主,兼有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病症。
施治法则是疏调经气、安神定志,可针可灸,尤其适用于皮肤针和拔罐疗法,虚补实泻。 常用主穴有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水沟、素髎、 后溪(手太阳小肠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
冲脉证治
《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胸痛、胸闷、气上冲心,呼吸不畅,脘腹胀 痛,挛急不舒等症。此外,也有女子月经失调、崩漏、带下、不孕,男子遗精、阳痿、精 衰不育等症。施治法则是宽胸和胃、平气降逆,针灸并用,虚补实泻。冲脉本身无腧穴, 借助与各经的交会穴发挥治疗作用。会阴、阴交(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 俞府(足少阴经);公孙(足太阴脾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带脉证治
《难经•二十九难》“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实者症见湿热带下,肢体寒 湿痹痛;虚者症见久带不愈,月经失调,子宫脱垂,疝气,腰腹弛缓无力,下肢萎弱瘫痪。 施治法则是清热利湿、调经止带,针灸并用,虚补实泻。交会穴,命门(督脉);章门(足 厥阴经);带脉、五枢、维道、足临泣(足少阳胆经,足临泣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 脉)。
阴维脉证治
《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阴维脉主一身之里,若阴气内结,则可出现 胸胁支满,脘腹冷痛等,故里证、虚寒之证多从阴维脉论治。施治法则是温中散寒、理气 止痛,针灸并用,温针灸最为适宜。交会穴,天突、廉泉(任脉);筑宾(足少阴经);期 门(足厥阴经);冲门、府舍、大横、腹衰(足太阴经);内关(手厥阴心包经,八脉交会 穴之一,通于阴维脉)。
阳维脉证治
《难经•二十九难》“阳维为病,苦寒热。”阳维脉主一身之表,若阳气外盛,则可出现恶
180
寒发热,头项强痛,一身尽痛等。故外感表症多从阳维脉论治。施治法则是疏散表邪、调 和营卫。风热证只针不灸,泻法;风寒证针灸并用,泻法。交会穴,哑门、风府(督脉); 风池(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经);外关(手少阳三焦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 脉)。
阴蹻脉证治
《难经•二十九难》“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踝关节以上部位的皮肉、筋脉外侧弛缓, 内侧拘急。蹻脉主肢体运动和眼的开合功能,故阴蹻脉病还有腰髋疼痛连及阴中,癫痫夜 发,思睡多寐,喉痛,失音等。施治法则是疏调经气、醒脑开窍,可针可灸,泻阴补阳。 交会穴,睛明(足太阳经)交信、照海(足少阴肾经,照海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 蹻脉)。
阳蹻脉证治
《难经•二十九难》:“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踝关节以上部位的皮肉、筋脉内侧弛缓, 外侧拘急。此外还有腰背疼痛,角弓反张,失眠,狂躁,癫痫昼发等。施治法则是疏调经 气、镇静安神,只针不灸,泻阳补阴。交会穴,风府(督脉);承泣、地仓(足阳明经); 风池(足少阳经);睛明、仆参、申脉(足太阳膀胱经,申脉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 蹻脉)。
络脉证治 络脉病症具有浅表性、区域性的特点。络脉瘀阻是络脉病症最基本的病理变化。瘀血 既可留滞于络脉之中,也可泛溢于络脉之外。可见络脉怒张或脉管下陷、局部红肿青紫、 皮下出血,或五官九窍及内脏出血等。络脉病症表浅,一般也从表论治。《素问•调经论》:“病 在血,调之络。”《灵枢•官针》:“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现代针灸中,三棱针点刺出 血、皮肤针重叩出血、挑刺疗法和刺血拔罐等就是直接刺激络脉或络脉的分布区(即孙络、 浮络之所在)以清除病邪的治疗手段,也是“宛陈则除之”这一治疗原则的具体实施。
经筋证治
经筋病症多表现为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在运动方面的机能失常,诸如筋脉的拘挛、 抽搐、强直、弛缓、瘫痪等。经筋病症应以火针、温针治疗,以取阿是穴为主,见效即止, 不可过度。除火针外,《灵枢•官针》所记载的浮刺、分刺、恢刺、关刺、合谷刺等,也都可 以运用于经筋症。选穴时,除阿是穴外,还可以结合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适当选择一些 远道腧穴配合治疗。由于肝主筋,脾主四肢、肌肉,故足厥阴、足太阴经脉的原穴(太冲、 太白)、背俞穴(肝俞、脾俞)以及督脉的筋缩穴、足少阳经的阳陵泉(筋之会穴),也都 是经筋病症的首选腧穴。
皮部证治
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 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皮 部分十二经分野。
181
皮部诊察法:又称诊络法,主要是审察皮肤和络脉的颜色变化。《素问•皮部论》说: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近代在皮部色诊的基础上,又有观察 皮肤上的丘疹(主要在背部),检查皮下的硬结反应,皮肤的感觉差异和导电量变化等, 作为诊断的一种方法,这是皮部外诊法的发展。
八纲辩证
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 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表证、热证、实证为阳证;里证、寒证、虚证为阴证。临 床上八纲所属的证候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兼出现的,八纲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甚至还会有假象出现,临证当仔细分辨和,灵活处理。寒热相兼则针灸并用,虚实夹杂则 补泻兼施。
针刺偏于泄实,艾灸偏于补虚。推拿按摩适用于虚实各证。
阳证、实证、表证、热证用针刺治疗奏效较快。 阴证、虚证、里证、寒证用艾灸治疗易于成功。
(1)阴阳证治
凡不及的、衰退的、低下的、抑制的以及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的范畴; 凡太过的、旺盛的、亢进的、兴奋的以及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的范畴。
( 2)表里证治
表里指病变部位的内外深浅和病情传变、转化的趋势而言。
表证 疾病在经络、皮肉者属表。六淫之邪侵犯体表,症状反映在外的称为“表证”, 多为外感初期。
表证治宜通经活络、疏散表邪。
常取大椎、合谷、曲池、外关、列缺、风池、风门、肺俞等穴。表热、表实者,只针 不灸,泻法,浅刺疾出,以清热解表、祛邪泻实;表寒、表虚者,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表寒者留针,表虚者多灸,以散寒解表,固表补虚。
里证 疾病在脏腑、筋骨者属里。病邪侵入体内,波及脏腑,症状表现在内的称为“里 证”。外感、内伤均可产生里证。
里证治宜通调脏腑、行气活血。
常取中脘、天枢、大横、支沟、丰隆、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下巨
182
虚等穴。里实、里热证,只针不灸,深刺泻法,以清热泻火,通调调腑气;里虚、里寒证, 针灸并用,里虚者轻刺,补法,重用灸法;里寒证深刺久留,补泻兼施,最宜温针,以温 中散寒。
(3)        寒热证治
寒证 寒证是阴气过盛或阳气不足,无力抵御阴邪而导致的病症。位有在表者,也有 在里者;病情有属虚者,也有属实者。外感、内伤均可致病。外感为感觉寒邪(或侵袭于表, 或入侵于里)在内伤,为阳虚阴虚内盛。
寒证的临床表现:常见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 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寒证治宜温通经络、助阳散寒,针灸并用,补泻兼施。 对于寒邪在表、留于经络,肌肤疼痛或麻木者,艾灸最为适宜,也可以用皮肤针叩刺 或加拔火罐。
对于寒邪在里、凝滞脏腑者,因阳虚寒盛,难以得气,针刺宜深,并久留针,以候其 气。阳气得复,寒邪乃散。温针之法尤为适宜。
热证 热证是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而导致的病症,有表热(见于外感)、里热(外感、内 伤俱见)、虚热、实热之分,一般多指实证。
热证的临床表现:常见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 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热证应浅剌疾出,少留或不留针。里热证因热邪深伏,也可以深刺留针,并可施以“透 天凉”法。
虚热证可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4)        虚实证治
虚实是指机体正气的盛衰和病邪的消长。
虚证        以“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为治疗原则。阳气虚者,针灸并用,针用补法。
重灸,以益气养血、鼓舞正气,强壮脏腑、经络的机能。
常用腧穴有气海、关元、神阙、百会、大椎、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太溪、膏盲以及 特定穴中的原穴、背俞穴等。阴虚火旺者,一般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实证        以“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为治疗原则。只针不灸,泻法或点刺出血,以
泻实邪、镇惊宁神、消肿止痛。
常用腧穴有水沟、十宣、十二井、合谷、太冲、委中以及特定穴中的募穴、郄穴、下合 穴等。兼有正气虚者则当补泻兼施,宜先补后泻。
脏腑经络作为中医基础知识,在中医书籍里有广泛深刻的描述。这里点明学习内容指 引大家去参阅中医专业书籍和参与中医临床实践体会学习,领悟中医精髓。
183
腧穴基础知识
腧穴的分类
(一)经穴
1.        定义: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2.        特点:有具体的穴名;有固定的位置; 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 上。
3.        经穴总数: 361个
«内经»        约160个
«针灸甲乙经»        349个
«铜人针灸腧穴图经»        354个
«针灸大成»        359个
«针灸逢源»        361个
(二)奇穴
1.        定义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
2.        特点 :
(1)        有具体的穴名,可一名一穴,也可一名多穴;
(2)        有固定的位置,但分布较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不在十四经循行 路线上;
(3)        主治范围比较单一,但有特殊疗效;
(4)        名为奇穴,实为经穴。
(三)阿是穴
1.        定义:是指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 位的腧穴。又名天应穴 。
2.        特点:(1)无具体名称;(2)无固定位置;(3)分布多在病变附近;(4)以痛为腧;(5) 补充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
腧穴的命名
一)天象地理类
1、        以日月星辰命名
2、        以山谷丘陵命名
3、        以大小水流命名
4、        以交通要冲命名
如日月、上星、天枢等。
如承山、合谷、梁丘、大陵等。 如曲池、水泉、后溪、照海、经渠等。
如水道、太冲、内关、关冲等。
184
二)人事物象类
1、以动植物名称命名
如鸠尾、伏兔、
犊鼻、鱼际、攒竹等。
2、以建筑居处命名
如曲垣 、天窗
、地仓、玉堂 、内庭、 紫宫、库房、梁门、
府舍等。
3、
以生活用具命名
如地机、颊车、
天鼎、大钟、缺盆等。
4、
以人事活动命名
如人迎、
百会、
归来等。
三)
形态功能类
1、
以解剖部位命名
如腕骨、
大椎、巨骨 等。
2、
以脏腑功能命名
如魄户、
魂门、意舍、心俞 等。
3、
以经络阴阳命名
如三阴交、三阳络、阴陵泉、 阳陵泉等。
4、
以穴位作用命名
如承泣 、听会、气海 、血海、光明、水分、迎香等。
特定穴
在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这些腧穴在十
四经穴中占有特殊地位,在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特
定穴共有十类,它们是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
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募穴、背腧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1、五输穴
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总称五输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古
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输穴按井、荥、
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前,喻作水
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端,喻作
水流尚微,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或腕
踝关节处,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流水浩荡,畅通无阻,是经气盛行的部位,即“所行 为经”。“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注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会合
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五输穴在全身腧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各有侧重。《灵枢•邪气 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是说荥穴、输穴多用于治疗经脉的外周病症,
而合穴则多治脏腑的内在疾患。五输穴又各有所主病症,《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 病生于五脏时,可取井穴;病证变化显现于面色者,可取荥穴;病证时轻时重时,可取输 穴;疾病出现声音变化时,可取经穴;若经脉满盛,病在胃及饮食所伤时,可取合穴。以 后《难经•六十八难》又讲:“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 主逆气而泄。” 此法临床最为常用。
185
五输穴又配属五行,其按五行生克规律依次配属。阴经的井、荥、输、经、合,配属 五行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阳经的井、荥、输、经、合,配属五行的顺序是金、 木、水、火、土。用于子母补泻法,如滋水涵木,培土生金,壮水泻火等。
六阴经五输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六阳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胆(木)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2、        原穴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称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 称“十二原”。
十二经原穴表
手三阴经        肺经        太渊        心经        神门        心包经        大陵
手三阳经        大肠经        合谷        小肠经        腕骨        三焦经        阳池
足三阴经        脾经        太白        肾经        太溪        肝经        太冲
足三阳经        胃经        冲阳        膀胱经        京骨        胆经        丘墟
六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的“输穴”之后,而六阴经之原穴,则“输穴”即是原穴。 就是《类经图翼》所说:“阴经之输并于原”。
十二原穴与五脏六腑关系十分密切,脏腑病变,往往在相应的原穴出现反应。正如《灵
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
186
而知五脏之害矣。”因此,由原穴的异常变化可推知五脏的盛衰,常用于诊断脏腑的疾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又说:“五脏之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故刺灸原穴则有调整脏
腑虚实的作用,治疗以五脏为主的脏腑病证。例如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可取肾之原穴太 溪。
3、        络穴 络脉在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络穴。络穴的名称与本经络脉的名称相同。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络穴,均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加上分布于躯干的任脉络穴、督 脉络穴及脾之大络,总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穴表
本经        络穴        部位        联系经脉 (部位)        络脉主病       
                                实        虚
手太阴肺经        列缺        去腕上一寸半        别走阳明        手掌热、        欠祛,小便 遗数
手阳明大肠经        偏历        去腕上三寸        别走太阴        龋聋        齿寒痹膈
足阳明胃经        丰隆        去踝八寸        另走太阴        狂癫        足不收,胫枯
足太阴脾经        公孙        去本节后一寸        别走阳明        腹中切痛        鼓胀
手少阴心经        通里        去腕一寸        别走太阳        支膈        不能言
手太阳小肠经        支正        上腕五寸        内注少阴        节弛肘废        生疣,小者如 痂疥
足太阳膀胱经        飞扬        去踝七寸        别走少阴        鼽窒,头背痛        鼽衄
足少阴肾经        大钟        当踝后绕跟        别走太阳        闭癃        腰痛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去腕二寸        注胸中,合 心包        肘挛        (肘)不收
足少阳胆经        光明        去踝五寸        别走厥阴        厥        痿臂
足厥阴肝经        蠡沟        去踝五寸        别走少阳        (阴)挺长        暴痒
督脉        长强        尾骨之下        散头上        脊强        头重
任脉        鸠尾        蔽骨下五分        散于腹        腹皮痛        痒搔
足太阴脾经        大包        出渊腋下三寸        布胸胁        身尽痛        百节皆纵
络穴主治各自所属络脉的虚实病症。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主治其络脉病变:“实
则手锐掌热,虚则欠祛,小便遗数。”十二经之络穴能沟通表里两经,故有“一络通二经”
187
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与其相表里经脉的病症。如列缺穴除治咳嗽、 气喘、上肢内侧疼痛等手太阴肺经疾患外,还可治齿痛颊肿、鼻衄喉痹、上肢外侧疼痛等 手阳明大肠经疾患。根据“久病入络”的理论,络穴还常用于治疗慢性疾病。
络穴既可单独应用,又常同与其相表里经脉的原穴配合应用,称为“原络配穴”。相表 里的脏腑经络同病,先病者为主,取本经原穴(主穴),后病为客,取相表里经脉的络穴(客 穴),故称“主客原络配穴”
主客原络穴表
主        客        原穴        络穴
肺经        大肠经        太渊        偏历
大肠经        肺经        合谷        列缺
胃经        脾经        冲阳        公孙
脾经        胃经        太白        丰隆
心经        小肠经        神门        支正
小肠经        心经        腕骨        通里
膀胱经        肾经        京骨        大钟
肾经        膀胱经        太溪        飞扬
心包经        三焦经        大陵        外关
三焦经        心包经        阳池        内关
胆经        肝经        丘墟        蠡沟
肝经        胆经        太冲        光明
4、        郄穴 经脉之气血深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
“郄”有孔隙之意,郄穴是气血注入较深的部位。十二经脉和阴跷脉、阳跷脉、阴维
脉、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合称十六郄穴。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六郄穴
阴经        郄穴        部位        主治        阳经        郄穴        部位        主治
手太 阴肺 经        孔最        尺泽与太渊 连线上,腕横 纹上7寸        咳喘、咯血、喉 痹、痔疮、热病 无汗        手阳明 大肠经        温溜        阳溪与曲 池连线 上,阳溪 上5寸        头痛、面肿、 鼻衄、口舌肿 痛、喉痹、腹 鸣腹痛、癫狂、 吐舌
手厥 阴心        郄门        腕横纹上5 寸,掌长肌腱        心悸、咳血、胃 痛呕吐、热病、        手少阳 三焦经        会宗        阳池上3 寸,尺骨        耳聋、痫证、 上肢肌肤痛
188
包经                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癫狂                        桡侧       
手少 阴心 经        阴郄        尺侧腕屈肌 腱桡侧缘、腕 横纹上0.5寸        心痛、心悸、惊 恐、吐血、衄血、 骨蒸盗汗        手太阳 小肠经        养老        尺骨小头 所端桡侧 凹陷中        急性腰痛、肩 背肘臂痛、头 面痛、目视不 明
足太 阴脾 经        地机        内踝尖与阴 陵泉的连线 上,阴陵泉下 3寸        腹胀、腹痛、泻 泄、痢疾、水肿、 小便不利、月经 不调、痛经、崩 漏癥瘕        足阳明 胃经        梁丘        髂前上棘 与髌底外 侧连线 上,髌上 2寸。        胃痛、乳痈、 膝肿、下肢不 遂
足厥 阴肝 经        中都        内踝尖上 7 寸,胫骨面中 央        腹胀、泻泄、疝 气、小腹痛、崩 漏、恶露不尽        足少阳 胆经        外丘        外踝 尖 上 7 寸, 腓骨前缘        颈项强痛、胸 胁痛、下肢痿 痹、癫痫
足少 阴肾 经        水泉        太溪直下1寸        月经不调、痛 经、阴挺、小便 不利、目昏花、 腹痛        足太阳 膀胱经        金门        外踝前缘 直下,骰 骨下缘处        癫痫、小儿惊 风、腰痛、外 踝、下肢痹痛
阴维 脉        筑宾        太溪上 5 寸, 太溪与阴谷 的连线上        癫、狂、痫、吐 涎、疝痛        阳维脉        阳交        外踝 尖 上 7 寸, 腓骨后缘        胸胁痛、面肿、 癫狂、下肢痿 痹
阴跷 脉        交信        太溪上 2 寸, 复溜与胫骨 后缘之间        月经不调、崩 漏、阴挺、泻泄、 睾肿、五淋、疝 气、大便难、泻 痢赤血        阳跷脉        附阳        昆仑直上 3 寸        头痛、头重、 腰腿痛、腰腿、 下肢不遂、外 踝红肿
郄穴按压可以协助诊断相应经脉及脏腑疾患,在临床多用于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的急
症、重症、顽症。阴、阳经郄穴又各有侧重。阴经的郄穴常用来治疗血症,如孔最治疗咯 血、中都治疗崩漏等。阳经的郄穴多用来治疗痛症,如梁丘治疗急性胃痛、养老治疗急性 腰扭伤等。
5、        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背俞穴。各以相应的脏腑命名,共十二穴。背俞穴 都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按脏腑所处位置的高低自上而下依次排列。
十二背俞穴表
189
六脏        背俞        位置        六腑        背俞        位置
肺        肺俞        平第三椎        胆        胆俞        平第十椎
心包        厥阴俞        平第四椎        胃        胃俞        平第十二椎
心        心俞        平第五椎        三焦        三焦俞        平第十三椎
肝        肝俞        平第九椎        大肠        大肠俞        平第十六椎
脾        脾俞        平第十一椎        小肠        小肠俞        平第十八椎
肾        肾俞        平第十四椎        膀胱        膀胱俞        平第十九椎
背俞穴与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背俞穴接近内脏,故最能反映脏腑功能的虚实盛衰。 因此,当脏腑功能异常,发生病变时,在相应的背俞穴常常出现结节、陷下、条索、压痛、 敏感、出血点、丘疹及温度或电阻变化现象,以此可协助诊断脏腑病症。《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说:“阴病治阳”所以背俞穴是治疗以五脏为主的脏腑疾患主要腧穴之一。如肺俞治 咳嗽、喘息、寒热;胃俞治胃脘痛、呕吐等。此外,背俞穴还常用于治疗与脏腑相应的五 体、五官疾患。如肝主筋、开窍于目,肝俞可以治疗筋挛瘛纵,目视不明;肾主骨,开窍 于耳,肾俞可治骨痿,耳聋,耳鸣等。
6、募穴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共十二穴。募穴都分布在胸腹部,其位置大 体与相应的脏腑对应。有的募穴位于本经,有的则在他它经。
十二募穴表
两侧                正中       
脏腑        募穴        脏腑        募穴
肺        中府        心包        膻中
肝        期门        心        巨阙
胆        日月        胃        中脘
脾        章门        三焦        石门
肾        京门        小肠        关元
大肠        天枢        膀胱        中极
由于募穴近于脏腑,因此,无论是脏腑功能失调,还是外邪侵犯,均可在相应的募穴 上出现压痛、酸胀、过敏等异常反应,以此可协助诊断脏腑病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说:“阳病治阴。”所以募穴治疗以六腑为主的脏腑诸疾。如胃病取中脘,肺病取中府等。 募穴除单独应用之外,还常与背俞穴配合使用,即“俞募配穴”,用于治疗相应脏腑的病证, 有加强功效的作用,如寒热、胸痛、咳喘等,可中府配肺俞,一前一后,一阴一阳,两穴 I同用治疗深部的肺部疾患。俞募配穴还可治疗邻近部位的扭伤、闪腰、岔气等症。
脏腑俞募穴表
190
经脉        部位        背俞穴        脏腑        募穴        部位        经脉
足太阳膀 胱经        第三胸椎下,旁 1.5寸        肺俞        肺        中府        任脉旁6寸,一 肋间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阳膀 胱经        第四胸椎下,旁 1.5寸        厥阴俞        心包        膻中        两乳头中间        任脉
足太阳膀 胱经        第五胸椎下,旁 1.5寸        心俞        心        巨阙        脐上6寸        任脉
足太阳膀 胱经        第九胸椎下,旁 1.5寸        肝俞        肝        期门        乳下,六肋间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阳膀 胱经        第十胸椎下,旁 1.5寸        胆俞        胆        日月        乳下,七肋间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 胱经        第十一胸椎下, 旁1.5寸        脾俞        脾        章门        十一肋端下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阳膀 胱经        第十二胸椎下, 旁1.5寸        胃俞        胃        中脘        脐上4寸        任脉
足太阳膀 胱经        第一腰椎下,旁 1.5寸        三焦俞        三焦        石门        脐下2寸        任脉
足太阳膀 胱经        第二腰椎下,旁 1.5寸        肾俞        肾        京门        十二肋端下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 胱经        第四腰椎下,旁 1.5寸        大肠俞        大肠        天枢        脐旁 2寸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膀 胱经        平第一骶后孔, 督脉旁1.5寸        小肠俞        小肠        关元        脐下3寸        任脉
足太阳膀 胱经        平第二骶后孔, 督脉旁1.5寸        膀胱俞        膀胱        中极        脐下4寸        任脉
7、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称八会穴。共八穴,分布于
躯干与四肢。
八会穴表
八会        穴名        部位        主治        附注
脏会        章门        第11肋端        五脏病        脾募穴
腑会        中脘        脐上4寸        六腑病        胃募穴
气会        膻中        两乳头之间        气病        心包募穴
191
血会        膈腧        第七胸椎下,旁1.5寸        血病        膀胱经腧穴
脉会        太渊        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        血脉病        肺经原穴、输穴
筋会        阳陵泉        腓骨小头前下        筋病        胆经合穴
骨会        大杼        第一胸椎下,旁1.5寸        骨病        膀胱经腧穴
髓会        绝骨        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髓病        胆经腧穴
《难经•四十五难》言:“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 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太 仓”指中脘穴,“季胁”指章门穴,“绝骨”指悬钟穴,“直两乳内”指膻中穴。
脏会章门:章门为脾之募穴,脾为后天之本,属阴土之脏,能灌四旁, 五脏藏精,皆禀 气于脾,故为脏会。
腑会中脘:中脘为胃之募穴,胃为水谷之海,属阳土之脏,能灌四旁,六腑传化,皆 禀气于胃,故为腑会。
气会膻中:膻中位于胸部正中,深部为宗气所藏,是“四海”中气海所居之处,主持 全身诸气,故为气会。
血会膈俞,膈俞穴位于心俞与肝俞之间,且膈俞深部近横膈,膈上为主血之心脏所在, 膈下为藏血之肝脏、统血之脾所在,故为血会。
脉会太渊,太渊为手太阴肺经原穴,位于寸口。肺朝百脉,寸口为脉之大会之处,故 为脉会。
筋会阳陵泉:肝主筋,肝胆相表里,阳陵泉为胆经合穴,位于膝旁,膝为筋之府,故 为筋会。
骨会大杼:大杼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两旁,第一胸椎称膂骨,又名杼骨,为头身连接处, 故为骨会。
髓会绝骨:绝骨又名悬钟,位于腓骨下端,为足少阳胆经腧穴,“胆主骨所生病”,“骨 者,髓之府”,“诸髓皆属于骨”,故为髓会。
此八会除了原有的功能主治之外,凡属脏、腑、筋、脉、气、血、骨、髓的病变,均 可取其相应的会穴。如血病取膈俞,气病取膻中等。此外,这八穴还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热 病,特别是由于脏腑、经脉、气血、骨髓病变而产生的内热。
8 、 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下合穴。共六穴,分布在下肢膝关节以下的足三阳经 上。
下合穴表
六腑        下合穴        所属经脉        部位        主治
小肠        下巨虚        足阳明胃经        犊鼻下9寸,胫骨嵴 旁一指        腹痛、泻泄等小肠诸疾
192
                足阳明胃经        犊鼻下6寸,胫骨嵴        肠痈、痢疾、便秘等大肠诸
大肠        上巨虚                旁一指        疾
三焦        委阳        足太阳膀胱经        腘横纹外侧端        腹胀、水肿等三焦诸疾
膀胱        委中        足太阳膀胱经        腘横纹正中        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诸疾
                足阳明胃经        犊鼻下3寸,胫骨嵴        胃痛、呕吐等胃腑诸疾
胃        足三里                旁一指       
胆        阳陵泉        足少阳胆经        腓骨小头前下        黄胆、胆道蛔虫等胆部诸疾
下合穴是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府”的理论提出来的。《灵枢•本输》 说:“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也。”即“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 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胃、胆、膀胱三 府的下合穴,即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而大肠、小肠、三焦在下肢又另有下合穴。《灵枢•本 输》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由于大肠为传导之官,传导水谷之糟粕,小肠为受盛之官, 秘别清浊,均与之海的胃密切相关。三者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纳消化、排泄。所以大肠、小 肠的下合穴在足阳明胃经上。《甲乙经》指出:“委阳,三焦下辅腧也…此足太阳之别络也。” 而三焦为水道,膀胱为水腑,二者均有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因此,三焦的下合穴在足太 阳膀胱经上。
六腑病证,以取下合穴为主。例如:胃痛、食饮不下、吞酸等取足三里;肠鸣切痛、 痢疾、肠痈等取上下巨虚;小腹痛、泄泻等取下巨虚;胆囊炎、胆道蛔虫、口苦等取阳陵 泉;小腹满、小便不利、癃闭等取委阳或委中。
9、        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流注 八穴”、“八脉八穴”、“窦氏八穴”等。此八穴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交,即交通;会,即会合。在此指正经与奇经经脉之气交通汇合的腧穴。其交通途径 和会合部位是:公孙通过足太阴脾经,入腹与冲脉相通。内关通过手厥阴心包经,自胸中 与阴维脉相通。两穴相通的四条经脉的经气会合于胃、心、胸部;外关通过手少阳三焦经, 上肩与阳维脉相通。足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此两穴相通的四条经脉 的经气会合于目外眦、颊、颈、耳后、肩部;后溪通过手太阳小肠经,交肩上与督脉相通。 申脉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相通。此两穴相通的四条经脉的经气会合于目内眦、项、 耳、肩胛部;列缺通过手太阴肺经,从肺系与任脉相通。照海通过足少阴肾经,与阴跷脉 相通。此两穴相通的四条经脉的经气会合于肺、胸、膈、喉咙部。
八脉交会穴表
经属        八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主治病症
足太阴        公孙        冲脉        胃、心、胸        胃痛、脘胀、呕吐;心烦、
193
手厥阴        内关        阴维脉                心痛、心悸;胸痛
手少阳 足少阳        外关 足临泣        阳维脉 带脉        目外眦、颊、颈、 耳后、肩        偏头痛、目眩、目外眦痛、耳聋耳鸣、 胁痛、肩背痛;往来寒热、疟疾
手太阳 足太阳        后溪 申脉        督脉 阳跷脉        目内眦、项、耳、 肩胛        后头痛、项强、目眩、目翳、眦烂、 目内眦痛;肩胛痛;癫狂 痫证;恶寒发热
手太阴 足少阴        列缺 照海        任脉 阴跷        肺、胸膈、喉咙        咽干、咽喉痛;胸痛、气短、咳嗽、 喘息;阴虚内热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在这八穴相通,因此,这八穴单独应用时既可治疗正经病,又 可治疗奇经病。例如项强,惊痫,腰脊强痛等督脉病证,可取通于督脉的后溪穴。另外临 床上还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例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后溪配申脉治 疗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症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面 颊、肩部病症及寒热往来、疟疾等。列缺配照海治疗咽喉、胸膈、肺部病症及阴虚内热等。
10、        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交会穴。
交会穴的分布以头身为主,一般阳经多与阳经相交会,阴经多与阴经相交会。其中腧 穴所归属的经脉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脉称他经。据文献记载交会穴有 100 个左右,现将 常用交会穴列表如下。
常用交会穴主治表
经属        穴名        交会经脉        出处        主治
手太阴        中府        手足太阴之会        《素问•气府 论》王冰注        胸肺疾患、腹胀
手阳明        肩髃        手阳明、跷脉之会        《甲乙经》        肩臂痛
        迎香        手足阳明之会        《甲乙经》        鼻疾、口歪
足阳明        下关        足阳明、少阳之会        《甲乙经》        牙痛、耳鸣、下颌痛、 口歪
足太阴        三阴交        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甲乙经》        肝、脾、肾诸疾
手太阳        听宫        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甲乙经》        耳疾
足太阳        睛明 大杼        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足太阳、手太阳会        《甲乙经》 《甲乙经》        目疾、急性腰痛 项强、肩胛痛、咳嗽
        风门        督脉、足太阳之会        《甲乙经》        伤风咳嗽、项强
手少阳        翳风        手足少阳之会        《甲乙经》        耳疾、口歪、颊肿
足少阳        风池        足少阳、阳维之会        《甲乙经》        感冒、中风、癫痫、五 官诸疾
194
        肩井        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甲乙经》        头项肩背痛、乳痈、难 产
        环跳        足少阳、太阳脉二脉之会        《素问•气府 论》王冰注        腰痛、下肢痿痹
        带脉        足少阳、带脉二脉之会        《甲乙经》        月经不调、经闭、带下、 腹腰肋痛
足厥阴        章门        足厥阴、少阳之会        《甲乙经》        胁痛、痞块、腹胀、泄 泻
        期门        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        《甲乙经》        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任脉        中极        足三阴、任脉之会        《甲乙经》        小溲诸疾、生殖病
        关元        足三阴、任脉之会        《甲乙经》        虚痨羸瘦、泌尿生殖诸 疾
        中脘        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 生、任脉之会        《甲乙经》        胃痛、呕吐、癫狂
        膻中        足太阴、少阴、手太阳、 少阳、任脉之会        《甲乙经》        胸痛咳喘、心悸、乳少
        承浆        足阳明、任脉之会        《甲乙经》        口齿疾患、癫狂
督脉        大椎        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铜人》        热痛、疟疾、癫痫、咳 喘、头痛、项强
        哑门        督脉、阳维之会        《甲乙经》        暴喑、舌强不语、癫狂 痫
        风府        督脉、阳维之会        《甲乙经》        头痛、项强、眩晕、中 风、癫狂痫
        百会        督脉、足太阳之会        《甲乙经》        头痛、眩晕、失眠、癫 狂、脱肛、阴挺
        水沟        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甲乙经》        癫狂痫、小儿惊风、昏 迷、口歪、脊强
从交会穴的分布特点来看,其多位于十二经的“结”“标”部位,反应了十二经脉根于
四肢,结于头身的联系规律,这些交会穴多为头身部的要穴,弥补了其他特定穴分布之不 足。交会穴增加了各条经脉之间气穴的输通,更加强了奇经八脉与十二经的联系。交会穴 不仅能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的疾患,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及所属脏腑的病证。例如三阴交 为脾经腧穴,而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之相交会,是足三阴的交会穴。故其不仅治疗 脾脏疾病,也是治疗肝、肾两脏诸疾的重要腧穴。
腧穴的治疗作用
195
腧穴主要具有生理功能、病理反应及治疗作用。具体分为输注气血、反应病证、协助 诊断和防治疾病几个方面,其生理功能反应病证、协助诊断的作用与经络类同,此不赘述。
腧穴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通过对腧穴进行适当的刺激,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 使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腧穴疗治疾病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四 个方面:
1、        近治作用
腧穴的近治作用是所有腧穴的共同特点。也就是说,腧穴在什么部位,这些腧穴就能 治疗这个部位的病证,包括深层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例如,头顶部的百会、四神聪、 前顶等穴,均可治疗头顶疼痛、头晕、神志昏迷等症;上腹部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穴, 均能治疗胃痛、呕吐等胃腑的病症。
2、        远治作用
远治作用是腧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远隔部位的病症,其规律是越是远端的腧穴,所治 疗的部位也越远、病症范围也越广泛,有的腧穴还可以治疗全身的病症,这种特点肘膝以 下的穴位尤为显著。例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上肢的病证,尤善治疗头面部的病证, 还可治疗外感发热等症。足三里不但治疗下肢疾患,又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腧穴之 一,同时对人体的防卫、免疫功能有调整作用。
3、        特殊作用
腧穴的作用除具有共性之外,某些腧穴还具有特殊作用。
双向调节作用 有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例如天枢穴, 泄泻时针刺可止泻;便秘时针刺又能通便。内关穴,心动过速时针刺可减慢心率;心动过 缓时针刺又能加快心率,使之恢复正常。即同一腧穴可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治疗作用。
相对的特异性 许多腧穴可以治疗相同的病症,但疗效有很大差异,有些腧穴具有相 对的特异性。例如全身虽具退热作用的腧穴众多,但首推大椎穴;矫正胎位至阴穴最佳; 开窍醒神人中最好。
特定穴特定主治 特定穴不仅具有一般腧穴的主治特性,而且不同的特定穴又各自有 独特的主治作用。例如原穴、背俞穴以治疗五脏疾患为主;下合穴、募穴以治疗六腑疾患 为主;郄穴治疗急性病症;络穴治疗慢性疾患及表里两经病。
4 、 预防作用 早在《内经》时期就有未病先防的思想。运用针灸预防疾病最早则见于《千金方》。宋 代的《扁鹊心书》也有多处关于应用灸法防病健身的论述。例如:“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 气海、命关(食窦)、中脘,虽未及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类经图翼》也说:“若要 安,丹田、三里不曾干。”都充分体现了扶正、固本、未病先防的学术思想。近年来应用刺 灸某些腧穴预防疾病,更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针刺足三里,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 能,以预防感冒、流脑;常灸丰隆可以预防中风;按摩眼周诸穴可消除眼肌疲劳,预防近
196
视眼等。
常用预防保健穴表
经属        穴名        部位        主治
手阳明        合谷        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 骨中点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手阳明        迎香        鼻翼中点,鼻唇沟中        预防感冒、鼻疾
足阳明        足三里        犊鼻下3寸,胫骨脊外一横指        预防感冒、中风、保健长寿、 防治眼花
        犊鼻        髌骨下,髌韧带外侧凹陷        防治膝关节病
        丰隆        犊鼻下8寸,胫骨嵴外二横指        防治高血压、预防中风
手少阴        神门        腕横纹上尺策腕屈肌腱桡侧        防治痴呆症
足太阳        睛明        内眼角稍上方凹陷        防治近视眼
        天柱        后发际,督脉旁1.3寸        预防高血压、颈椎病
        膏肓俞        第四胸椎下,旁1.5寸        防病保健
手厥阴        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        预防高血压、降低血脂、增加 机体防卫机能
足少阳        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方凹 陷        防治感冒、近视眼
        绝骨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预防中风
任脉        神阕        脐窝        灸防衰老、延年益寿
        气海        脐下1.5寸        灸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关元        脐下3寸        灸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督脉        身柱        第三胸椎下        预防婴幼儿消化不良、发育不 良、为小儿保健要穴
        大椎        第七颈椎下        预防流感、流脑、疟疾
        百会        入前发际5寸        健脑,预防痴呆,增强记忆
奇穴        太阳        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后一 寸        健脑,增强记忆
        印堂        两眉之间        防治高血压
197
腧穴定位法
A、体表标志定位法
(一)        固定标志定位 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取
穴的方法。
(二)        活动标志定位 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
法。
B、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 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一定的骨度分寸在其自 身测量。
(一)        注释
天突: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歧骨:胸剑联合。
完骨:乳突。
横骨上廉 :耻骨联合上缘。
季胁:此指第十一肋端下方。 髀枢:指股骨大转子高点。 内辅骨上廉 :指股骨内侧髁。
内辅骨下廉:指胫骨内侧髁。 膝中:前平髌骨下缘,后平腘横纹。
(二)        常用骨度表
常用骨度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分寸        度量法        说明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直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至大椎穴作18
        前额两发角之间        9寸        横        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穴至后发
头部        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        9寸        横        际3寸
        眉心至前发际3寸        3寸        直       
        大椎穴至后发际3寸        3寸               
胸腹        天突至胸剑联合        9寸        直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
部        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        直        计算,每一肋肌折作1.6寸(天突穴至
19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两乳头之间 (女性乳头活动,可用缺盆、 肩井两个腧穴参照定位) 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        5寸 8寸 12寸        直 横 横        璇玑穴可作1寸,璇玑穴至中庭穴,各 穴间可作1.6寸计算)
背腰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寸        直        背腰部腧穴以脊椎棘突作为标志作定
部        两肩胛骨内侧缘之间        6寸        横        位的依据
身侧        腋以下至第11肋端        12寸        直       
部        第11肋端以下至股骨大转子        9寸        直       
        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 纹) 腋后纹头(腋后皱襞至尺骨鹰        9寸        直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上肢        嘴)                       
部        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远端横 纹 尺骨鹰嘴至腕背侧横纹远端 横纹        12寸        直       
        耻骨联合上缘至髌底        18寸        直        用于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至内 踝尖        13寸        直       
下肢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 尖)        19寸        直        用于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下肢上部:分前、外、后18寸、19
部        腘横纹(平髌尖)至外踝尖        16寸        直        寸、14寸三种。
        下肢后侧:臀横纹至腘横纹, 可作14寸折量。        14寸        直        下肢下部:分内、外、后13寸、16 寸、16寸三种。
        外踝尖至足底3寸        3寸        直       
C、同身寸定位法
(一)        直指寸(中指同身寸):以受术者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 寸。
该法与骨度分寸相比偏长,仅用于小腿部和下腹部取穴的直量。
(二)        横指寸
199
1.        拇指同身寸:以受术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
2.        一夫法(横指同身寸):以受术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中节横纹水平的4指宽度为3 寸。用于上下肢、下腹部的直量和背部的横量。
D、        简便取穴法
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例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 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食指尖处有一凹陷就是本穴。这种取穴方法 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E、        伸缩弹力量穴尺
科学测量 量尺定穴
中国撑法推拿工具推拿最大的改变是在中医经络腧穴取穴过程中目测法取穴的基础上 直接引入了伸缩弹力量穴尺。
伸缩弹力量穴尺科学测量原理 伸缩弹力量穴尺不论在拉伸或收缩状态中,每等分 的间距是始终保持相等,所以定名为“伸缩弹力量穴尺”。 骨度分寸取穴法只能用受术者肢 体的“骨度分寸”来量穴才是最准确的,但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方法或工具,能在长短不同 的肢体上很方便地量出各自的“骨度寸”。伸缩弹力量穴尺就可以解决长短不同的肢体上的 折量比例测量。目前在临床上皆用目测方法取穴。目测取穴虽是方便,但不够精确,尤其 在经验不足者,更难准确,或相差较大,必然会影响疗效。
伸缩弹力量穴尺优点 1、用伸缩弹力量穴尺量取穴位,不论肢体或长或短,均可以 很方便地准确等分成自各的“骨度寸”,不会因人体有高矮肥瘦差别而发生困难。2、解决了 目测法不够精确,及用草杆之类折量法不合实用之弊端。《医宗金鉴•利灸心法》中介绍用无 伸缩性的草杆之类,按骨度法量取肢体的长度,将草杆折成所需的等分,再在肢体上量取 穴位。但这种方法,不但颇费手续,而且几经折量,也不精确,故不合实用,几乎已无人 应用。所以直到目前在临床上皆用目测方法取穴。 3、伸缩弹力量穴尺不但制作简单、使用 方便,而且取穴精确,因而可以提高针灸治病疗效,并可使临床研究获得更为正确结论, 同时也为骨分寸取穴法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法。
伸缩弹力量穴尺制作 1、 材料:取一条弹性好的扁平橡皮带或白色松紧带,长 30cm—40cm左右,阔0.8〜1cm,两端用薄金属皮包以长2cm的包头,以便在量穴时固定量 穴尺。2、方法:将白色松紧带选定一定距离,20cm或30cm.将选定的固定距离20cm或30cm 或别的固定长度,拉伸为40cm长时,用每隔2cm的标注1寸的读数,从1到20,因为骨 度分寸最长19寸,20等分可以完成测量的需求.每隔1cm的距离用于标注0.5寸的读数。3、 划等分线的方法:取一条长约50cm的木板,将量穴尺两端金属包头间距离拉伸到40cm时 固定在木板上(可在包头上打两个小孔,用钉子将包头钉在木板上)然后每取2cm为1等 分线;每取1cm为半等分点,这样划取等分线比较准确。4、伸缩弹力量穴尺使用方法:用 一手将量穴尺一端的基线(起始线)放在骨度分寸的起点,另一端掐在所需的骨度分寸数
200
据数值上。拉伸后骨度分寸刻度就一一呈现出来。
如手阳明大肠经阳溪到曲池一线,12 寸,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这一组穴位,用伸缩弹力量穴尺一目了然,测量方便准确。
伸缩弹力量穴尺为骨分寸取穴法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法。在对外交流,学习针灸、科 学实验中,检验科学的标准就是能够被重复的才是科学。腧穴取穴标准定位是能够重复针 灸实践的第一步,伸缩弹力量穴尺引入临床是非常必要的。
测量时是拉伸状态下读数,绘制时拉伸到最大情况下绘制误差会最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45:59 | 只看该作者
18楼 铁鞭01说:
六、人体结构和功能
我们要想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必须认识人体,从认识正常人体开始,进而认识疾病变 化,知道有关的种种规律。例如要想判断是否有心脏病,必须先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以 及与心脏有关的其他方面情况,才能知道临床上应如何检查,正常情况是如何?异常情况 又是如何?
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在祖国医学中有脏腑和经络等,在现代医学中有解剖、 组织、生理和生化等。然而,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体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都 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我们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 认识。
A、        人体的基本组织
人体有许多器官。功能和结构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形成系统,如心脏和动、静脉构成 循环系统,口、咽、食管、胃、肠等构成消化系统。任何器官都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的。形态和功能相类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形成组织。细胞和组织用显微镜才能 观察清楚。
(一)细胞
人体细胞有圆形、扁平形、立方形、柱状、梭形和不规则形等多种形状。
但各种细胞在构造上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细胞的功能: (1)新陈代谢,就是细胞内物质不断吐故纳新。只有在正常新陈代谢的基 础上,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2)应激性,就是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例如:受到一 定的刺激时,肌细胞发生收缩,腺细胞产生分泌,神经细胞出现兴奋传导。(3)生长繁殖,
201
就是细胞分裂而形成新的细胞。细胞不分裂阶段叫做间期。细胞总是交替地处于分裂和间 期两个阶段。在分裂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发生从一般到特殊的变化,叫做细胞 分化。例如,幼稚的网状细胞可分化为各种血细胞。
细胞间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起支持、连接和营养细胞的作用。间质中所含的水分叫 做组织液,能流动。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等,通过组织液进入细胞内,细胞的代谢产物 也要通过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内。
(二)组织
人体组织种类很多,基本上有四大类。
1.上皮组织
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覆盖于人体表面和内脏管腔的内面,如皮肤表皮,消化 管呼吸道粘膜和各种腺体都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
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层次,依它们存在的部位和功能而不同。皮肤表皮和口腔粘膜的上 皮均为复层扁平上皮,有保护作用;胃肠道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有消化吸收作用;心血 管和淋巴管内衬有一层扁平上皮,叫做内皮,使管壁十分光滑,各种腺体的上皮称腺上皮, 多为单层,围成腺腔,有分泌作用。
2.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分布于全身各处,种类很多,其特点是细胞成分较少而分散,间质较多。一 般所说的结缔组织常指纤维结缔组织而言,有连接、支持和保护作用。纤维结缔组织内有 多种细胞,常见的有:(1)成纤维细胞,有制造纤维的能力,并发展成为纤维细胞。(2)未分 化结缔组织细胞:主要分布在血管的周围,具有演变成其他多种结缔组织细胞的潜力。(3) 网状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淋巴结、肝、脾等器官,能演变成各种血细胞和巨噬细胞。 肌体内除网状细胞外,肝、脾、骨髓及淋巴结中的内皮细胞亦具有吞噬能力,加上巨噬细 胞,共同组成人体的一个重要的防御功能结构,叫做网状内皮系统。
纤维结缔组织中间质较多,其中主要成分为纤维。纤维有三种:(1)胶元纤维;性坚韧, 不易拉断,真皮,肌腱和韧带主要由这类纤维组成。(2)弹力纤维:有弹性,在动脉和肺脏 中较多。(3)网状纤维,其分布和网状细胞同。
血液按其起源和结构也属于结缔组织。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分红细胞和 白细胞两类。
202
(1)        红细胞: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中含红细胞400〜550万。红细胞呈圆形,无核, 细胞内充满红色的血红蛋白,易于和氧及二氧化碳结合,故红细胞有运送氧和二氧化碳的 能力。血红蛋白量为12〜15克%。
(2)        白细胞: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含白细胞5, 000〜10, 000。活的白细胞无色,涂在玻 片上用染料染色后,可分以下几种:
嗜中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65〜70%。细胞质中有嗜中性颗粒,核呈分叶状。有 吞噬杀灭细菌的能力,在许多急性炎症时常增多。
嗜酸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4%。细胞质中有嗜酸性颗粒(即受酸性染料染色), 核呈分叶状。在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疾病时增多。
嗜硷性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1%以下。细胞质中有嗜硷性颗粒(即被硷性染料染色), 核可呈分叶状。
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20〜25%。核球形,染色深,细胞质甚少。在慢性炎症时 增多。
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3〜6%。核卵圆或肾形,染色较浅,细胞质多。有吞噬细 菌及异物的能力,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后,即为巨噬细胞。
除上述细胞成分外,在血液中尚有不具细胞形态的小体,称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的 过程。血小板正常量为10〜30万/立方毫米。
骨和软骨按其起源和结构也属于结缔组织,但另有特点。
3.肌组织
有以下三种 (1)骨胳肌:主要附着在骨胳上,肌纤维有明暗交替的横纹,故又称横纹 肌,可随意运动,收缩迅速有力,但不持久。
(2)        平滑肌: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主要分布于血管、胃肠等处,不能随意收缩, 收缩运动缓慢而持久。
(3)        心肌:仅见于心脏,运动不随意。
4、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存在于脑和脊髓等处,是 神经组织的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特性。由神经元的细胞体发出许多 突起,即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包有结缔组织鞘,就成了神经。神经纤维 的末梢端,称为神经末梢,分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种,分布于全身各处。神经 胶质由神经胶质细胞构成,有支持、营养和保护神经组织的功能。
203
B、人体的化学组成
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包含着各种化学变化。要认识代谢过程的化学变化,必须首先了 解人体的化学组成。
人体内有几十种元素,比较重要的有下列十多种:氧(0)、碳(C)、氢(H)、氮(N)、 钙(Ca))磷(P)、钾(K))硫(S))钠(Na))氯(Cl))镁(Mg))铁(Fe))锌(Zn)) 铜(Cu)、碘(I)、钻(Co)等。
人体内元素种类虽不算太多,但各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却有很多很多种。通常,把化 合物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有机化合物(有机物),是指许多含碳的化合物,由于在各种生物 (有机界)体内大量存在而命名。另一类叫做无机化合物,是指自然界、包括非生物(无机界) 广泛存在的物质。
(一)有机化合物
组成人体的有机物,除了含有碳,还常含有氢、氧、氮、磷、硫等,种类极多。含量 大的,成为主要成分的有机物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
1.糖类: 包含单糖、双糖和多糖。(1)单糖:最重要的是葡萄糖。因为它是被胃肠吸 收、血液输送和细胞利用的主要糖类。果糖和半乳糖也属于单糖,在体内可以转变为葡萄 糖而被利用。(2)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如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 的。乳糖和麦芽糖也属于双糖。双糖到体内分解为单糖而被利用。(3)多糖;由多个单糖分 子组成,如粮食中的淀粉。淀粉要到胃肠道消化分解为麦芽糖,再变成葡萄糖,才能吸收 利用。体内的多糖主要是糖原。糖原由葡萄糖合成,贮存在肝和肌组织内,需要时又可分 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被组织细胞利用可产生能量(热量),因此它是人体进行劳动和其它活动所需要的 物质。
2.脂类: 包括脂肪、磷脂和胆固醇。脂肪存在于体内疏松结缔组织内,通常以皮下、 肠系膜、腹膜前后等部位较丰富,肥胖人体内脂肪多。食油(如豆油,猪油等)的主要成分为 脂肪。脂肪不溶于水,要经过消化才能吸收。胆汁中的胆盐可使脂肪变成很小的脂肪滴, 混悬在水液中,叫做乳化,乳化的脂肪比较容易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比较容易吸收。 所以胆汁对脂肪消化很重要。体内的脂肪也是能量的来源,特别是在糖类和蛋白质摄入不 足时。人体(主要是肝脏)可利用甘油和脂肪酸产生能量。病人不能饮食时会消瘦,就是这个 道理。磷脂和胆固醇在人体内也很重要,几乎所有细胞都含有这两种成分。它们也不溶于 水,常称为类脂。脂类虽然对人体是重要的,但过多时会引起某些疾病。
204
3.蛋白质: 除了水分,蛋白质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由各种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人体内重要的氨基酸有20多种,它们按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 分子数量,组成许许多多功能不同的蛋白质。例如:血红蛋白是一种与含铁的血红素相结 合的蛋白质,它在红细胞里有运输氧的作用。纤维蛋白元也是一种蛋白质,它可以变成纤 维蛋白(纤维素),参与凝血、组织修复、感染限局化等过程。酶也是蛋白质,它们能促进各 种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如淀粉酶促进淀粉分解,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等等。总之,蛋白 质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体内蛋白质的来源,是饮食物中的蛋白质,豆类、肌肉、蛋类等含量较丰富。食物蛋白 质在胃肠道里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吸收到血液中,再运到身体各部加以利用,组成各种人 体蛋白质。肝脏在蛋白质的改造利用方面起重要作用。体内蛋白质也可分解为氨基酸,后 者可转化为葡萄糖和提供能量。代谢的结果成为非蛋白质的含氮物质,通称非蛋白氮,主 要从肾排出。
(二)无机化合物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物。但是体内的水分都不是纯水,总是溶解了其他无机物 和有机物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平均占体重的 60%左右。显然,水分对人体各方面都很 重要,体内水分过少或过多都会引起疾病。
体内其它无机化合物(通常又称无机盐),只有小部分呈固体状态,如磷酸钙存在于骨骼 中。大部分是溶解在体液中,而且基本上是解离成带电的离子存在于体液中。例如;氯化 钠(食盐)在血液和组织液中,几乎全部解离,NaCl=Na+Cl—,成为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 负电的氯离子。象氯化钠那样可以解离为阳离子(带正电)和阴离子(带负电)的物质,称为电 解质。人体内的无机化合物都是电解质,体液中比较重要的阳离子有:K+、Na+、Ca+、 Mg+等,阴离子有Cl—、HC03—(碳酸氢根)、HP04— (磷酸根)、SO4— (硫 酸根)等。(有些有机物如蛋白质、有机酸,也可以呈离子状态,属于电解质。)
无机物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例如:钙和磷是骨骼中的重要成分。钾、钠、钙、 镁对神经和肌肉的功能都有影响。无机物还与水的代谢和体液酸硷度有密切关系。
体内无机物的来源也是饮食物,经胃肠道吸收,由血液输布到全身各部去。当病人不 能进饮食物时,体内水分和盐类就会不足,所以需要从静脉输入生理盐水(0.85%氯化钠) 之类。为了补充能量,通常还输入5〜10%葡萄糖液等。
C、人体各系统及检查法
205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指骨、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进行着各种运动,如劳动、 走路、吃饭、说话、呼吸等。运动器官,必须经常活动才能保持正常。体力劳动能促使肌 肉发达、骨骼坚强、如果长期不劳动,肌肉就会瘦弱,关节就会僵硬,甚至骨也会变得松 脆。所以,从事体力劳动和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用进废退。
(一)骨骼
骨骼是由206块形状不同的骨连接构成的。每块骨包括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
骨起着支持保护人体的作用。骨有病往往影响劳动力,或使身体某部分失去正常形 状(畸形),有时容易折断(骨折)。 全身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大部分。
1.颅骨 颅骨分为脑颅和面颅,脑颅形成颅腔,容纳和保护脑;面颅参与构成眼眶、 口腔、鼻腔等。新生儿的颅盖各骨,
骨缝未闭,形成囟门,前囟较宽大,生后一岁左右闭合。营养不良的小儿,骨质形成 障碍(如佝偻病),囟门闭合较晚。
2.躯干骨 包括脊柱和胸廓。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由26块椎骨和椎间盘借韧带连接而成。椎间盘是椎骨之间的软骨 盘,中间凹陷内又髓核,富有弹性。椎骨包括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骨 和尾骨(各1块)。脊柱后方伸出各个椎骨的棘突,在背部正中线上容易摸清。脊柱中央的 管叫椎管,内有脊髓,脊柱受损伤时,可能损伤脊髓。脊柱可做屈、伸,侧弯、旋转运动。 运动最大的地方是颈下部和胸腰交界部,也是脊柱易受损伤和发生病变的部位。
胸廓是由胸骨(分胸骨柄、体、剑突三部)、肋骨(12对)、肋软骨和胸椎所组成。在胸廓 内有心,肺。气管、食管和大血管等器官。腹腔内有胃、大肠、小肠、肝、胆、脾、胰、 肾、输尿管.骨盆 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组成。骨盆腔内有膀胱、直肠、内生殖器等器 官。女性的骨盆下口是分娩时胎儿经过的产道。
3.四肢骨 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前臂内侧),桡骨(前臂外侧),手骨 【腕骨(舟、月、三角,腕豆、大多角、小多角、头状、钩骨8个)掌骨(5个),指骨(14 个)。下肢骨包括髋骨(耻骨、坐骨、髂骨组成)、股骨、膑骨,胫骨(小腿内侧)、腓骨(小腿 外侧),足骨跗骨(距骨、跟骨、骰骨、足舟骨、内侧楔骨、中侧楔骨、外侧楔骨7 个)、跖 骨(5个)、趾骨(14)。
206
(二)关节
人体各骨间相互连接,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其中能够活动的称为关节。身体各 处的关节形状不同,活动性也不同,但基本上都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两骨 相接触的面叫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关节软骨,十分光滑。连接处外围包有坚实的关节囊。 关节囊里面的腔隙叫关节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关节囊的外面有韧带。关节的 构造适应它的活动。但活动超过了它的范围,就会破坏关节的正常构造,发生脱位,扭伤 等。人体重要关节有:
下颌关节:是下颌骨和颅骨之间的关节。胸锁关节:胸骨和锁骨间的连接。 胸锁关节:由锁骨的胸骨端与胸骨的锁切迹及第一肋的上面构成。特点:关节囊坚韧, 周围有韧带加强。关节腔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隔为内下和外上两部份。
肩关节:由肩胛骨和肱骨组成。特点是关节头大,关节窝浅,关节囊松弛而薄,灵活 性大,和上肢的机能相适应,但易脱臼。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和桡、尺骨近端组成。
腕关节:由桡骨远端和腕骨组成。
髋关节:由髋骨和股骨组成。特点是关节窝深,关节囊厚而紧张,稳固性大,和下肢 的机能相适应。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膝盖骨和胫骨所构成。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关节腔内有软骨板。 踝关节:由胫,腓骨远端和距骨组成。
此外:还有指关节(手)和趾关节(足)等。
(三)肌肉
肌肉可分为横纹肌(骨胳肌)、平滑肌(分布于胃、肠、支气管、膀胱、子宫等内脏和血 管)和心肌三种。横纹肌受意志支配,又叫随意肌。平滑肌和心肌不受意志支配,又叫不随 意肌。人体的一切动作都是肌肉运动的结果。肌肉所以能产生运动,在于它能够收缩。肌 肉收缩的同时,还放出大量热,是供应人体热量和保持体温的主要来源之一。肌肉既能收 缩,又能舒张。一部分肌肉收缩,有关的另一部分肌肉就要舒张,从而保持动作的协调。 肌肉过度强烈的收缩,会引起疼痛,叫痉挛,甚至可能引起肌肉本身的损伤。反之,肌肉 长期不收缩,不运动,就会变瘦弱,叫肌萎缩。
骨骼肌两端多附着在不同的骨头上,两端中间膨大的部分叫肌腹。大多数肌肉的一端 或两端是圆的肌腱。肌肉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肌肉运动靠神经支配,神经系统如有 病或受损,肌肉就失去常态。例如:管理面部表情肌的神经(面神经)麻痹,引起口面歪斜; 发高烧使大脑功能失调,可引起抽风。
全身骨胳肌按部位可分为头部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1、头部肌主要有面部表情肌和咀嚼肌。
207
2、        躯干肌 颈部有胸锁乳突肌,在颈部可看到它的轮廓。胸部有胸大肌;肋间肌位于 每两条肋骨之间,是呼吸肌。腹壁前面中线两侧有一对腹直肌,它的外侧有三层肌肉,腹 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壁肌肉收缩时,可使腹内压增高,协助排便、排尿、呕吐、 呼气等动作。膈肌位于胸、腹腔之间,也是呼吸肌。
3.        四肢肌 三角肌,覆盖在肩关节外上方,可在此进行肌肉注射。肱二头肌,是上臂前 面的一块肌肉,收缩时可屈肘。肢三头肌,是上臂后面的肌肉,可伸肘。臀大肌,是臀部 最大的肌肉,常在它外上方作肌肉注射。肌四头肌是大腿前面强大的肌肉。腓肠肌位于小 腿后面,表面隆起,俗称“小腿肚”,它下端形成跟腱,终止于跟骨。
(四)骨骼标志 骨骼的某些突出部分可从体表摸到,对确定解剖部位、针刺穴位及进行临床诊断很有 帮助。常用的骨骼标志如下。
(1)        第七颈椎棘突:即从脖子后面正中往下,摸到的第一高骨突起。再往下即第一胸椎 棘突(两者之间即大椎穴),常用来作为判断确定上半部椎骨数目。
(2)        胸骨角:即胸骨柄和胸骨体之间的隆凸,它的两侧接第二肋软骨,用来确定胸廓前 面的肋骨数目。
(3)        肩胛骨下角:两臂下垂正坐,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肋骨平面,用来确定胸廓后面的 肋骨数目;肩胛骨下角平齐处为第七胸椎棘突,用来确定脊柱中部的椎骨数目。
(4)        髂嵴:即髂骨的上缘,两侧髂嵴最高点在腰部的连线,约与第3〜4腰椎之间平齐, 是确定下半部椎骨数和临床常用的腰椎穿刺标志。
(5)        髂前上棘:是髂嵴的前端突出处。
(6)        坐骨结节:位于髋骨后下方。
(7)        耻骨联合:是左右髋骨在前方联合的地方。
二、循环系统
人体各组织所需的氧和营养供应,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的排出,以及内分泌激素 的输送,都要靠循环系统,主要是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就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管道系统中周转不息。心脏是血液循环中 心,是动力器官它象水泵那样把血液送入动脉,输到全身各部分;全身的血液又从静脉回 流心脏。
(一)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膈肌之上,略偏左方。心脏的大小约相当于本人的拳头。 心脏的形状象倒置的莲花形,底朝右后上,尖朝左前下。心尖相当于左锁骨中线内第五肋 间,用手可摸到心尖搏动。
208
心脏壁有三层:内层是光滑的心内膜;中层是较厚的心肌;外层是心外膜。心脏外面 包有心包。心包由两层膜构成,内层就是心外膜;两层膜之间的空隙叫心包腔,腔内有少 量液体,起润滑作用。营养心脏的血管叫冠状血管,很重要,如果发生痉挛或堵塞,就会 引起严重的心脏病变。
心脏内腔被横、竖两个隔分成四分,横隔以上是心房,以下是心室(图1-11)。心房中间 的竖隔称为房中隔;心室中间的称为室中隔。左右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横隔各有一个开口, 称为左房室口和右房室口。左右房室口各有瓣膜,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是两片瓣膜,叫二 尖瓣;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是三片瓣膜,叫三尖瓣。在右心室和肺动脉交界处有肺动脉瓣; 在左心室和主动脉交界处有主动脉瓣。正常的瓣膜都很薄,坚韧而光滑。这样就保证了瓣 膜的开、闭既灵活,又可耐受较高的压力。每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使血液向一个方 向流动,防止倒流。
(二)血管
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厚而有弹性的血管。动脉由心脏发出后逐渐分枝变细,最后在人 体各部组织和毛细血管相接。
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在这里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血中的氧和营养物质可透过毛 细血管壁到毛细血管外的组织液中;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可透过毛细血管壁 进入血液中。
静脉就是引导毛细血管血液回心房的血管,壁较薄。小静脉逐步汇合成大静脉,最后 和心房相接。静脉除皮下浅静脉外,一般都和同名动脉伴行。
全身主要的动脉和静脉列举如下(图1-12): 头颈部的主要动脉:主干是颈总动脉,在喉和气管两侧可摸到搏动。头颅大出血时可在此 压迫止血。它到面部的分枝有浅动脉,在耳前方可摸到它的搏动。
上肢的主要动脉:主干是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上窝处能摸到搏动,如上肢大出血,可 在此处压迫止血。锁骨下动脉走向腋窝,叫腋动脉。腋动脉到臂部叫肱动脉。肱动脉在肘 前部(通常在此测量血压)分为两支,走在桡侧的叫桡动脉,走在尺侧的叫尺动脉。桡动 脉在腕部最浅,极易摸到,在此处切脉。
下肢的主要动脉:主干是股动脉,在大腿根部能摸到搏动,如下肢大出血,可在此压 迫止血。
四肢的皮下静脉:一般走在皮下,不与动脉相并行。四肢皮下静脉内有静脉瓣,可阻 止血液的倒流。
上肢的皮下静脉主要有头静脉(在桡侧)、贵要静脉(在尺侧)及肘部的肘正中静脉, 常在此处静脉注射。
209
下肢的皮下静脉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在小腿后方)。大隐静脉是全身最长的一条静 脉。它起自足背,经内踝前方(常在此处进行输液)、小腿前内侧及大腿内侧向上行,最后 在大腿根部,
注入股静脉。这条静脉有许多静脉瓣,如瓣膜关闭不好,就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三)心搏过程
心脏不停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每一次收缩和舒张,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动周期 可以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由于心室的活动起决定作用,习惯上说的收缩期就是指心室收 缩期,舒张期就是指心室舒张期。
心脏收缩时,心室腔变小,内压升高,舒张时,心室腔扩大,内压降低。由于心室内 压力的变化,就推动心瓣膜开放或使它关闭。当心室收缩时,两心室内压力升高,二尖瓣、 三尖瓣关闭,使心室和心房的通道关闭,室内压力继续升高,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被心室 内血液冲开,两心室内的血液就分别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心室舒张时,心室内压下降,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即关闭,接着二尖瓣、三尖瓣开放,两心房内的血液就流入两心室内。 当心瓣膜有病变时,原来薄而光滑的心瓣膜变得厚而粗糙,互相粘连,以至于该关闭时闭 不严实(关闭不全),该开放时开不彻底(狭窄),那么血液流经此处,就会发生逆流或流通不 畅,最后引起心脏机能上的变化,形成心脏(瓣膜)病。
心动周期中,心瓣膜的关闭和血流冲击可以产生声音,称为心音,可用听诊器在胸廓 的适当位置上听到。心脏收缩时,二尖瓣、三尖瓣关闭,形成第一心音。心脏舒张时,主 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形成第二心音。
(四)体循环和肺循环
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压入主动脉,经过各级动脉管,分布到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又经 各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个循环叫体循环(大循环)。
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压入肺动脉,流经肺脏,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由肺静脉流 回左心房,这个循环叫肺循环(小循环)。肺静脉血含氧高,肺动脉血含二氧化碳多,这与体 循环内情况相反。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连续不断。
(五)血压和脉搏 心脏收缩,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叫做血压,通常指动脉压。心 脏收缩时的血压叫收缩压,正常值为90〜130毫米汞柱;心脏舒张时的血压叫舒张压,正 常值为。60〜80毫米汞柱;成人血压持续超过140/90毫米汞桂,就是病态,叫做高血压。
在身体的一些部位,如腕部,颞部,足背部可摸到动脉搏动,叫脉搏,可反映心跳快 慢、强弱。祖国医学在切脉上有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从切脉判断心脏、血管的情况, 而且还反映出其他器官、系统的情况。
心脏和血管受着神经系统的支配;交感神经可使心跳慢而强,小动脉管壁收缩,血压 升高;副交感神经可使心跳促而弱,小动脉管壁舒张,血压降低。这样,人在不同的情况
210
下,通过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可以适应人体的需要。
(六)血液
血液有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种类及其功能,已在“人体的基本结构”中介绍。血浆内 含蛋白质和其它各种需要输送交换的物质。血浆除去了其中的纤维蛋白就叫做血清。
成人的总血量约为体重的 8%,约有 5,000 毫升。血量是维持正常血压的重要条件, 失血过多,血压就会降低。短时间内一次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30%(约1, 500毫升左右), 如不能及时补充,可有生命危险。但正常成人一次失血不超过 10%(500毫升),并不会有明 显障碍,故必要时可以献血300〜400毫升作为医疗和备战用。
(七)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和淋巴结。绝大多数器官的组织内部都有淋巴管,它有收集组织 内液体的作用。组织液进到淋巴管内就叫淋巴液,最后通过大的淋巴管流入静脉内。淋巴 液和血浆、组织液的成分很近似。在淋巴管经过的一定部位上有淋巴结。它可以制造淋巴 细胞,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及异物,是人体的重要防御结构。某处淋巴结有肿大,常说 明其所属区域内有病变,临床上常用来帮助诊断某些疾病。
体检常注意的淋巴结有: (1)颈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或浅面,颌下淋巴结, 位于下颌下方。面、口、扁桃体及鼻部有病变时,常可肿大。 (2)腋淋巴结,位于腋窝, 上肢或乳房有病变时可能肿大。(3)腹股沟淋巴结,位于大腿根部,下肢或外阴部有病变时 常肿大。(4)锁骨上淋巴结,位于锁骨上窝,肿瘤转移(如胃癌)时常有肿大。
(八)脾
脾位于左膈下,季肋部内,构造与淋巴结有些相似,但体积大得多,功能也较多。脾 有造血、破血和储血的功能,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脾内有大量巨噬细胞,能吞噬、 破坏衰老的血细胞、血小板,脾内有血窦能储存血液。脾还有产生抗体的功能,加有巨噬 细胞能吞噬各种异物,故有防御功能。
(九)循环系统检查法
1.血压测量法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前臂应与心脏同高。将血压带缚于上臂,在肘 窝肱动脉搏动处放置听诊器。徐徐打气使血压计的水银柱上升到一定高度。徐徐放气,当 听到第一次音响时水银柱的读数,就是收缩压;继续放气至音响突然减弱时水银柱的读数, 就是舒张压。记录为:收缩压/舒张压毫米汞柱。
2.问诊 心脏病的常见病状:(1)、心悸:病人自觉心跳加快、心慌,活动时明显。(2)、 气短或呼吸困难:多于剧烈活动后出现。严重心脏病时,不能乎卧,被迫采取坐位,叫端 坐呼吸。 (3)、咳嗽或咯血:心力衰竭时,因肺循环郁血,可引起咳嗽和咯血。 (4)、浮肿 及尿少:心力衰竭时出现,浮肿先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甚至全身浮肿。 (5)、心前
211
区疼痛。
3.望诊 (1)心尖搏动:正常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如超过锁骨中线外,表示心脏 扩大或受压向左移位。(2)发绀:即口唇,面色,指甲呈青紫色,表示血氧不足。(3)皮肤、 粘膜苍白,表示贫血或缺血。 (4)颈静脉怒张:体循环郁血,静脉血回流障碍时出现。
4.触诊 (1)用手掌触心尖搏动,注意其位置、范围、强弱;有震颤(旧名“猫喘”),表示 有心脏病。(2)肝肿大:心力衰竭可使肝脏郁血而肿大。
5.叩诊 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从外往里的顺序,沿肋间叩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左 界在锁骨中线内;右界不超过胸骨右缘。浊音界异常,常表示心脏扩大或移位。
6.听诊 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在心尖搏动处偏内上,三尖瓣在胸骨下端偏右处,主 动脉瓣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肺动脉瓣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1)        正常心音 第一心音:长而低,是心室肌收缩和房室瓣关闭产生的声音,在心尖部最 清楚,与心尖搏动和颈动脉搏动同时出现。第二心音:短而高,是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 闭产生的声音,在心底部最清楚。从第一心音开始到第二心音出现之前,相当于心脏的收 缩期。从第二心音出现到下一次第一心音开始之前相当于心脏舒张期。
(2)        杂音:心脏杂音就是指正常心音以外的声音。一般认为,杂音是由于心瓣膜病变, 使血流发生旋涡,冲击心壁产生的,也可由于贫血、高热等,血流通过心脏太快时产生。 在第二心音出现以前,心脏收缩过程中出现的杂音,叫做收缩期杂音,如吹风声。在第一 心音出现以前,心脏舒张过程中出现的杂音,叫做舒张期杂音,呈隆隆声。单纯出现比较 轻的收缩期杂音,没有其他循环系统症状,往往是贫血、发热引起的,不表示心脏病。因 此,杂音虽然是心脏病的主要体征,但诊断心脏病必须经过全面的检查。
(3)        心率:正常成人每分钟60〜80次,3岁以下儿童为100〜120次。发烧、贫血、 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心脏病时,心率可加快或减慢。
(4)        心律:即心搏的节律,正常人的心律整齐。出现间歇、提前或不规则的跳动等, 称为心律不齐。
三、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一)肺
肺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其余器官是气体出入肺的通路,叫呼 吸道。气管以上的部分叫上呼吸道。气管入胸腔后,分左右两条支气管进入左右肺。入肺 的支气管不断分支,直到毛细支气管,与肺泡相连。气管和支气管中都含有平滑肌。平滑 肌收缩,可使管腔变小。支气管平滑肌持续收缩(痉挛),可引起呼吸困难。
212
右肺分上、中、下三大叶,左肺分上下两大叶,每个大叶又分许多小叶,小叶由许多 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有弹性,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由肺动脉来的血液中含大量 二氧化碳,血液流经肺泡壁时,二氧化碳可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同时肺泡内的氧气 进入血液。饱含氧气的血液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
如果肺泡弹性减弱而过分膨胀,称为肺气肿,可减低肺泡的换气机能;同时压迫肺泡壁 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使肺动脉血流受阻,压力增高,结果增加右心的负担,最后可引起心 脏病(肺原性心脏病)。
(二)胸膜
胸膜分两层:内层紧贴肺表面,外层紧贴胸壁内面,两层之间的腔叫胸膜腔。胸膜腔 左右各一,是密闭腔。腔内为负压(低于大气压),只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胸壁创伤 或肺组织破裂,空气能迅速进入胸膜腔内,引起气胸。气胸可使肺压缩,虽然呼吸运动照 常,但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人体便要缺氧而发生呼吸困难。同理,胸膜腔内有液体(胸 腔积液),也可引起呼吸困难。
(三)呼吸运行
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腔扩大,两肺随着膨胀,空气经 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膈肌上升,肋骨复位,胸腔缩小,两肺随着缩小,空气被排出。 人工呼吸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进行的。呼吸管道不通畅,或者腹部有病使膈肌活动受限,均 可造成呼吸困难。
(四)呼吸系统检查法
1.问诊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状:(1)咳嗽:是气管粘膜受刺激的防御性反射动作, 常是因气管发炎或有痰引起。(2)咯痰:痰分粘液痰、泡沫痰和脓痰等。(3)胸痛:多是 胸膜受刺激引起。(4)气喘(呼吸费劲)、气急(呼吸短促)、哮喘(呼吸困难,并发出特 殊声音)等。
2.望诊 (1)胸廓:正常胸廓扁圆形,两侧对称。病态胸廓有:桶状胸,即胸廓前后 径显著增大,多为肺气肿;胸廓不对称,见于一侧胸腔病变,多为结核病。(2)呼吸运动: 正常人呼吸快慢深浅均匀,成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婴儿呼吸较快。
3.触诊 胸壁有无压痛,气管是否居中。对比两侧语音震颤(让病人低调说“一”,在 两侧对称部位手触其语音震颤,比较其强弱)。
4.叩诊 叩诊顺序从上而下,左右比较,先叩前胸,后叩后背。肺区叩出浊音或鼓着 都表示有病。
5.听诊听诊顺序同叩诊(1)正常呼吸音;①肺泡呼吸音:是空气出
入肺泡产生的类似“夫”的音响,吸气时长而强,呼气时短而弱。②支气管呼吸音:是 空气通过气管、支气管产生的类似抬起舌头发“哈”的音响。在正常人喉部、胸骨上窝、胸
213
骨上段两侧和肩胛间区能听到。如在其他肺区听到,就是病态。(2)异常呼吸音:①干罗 音:是空气通过狭窄的支气管腔产生的音响,表示支气管粘膜肿胀、粘稠分泌物附着、支 气管痉挛。②湿罗音(水泡音):是空气通过有稀薄分泌物的支气管和肺泡产生的水泡破裂 样音响。胸膜摩擦音:是胸膜炎时表面粗糙的胸膜在呼吸时摩擦产生的音响,腋下易听到。 ③语音传导:让病人低调说“一”,在两侧对称部位听取语音传导,比较其强弱。减弱或增 强都表示异常。
四、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道)和消化腺。消化管是食物和残渣所经过的器官,从口、咽、 食管到胃,再经过小肠和大肠,最后到肛门(管)。消化腺除了胃肠粘膜含有的腺组织,还 有唾液腺、肝和胆道和胰腺。
(一)        口、咽和食管 口腔内有舌、牙和唾液腺开口。舌是由横纹肌和粘膜构成,表面有许多乳头,细胞经
常脱落、更新,形成舌苔。舌动作灵活,且能辨味。中医对舌的变化很重视,通过舌质和 舌苔了解病情,称为舌诊。
牙为重要咀嚼器官。人生后6 月左右出乳牙,两岁左右出齐,为 20 个。6 岁左右开始 脱乳牙,出恒牙,到25岁左右换齐。恒牙出齐者共有32个,上下颌、右左两侧各8个, 其中切牙(俗称门牙) 2,单尖牙1,双尖牙2,磨牙3 个。
在口腔周围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他它们能分泌唾液,内含淀粉 酶。唾液经过排泄管流到口腔,可以消化淀粉。
咽位于口、鼻的后面,为食物通道。口腔与咽腔之间有软腭,中央为悬雍垂。后者两 旁各有一凹陷,内有扁桃体。扁桃体较易发炎。
食管通过颈、胸,穿过膈肌与胃贲门相连。长约40 公分,有三个狭窄是肿瘤好发部位。
(二)        胃 胃位于左上腹部,膈肌下面。胃连食管相接处称为贲门,胃的下续十二指肠处称为幽
门。幽门周围有肥厚的环形括约肌,称幽门括约肌,管理幽门的开闭。胃中层是平滑肌, 较发达,蠕动功能强。胃的内层(胃粘膜)有许多腺体,可分泌胃液,含有胃酸和胃蛋白 酶,可帮助消化食物和杀菌。
(三)小肠 上接胃,下连大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5-7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段。 在小肠粘膜里有许多肠腺,能分泌肠液,帮助消化食物。在十二指肠中部有胆总管和胰腺 管的开口,胆汁和胰液经此流入十二指肠内。
(四)大肠
214
比小肠短而粗。分为盲肠、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三部 分。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位于右侧下腹部,它的末端有一条蚯蚓样的突起,称为阑尾。 阑尾如果发炎,称为阑尾炎。直肠末端称为肛管,肛管出口称为肛门。肛管周围有括约肌, 管理肛门的开闭。
(五)肝和胆道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紧贴在膈肌下面,分为左右两叶。右叶下附有胆囊。肝下界基本 与肋弓一致,成人肝脏一般摸不到(小儿在 2〜3 岁以前,可在肋下触到)。肝是最大的消 化腺,分泌胆汁消化脂肪。此外,它对于人体的代谢,营养物质的储存,有害毒物的分解 处理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在肝内汇合集中,最后都流向肝管。肝管出肝后,与胆囊管合成 胆总管。肝管、胆囊和胆总管合称胆道。胆总管下行和胰腺管汇合,叫胆胰管,开口于十 二指肠。开口处有环行的括约肌,叫胆胰管括约肌(旧名奥狄氏括约肌),它可控制胆汁、 胰液向肠内排放。平时,肝细胞所分泌的胆汁可由肝管通过胆囊管流入胆囊内,贮存和被 浓缩。消化时,胆囊收缩,浓缩的胆汁经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肝脏或胆道有病变时,胆 汁不能正常代谢,胆汁中的胆色素(黄色)在血内过多,皮肤、眼球巩膜等就会发黄,称 为黄疸。
(六)胰腺
在胃的后方,分泌液胰液,经胆胰管流入十二指肠内。胰液有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 白酶,故起多种消化作用。胰腺还包含内分泌腺(胰岛),产生胰岛素,参与糖的代谢过程。
(七)消化吸收过程
消化系统的功能,就是对各种饮食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中医称为水谷之 精)是指
营养物质,包括醣类、蛋白质、脂肪、盐类(钠、氯、钾、钙、磷、铁等)、维生素、、、 膳食纤维和水。
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由唾液的淀粉酶初步消化后,经吞咽,通过食管入胃。食物在 胃内进一步被磨碎,并经胃液的胃蛋白酶、胃酸消化后,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幽门括 约肌的定期开闭,使胃内食物一部分一部分地进入十二指肠,以便于小肠对食糜充分地消 化。胃只能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是在小肠内消化吸收的。结肠吸 收水和部分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
总之,消化过程是靠着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消化作用共同完成的。消化管的蠕动, 能够磨碎食物,推进食物到消化管的下一部分,同时又起到搅拌的作用,把消化液和磨碎 的食物混合,以充分发挥消化液的作用。每日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可达8,000毫 升左右。若有病引起剧烈呕吐或腹泻,大量消化液排出体外,人体的体液损失过多,就会 引起严重的病状。
215
(八)腹膜
腹膜是衬在腹壁内面和内脏表面的薄膜。腹壁内面和脏器表面腹膜之间的空隙叫腹膜 腔,内有少量液体以减少摩擦。腹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力和渗透能力都很 强。腹膜壁层有丰富的神经分布,在受到刺激时,除疼痛感觉外,还可引起腹壁紧张。
(九)消化系统检查法
1.        问诊 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状:(1)腹痛:多见于消化器官平滑肌痉挛或腹壁受刺激。
(2)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多为胃部症状。(3)腹泻、便秘:腹泻是肠吸收障碍和蠕 动加快的表现,多见于肠炎、消化不良等。(4)呕血、便血、黑便:表示消化管某部有急 性或慢性出血。
2.        望诊 (1)黄疸:巩膜(眼白)和皮肤发黄,多见于肝、胆疾病。(2)腹部膨隆, 腹壁静脉曲张,出现胃肠蠕动波等,均匀病态。
3.        触诊 主要是检查腹部。病人仰卧,屈腿并放松腹壁,检查者站在右侧。触诊步聚 应先浅表后深部,先上腹后下腹,先触无痛部位,后触疼痛部位。腹部的分区。
(1)        腹壁:正常腹部软,无抵抗感。注意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腹壁紧张等腹膜刺激症 状。
(2)        肝、脾:正常成人肝脾触不到,触到时应注意其大小、硬度、压痛情况。
(3)        肿物:应注意其部位、大小、硬度、移动性等。
4.        叩诊 ( 1 )肝浊音:上界正常在右锁骨中线上第6 肋间,明显上升或下降或浊音消 失都表示病态。腹部叩诊多为鼓音。(2)移动性浊音:病人侧卧,叩诊上部为鼓音,下部 为浊音,反侧卧后,又叩出下部浊音,表示腹腔内有液体(腹水)。
5.        听诊 用听诊器放在腹壁上可以听到几里咕噜的声音,叫肠鸣音。肠管活动减弱时, 肠鸣音低。当肠管强烈收缩、痉挛(如肠梗阻等)时,肠鸣音增强。
五、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一)肾和尿的生成
肾左右各一个,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第十一胸椎至第三腰椎之间。肾为实质器官, 表层是皮质,里层是髓质。髓质接肾盂,肾盂又连输尿管。
肾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尿液。产生尿的基本结构叫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 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球在肾皮质内,由毛细血管和肾小囊构成。血液经过肾小球 毛细血管时,向肾小囊滤出原尿。原尿含有各种有用的(如葡萄糖)和无用的(如代谢后 的废料)成分,但正常时没有蛋白质。原尿从肾小囊进入肾小管,后者对原尿加以很多改 造。原尿经过肾小管,其中有用的物质和绝大部分(99%)水分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余的
216
就是要排出的尿,流向肾盂、输尿管去。正常成人每日尿量为1, 000-1, 500毫升。任何 影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因素,都可能引起尿量和成分的改变。
(二)膀胱
膀胱位于下腹盆腔内。肾分泌的尿,不断从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其中。膀胱存 尿到一定量时,通过神经系统作用,就产生了尿意,并且膀胱可收缩,将尿从尿道排出。 如果膀胱受到病变刺激,即使存尿很少,也会有尿意,于是可出现尿急和尿频的症状。
男性尿道较长而弯曲;女性尿道短而直,较易发生尿路感染。
(三)泌尿系统检查法
1.问诊 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状有:(1)腰痛,小腹痛。(2)尿频、尿急、尿痛、 血尿、脓尿及排尿困难等。(3)少尿和无尿表示肾生成尿少或不生成尿。
2.检查 (1)水肿:肾病水肿特点是开始于眼睑、颜面,逐渐波及全身。(2)测血压: 肾炎时可引起血压增高。(3)肾区有无膨隆、压痛、叩痛。正常肾脏通常触不到。(4)膀 胱胀满、尿潴留时在耻骨联合上触到球形胀大的膀胱,叩诊浊音。(5)尿的观察及化验有 无蛋白尿和血尿等。
六、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和周围两部分,中枢神经就是脑和脊髓,周围神经有脑神经、脊神 经和交感、副交感神经(又叫植物神经)。
人体和周围环境,体内各个部分之间,都存在着广泛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矛盾。生 命活动包含着无数对立统一的过程,神经系统在其中占了主导地位,起着统一调节人体各 方面功能活动的作用。
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是通过它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例如:瞳孔在日光下会缩 小,在黑夜里又会散大,这种瞳孔对光反应就是属于反射活动。
人类有高度进化的大脑,能进行思维活动,能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人不但能 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这就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当然,在阶级社会中,每 个人的思想认识都无不有一定阶级的烙印。
(一)脑
脑位于颅腔内,分大脑、小脑和脑干。
1.大脑 分左右两半球。外层称为大脑皮层,人的思维和种种生理活动,都受它统一 指挥和管理。大脑皮层有许多分工不同的中枢,如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中 枢、听中枢等。一侧大脑半球支配对侧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所以一侧大脑疾病时,可引起 对侧身体的运动或感觉障碍,称为偏瘫。大脑内部有空腔,叫脑室,是产生和容纳脑脊髓 液的地方。
217
2.小脑 位于脑半球后下方,有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动作的作用。
3.脑干(中脑、桥脑、延髓) 也在大脑半球下面,其下端称延髓。延髓内有调节心 跳、呼吸、血压等重要作用的中枢。如延髓受伤,心跳、呼吸可以停止,引起人的死亡。
(二)脊髓
位于脊柱的椎管里,上面和延髓相连下止第1-2腰椎。分颈丛、臂丛、胸神经、腰丛、 骶丛。它是各器官和大脑联系的重要通道。脊髓还是四肢、躯干的感觉、运动、排尿、排 便的低级中枢。如椎骨骨折或脊髓受到压迫时,在损伤以下部位可出现感觉、运动的障碍 (截瘫和排尿、排便障碍等)。
(三)脑神经
是由脑发出的神经,有12对,各有不同的作用。如嗅神经管理嗅觉,视神经管理视觉, 听神经管理听觉和平衡,面神经管理面部表情肌运动,三叉神经管理面部感觉,迷走神经 管理内脏活动,等等。
(四)脊神经
是由脊髓两侧发出的神经,共31对,分颈丛、臂丛、胸神经、腰丛、骶丛。管理躯干 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如分布到胸壁的肋间神经,分布到上肢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 经,分布到下肢的股神经和坐骨神经,等等。
(五)植物神经 是管理内脏器官(如心、肺、胃、肠等)和血管的神经。植物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 副交感神经两种。这两种神经常分布到同一个器官,两者的作用往往是互相对抗的。例如: 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则使心跳变慢。但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两种神经能 够达到对立的统一,使器官保持正常的活动。
(六)        脑脊髓膜和脑脊髓液 脑和脊髓的表面包着三层膜,叫脑脊髓膜。脑脊髓膜如果发炎,就叫脑脊髓膜炎。 脑脊髓膜的中层和内层之间的空隙,循环着由脑室分泌的脑脊髓液。它的成分和淋巴
液相似,最后回流入静脉。脑脊髓液供应脑,脊髓营养物质,运走代谢产物,并能保护脑 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的影响。
(七)        神经系统检查法
1.问诊 (1)了解智力、言语、意识。意识障碍时,轻者臆胧,嗜睡,重者昏迷,表现 人事不省,尿便失禁,生理反射消失。 (2)有无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耳鸣,耳聋,面部 感觉或运动障碍等脑神经或脑疾病症状。 (3)身体各部感觉及肢体力量有无减退或消失。偏 瘫见于脑疾病,截瘫见于脊髓疾病,某一肢体瘫多为周围神经疾病。
2.检查 (1)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的反射是突然睁眼或用手电照眼,瞳孔立即缩小。两 侧瞳孔等大。瞳孔反应不正常,多表示严重情况,如脑外伤,脑病及中毒等。 (2)膝腱反射: 下肢放松,小腿弯曲成直角,叩击膝腱时小腿伸展为正常,反射消失,亢进或不对称均为
218
异常。 (3)划足底反射(旧名“巴宾斯基氏征”):以尖物在足底沿外侧自足跟向前划,正常时 各趾向足底方向屈曲,为阴性。如拇趾背屈,另四趾展开,为阳性,见于脑或脊髓上段疾 病。(4)脑膜刺激征,主要是指:①颈强直,②屈髋直腿试验(旧名“克尼格氏征”),病人仰卧, 将其一侧髋、膝屈曲成直角,再向上伸直小腿,如小腿肚疼痛并有抵抗,为阳性。脑膜刺 激症状常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
七、        内分泌系统
人体内有一类腺体,它们分泌的物质都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质叫做激素。激素在血中的量很小,但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 生殖及许多重要生理活动都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内分泌腺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活动的。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脑下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睾丸、卵巢等。
(一)甲状腺
位于喉和气管的前方,它以碘为原料,制造、分泌甲状腺素,有提高全身新陈代谢的 作用。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可出现代谢增高、必跳加快、情绪 急躁、体重减轻等一系列病状。
(二)        肾上腺 位于肾上方,分泌多种激素,其中的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快、加强,血管收缩,血压
升高。
(三)        胰岛 位于胰腺内,分泌胰岛素,与人体利用糖类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有一种叫糖尿病的疾
病,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八、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的主要机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繁殖新个体和分泌男、女性激 素。
(一)        男性生殖器官 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裂腺和阴茎。
1.        睾丸和附睾 睾丸呈卵圆形,左右各一,位于阴囊内,有产生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的作用。附睾位
于睾丸后上方,与输精管相通,有输送和贮藏精子的作用。
2.        输精管
左右各一条,为由附睾通向尿道的长管。输精管在阴囊上方的一段紧贴皮下,可摸到,
219
绝育手术就在此进行。
3.        精囊腺和前列腺 精囊腺位于膀胱后方。前列腺在膀胱的下方,直肠前面,大小如倒置的栗子,尿道从
其中通过。精囊腺和前列腺能分泌粘液,和睾丸产生的精子构成精液。
4.        阴茎和尿道
尿道是排尿和排精液的管道,长约20厘米,(有三处辖窄是结石好坎顿的部位),起于 膀胱,穿过前列腺和阴茎。阴茎的皮肤较松,在阴茎头处反折过来,称为包皮。包皮过长 不能翻转时,形成包茎,需手术切除。
(二)女性生殖器官 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部。
1.卵巢 呈卵圆形,拇指头大,左右各一个,在子宫的两侧,输卵管的下方。卵巢可产生卵 细胞和分泌女性激素。
2.        输卵管 左右各一条,从子宫上端向两外侧伸延,末端呈漏斗状,在卵巢附近开口于腹腔。
输卵管是输送卵巢排出的卵细胞入子宫腔的管道。如输卵管腔堵塞,就会影响受孕。女 性的绝育手术,就是把输卵管结扎,以阻断精子与卵细胞相遇。
3.        子宫
位于骨盆腔内,壁很厚,主要由平滑肌构成,有很大的伸缩性,是胎儿生长发育的 地方。子宫外形象一个倒放的梨,圆而大的上端叫子宫底,两侧角有输卵管开口,中间 部,叫子宫体,它的内腔衬有粘膜,称为子宫内膜,下部呈圆柱状,为子宫颈,内有子 宫颈管,开口于阴道。
在正常情况下,子宫位于盆腔内膀胱和直肠之间,子宫体稍向前倾。这种正常位置 主要是受到骨盆底部的肌肉、筋膜和附着在子宫前,后、左、右的一些韧带所维持。如 果它们发生损伤或松弛,就会引起子宫变位(如子宫脱垂)。
4.        阴道 是由平滑肌构成的伸展性很大的管道,下端开口于外阴部。在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
部分,叫会阴。分娩时保护不好,常发生撕裂伤。
5.        外阴部
包括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尿道开口和阴道开口。
6.乳房 乳房是哺乳的器官,不是生殖器官,但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女子到了青春期,乳 房开始发育。乳房主要由乳腺组成。它由分泌乳汁的乳腺叶和输送乳汁的输乳管构成。
九、感觉器官
220
视觉器官:眼包括,眼球和眼副器组成。 听觉器官:前庭蜗器又称为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十、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是一个出现频率比较高现代提法。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 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 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 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分子(抗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组成。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 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主题

8643

帖子

2万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50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6-10 19:47:56 | 只看该作者
19楼 铁鞭01说:
七、局部解剖认识
局部解剖认识 脊柱部、项背部、颈胸腹部、肩部臂部、肘前臂手部、下肢部,细 分了临床应用的特点来论述部位解剖。
第一讲 脊柱应用解剖
一、脊柱的组成 脊柱有骨26块、椎间盘23块、韧带和关节组成。
(一)椎骨 幼年: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5块,总数为33-34块。 成年:5块骶椎、4-5块尾椎分别融合而成1块骶骨和1块尾骨,故成年后椎骨总数 为26块。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由椎体、椎弓和突起三部分构成。 椎体:位于前份的短圆柱体,是持重的主要部分。
椎弓:位于后份,呈半环状,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 突起:成对的有横突,上、下关节突;单个的有棘突。 椎孔:由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
椎管:由全部椎孔相连而成,其中容纳脊髓等。 椎间孔:由相邻两块椎骨的椎骨上、下切迹共同围成。
221
1.颈椎 特点:有横突孔
(1)        一般颈椎:第3〜6颈椎
(2)特殊颈椎:
第一颈椎:寰椎
第二颈椎:枢椎
第七颈椎:隆椎
2.胸椎 特点:有肋凹,棘突伸向后下方。
3.腰椎 特点:椎体大,棘突呈板状,平伸向后。
4.骶骨 呈三角形,尖向下。要识别骶骨岬、骶前孔、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
5.尾骨 呈三角形,底朝上,借软骨和韧带与骶骨尖相连。
(二)椎间盘 组成: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共23个。
(三)韧带
1.前纵韧带:位于各椎体的前面。
2.后纵韧带:位于各椎体的后面。
3.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接邻位椎弓板的韧带。
4.棘上韧带:是连接胸、腰、骶椎各棘突尖的纵行韧带。 5.棘间韧带:位于相邻两棘突之间。
6.项韧带:在项中线呈矢状位的板状韧带。
7.横突间韧带:位于相邻的横突之间。
(四)关节
1.关节突关节:又名椎间关节,由相邻上、下关节突组成。
2.腰骶关节:由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与骶骨上关节突构成。
3.        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共5对,在下6个颈椎体之间。由下位椎体两侧的钩状 突与上位椎体两侧的凹陷构成。
4.        寰枕关节:有枕骨的枕髁与寰椎上关节凹构成。
222
5.寰枢关节:
(1)        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
(2)        寰枢正中关节:由枢椎的齿突、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寰椎横韧带构成。
二、脊柱的整体观
(一)前面观
1.        椎体
2.        横突
3.骶前孔
(二)后面观
1.棘突
2.骶管裂孔
3.骶后孔
(三)侧面观
1.脊柱的弯曲 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2,椎间孔
三、脊髓 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幼儿 在第三腰椎。
脊髓有31个节段:颈髓8个节段、胸髓12个节段、腰髓5个节段、 骶髓5个节段、 尾髓1个节段。
脊髓下端结构:
脊髓圆锥、终丝、马尾。
四、脊神经 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每对脊神经,均分为:1.前支:较粗大 2.后支:较细小
五、脊柱的运动
一)前屈、后伸
二)        侧屈、
三)        旋转
四)环转
五)弹拨运动
223
第二讲 项背部肌肉应用解剖
一、项背部肌肉应用解剖
(一)第一层肌
1.斜方肌
位于项背部浅层,一侧呈三角形肌,两侧合起来呈斜方形。
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长,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止 于锁骨外1/3、肩峰和肩胛冈。肌的上部收缩可上提肩胛骨,下部收缩则下降肩胛骨,上下 两部同时收缩时,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
2.背阔肌
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近似直角三角形。 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外侧唇后1/3部。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该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后伸、内旋及内收。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则引躯体向上。背阔肌受 胸背神经支配。
(二)第二层:
1.        肩胛提肌 位于项部两侧,肌的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深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部,为一带状长
肌。
起自上位4个颈椎横突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后外下方止于肩胛骨的内角和肩胛骨脊柱缘 的上部。此肌收缩时,上提肩胛骨,同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肩胛骨被固定时,使颈项 同时侧屈曲及后仰。肩胛提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
2.        菱形肌
位于斜方肌的深部,为一对菱形扁肌,起自下位两个颈椎和上位4个胸椎棘突,肌纤维 斜向外下方,平行经过,止于肩胛骨脊柱缘的下半部。该肌上部肌束(即起自下位两个颈 椎棘突的部分),又称小菱形肌;其下部肌束(即起自上位4个胸椎棘突的部分)称大菱形 肌。
3.        上后锯肌 位于菱形肌的深面,以腱膜起自项韧带下部和下两个颈椎棘突以及上两个胸椎棘突。肌
纤维斜向下外,止于第 2~5 肋角的外面。此肌收缩时,上提上部肋骨。上后锯肌受肋间神 经支配。
4.        下后锯肌 位于背阔肌中部深面,借腱膜起自下位两个胸椎棘突和上两位腰椎棘突。肌纤维向外上
止于下位4个肋骨的肋角外面。此肌收缩时,可拉肋骨向下后。下后锯肌受肋间神经支配。
5.        夹肌
224
位于项部,该肌分别被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和胸锁乳突肌掩盖。依其部位不同, 可分为两部分:
(1) 头夹肌        为该肌上方大部分的肌束,起自项韧带的下部以及第1〜3胸椎棘突, 肌纤维向外上,止于上项线的外侧部分,并于胸锁乳突肌深面,部分肌束止于乳突后缘。
(2) 颈夹肌        为头夹肌下方的少数肌束,起自第3~6胸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
在肩胛提肌深面,止于第 2~3 颈椎横突的后结节。
夹肌单侧收缩时,使头转向同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夹肌主要受颈神经后支的 外侧支配。
(三)        第三层肌:
1.竖脊肌
是一对强大的纵肌,位于脊柱棘突、纵嵴的两侧,下端起自骶骨背面、髂嵴后部、骶结 节韧带,下部胸椎及全部腰椎的棘突、胸腰筋膜等,向上延伸分为三组,即内侧的棘肌; 外侧的髂肋肌;中间的一组叫最长肌。竖脊肌向上分别止于肋骨、椎骨的横突和棘突以及 颞骨的乳突等。两侧竖脊肌收缩,使脊柱后伸与维持人体直立姿势有重要关系。一侧收缩, 可使脊柱侧屈。竖脊肌由脊神经后支支配。此肌患纤维质炎、扭伤或劳损时,可有疼痛发 生。
(四)        第四层肌:
1.枕下肌
( 1)头后大直肌
起自第二颈椎棘突,止于下项线。该肌使头旋转、后伸。受第 1、2 颈神经后支支配。
( 2)头后小直肌
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下项线。该肌使头旋转、后伸。受第 1、2 颈神经后支支配。
( 3)头上斜肌
起自寰椎横突,止于下项线。该肌使头旋转、后伸。受第 1、2 颈神经后支支配。
( 4)头下斜肌
起自第二颈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该肌使头旋转、后伸。受第 1、2 颈神经后支支配。
2.横突棘肌
( 1)半棘肌
起自第2〜7颈椎和第1〜10胸椎横突,止于枕骨上、下项线之间的骨面,第2〜7颈椎
和第1〜4胸椎棘突。单侧收缩脊柱转向对侧。颈1〜胸10脊神经后支支配。
( 2)多裂肌
起自骶骨背面,第 4〜7 颈椎关节突,胸、腰椎横突,止于全部椎骨棘突。双侧收缩伸 脊柱。颈3〜骶5脊神经后支。
( 3)回旋肌
225
起自下位椎骨的横突,止于上1〜2位椎骨棘突。该肌使脊柱旋转。受胸1〜11脊神经 后支支配。
3.棘间肌 起自下位椎骨棘突,止于上位椎骨棘突。该肌有伸脊柱的功能。脊神经后支支配。
4.横突间肌 起自下位椎骨横突,止于上位椎骨横突。该肌使脊柱侧曲。脊神经后支支配。
第三讲 颈部、胸部、腹部应用解剖
一、颈部 颈部介于头与胸、上肢之间。 颈部可分为项部和固有颈部(一般所指的颈部)。以下论述的颈部,即固有颈部。
(一)观察颈部分区和颈部三角
1.        颈部分区
(1)颈前区
1)        舌骨上区
2)        舌骨下区
(2)        胸锁乳突肌区
(3)        颈外侧区
2.        颈部三角
(1)        下颌下三角:二腹肌前、后腹与下颌骨下缘之间
(2)        颏下三角:二腹肌前、后腹与舌骨体之间
(3)        颈动脉三角: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与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
(4)        肌三角: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
(5)        枕三角: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与肩胛舌骨肌下腹之间
(6)        锁骨上三角:锁骨、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下腹之间
(7)        锁骨上小窝: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和锁骨之间。
(二)肌肉
1.颈阔肌 起点:胸大肌筋膜和三角肌筋膜 止点:下颌骨下缘、腮腺咬肌筋膜 作用:紧张颈部皮肤 神经支配:面神经颈支
2.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前面、锁骨内1/3上缘
226
止点:颞骨乳突外面、上项线外1/3 作用:一侧收缩头屈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二侧同时收缩仰头。 神经支配:副神经、第2〜3颈神经前支。
3.        舌骨下肌群
(1)        肩胛舌骨肌 起点:肩胛骨上缘、肩胛横韧带。 止点:舌骨体外侧半。
作用:下拉舌骨。
神经支配:颈攀(C1〜3)。
(2)        胸骨舌骨肌 起点:胸骨柄及锁骨内侧端后面。 止点:舌骨体内侧半。
作用:下拉舌骨。
神经支配:颈攀(C1〜3)。
(3)        胸骨甲状肌 起点:胸骨柄、第1肋后面。 止点:甲状软骨板斜线。
作用:下拉甲状软骨
神经支配:颈攀(C1〜3)。
(4)        甲状舌骨肌 起点:甲状软骨板斜线。 止点:舌骨体与大角交界处。 作用:下拉舌骨。
神经支配:舌下神经。
4.        舌骨上肌群
(1)二腹肌 起点:乳突切迹。
止点:下颌骨二腹肌窝。 作用:降下颌骨上提舌骨。
227
神经支配:前腹:三叉神经;后腹:面神经。
(2)茎突舌骨肌 起点:茎突根部。 止点:舌骨大角基部。 作用:拉舌骨向后上方。 神经支配:面神经。
(3)下颌舌骨肌 起点:下颌骨内面,颌舌线。 止点:下颌舌骨肌缝,舌骨体。 作用:拉舌骨向前上方。 神经支配:下颌舌骨肌神经(三叉神经)
(4)颏舌骨肌 起点:下颌骨颏棘。 止点:舌骨体。
作用:上提舌骨。 神经支配:舌下神经。
5.颈深肌内侧群
(1)颈长肌
起点:第3〜6颈椎横突,第5〜7颈椎体。第1〜3胸椎体。 止点:寰椎前结节,第2〜4颈椎体等。
作用:屈颈、侧屈。 神经支配:第 3〜8 颈神经前支。
(2)头长肌
起点:第3〜6颈椎横突 止点:枕骨底下面 作用:低头、侧屈。
神经支配:第1〜6颈神经前支
6.颈深肌外侧群
228
(1)        前斜角肌
起点:第2〜6颈椎横突前结节。 止点:第1肋斜角肌结节。
作用:一侧收缩,使颈侧屈,旋转。两侧收缩,使颈前屈,上提第1肋。
神经支配:第5、6颈神经前支。
(2)        中斜角肌
起点:第3〜7颈椎横突后结节。
止点:第1肋上面中份。
作用:一侧收缩,使颈侧屈,旋转。两侧收缩,使颈前屈,上提第1肋。 神经支配:第5、6颈神经前支。
(3)后斜角肌
起点:第5、 6颈椎横突后结节。
止点:第二肋。
作用:一侧收缩,使颈侧屈,旋转。两侧收缩,使颈前屈,上提第2肋。 神经支配:第5、6颈神经前支。
(三)血管
1.动脉
(1)        颈总动脉
1)        颈外动脉
①甲状腺上动脉
②舌动脉
③面动脉
④枕动脉
⑤耳后动脉
2)        颈内动脉
(2)        锁骨下动脉
1)椎动脉
2)甲状颈干
①甲状腺下动脉
②肩胛上动脉
③颈横动脉:浅支、深支(肩胛背动脉)
229
④颈升动脉
3)        胸廓内动脉
4)        肋颈干
①        颈深动脉
②        最上肋间动脉
2.静脉
(1)        颈外静脉
(2)        颈内静脉
(3)        锁骨下静脉
(四)神经
1.        颈丛
(1)        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
(2)        组成:由颈1〜4脊神经前支构成。
(3)        分支
1)        皮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
2)        肌支:膈神经
2.        臂丛 (1)位置:位于锁骨后面,锁骨下动脉后上方。
(2)        组成:由颈1〜4脊神经前支构成。
(3)        分支: 根、干、股、束。
1)        五根:C5、C6、C7、C8、T1 (大部分)
2)        三干:C5、C6合成上干;C7构成中干:C8、T1的大部分构成下干。
3)        六股:上、中、下干各分前后股。
4)        三束:全部后股合成后束:上、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的前股构成内侧束。
3.部分脑神经
4.颈交感干
(五)        颈部淋巴
(六)        甲状腺
(七)喉、气管和食管
230
二、胸部
(一)乳房
淋巴
(二)肌肉
1.胸大肌
2.胸小肌
3.肋间外肌
4.肋间内肌
三、腹部
腹壁上界由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和12肋下缘至第12胸椎连线。下界由耻骨联合 上缘、耻骨嵴、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髂嵴至第五腰椎棘突连线。腹腔界限较腹壁大。 上界为膈;下界为小骨盆上口。
(一)肌肉
1、腹直肌
2、腹外斜肌
3、腹内斜肌
4、腹直肌
(二)脏器
1、胃
2、胰腺
3、脾脏
4、肝胆
5、肾、膀胱
6、子宫
第四讲 肩部和臂部应用解剖
肩部为上肢与躯干相连处,肩关节及其周围的区域。臂部为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部 位。臂部,又称上臂。
■E
一、骨
(一)肱骨 肱骨,位于臂部。肱骨上端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肩关节。
肱骨上端的结构有: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解剖颈和外科颈等。 肱骨体的结构有: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肱骨下端的结构有: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内上髁、外上髁、尺神经沟、鹰嘴窝、冠
231
突窝。
(二)肩胛骨
肩胛骨,位于背部外上方,介于第2〜7肋之间,呈三角形。 外侧角的关节盂,参与肩关节的构成。
肩胛骨后面有一横向的隆起,称肩胛冈。肩胛冈向前外伸展并高耸,形成肩峰。 冈上窝、冈下窝、内侧角、下角、肩胛上切迹、肩胛下窝。
(三)锁骨
位于胸廓前上部的两侧。全长位居皮下,可摸到。呈横置的“〜”形。锁骨内侧 2/3 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锁骨的结构有胸骨端、肩峰端。
二、关节
(一)        肩关节
1.组成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2.特点 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仅能容纳肱骨头1/4〜1/3。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 骨构成的盂唇加深。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囊上部、后部和前部有腱袖加强。关节囊内有 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关节囊上方有喙肩韧带。
3.运动 肩关节为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它可作屈、伸,外展、内收、旋外、旋 内及环转运动。
(二)        胸锁关节
1.组成:有锁骨的胸骨端与胸骨的锁切迹及第一肋的上面构成。
2.特点:关节囊坚韧,周围有韧带加强。关节腔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隔为内下和 外上两部份。
3.运动:垂直轴的前后运动;矢状轴的上下运动;冠状轴的环转运动。
(三)肩锁关节
1.组成:肩胛骨肩峰的关节面与锁骨肩峰端关节面构成。
2.运动:为微动关节。
三、肌肉
(一)肩部主要肌肉
1.三角肌
位置:位于肩部。
232
起点:锁骨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神经支配:腋神经(C5〜6)
2.冈上肌 位置:位于斜方肌深面。 起点: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上部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神经支配:肩胛上神经( C5〜6)
3.冈下肌 位置:位于冈下窝,小圆肌上方。 起点:冈下窝的骨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神经支配:肩胛上神经( C5〜6)
4.小圆肌 位置:位于冈下窝,冈下肌的下方。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后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神经支配:腋神经( C5〜6)
5.大圆肌 位置:位于小圆肌的下方。 起点:肩胛骨的外侧缘和下角。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神经支配:肩胛下神经( C5〜6) 6.肩胛下肌 位置:位于肩胛骨的前面。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神经支配:肩胛下神经( C5〜6)
233
(二)臂部主要肌肉
1.肱二头肌 位置:位于臂的前面浅层。
起点:长头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长头协助屈肩关节,使前臂旋后。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C5〜7)
2.喙肱肌 位置:位于肱二头肌短头的后内侧。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肱骨中部的内侧。
作用:屈和内收肩关节。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C5〜7)
3.肱肌
位置:位于肱二头肌的深面,肱骨体下半部的前面。 起点:肱骨前面下半。
止点:尺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C5〜7)
4.肱三头肌
位置:位于臂的后面。
起点:长头肩胛骨盂下粗隆;外侧头起自肱骨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内侧头起自肱骨桡 神经沟的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伸肩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C5〜8)
5.肘肌
位置:肘后面。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尺骨鹰嘴、尺骨后面上1/4部。
234
作用:伸肘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C5〜8)
四、血管、淋巴和神经
(一)血管 1.腋动脉:以胸小肌为界,将腋动脉分为三段。
(1)第一段:胸上动脉
胸肩峰动脉 胸肩峰动脉有三角肌支、肩峰支、胸肌支和锁骨支。
(2)第二段:胸外侧动脉
(3)第三段: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2.肱动脉
(1)肱深动脉
(2)尺侧上副动脉
(3)尺侧下副动脉
3.腋静脉和肱静脉
(二)        腋淋巴结
腋淋巴结群(10〜20个)。 1.外侧淋巴结(外侧群):沿腋静脉排列,收纳上肢的淋巴,注入中央、尖淋巴结。
2.胸肌淋巴结(前群):沿胸外侧动、静脉排列,收纳胸前外侧、乳房外侧的淋巴,注 入中央、尖淋巴结。
3.肩胛下淋巴结(后群):沿肩胛下动脉、静脉排列,收纳背部、肩胛区、胸后壁的淋 巴,注入中央、尖淋巴结。
4.中央淋巴结(中央群):腋窝底部,收纳上述三群,注入尖淋巴结。
5.尖淋巴结(内侧群):腋窝尖部,收纳上述四群,合成锁骨下干。
(三)        神经
臂丛三个神经束: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
1.肌皮神经:起外侧束,穿喙肱肌,延伸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2.正中神经:由内、外侧束合成。
235
3.尺神经:内侧束分出。
4.臂内侧皮神经:内侧束分出。
5.前臂内侧皮神经:内侧束分出。
6.桡神经:后束分出。
7.腋神经:后束分出,穿四边孔。
8.胸背神经:后束分出,沿肩胛骨外缘至背阔肌外缘。
9.胸内、外侧神经:内侧束、外侧束分出,与胸肩峰动脉伴行,穿锁胸筋膜,支配胸 大、小肌。
10.肋间臂神经: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臂丛内侧束合成,较粗大,经腋窝,分布 腋窝、臂内侧皮肤。
五、腋腔的构成
1. 顶(尖):锁骨中1/3、第1肋外缘及肩胛骨上缘围成三角区域。
2.底:腋窝的皮肤、浅筋膜、腋筋膜。
3.四壁:
(1)        前壁:胸大、小肌、锁胸筋膜
(2)        外侧壁:肱骨近侧段(结节间沟)、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腱
(3)        内侧壁:前锯肌、上4个肋及肋间隙
(4)        后壁:肩胛下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骨
因肱三头肌长头穿经后壁,形成三、四边孔:
三边孔:
上界:小圆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背阔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内容:旋肩胛动脉、静脉穿出 四边孔:
上界:小圆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内容:旋肱后动脉、静脉及腋神经穿出
六、主要滑膜囊和腱鞘
1.肩峰下囊和三角肌下囊
236
2.结节间滑膜鞘
3.胸大肌囊、背阔肌腱下囊和大圆肌腱下囊
4.喙突下囊
第五讲 肘部、前臂和手部应用解剖
■E
一、骨
(一)        桡骨 1.桡骨上端的主要结构有:桡骨头、关节凹、环状关节面、桡骨颈、桡骨粗隆。
2.桡骨下端的主要结构有:桡骨茎突、尺切迹、腕关节面。
(二)        尺骨 1.尺骨上端的主要结构有: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粗隆。 2.尺骨下端的主要结构有:尺骨头、尺骨茎突。
(三)手骨
1.腕骨: 8块。
2.掌骨: 5块。
3.指骨: 14块。
二、关节
(一)肘关节
1.组成 由肱骨下端、桡骨上端与尺骨的上端构成。 肘关节有三个关节组成,即肱桡关节、肱尺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2.特点
(1)三个关节有一个关节囊包裹。
(2)关节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
(3)        关节两侧则有韧带加强,即桡侧有桡侧副韧带,尺侧有尺侧副韧带加强。
(4)        桡骨头处有桡骨环状韧带。
3.运动
(1)肘关节可作屈、伸运动。
(2)桡、尺骨间还可作前臂旋前和旋后运动。
(二)桡腕关节
1.组成 关节窝: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下方的关节盘。
关节头:手舟骨、月骨、三角骨通过腕骨间韧带构成关节头。
2.特点 关节囊松弛,但周围有韧带加强。
(1)腕桡侧副韧带
237
(2)腕尺侧副韧带
(3)        桡腕背侧韧带
(4)        桡腕掌侧韧带
3.运动 桡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
(三)        桡尺远侧关节
1.组成 由桡骨下端的尺切迹与尺骨头环状关节面及尺骨下的关节盘构成。 2.运动: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四)        手关节
1.腕骨间关节
2.腕掌关节
3.掌骨间关节
4.掌指关节
5.指骨间关节
三、肌肉和腱鞘
(一)前臂主要肌肉
1.前群肌肉:共9块。分为浅层肌和深层肌。浅层肌6块,深层肌3块。
(1)浅层肌
1)        肱桡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作用:屈肘、前臂旋前。
神经支配:桡神经(C5、6)
2)        旋前圆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 止点:桡骨中部外、后面 作用:屈肘、前臂旋前。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C6、7)
3)桡侧腕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 止点:第二掌骨底前面
238
作用:屈肘、屈腕、手外展。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C6、7)
4)掌长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
止点:掌腱膜
作用:屈腕、紧张掌腱膜。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C6、7)
5)指浅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
止点:第2〜5指中节指骨底
作用:屈腕、屈掌指关节、屈近侧指间关节。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C6、7)
6)尺侧腕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
止点:豌豆骨
作用:屈腕,手内收。
神经支配:尺神经(C8〜T1)
(2)深层肌
1)        指深屈肌
起点:尺骨前面和前臂骨间膜。
止点:末节指骨底。
作用:屈腕、屈第2〜5掌指关节和屈第2〜5手指近、远侧指间关节。 神经支配:桡侧半受正中神经支配,尺侧半受尺神经支配(C6〜T1)。
2)        拇长屈肌
起点:桡骨前面和前臂骨间膜。
止点:拇指末节指骨底。
作用:屈拇指末节指骨及整个拇指。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C6〜T1)
239
3)旋前方肌 起点:尺骨远侧1/4前面。 止点:桡骨远侧1/4前面。 作用:使前臂旋前。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C6〜T1)
2.后群肌肉:共10块。分为浅层肌和深层肌。浅层肌5块,深层肌5块。
(1)浅层肌
1)桡侧腕长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2掌骨底背面 作用:伸、外展桡腕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2)        桡侧腕短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3掌骨底背面 作用:伸桡腕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3)        指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2〜5指中节和远节指骨底 作用:伸指、伸腕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4)小指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小指指背腱膜 作用:伸小指、伸腕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5)尺侧腕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5掌骨底 作用:伸、内收桡腕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240
(1)深层肌
1)旋后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和尺骨上端
止点:桡骨前面上1/3
作用:前臂旋后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2)拇长展肌
起点:桡骨和尺骨背面。 止点:第1掌骨底。
作用:外展拇指及桡腕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3)拇短伸肌
起点:桡骨和尺骨背面。 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底。
作用:伸拇指的掌指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4)拇长伸肌
起点:桡骨和尺骨背面。 止点:拇指远节指骨底。
作用:伸拇指。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5)示指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和尺骨上端 止点:示指的中节指骨底。
作用:伸示指。
神经支配:桡神经(C6〜8)
(二)手肌
手肌可分为外侧群、中间群和内侧群三部分。
241
1.外侧群
位于手掌拇指侧,外观丰隆,称为鱼际,共有4块肌,分浅、深两层。
(1)        拇短展肌:正中神经支配。
(2)        拇短屈肌:正中神经支配。
(3)        拇对掌肌:正中神经支配。
(4)        拇收肌:尺神经深支支配。
2.内侧群 位于手掌小指侧,亦较丰隆,称小鱼际,共有3块肌,分浅、深两层。
(1)        小指短屈肌:尺神经深支支配。
(2)        小指展肌:尺神经深支支配。
(3)        小指对掌肌:尺神经深支支配。
3.中间群
位于掌中间部分,共有11块肌。
(1)        蚓状肌:4块。第1、2蚓状肌正中神经支配。第3、4蚓状肌尺神经支配。
(2)        骨间掌侧肌: 3块。尺神经深支支配。
(3)        骨间背侧肌:4块。尺神经深支支配。
(三)腱鞘
1.拇长屈肌腱鞘
2.屈肌总腱鞘
3.拇长展肌、拇短伸肌腱鞘
4.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腱鞘
5.拇长伸肌腱鞘
6.指伸肌、示指伸肌腱鞘
7.小指伸肌腱鞘
8.尺侧腕伸肌腱鞘
四、血管和神经
1.血管
(1)动脉:
1)        桡动脉
分支:桡侧返动脉和掌浅动脉
2)        尺动脉
1)        尺侧返动脉
2)        骨间总动脉
3)掌深支
242
(2)静脉: 桡静脉和尺静脉
2.神经
(1)        桡神经
(2)        正中神经
(3)        肌皮神经
(4)        尺神经
五、皮肤神经支配和神经节段性支配
(一)        皮肤神经支配
1.臂外侧上皮神经(腋神经)
2.臂外侧下皮神经(桡神经)
3.臂后皮神经(桡神经)
4.臂内侧皮神经(内侧束)
5.前臂后皮神经(桡神经)
6.前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
7.前臂内侧皮神经
8.桡神经浅支
9.尺神经手背支
10.肋间臂神经(内侧束和第二肋间神经)
(二)        神经节段性支配
第六讲 下肢应用解剖
■E
一、骨
(一)髋骨 由髂、坐、耻骨合成。在三骨会合处外侧面有髋臼;耻、坐骨围成闭孔。
1.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前下棘、髂后下棘、坐骨大切迹、髂窝、耳 状面。
2.坐骨:坐骨体、坐骨支、坐骨结节、坐骨棘、坐骨小切迹。 3.耻骨:耻骨体、耻骨上支、耻骨下支、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面。
(二)股骨
全身最长的长骨。
1.上端: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转子间嵴、转子间线。
243
2.体:粗线、臀肌粗隆。
3.下端: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
(三)髌骨 是全身最大的籽骨,似三角形,位于股四头肌腱内。
(四)胫骨 是小腿主要负重的骨,故较粗壮。
1.上端:内侧髁、外侧髁、胫骨粗隆。
2.下端:内踝。
(五)腓骨 细长。
1.上端:腓骨头,腓骨颈。
2.下端:外踝。
(六)足骨
跗骨、跖骨及趾骨。
1.跗骨:共7块,即距骨、跟骨、足舟骨、三块楔骨、骰骨。
2.跖骨:共5块,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
3.趾骨:共14块,踇趾为2节,其余各趾均为3节。
二、关节
(一)髋关节
1.        组成 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
2.        特点 髋臼周缘附有髋臼唇,以增加髋臼的深度,可容纳股骨头的2/3;股骨颈前 面全部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外1/3在囊外,故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之分;囊前有坚 固的髂股韧带,囊的后下部较薄弱,所以股骨头易向后下方脱位;囊内有股骨头韧带,韧 带中含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
3.        运动 运动范围较肩关节小,可作屈、伸、收、展、旋内和旋外运动,还可作环转 运动。
(二)膝关节
1.        组成 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共同构成。
2.        特点 关节面宽大、关节囊广阔而松弛;囊外韧带有髌韧带、胫侧副韧带、腓侧副 韧带等;囊内韧带有前、后交叉韧带;囊内有内、外侧半月板。
3.        运动 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当半屈时,可作轻度的旋转动作。
(三)        小腿骨间的连结
1.        上端为胫腓关节。
2.        下端靠韧带联合。
3.两骨干之间借骨间膜连结。故两骨间运动很微弱。
(四)        足关节
244
包括距小腿(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最重要的为距小腿关节。
1.距小腿关节 又称踝关节。
(1)组成 由胫、腓骨下端的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
(2)特点 关节囊前、后壁较薄,两侧有韧带增强;关节囊内侧有强大的内侧韧带(即 三角韧带),在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
(3)运动 主要可作背屈(伸)和跖屈(屈)运动。当跖屈时,可作轻微的侧方(展、收) 运动。
(五)足弓
跗骨和跖骨借韧带和肌的牵拉而形成,分足纵弓和足横弓。
足底以跟骨结节和第1、第5跖骨头三点着地。足弓具有弹性,还有保护足底血管、神 经免受压迫的作用。
三、肌肉
(一)髋肌
1.前群:
(1)髂腰肌(腰大肌和髂肌)
起点: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作用: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神经支配:腰丛分支支配。
(2)阔筋膜张肌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向下渐变薄移行于髂胫束
作用:紧张阔筋膜并屈髋。
神经支配:臀上神经。
2.后群
(1)臀大肌
起点:自髂骨翼外面、骶、尾骨背面。
止点:大部分移行于髂胫束深面,小部分止于臀肌粗隆。 作用:为伸髋关节,使大腿外旋。
神经支配:臀下神经
245
(2)臀中肌
起点:髂骨背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尖及外侧面。 作用:外展髋关节,其前部纤维可使髋关节内旋,后部纤维可使髋关节外旋。 神经支配:臀上神经。
(3)臀小肌
起点:髂骨背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尖及外侧面。 作用:外展髋关节,其前部纤维可使髋关节内旋,后部纤维可使髋关节外旋。 神经支配:臀上神经。
(3)梨状肌
起点:盆腔后壁,第2〜4骶椎骶前孔外侧。 止点:股骨大转子尖。
作用:外展、外旋髋关节。 神经支配:骶丛所发出的短小肌支支配。
(二)大腿肌
1.前群
(1)缝匠肌 起点:髂前上棘前面及其下方的骨面。 止点:胫骨粗隆的内缘及胫骨前缘上端的内侧。
作用:屈髋、屈膝。
神经支配:股神经。
(2)股四头肌 全身最大的肌,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中间肌。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起自股骨转子间线下部及股骨粗线内侧唇;股 外侧肌起自股骨大转子根部及股骨粗线的外侧唇;股中间肌起于股骨前面及外侧面上 2/3。
止点:胫骨粗隆。 作用:伸小腿,其中股直肌还能屈大腿。
神经支配:股神经的分支。
246
2.内侧群
(1)耻骨肌 起点:耻骨梳及耻骨上支。 止点:股骨体上部 作用:内收、外旋,微屈髋关节。 神经支配: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分支支配。
(2)长收肌
起点:耻骨结节下方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中1/3部。 作用:内收、外旋,微屈髋关节。 神经支配:闭孔神经分支支配。
(3)短收肌 起点:耻骨体及耻骨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1/3部。 作用:内收、微屈髋关节。 神经支配:闭孔神经分支支配。
(4)大收肌 起点:闭孔前下缘,坐骨结节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3部,收肌结节。 作用:内收、外旋髋关节。
神经支配: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分支支配。
(5)股薄肌 起点:耻骨体、耻骨支 止点: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作用:内收髋关节、内旋膝关节。 神经支配:闭孔神经分支支配。
3.后群
(1)股二头肌
247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
止点:腓骨头。
作用:屈小腿,其长头可伸髋关节。 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分支。
(2)半腱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上端的内侧上份。
作用:伸大腿和屈小腿。 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分支支配。
(3)半膜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内侧髁的后面。
作用:伸大腿和屈小腿。 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分支支配。
三)小腿肌
1.前群
(1)胫骨前肌
起点:胫骨上半外侧面。
止点: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1跖骨底。
作用:使踝关节背屈及使足内翻。 神经支配:腓深神经支配。
(2)踇长伸肌
起点:腓骨内侧面下2/3及邻近骨间膜。
止点:踇趾末节趾骨底的背面。
作用:伸踇趾及使足背屈。
神经支配:腓深神经支配。
(3)趾长伸肌 起点:腓骨前面上2/3和邻近骨间膜。
止点:第2〜5趾的趾背腱膜。
248
作用:伸第2〜5趾、背屈踝关节。
神经支配:腓深神经支配。
2.外侧群
(1)腓骨长肌 起点:腓骨头和腓骨外侧面上2/3及小腿深筋膜。 止点:第1跖骨底的外侧及内侧楔骨。
作用:使足外翻和跖屈‘ 神经支配:腓浅神经支配。
(2)腓骨短肌 起点:腓骨外侧面下2/3部。
止点:第5跖骨粗隆。 作用:使足外翻和跖屈。
神经支配:腓浅神经支配。
3.后群
(1)浅层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起点:腓肠肌有两个起头,内侧头起自股骨内侧髁,外侧头起自股骨外侧髁。
比目鱼肌内侧头起自胫骨的比目鱼肌线和内侧缘的上部,外侧头起于腓骨头和 腓骨体的上1/3部。
止点:跟骨结节。
作用:屈踝、膝关节。
神经支配:胫神经。
(2)深层
1)        趾长屈肌 起点:胫骨后面中3/5及小腿深筋膜。
止点:第2〜5趾末节趾骨底。 作用:屈外侧4个趾,踝关节跖屈。
神经支配:胫神经支配。
2)        胫骨后肌
249
起点:胫、腓骨及小腿骨间膜的后面。
止点:舟骨粗隆和3块楔骨的跖面。 作用:足跖屈和内翻。
神经支配:胫神经支配。
3)踇长屈肌 起点:腓骨后面下2/3及邻近的小腿骨间膜。
止点:踇趾末节趾骨底。 作用:屈踇趾并使足跖屈、内翻。
神经支配:胫神经支配。
(四)足肌 可分足背肌、足底肌(内侧、中间、外侧群)。
四、血管和神经
(一)血管
1.动脉
(1)股动脉
(2)腘动脉
(3)胫前动脉
(4)胫后动脉
2.静脉
(1)股静脉
(2)腘静脉
(3)胫前静脉
(4)胫后静脉
(二)神经
1.腰丛
(1)        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
(2)        位置:腰大肌上部的深面
(3)        分支:
1)        髂腹下神经 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f浅环上方穿出f附近皮肤
2)        髂腹股沟神经 与髂腹下神经并行f入腹股沟管f出浅环f附近皮肤
3)        股外侧皮神经 髂前上棘内侧f腹股沟韧带深面f大腿外侧皮肤
250
4)股神经(最大分支)
行程:腰大肌与髂肌之间f腹股沟韧带深面f股三角 分支:大腿前群肌(股四头肌、缝匝肌)、大腿前面皮肤 最长的皮支(隐神经):与大隐V伴行,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 损伤:股四头肌瘫痪,不能伸小腿,膝跳反射消失。
5)闭孔神经
行程:腰大肌内侧缘f伴闭孔A向前下行f穿闭孔f大腿内侧 支配:内收肌群、大腿内侧面皮肤
2.骶丛 (1)组成:由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第5腰神经前支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
(2)        位置:骨盆腔内,梨状肌的前面。
(3)        分支:
1)        臀上神经:伴臀上A、Vf梨状肌上孔f臀中、小肌
2)        臀下神经:伴臀下A、Vf梨状肌下孔f臀大肌。
3)        股后皮神经:梨状肌下孔f大腿后面的皮肤
4)        阴部神经
行程:梨状肌下孔f绕坐骨棘f经坐骨小孔f入坐骨直肠窝f会阴部、外生殖器皮肤 及肌肉。
分支:阴茎背神经(阴蒂背神经)、肛神经、会阴神经。
5)        坐骨神经(全身最粗大神经)
行程:梨状肌下孔f臀大肌深面f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f大腿后群肌深面f支配大 腿后群肌f腘窝上角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①        胫神经 沿腘窝中线f小腿后浅深层肌之间(伴胫后A)f内踝后方f足底内、外侧神 经f小腿后群肌、足底肌和皮肤
②        腓总神经 沿腘窝外侧缘f绕腓骨颈f小腿前面 腓浅神经:支配小腿腓骨长、短肌、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及足背皮肤。 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前群肌及第1、 2趾相邻背面皮肤。
胫神经损伤:不能跖屈,内翻力减弱—足背屈、外翻位—勾状足 腓总神经损伤:不能背屈,不能外翻—足跖屈、内翻位—足下垂、马蹄足
五、下肢皮神经和皮肤节段性支配
(一)下肢皮神经
1.股外侧皮神经
2.生殖股神经
3.股神经前皮支
251
4.闭孔神经皮支
5.腓肠外侧神经
6.隐神经髌下支
7.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神经
8.足背内侧皮神经
9.足背中间皮神经
10.足背外侧皮神经
11.髂腹下神经外侧皮支
12.臀上皮神经
13.臀内侧(中)皮神经
14.臀下皮神经
15.股后皮神经
16.腓肠神经
(二)皮肤节段性支配
六、股三角
(一)境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 外侧界:缝匠肌内侧缘
内侧缘:长收肌的内侧缘或外侧缘 前壁:大腿阔筋膜 后壁:髂腰肌和耻骨肌及其筋膜或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 (二)内容
1.股静脉
2.股动脉
(1)阴部外动脉
(2)        旋髂浅动脉
(3)        腹壁浅动脉
(4)        股深动脉
1)        旋股外侧动脉
2)        旋股内侧动脉
3)        穿动脉:3〜4支
3.股神经:有一分支向下延伸为隐神经
252
4.股鞘、股管、淋巴管、淋巴结、脂肪组织
八、局部腧穴认识
1、人体局部腧穴名称人体总括分布
人体腧穴介绍方式目前流行三种:一、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奇经八脉 的顺序安排腧穴;二、营气流注顺序安排顺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 阴蹻脉、阳蹻脉;三、按照临床应用部位来安排腧穴:头颈部腧穴、上肢部腧穴、下肢部 腧穴、胸腹部腧穴、腰背部腧穴、臀部腧穴展开。由于前两种体例多见,故本篇就选择按 照临床应用部位来安排腧穴,这样方便临床应用部位选穴操作。
头颈部腧穴
精选了89个腧穴。
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 人迎、水突、气舍、天窗、天容、颧髎、听宫、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 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瞳 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 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天突、廉泉、承浆、哑门、风府、脑户、 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囱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四神聪、太阳、 印堂、鱼腰、太阳、耳尖、球后、上迎香、内迎香、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翳明、颈 百劳。
上肢部腧穴
精选了75个腧穴。
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商阳、二间、三间、合 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 、通里、阴郗、神门、少府、少冲、少泽、前谷、后溪、腕骨、 阳谷、养老、支正、小海、天泉、曲泽、郗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关冲、 液门、中渚 、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 髎、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点、外劳宫、八邪、四缝、十宣。
下肢部腧穴
精选了92个腧穴。
253
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 阳、陷谷、内庭、厉兑、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 血海、箕门、承扶、殷门、浮郗、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 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骨、至阴、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 复溜、交信、筑宾、阴谷、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 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 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髋骨、鹤顶、百虫窝、内膝眼、膝眼、胆囊、阑 尾、内踝尖、外踝尖、八风、独阴、气端。
胸腹部腧穴
精选了80个腧穴。
中府、云门、缺盆、气户、库房、屋翳、鹰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 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冲门、府舍、腹结、大横、 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橫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 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天池、渊腋、辄筋、 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章门、期门、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 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 华盖、璇玑、子宫。
腰背部腧穴
精选了56个腧穴。
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 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附 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钢、意舍、胃仓、盲门、志室、天髎、肩 井、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 定喘、夹脊、胃脘下俞、痞根、下极俞、腰眼、十七椎。
臀部腧穴
精选了16个腧穴。
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会阳、胞俞、秩边、 环跳、会阴、长强、腰俞、腰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896

帖子

35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538
20#
发表于 2020-6-10 23:10:48 | 只看该作者
20楼 大自在说:
顶,非常感谢楼主分享
本帖来自安卓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爱盲论坛  

GMT+8, 2024-5-6 17:46 , Processed in 0.5606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